丽色掩鼻风鸟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生长繁殖

丽色掩鼻风鸟的图片

丽色掩鼻风鸟(学名:Ptiloris magnificus,英文名:Magnificent Riflebird)属极乐鸟科掩鼻风鸟属。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中文学名:丽色掩鼻风鸟

拉丁学名:Ptiloris magnificus

英文俗名:Magnificent Riflebird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极乐鸟科(Paradisaeidae)

中文属名:掩鼻风鸟属(Ptiloris)

繁殖区:澳洲界 : w, c New Guinea, ne Austral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丽色掩鼻风鸟
丽色掩鼻风鸟

雄性丽色掩鼻风鸟是黑色羽毛的天堂鸟,侧面带有垂线般的黑色羽毛,头顶带有一个闪光的蓝绿色的冠,胸前是一个张开的三角形的羽毛作为胸前的防护。

雄性:尾部有一个弯曲的黑色尾羽,黄色的嘴、黑色 的脚和暗褐色的虹膜。

雌性:呈褐色的羽毛和黑色的斑点。

生长繁殖

丽色掩鼻风鸟
丽色掩鼻风鸟

雄性是一夫多妻制,他们会独自在高处的枝干上完成求爱的表演。在这些表演期间,雄性会将翅膀完全的伸展出来,并且把尾巴举起来,它向上跳起,并且会从一边到另一边摆动它的头,向雌性炫耀它的金属般耀眼的蓝绿色的胸前防护羽毛。 多数雌性会注意到这些表演,被吸引而来,接下来,如果有雌性满意这样的表演就会奖励雄性和它交配。

随后,雌性在没有雄性的情况下回独自完成筑巢,孵化,育雏,喂养的工作。

希氏丽椋鸟的信息、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希氏丽椋鸟的图片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英文名:Hildebrandt’s Starling)是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是一种椋鸟科鸟类。该物种以德国收藏家约翰内斯·希尔德布兰特(Johannes Hildebrandt)的名字命名。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须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为垂羽所盖。翅长适中,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状,尾羽12枚。脚长而强健,前缘具盾状鳞。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体羽具纵纹。主食为植物果实和浆果,亦兼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缝洞中。每年仅秋季换羽。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

英文俗名:Hildebrandt’s Starling

命名作者:Cabanis, 187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丽辉椋鸟属(Lamprotornis)

繁殖区:非洲 : Kenya, Tanzan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信息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hildebrandt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丽椋鸟属

命名者及时间:Cabanis,1878

英文名称:Hildebrandt’sStarling

外形特征

希氏丽椋鸟长度为18厘米,重量为50-69克。成鸟上半部分有明亮的闪光羽毛。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和其同属的鸟类一样,这种闪亮的色彩来自其大量的细小的羽毛结构的反射。头部和上半部分基本为蓝色,翅膀为棕绿色,尾羽为蓝色。喉部和上胸部为有光泽的紫色,尾部为蓝绿色。中胸部和上腹部为橙色,下腹部为红褐色。虹膜为橙红色,而鸟喙和腿为黑色。雌性和雄性具有相同外观。幼鸟则差别很大,上半身为碳灰色,下半身为栗棕色。

生活习性

希氏丽椋鸟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区域。栖息地是开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丛地区。该物种能发出很多声音。鸣唱时的声音类似“ch-rakch-rakchee-chee-weechee-weerakrakrak”,而在紧急情况下发出“chu-ee”声,互相联络时发出“chule”声。通常成对或者小群地在地面进食,有时也跟随大型哺乳动物,捕捉它们行动时带起的昆虫。亦和其他椋鸟混群。

希氏丽椋鸟以昆虫和水果为食,昆虫占据较大比例。吃甲虫和草蜢,以及飞行的白蚁。一些鸟的胃部也发现了水果种子,包括云南假虎刺、盐肤木属植物等。

地理分布

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希氏丽椋鸟分布图

生长繁殖

希氏丽椋鸟是一种季节性筑巢的鸟类,于每年的3至5月和10月至12月筑巢,在肯尼亚的一些地区为5月到7月。通常成对生活,不过也有不少成群生活的记录。通常在植物的枝干上已被弃用的啄木鸟的巢上筑巢。它们和大蓝耳椋鸟(GreaterBlue-earedStarling)竞争筑巢地点。关于它们的筑巢行为知之甚少,每巢产卵3-4枚,雌雄双方都参与喂养幼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LC)。

黑喉潜鸟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黑喉潜鸟的图片

黑喉潜鸟(学名:Gavia arctica,英文名:Black-throated Loon)是潜鸟科潜鸟属的鸟类。

黑喉潜鸟是体形略大的潜鸟,头浅灰色,喉部和背部黑色,具金属光泽。前颈墨绿色,颈侧白色,具黑色纵纹。翅具白色斑点;墨绿色的头颈,以及带黑白花的背部,使它在水下与环境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胸、腹部纯白色。与红喉潜鸟的区别在头较大而颈显粗,嘴较厚而平端,且上体缺少白色斑纹。第一冬的鸟上体具白色鳞状纹。黑喉潜鸟属viridigularis亚种,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黑喉潜鸟

拉丁学名:Gavia arctica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Loo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潜鸟目(Gaviiformes)

中文科名:潜鸟科(Gaviidae)

中文属名:潜鸟属(Gavia)

繁殖区:古北界 : also w Alask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7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中文名:黑喉潜鸟

英文名:Black-throated Loon

拉丁名:Gavia arctica

所属纲:鸟纲

所属目:潜鸟目

所属科:潜鸟科

所属属:潜鸟属

区系:东洋界古北界 arctica亚种

外形特征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外形:黑喉潜鸟夏羽额、头顶、后颈灰色,颊灰黑色;肩、背黑包,具蓝绿色光泽,上背两侧和肩部有呈瓦片状排列的长方形白斑。腰部羽色较浅。两翼覆羽黑色,其上具细小的白色斑点。两翅黑褐色。外部和端部颜色较深,且具光泽。尾较短,亦为黑色。颏、喉、前颈黑色,具绿色光泽,下喉和前颈之间有一不连续的白色横带。颈侧、胸侧黑色。但所有羽毛两侧均具较宽的白色纵纹;因而在颈侧和胸侧形成黑白相间排列的纵列条纹,其余下体白色,两胁黑色,两胁后部白色。冬羽上体黑色,头顶和后颈黑灰色,尾羽具白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侧有黑色细纵纹,两胁有黑褐色斑纹。虹膜红色、嘴冬季灰色,尖端和嘴峰黑色,夏季黑色。跗跖外侧黑色,内侧灰色。

生态:和其它潜鸟一样,也是捕鱼的好手,潜到水面下捕捉猎物,飞行时颈部向前伸出。叫声多变如约德尔唱法叫声,高声调的嚎叫声。潜鸟的腿部粗壮、脚趾上有很大的脚蹼,十分擅长游泳和潜水,它们又长又尖的嘴巴,很适合捕食小鱼虾。在繁殖季节,潜鸟们在美洲和欧洲北部的森林和苔原地带居住。冬季来临之前,它们会迁徙到非洲南部和中美洲。黑喉潜鸟在北欧、亚洲和美国西部都较常见。

量度:体重:雄性3280一3793克,雌性2037—3075克,体长雄性700—765毫米,雌性560一720毫米;嘴峰50一68毫米,翅雄性290—338毫米,雌性273—330毫米,尾57—60毫米,跗跖67—75毫米。

叫声:类似于重复的呱呱似鼾声及鸥鸣的aah-oww声。

幼鸟:似冬羽,但头顶和后颈较淡和较褐,背部具淡灰色羽缘。新出生的黑喉潜鸟当即能够游泳潜水,羽毛乌黑,能够睁眼。生命之初小黑喉潜鸟主要喂它们为昆虫。成鸟在躲避危险时能够在翅膀下夹者幼鸟在水下潜逃。

生活习性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栖息: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岛屿上的内陆湖泊、河流及大的水塘中,也常出现在山区森林中的河流及大的湖泊中。特别喜欢在岸边植物茂密而又富有鱼类的河流与湖泊。冬季多栖息于沿海海面,海湾及河口地区。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习性: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颈常弯曲成S形。一次潜水时间较长,有时潜入水下可长达90秒,甚至到120秒,潜水距离长达700多米远。

飞行:飞行能力强,快而有力,常成直线飞行。两翅煽动急速,但不能变换速度,在水面起飞亦较困难,通常需要有一段距离的水面助跑才能飞起,因此一般不喜欢栖息在小的水塘。在陆地根本不能起飞。行走亦很困难。通常匍匐前进。因此除繁殖外一般也不上到陆地。成天在水上生活,遇到危险时也常通过潜水来逃避。有时将身体沉于水中较深,仅将头和颈露出水而。飞行时头颈伸直,脚伸直于尾后。

迁徙:黑喉潜鸟春季于3~4月份进行迁徙,秋季的迁徙则在9月末~10月初。迁徙时成对或结成小群,主要沿着河流和海岸进行。它在中国数量极为稀少。根据水鸟调查的结果,1990年在中国见到1156只,1992年仅见到574只。

分布: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在北欧、亚洲和美国西部都较常见。在国内为冬候鸟和旅鸟,比较罕见,是不常见的稀有鸟类。过去仅偶见于辽东半岛和福州,是罕见的冬候鸟和旅鸟,但从1983年以来,曾多次于繁殖期间在长白山见到和采得标本,表明可能在中国长白山繁殖。台湾亦于1970一1971年间捕获1只。总体上数量是相当稀少的,应注意保护。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恐怕与太平洋潜鸟有混淆。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 1983)。

食物:潜鸟的食物非常广泛,主要为各种鱼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甚至也有乌贼。此外也吃蜻蜓、蜻蜒幼虫、甲虫及幼虫等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通过潜水。有时也在水面飞奔追捕鱼群。

生长繁殖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地点: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一直到亚北极和北极地带,往南到俄罗斯中部,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阿尔泰、蒙古,中国新疆、东北黑龙江、吉林长白山,以及萨哈林岛、西伯利亚东部,一直往东到北美洲阿拉斯加。越冬在欧洲中部、地中诲、黑海、里海、日本、加利福尼亚以及我国辽东半岛、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地区。

季节:黑喉潜鸟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这时鸣叫十分频繁,发出连续的叫声,有时象哭泣一样。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在一起游泳,煽动两个翅膀,然后抬起前身,面对面地直立于水中,两嘴接触,同时羽冠竖直起来,然后再分别游开到一边。营巢于富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面和水塘中。它的巢也属于浮巢,建在水草丛中,由水生 植物堆集而成。

筑巢:它的巢通常都建造在小岛上或者是芦苇丛中的一块平地上。黑喉潜鸟能够用各种材料筑巢。在它们的巢中,有植物的根、树枝或羽毛。

产卵:每窝产卵通常为4~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刚产出的卵为蓝绿色,随着孵化逐渐变为锈褐色。卵的大小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20~23天。雏鸟为早成性。

孵化:经过潜鸟夫妇29天到30天的孵化,小潜鸟就破壳出世了。有说小黑喉潜鸟孵卵的热源来自腐烂物质的化学能,又有一说:孵卵的热量来自亲鸟的体温和气温。可以肯定的时尽管黑喉潜鸟的巢泡在水中始终是湿漉漉的,巢中间的温度比巢外的温度高出不少。

哺育:当黑喉潜鸟父母外出觅食时,是小潜鸟最危险的时刻。在浓密的水生植物庇护下,雏鸟总是安静的伏在巢里,等待着父母回来。黑喉潜鸟父母也不敢离巢太远,生怕它们的孩子会遇到可怕的天敌。经过黑喉潜鸟父母6周地精心喂养和照料,小潜鸟就可以自己吃食了。再过12周,小潜鸟就能够飞行了。

本文Hash:63b15b53f06390f6f2ac232f823902a0fb806949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