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本资料 亚种分化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红头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erythrocephalum,英文名:Chestnut-crowned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
红头噪鹛(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为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羽色变化较大。中型鸟类,体长22-28cm。主要栖息于海拔900-30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沟谷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次生林等山地森林中。结小群活动,从一浓密覆盖处滑翔至另一处。是典型的藏隐于灌丛、林边及竹林密丛的噪鹛。为中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的稀有留鸟,数量稀少。
中文学名:红头噪鹛
拉丁学名:Trochalopteron erythrocephalum
英文俗名:Chestnut-crown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彩翼噪鹛属(Trochalopt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红头噪鹛
体型略大(28厘米)的暗褐色噪鹛。顶冠及颈背栗色,耳羽及颈侧灰,内覆羽栗色,翼羽及尾羽羽缘橄榄黄色。眼先及颏近黑,喉褐,鳞胸。
诸亚种在耳羽色彩及头部细纹程度上有异。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几种带变音的响亮叫声;哨音too-rit-a-reill回应以wroo-wro及变音;嘶嘶哨音,不停唧唧咯咯地叫;告警时发出颤鸣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头噪鹛与赤尾噪鹛的区别:赤尾噪鹛和本种较为相似,但赤尾噪鹛飞羽和尾羽为鲜红色,可明显与之区别。红头噪鹛具有鳞胸,翼羽缘橄榄黄色而非红色。
赤尾噪鹛:翼红色、无鳞胸
赤尾噪鹛:翼红色、无鳞胸
亚种分化
红头噪鹛珠峰亚种,老爷子摄于西藏聂拉木
红头噪鹛亚种分化较多,羽色变化较大。
红头噪鹛绿春亚种(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connectens)。分布于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PhuKe,nearChiangKhwang,Laos。
红头噪鹛昌都亚种(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imprudens)。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邦。
红头噪鹛滇南亚种(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melanostigma)。分布于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MulayitTaung。
红头噪鹛珠峰亚种(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nigrimentum)。分布于锡金、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Sikkim,exKinnear,1937。
红头噪鹛滇西亚种(学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woodi)。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北部。
地理分布
红头噪鹛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西部及东部、云南西部及南部、印度支那北部及至马来半岛。
分布状况:罕见于西藏南部(nigrimentum);常见于西藏东南部(imprudens);不常见于云南西部(woodi);罕见于云南南部澜沧江以西(melanostigma)及澜沧江以东(connectens),分布于海拔1200~3350米。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四川西部康定,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泸水、腾冲、盈江、潞西、永德、龙川江与怒江间山脉、镇康、耿马、西南部西盟、沧源、澜沧、南部绿春、新平,西藏南部聂拉木、错那、通麦等地。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
生活习性
红头噪鹛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900-30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沟谷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次生林等山地森林中。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浆果、种子和草子。
习性: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有时亦见和黑顶噪鹛或白喉噪鹛混群。多在林下灌丛或竹丛间或是在灌木低枝间跳上跳下,或在灌丛间来往穿梭,有时亦在地面落叶层间或岩石苔藓上觅食,很少栖于高的乔木上。性胆怯,善藏匿,稍有声响,立刻藏匿于灌丛深处。活动时,不时发出低沉而连续的叫声。
生长繁殖
红头噪鹛
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木丛中,巢多置于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2m。巢呈浅杯状,主要由苔藓、根、草茎、草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茎和须根。
每窝产卵2-3枚,偶尔4枚。卵蓝绿色、被有少许黑色或深紫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7-30.6mm×21-22mm。
保护现状
红头噪鹛
红头噪鹛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亦较稀少。
黑海番鸭的基本资料、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americana,英文名:Black Scoter)是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
黑海番鸭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nigr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是矮胖型深色海鸭。雄鸟全黑,嘴基有大块黄色肉瘤。雌鸟烟灰褐色,头顶及枕黑色,脸和前颈皮灰黄色。飞行时,两翼近黑,翼下羽深色。属于潜水鸭类。多栖息于海洋、海港以及河口。极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就显得笨拙,除繁殖期外多见于海洋中,主要以贝类为食。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包括中国的江苏、福建等地。
中文学名:黑海番鸭
拉丁学名:Melanitta americana
英文俗名:Black Scoter
命名作者:Swainson, 1832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海番鸭属(Melanitta)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w 大西洋. e 太平洋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黑海番鸭
外文名称:BlackScoter,CommonScoter
别称:美洲黑凫
二名法:M.nigr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海番鸭属
拉丁学名:Melanittanigra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鸟种简介
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nigr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欧洲、北美
黑海番鸭
洲、亚洲、非洲,包括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多栖息于海洋、海港以及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及欧洲大陆北部。黑海番鸭北方亚种(学名:Melanitta nigra americana)。分布于北美洲、西伯利亚东北部及附近岛屿、北美洲、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哈得孙海湾。
外形特征
黑海番鸭身长44-54cm,翼展79-90cm,体重1300-1500g,寿命16年。
黑海番鸭
雄鸟头、颈和上下体均黑色,上体微具光泽。翅下覆羽黑褐色和银灰色,尾黑色,长而尖。
雌鸟头顶和后颈暗褐色,头侧、颈侧、颏和喉灰白色,颈侧缀有细小淡褐色斑点,上体暗灰褐色,具灰白色端斑,胸侧和两胁也具灰白色端斑。胸和腹淡灰褐色,腹具少许不甚明显的灰白色斑纹。腋羽、肛周及尾下覆羽暗褐色;翼下覆羽暗灰褐色而具灰白色狭缘。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黑海番鸭
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江苏、福建等地有分布。
生活习性
黑海番鸭繁殖季节栖息在北极苔原和亚北极开阔地带的淡水湖泊、水塘与河流中。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沿海海面、海湾与河口等咸水水域,偶尔到内陆湖泊,尤其是迁徙期间。
黑海番鸭
性喜集群,一年中几乎都是成群活动。有时雌雄分别集群。雌鸟越冬通常更靠北些。常在海岸和岛屿附近水面活功,有时也见于内陆淡水湖泊。通常密集在一起,成群的自由自在地游泳,偶尔也见单只或成对活功。游泳快而轻盈,尾常翘起。潜水也很好,每次能在水下潜行30秒以上。但在地上行走困难,摇摇摆摆,显得很笨拙。在水面起飞也很灵活,不用过多地在水面拍打助跑即能飞起。飞行快而有力,通常飞行不高,多贴近水面飞行。春季于4月至5月开始迁往繁殖地,迁徙中雌鸟和幼鸟不断加入,也有不参与繁殖的幼鸟不迁徙,留在越冬地。秋季于9一10月迁往越冬地。常成群迁飞。飞行极有力,两翅煽动较快,常发出“呼呼”的声响。
黑海番鸭
通常沿海岸迁飞.有时也飞越相当远距离的陆地。沿水域飞行时一般不高飞,但在陆地飞行时却飞得很高。有时中途也在内陆湖泊作短暂停留。飞行队列常呈紧密的一团,或呈波浪式的一条线。
黑海番鸭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也吃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叶等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黑海番鸭黑海番鸭(卵)
黑海番鸭通常2龄时性成熟。到达繁殖地时已成对。对通常在冬末和春季迁徙路上形成。
黑海番鸭
营巢于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苔原森林带。巢通常置于离湖泊、水塘、河流等淡水水域不远的地上草丛或灌木丛中,尤其是多湖泊和水塘的苔原和岛屿。巢系就地可利用的一些干植物构成,四周放有从雌鸟身上拔下的绒羽。每窝产卵6一1O枚,颜色为淡绿褐色或淡黄色。卵的大小为59—72×40一46.5毫米,重60一74克。雌鸟独自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成群飞到海上或巢附近水域换羽。孵化期27—28天。
亚种分化
1.Melanittanigranigra黑海番鸭,分布于冰岛和英国北部,东到奥列尼奥克,西伯利亚。
黑海番鸭
2.Melanittanigraamericana黑海番鸭北方亚种,分布于俄罗斯的雅拿河,西伯利亚,东至阿拉斯加,加拿大东部到纽芬兰。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黑海番鸭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绿嘴地鹃的基本资料、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diardi,英文名:Black-bellied Malkoha)是杜鹃科地鹃属的鸟类。
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为鹃形目杜鹃科地鹃属的鸟类,俗名灰毛鸡、大绿嘴地鹃。嘴绿色,眼周裸皮红色。分布于中国以南、东至印度尼西亚、西至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至广东以南地方、海南等地,多隐蔽于山林的灌木丛、竹丛以及休息时常停于靠近地面的树桠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中文学名:绿嘴地鹃
拉丁学名:Phaenicophaeus diardi
英文俗名:Black-bellied Malkoha
命名作者:Lesson, 1830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地鹃属(Phaenicophae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Sumatra,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基本资料
绿嘴地鹃
体大(55厘米)且尾极长的地鹃。头及上背灰色,下体褐灰,喉及胸具深色箭状条纹,背、翼及尾深金属绿色,尾羽端白。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雏鸟:全身黑色,嘴亦偏黑。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红色;嘴-绿色;脚-灰绿。
叫声:嘎嘎或呱呱的叫声,甚似蛙叫。
绿嘴地鹃雏鸟
绿嘴地鹃雏鸟:口腔红色,内有一对白斑
亚种分化
绿嘴地鹃
绿嘴地鹃海南亚种(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 haina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雷州半岛、广州湾、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那大。
绿嘴地鹃云南亚种(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 saliens)。分布于印度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河内。
地理分布
绿嘴地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留鸟。亚种saliens见于云南及广西南部;hainanus见于海南岛及相邻的广东雷州半岛。
生活习性
绿嘴地鹃
同其他地鹃。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亦作malkoha。
亚洲南部的几种地鹃,尤指Rhopodytes属(常归入地鹃属〔Phaenicophaeus〕)的种类。尾长,嘴粗壮,基部有须。眼周皮肤裸露。林栖,像松鼠般在密林的树枝上活动。
保护现状
绿嘴地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c52769171e1c0f7b00e770b08c770af090b9db17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