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胸朱雀的亚种分化、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导读: 亚种分化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暗胸朱雀的图片

暗胸朱雀(学名:Procarduelis nipalensis,英文名:Dark-breasted Rosefinch)是燕雀科暗胸朱雀属的鸟类。

暗胸朱雀(学名:Carpodacus nipalensis)隶属于雀形目雀科朱雀属。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以及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矮灌丛和高山草地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暗胸朱雀

拉丁学名:Procardueli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Dark-breasted Rosefinc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暗胸朱雀属(Procarduel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wc China and ne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6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亚种分化

暗胸朱雀指名亚种:学名Carpodacus nipalensis nipal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暗胸朱雀
暗胸朱雀

描述:体型略小(15.5厘米)的深色朱雀。颈背及上体深褐而染绯红。

雄鸟额、眉纹、脸颊及耳羽鲜亮粉色,胸深紫栗色。

雌鸟为甚单一的灰褐色,具两道浅色的翼斑。

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质色;脚-粉褐。

叫声:鸣声为单调的唧唧声。叫声包括哀怨而似嗷叫的双哨音、唧唧叫及告警时的cha-a-rrr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暗胸朱雀雄鸟与棕朱雀及酒红朱雀的区别为:暗胸朱雀额粉红,嘴较细,眉纹不伸至眼前,胸暗色。

暗胸朱雀雌鸟与棕朱雀的区别在无浅色眉纹,与酒红朱雀的区别在下体色单且三级飞羽无浅色羽端。

生活习性

暗胸朱雀
暗胸朱雀

高山鸟类,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矮灌丛和高山草地上。

惧生而活跃,栖于林线附近的栎树、针叶树及杜鹃的混交林。有时成单性别群或与红眉松雀混群。

地理分布

暗胸朱雀
暗胸朱雀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及青藏高原南部。

指名亚种为不罕见的留鸟于西藏南部、东部及东南部。亚种intensicolor见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国内分布: 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 克什米尔、 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

金胸雀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

金胸雀鹛的图片

金胸雀鹛(学名:Lioparus chrysotis,英文名:Golden-breasted Fulvetta)是莺科金胸雀鹛属的鸟类。分布于缅甸、不丹、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和尼泊尔。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金胸雀鹛的平均体重约为5.5克。栖息地包括温带森林和温带疏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金胸雀鹛

拉丁学名:Lioparus chrysotis

英文俗名:Golden-breasted Fulvetta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金胸雀鹛属(Liopa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c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0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金胸雀鹛:形态特征图
金胸雀鹛: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6厘米)的深色噪鹛。具白色宽髭纹,颈部白色块与偏黑色的头成对比。诸亚种体羽略有差异,但一般为暗橄榄褐色,翼羽及尾羽羽缘带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重复的3~4声单调哀伤的to-wee-you;告警时发出长而洪亮卷舌音whirr whirrer,也有沙哑似责骂的叫声。

地理分布

金胸雀鹛:地理分布图
金胸雀鹛: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东北部、越南的北部及中部。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亚种swinhoii见于甘肃南部(白水江)、陕西南部(秦岭)、四川、广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八宝山)及云南东北部;amoena为留鸟于云南东南部;forresti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指名亚种在西藏东南部。

亚种分化

金胸雀鹛
金胸雀鹛

金胸雀鹛滇东亚种(学名:Lioparus chrysotis amoena)。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北部Fansipan。

金胸雀鹛滇西亚种(学名:Lioparus chrysotis forresti)。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北部怒江和龙川江间山脉。

金胸雀鹛西南亚种(学名:Lioparus chrysotis swinhoi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生活习性

金胸雀鹛
金胸雀鹛

习性:典型的群栖型雀鹛,于海拔950~2600米的灌丛及常绿林。

白腰朱顶雀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白腰朱顶雀的图片

白腰朱顶雀(学名:Acanthis flammea,英文名:Common Redpoll)为燕雀科白腰朱顶雀属的鸟类,俗名苏雀、苏鸟、苏子鸟、(贝宁)点红、朱点儿、朱顶红。分布于近北极地区、以北欧至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宁夏、新疆、华北、华东等地,常见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和栎、榆等幼林中以及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快速的冲跃式飞行。结群而栖,多在地面取食,受惊时飞至高树顶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白腰朱顶雀

拉丁学名:Acanthis flammea

英文俗名:Common Redpol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白腰朱顶雀属(Acanthis)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腰朱顶雀绘图
白腰朱顶雀绘图

白腰朱顶雀是体小(14厘米)的灰褐色雀鸟。头顶有红色点斑。雌鸟似雄鸟但胸无粉红。非繁殖期雄鸟似雌鸟但胸具粉红色鳞斑,尾叉形。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黑色。

叫声:炫耀飞行时发出鸣声,为短促的起伏颤音杂以嘤嘤之声errr errrr。叫声为有特色的金属音啾啾叫,哀怨的teu-teu teu-teu或偏高的喘息声eeeez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腰朱顶雀和极北朱顶雀的区别:白腰朱顶雀繁殖期雄鸟似极北朱顶雀但褐色较重且多纵纹,胸部的粉红色上延至脸侧。腰浅灰而沾褐并具黑色纵纹,有别于极北朱顶雀的几乎全白。

亚种分化

白腰朱顶雀
白腰朱顶雀

白腰朱顶雀指名亚种(学名:Carduelis flammea flammea)。分布于美洲至英国、北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沙威山岛、甘肃等地。

地理分布

白腰朱顶雀地理分布图
白腰朱顶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全北界的北部。繁殖于北方的针叶林区,越冬于温带林区。引种至新西兰。

分布状况:常见。指名亚种越冬于中国西北部的西天山并经东北各省至山东及江苏。迷鸟有见于甘肃东北部。

生活习性

白腰朱顶雀
白腰朱顶雀

栖息于海拔85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冬季群栖,每群由几只到百余只不等。活动在荒山、灌木、林缘和田间,尤以草地和谷子地为多见。常于草棵上、谷子和篙类的花穗上取食,或到打谷场觅食遗落在地上的稻谷,尤喜吃苏子,故有苏雀之称。人们也常用苏子和谷穗做诱饵以捕捉“苏雀”。在食物集中地,常形成紧密的白腰朱顶雀群。性较温顺,不甚怯人。起飞时常鸣,声单调而低哑。

本文Hash:0a62a727028ab1041f6a7dff240e9c335ae4cf37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