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簇胸吸蜜鸟(学名:Prosthemadera novaeseelandiae,英文名:Tui)是吸蜜鸟科簇胸吸蜜鸟属的鸟类。
簇胸吸蜜鸟,又名秃儿吸蜜鸟。英文名:Tui,拉丁学名:Prosthemadera novaeseelandiae。秃儿吸蜜鸟,是新西兰本土的一种小型吸蜜鸟。秃儿吸蜜鸟分布于新西兰的北岛及南岛,另外在查塔姆群岛也有它们的身影。秃儿吸蜜鸟的英文名“Tui”一词来自新西兰毛利语。秃儿吸蜜鸟胸口有一团白色的羽毛,如同一位绅士佩带着领结。
中文学名:簇胸吸蜜鸟
拉丁学名:Prosthemadera novaeseelandiae
英文俗名:Tui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吸蜜鸟科(Meliphagidae)
中文属名:簇胸吸蜜鸟属(Prosthemadera)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Zealand
外形特征
秃儿吸蜜鸟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胸口有一团白色的圆圆羽球,与深色的体色相比格外显眼,如同一位绅士佩带着领结。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生活习性
广泛分布于沼泽、林地和布满石头的林地中。食物包括花蜜、蔬菜、昆虫和蜘蛛等。鸟巢由树皮、牧草和蜘蛛网构成。两性育雏。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秃儿吸蜜鸟,新西兰本土鸟类,作者海石。
纹胸啄木鸟的属科、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纹胸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atratus,英文名:Stripe-breast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
纹胸啄木鸟(学名:Picoides atratus)为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中文学名:纹胸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atratus
英文俗名:Stripe-breast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Blyth, 1849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啄木鸟属(Dendrocopo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属科
纹胸啄木鸟
䴕形目 >啄木鸟科 > 啄木鸟属
PICIFORMES > Picidae > Dendrocopos atratus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2厘米),多具黑色、白色及红色的啄木鸟。上体黑而具成排的白色点斑。下体茶黄而臀棕,黑色的须状条纹上延至颈部。胸部具黑色纵纹。前顶白色。雄鸟红色的顶冠延至枕部且顶冠前方有一黑色带。与茶胸斑啄木鸟区别在于胸部条纹浓密,尾较黑而脸较白。虹膜-红褐;嘴-淡角质绿色,嘴尖近黑;脚-灰绿。
纹胸啄木鸟
外形特征
纹胸啄木鸟以昆虫为食。
纹胸啄木鸟为卵生,营巢在树洞中。
纹胸啄木鸟常栖息于灌丛中或阔叶乔木上
叫声
如tchick的爆破音及尖厉的降调嘶声。另有怪异的吱吱喘息声。
地理分布
印度东北部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地理分布
在中国为罕见留鸟。记录于云南西部、西北部及南部。
生活习性
喜海拔800~2200米的热带常绿林。
茶胸斑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茶胸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cei,英文名:Fulvous-breasted Woodpecker)是鴷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别名纹腹啄木鸟。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常见留鸟,体型甚小(18厘米)的黑白斑啄木鸟。雄鸟头顶红色,雌鸟黑色;脸侧白,具黑色下颊纹及领环;上体多黑白色斑纹;下体皮黄色带黑色纵纹,尾下覆羽红色。 可至海拔2000米。喜开阔林地及次生林、农庄、院落。在中国见于云南和西藏。
中文学名:茶胸斑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macei
英文俗名:Fulvous-breast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啄木鸟属(Dendrocopos)
繁殖区:东洋界 : n Pakistan to n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茶胸斑啄木鸟:形态特征图
体型甚小(18厘米)的黑白斑啄木鸟。雄鸟头顶红色,雌鸟黑色;脸侧白,具黑色下颊纹及领环;上体多黑白色斑纹;下体皮黄色带黑色纵纹,尾下覆羽红色。
虹膜-褐色;嘴-上蓝黑而下蓝灰;脚-橄榄色。
叫声:响铃般的tuk?tuk叫声及tirri?tierrier?tierrierie的颤声。
茶胸斑啄木鸟:雌鸟(摄于印度)
茶胸斑啄木鸟:雄鸟幼鸟(摄于印度)
地理分布
茶胸斑啄木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常见留鸟,可至海拔2000米。在西藏和云南有观鸟记录。
生活习性
喜开阔林地及次生林、农庄、院落。
茶胸斑啄木鸟:雄鸟(摄于印度)
茶胸斑啄木鸟:雌鸟(摄于印度)
本文Hash:bb82ebec9d69ee9eed04530bfeefc25d2866935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