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军舰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白斑军舰鸟的图片

白斑军舰鸟(学名:Fregata ariel,英文名:Lesser Frigatebird)是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小军舰鸟(《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所指小军舰鸟则为黑腹军舰鸟)。体长76厘米的暗色军舰鸟,翼下基部具白色斑块。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繁殖于台湾岛、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海岛以及筑巢于树上。夏季有时至中国及日本。罕见夏候鸟,在广东至福建海上有记录,极少至台湾、北京。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较常见。海洋性,随热气流盘旋上升,有时沉缓振翅快速低掠于水面,时栖息或停歇在钓鱼的竹台或小岛屿的树上。白斑军舰鸟为留鸟,部分于非繁殖期在远距离内游荡。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太平洋的Raine群岛。

中文学名:白斑军舰鸟

拉丁学名:Fregata ariel

英文俗名:Lesser Frigatebird

命名作者:Gray, GR, 1845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军舰鸟科(Fregatidae)

中文属名:军舰鸟属(Fregata)

繁殖区:热带海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7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白斑军舰鸟:形态特征图
白斑军舰鸟:形态特征图
白斑军舰鸟:辨识图
白斑军舰鸟:辨识图

体大(76厘米)的暗色军舰鸟。

雄鸟:全身近黑色,仅两胁及翼下基部具白色斑块,喉囊红色。

雌鸟:黑色,头近褐,胸及腹部的凹形块白色,翼下基部有些白色,眼周裸露皮肤粉红或蓝灰,颏黑。

亚成鸟:上体褐黑,头、颈、胸及两胁白色沾棕。与小军舰鸟亚成鸟的区别在体型较小,下体具凹形白色斑块,翼下基部较多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红黑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斑军舰鸟与黑腹军舰鸟的区别:白斑军舰鸟翼下基部具白色斑块。

白斑军舰鸟 vs 黑腹军舰鸟
白斑军舰鸟 vs 黑腹军舰鸟

地理分布

白斑军舰鸟:地理分布图
白斑军舰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热带海洋。夏季有时至中国及日本。

分布状况:罕见夏候鸟,在广东至福建海上有记录,极少至台湾。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较常见。 习性:海洋性。随热气流盘旋上升,有时沉缓振翅快速低掠于水面。时栖息或停歇在钓鱼的竹台或小岛屿的树上。

2014年8月中旬德国鸟友Henning Lege在北京密云水库发现了一只白斑军舰鸟未成年个体。这是北京地区第三次记录到白斑军舰鸟,为北京地区罕见迷鸟。

生活习性

白斑军舰鸟
白斑军舰鸟
白斑军舰鸟
白斑军舰鸟

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和海中的岛屿上,通常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很少看见它们在海上游泳或在地上行走,是一个不知疲倦的空中飞行者。它们与其他军舰鸟一样,也具有海盗习性,常常抢夺和迫使其他海鸟吐出它们捕获的食物,然后攫为已有。白斑军舰鸟也是一只活的气象仪,当它们停息在海边红树林上时,就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在天晴以后。它们常常伸开翅膀、上下转动晒太阳。

它们主要以鱼类为食,而且主要以海盗式的抢夺和迫使其他海鸟捕获的鱼类吐出,然后当这些食物还未落入海中之前将它们抢走。它们也在海滨捕食螃蟹和其他甲壳类动物。有时也在海面捕食乌贼。

生长繁殖

繁殖于热带海洋中的海岛上。繁殖期为5-12月。营巢于海岛树上或灌丛上,很少在地上营巢。巢由植物枝叶构成。每窝产卵1枚,卵白色,大小为60-64×43毫米。孵化期大约40天。雏鸟晚成性。

黑腹军舰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腹军舰鸟的图片

黑腹军舰鸟(学名:Fregata minor,英文名:Great Frigatebird)是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大型海鸟,英文名直译为大军舰鸟,但《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翻译为小军舰鸟,或根据其学名minor而来。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海域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西沙群岛、北达江苏、偶见于河北,曾见于台湾等地,一般生活于海岛以及筑巢于树上。

中文学名:黑腹军舰鸟

拉丁学名:Fregata minor

英文俗名:Great Frigatebird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军舰鸟科(Fregatidae)

中文属名:军舰鸟属(Fregata)

繁殖区:热带海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7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黑腹军舰鸟:形态特征图
黑腹军舰鸟:形态特征图

体长95厘米的暗色军舰鸟。

雄鸟:体羽几乎全黑,仅翼上覆羽具浅色横纹,喉囊绯红。

雌鸟:颏及喉灰白,上胸白色,翼下基部无或极少白色,眼周裸露皮肤粉红。

亚成鸟:上体深褐,头、颈及下体灰白沾铁锈色。

虹膜-褐色;嘴-雄鸟青蓝,雌鸟近粉;脚-成鸟偏红,幼鸟蓝色。

叫声:在营巢地发出嘟嘟的、咯咯的及似卷舌音的叫声。于海上常无声。

黑腹军舰鸟:雄鸟
黑腹军舰鸟:雄鸟
黑腹军舰鸟:雄鸟
黑腹军舰鸟:雄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腹军舰鸟与白斑军舰鸟的区别:黑腹军舰鸟的体型较大,下腹部白色,翼下基部较少白色。

地理分布

黑腹军舰鸟:地理分布图
黑腹军舰鸟:地理分布图
黑腹军舰鸟:世界分布图
黑腹军舰鸟:世界分布图

分布于热带海洋。繁殖于海南岛附近海上岛屿、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地区性常见于中国南海。偶见于中国南部沿海至江苏及河北。极少至台湾兰屿岛。似其他军舰鸟,但更常光顾海岸线。

分布于莱桑岛、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特立尼达岛、加拉帕戈斯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爪哇附近的圣诞岛以及中国东北和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

生活习性

黑腹军舰鸟
黑腹军舰鸟

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开阔海洋和沿海地带,繁殖期则多栖于海岛。善飞行。主要在空中生活。能长时间的、毫不知疲倦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常像鹰一样在空中盘旋、翱翔。飞行极为灵活。但不善于游泳,更不会潜水,很少在水面活动。在陆地行走亦较困难。一般亦很少着陆于平地。起飞时需从高处往低处飞。

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海面上低空飞行。捕食不时跃出水而的飞鱼。也捕食飘浮在水面的鱼类废物和其他在海面活动的海洋动物。也常常在空中追赶和胁迫鸥、鲣鸟等其他鸟类将捕得的食物吐出来,在当这些食物未落入水中之前,即被它抢走,有时亦偷吃其他海鸟的卵和幼雏。

生长繁殖

黑腹军舰鸟
黑腹军舰鸟

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海岛灌丛上或树上。巢由树枝构成,内垫有草茎和草叶。营巢材料是在飞行中从地上或灌木上采取,也常常偷盗其他海鸟的巢材。求偶时雄鸟极大的使它洋红色的喉囊膨大成半球形,每窝产卵1枚,有时多至2枚。卵白色,大小海65—68×45—16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裸露无羽,但很快即被有厚密的绒羽。亲鸟用已半消化的食物喂雏。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腹翠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腹翠鸟的图片

白腹翠鸟(学名:Corythornis leucogaster,英文名:White-belli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科里翠鸟属的鸟类。

白腹翠鸟,佛法僧目翠鸟科动物,营巢于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

中文学名:白腹翠鸟

拉丁学名:Corythornis leucogaster

英文俗名:White-belli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Fraser, 1843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科里翠鸟属(Corythornis)

繁殖区:非洲 : c, w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腹翠鸟
白腹翠鸟

白腹翠鸟身长14cm,雌鸟体重14,5g、雄鸟体重14,7g。体羽艳丽而具光辉,蓝色。体型和外貌和冠翠鸟大体相当,不过腹部为白色,头上的羽毛并不能树立为冠状。脸颊的正面是红色,头部的其他地方均为蓝色。蓝冠,红眉与脸颊相接。白喉,颈部的后端有一块白斑。尾巴是群青色并具光泽。翅膀在覆盖亮群青色的羽毛下泛黑色调。嘴是红橙色,虹膜深棕色。腿红色。雌雄相似。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3、4片最长;尾短圆;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生活习性

白腹翠鸟
白腹翠鸟

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低植被干燥森林、河流,沼泽的红树林、溪涧、湖泊、花园、椰子种植园、池塘。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幼虫的昆虫、水蟑螂、甲虫、白蚁、蚂蚁、黄蜂、蜘蛛蟹,蚯蚓,青蛙,蝌蚪,蜥蜴。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生长繁殖

白腹翠鸟
白腹翠鸟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通常一次产卵两个枚。繁殖时间由生活的地区决定,在喀麦隆是7月和10月到12月。在加蓬等岛屿是12月到1月甚至更早。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

本文Hash:b99392ed93dd19e676d7f75dc355018d4592cec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