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本资料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亚种分化
蓝须夜蜂虎(学名:Nyctyornis athertoni,英文名:Blue-bearded Bee-eater)是佛法僧目蜂虎科夜蜂虎属的鸟类,又叫夜蜂虎。体长约30厘米,是绿色林栖型蜂虎,蓝色的胸羽蓬松。为原始林及过伐林中的不常见留鸟,分布高度至海拔1800米,食物全为飞虫,亦以蜂类为多,其中有蝉和鞘翅目昆虫,还有吃白蚁、蜻蜓等。较其他蜂虎更属森林鸟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北部,中国南部包括海南岛,东南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
中文学名:蓝须夜蜂虎
拉丁学名:Nyctyornis athertoni
英文俗名:Blue-bearded Bee-eater
命名作者:Jardine & Selby, 1828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蜂虎科(Meropidae)
中文属名:夜蜂虎属(Nycty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8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蓝色
基本资料
蓝须夜蜂虎: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30厘米)的绿色林栖型蜂虎,蓝色的胸羽蓬松,嘴厚重而下弯。成鸟顶冠淡蓝,腹部棕黄带绿色纵纹。尾羽腹面黄褐。亚成鸟全身绿色。
虹膜-橘黄色;嘴-偏黑;脚-暗绿。
叫声:低沉的咕咕喉音及平调的kirrr-r-r-r啭声。
地理分布
蓝须夜蜂虎: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北部,中国南部包括海南岛,东南亚。
分布状况:为原始林及过伐林中的不常见留鸟,分布高度至海拔1800米。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brevicaudata在海南岛。
生活习性
蓝须夜蜂虎
栖于高大森林上中层。无声地从高栖处捕食。停歇时尾部扇开或抽动。较其他蜂虎更属森林鸟种。
亚种分化
蓝须夜蜂虎:指名亚种
蓝须夜蜂虎指名亚种(学名:Nyctyornis athertoni atherton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
蓝须夜蜂虎海南亚种(学名:Nyctyornis athertoni brevicaudat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长尾夜鹰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长尾夜鹰(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英文名:Large-tailed Nightjar)是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
长尾夜鹰(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为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文学名:长尾夜鹰
拉丁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英文俗名:Large-tailed Nightjar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中文科名:夜鹰科(Caprimulgidae)
中文属名:夜鹰属(Caprimulg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e India to n Austral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6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长尾夜鹰
长尾夜鹰 Large-tailed Nightjar夜鹰目 > 夜鹰科 > 夜鹰属 CAPRIMULGIFORMES > Caprimulgidae > Caprimulgus macrur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叫声:深沉而铿锵的tchoink声,如两块石头相敲击,以每秒三次的平稳音频,继之渐高;也作低嗥。
繁殖方式:卵生。
外形特征
体型略大(30厘米)的灰褐色夜鹰。识别特征为外侧四枚初级飞羽的中部具抢眼的白色块斑且两对外侧尾羽的羽尖上有宽阔的白色。雌鸟相应部位为皮黄色;喉具白色横斑。虹膜-褐色;嘴-灰褐;脚-灰褐。
长尾夜鹰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区域性常见于上至海拔1200米的林缘及多树的郊野,包括红树林。亚种ambiguus为云南极南部及东南部的留鸟,hainanus见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白天歇息在林边或多树地带的地面阴凉处。每逢晨昏时在栖木上或于飞行中鸣叫约半小时。捕食过程中常下至地面作短暂休息,常停在公路上因此而丧身于车轮下。
亚种分化
长尾夜鹰云南亚种(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ambigu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长尾夜鹰海南亚种(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haina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绿嘴地鹃的基本资料、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diardi,英文名:Black-bellied Malkoha)是杜鹃科地鹃属的鸟类。
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为鹃形目杜鹃科地鹃属的鸟类,俗名灰毛鸡、大绿嘴地鹃。嘴绿色,眼周裸皮红色。分布于中国以南、东至印度尼西亚、西至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至广东以南地方、海南等地,多隐蔽于山林的灌木丛、竹丛以及休息时常停于靠近地面的树桠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中文学名:绿嘴地鹃
拉丁学名:Phaenicophaeus diardi
英文俗名:Black-bellied Malkoha
命名作者:Lesson, 1830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地鹃属(Phaenicophae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Sumatra,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基本资料
绿嘴地鹃
体大(55厘米)且尾极长的地鹃。头及上背灰色,下体褐灰,喉及胸具深色箭状条纹,背、翼及尾深金属绿色,尾羽端白。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雏鸟:全身黑色,嘴亦偏黑。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红色;嘴-绿色;脚-灰绿。
叫声:嘎嘎或呱呱的叫声,甚似蛙叫。
绿嘴地鹃雏鸟
绿嘴地鹃雏鸟:口腔红色,内有一对白斑
亚种分化
绿嘴地鹃
绿嘴地鹃海南亚种(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 haina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雷州半岛、广州湾、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那大。
绿嘴地鹃云南亚种(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 saliens)。分布于印度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河内。
地理分布
绿嘴地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留鸟。亚种saliens见于云南及广西南部;hainanus见于海南岛及相邻的广东雷州半岛。
生活习性
绿嘴地鹃
同其他地鹃。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亦作malkoha。
亚洲南部的几种地鹃,尤指Rhopodytes属(常归入地鹃属〔Phaenicophaeus〕)的种类。尾长,嘴粗壮,基部有须。眼周皮肤裸露。林栖,像松鼠般在密林的树枝上活动。
保护现状
绿嘴地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961096ba432341229cdcd6645eeae4d864b2e5d7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