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贼鸥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基本资料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长尾贼鸥的图片

长尾贼鸥(学名:Stercorarius longicaudus,英文名:Long-tailed Jaeger)是贼鸥科中贼鸥属的鸟类。

体型略大(50厘米)的深色海鸟。中央尾羽形长。与短尾贼鸥的深浅两色型相似,但体型较小,较纤细,性较活跃,中央尾羽飘带更长(比尾端长出14~20厘米)。

中文学名:长尾贼鸥

拉丁学名: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英文俗名:Long-tailed Jaeg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9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贼鸥科(Stercorariidae)

中文属名:中贼鸥属(Stercorari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subantarctic ocean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长尾贼鸥
长尾贼鸥长尾贼鸥 Long-tailed Jaeger

鹳形目 > 鸥科 > 贼鸥属

CICONIIFORMES > Laridae > 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外形特征

体型略大(50厘米)的深色海鸟。中央尾羽形长。与短尾贼鸥的深浅两色型相似,但体型较小,较纤细,性较活跃,中央尾羽飘带更长(比尾端长出14~20厘米)。浅色型无灰色胸带。深色型甚罕见。非繁殖期成鸟色暗且中央尾羽延长部位短缩。幼鸟臀部的黑白色横斑较其他贼鸥明显。与短尾贼鸥幼鸟的区别在初级飞羽仅两枚有白色羽轴。

虹膜-深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在海上通常不叫。

地理分布

繁殖于北极地区;冬季迁至南方海域。

分布状况:罕见候鸟,可能出现于中国南海。香港海上有过记录。定期从中国东部沿海及台湾经过。

生活习性

同其他贼鸥。

长尾夜鹰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长尾夜鹰的图片

长尾夜鹰(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英文名:Large-tailed Nightjar)是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

长尾夜鹰(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为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文学名:长尾夜鹰

拉丁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英文俗名:Large-tailed Nightjar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中文科名:夜鹰科(Caprimulgidae)

中文属名:夜鹰属(Caprimulg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e India to n Austral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6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长尾夜鹰
长尾夜鹰

长尾夜鹰 Large-tailed Nightjar夜鹰目 > 夜鹰科 > 夜鹰属 CAPRIMULGIFORMES > Caprimulgidae > Caprimulgus macrur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叫声:深沉而铿锵的tchoink声,如两块石头相敲击,以每秒三次的平稳音频,继之渐高;也作低嗥。

繁殖方式:卵生。

外形特征

体型略大(30厘米)的灰褐色夜鹰。识别特征为外侧四枚初级飞羽的中部具抢眼的白色块斑且两对外侧尾羽的羽尖上有宽阔的白色。雌鸟相应部位为皮黄色;喉具白色横斑。虹膜-褐色;嘴-灰褐;脚-灰褐。

长尾夜鹰
长尾夜鹰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区域性常见于上至海拔1200米的林缘及多树的郊野,包括红树林。亚种ambiguus为云南极南部及东南部的留鸟,hainanus见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白天歇息在林边或多树地带的地面阴凉处。每逢晨昏时在栖木上或于飞行中鸣叫约半小时。捕食过程中常下至地面作短暂休息,常停在公路上因此而丧身于车轮下。

亚种分化

长尾夜鹰云南亚种(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ambigu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长尾夜鹰海南亚种(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 haina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耳吸蜜鹦鹉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

蓝耳吸蜜鹦鹉的图片

蓝耳吸蜜鹦鹉(学名:Eos semilarvat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基本资料

【物种名称】 蓝耳吸蜜鹦鹉
蓝耳吸蜜鹦鹉
蓝耳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Eos semilarvata

【英文名称】 Blue-eared Lory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外形特征

耳吸蜜鹦鹉身长24公分,体重17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亮红色,脸颊上方、耳羽、喉咙两侧均为蓝紫色;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蓝色;主要飞行羽黑色,内侧带有红色;次要飞行羽尖端黑色;肩膀羽毛分布著蓝色羽毛;尾巴上方红棕色,内侧深红色;虹膜红棕色,鸟喙橘红色。幼鸟体色较浅,腹部羽毛带有不同程度的蓝色,头部的蓝色斑纹比较浅,面积也比较小。鸟喙和虹膜颜色都比较深。

生活习性

蓝耳吸蜜主要栖息於岛上约1200米的山区林地。在繁殖季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行动,大部份被看见的时候都是在树上觅食花蜜,有时候会大批的聚集在这些盛产花蜜的树上;偶尔

蓝耳吸蜜鹦鹉
蓝耳吸蜜鹦鹉

会大群的从一个岛飞往另外一个邻近的岛屿,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刺耳的叫声,老远就可以听见,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蓝耳吸蜜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和小昆虫为食。

地理分布

蓝耳吸蜜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长繁殖

蓝耳吸蜜鹦鹉和Eos属的吸蜜鹦鹉习性相近,在树上建巢,通常产2成枚卵,育雏期26天。幼鸟大约10个星期后离巢飞行。

本文Hash:2bbab00adf152153d24268f3df3585928bc5ee9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