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赤胸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英文名:Coppersmith Barbet)是拟鴷科拟鴷属的鸟类。
赤胸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为鴷形目拟啄木鸟科拟啄木鸟属的鸟类。体长约145毫米左右。栖于河谷阔叶林。以榕果为食。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至中国南部、菲律宾、苏门答腊、爪哇及巴厘岛。在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赤胸拟啄木鸟
拉丁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
英文俗名:Coppersmith Barbet
命名作者:Statius Müller, 1776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拟鴷科(Megalaimidae)
中文属名:拟鴷属(Megalaim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5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赤胸拟啄木鸟
体小(17厘米),额、头顶前部朱红色,其后具一黑色横带斑,与眼先、眼后的黑色相连。颊纹黑色。头顶后部、枕、颈、颈侧石板绿色,上体余部为橄榄绿沾黄。翼上覆羽几乎与背同色,稍缀灰蓝。翼褐黑色。眉纹、眼下块斑、颏、喉亮黄色,胸具朱红色半月形斑,胸斑后围以橙黄色月牙斑。下体余部淡黄白色,杂以暗绿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一种共鸣的单调似金属音的took?took?took声持续数分钟,音频稳定在每分钟约110个。每发一声took尾便向前翘动。另一叫声较缓慢而不规则,上下点头但不动尾。
地理分布
赤胸拟啄木鸟分布图
分布范围:巴基斯坦至中国南部、菲律宾、苏门答腊、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亚种indica为云南西部及南部(西双版纳)高可至海拔1000米的开阔低地森林中的不常见留鸟。有可能也见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赤胸拟啄木鸟
似其他拟啄木鸟,但喜开阔的栖息环境如林地、园林及人工林。清晨时数鸟会集合在光树枝上鸣叫。
纹胸啄木鸟的属科、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纹胸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atratus,英文名:Stripe-breast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
纹胸啄木鸟(学名:Picoides atratus)为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中文学名:纹胸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atratus
英文俗名:Stripe-breast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Blyth, 1849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啄木鸟属(Dendrocopo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属科
纹胸啄木鸟
䴕形目 >啄木鸟科 > 啄木鸟属
PICIFORMES > Picidae > Dendrocopos atratus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2厘米),多具黑色、白色及红色的啄木鸟。上体黑而具成排的白色点斑。下体茶黄而臀棕,黑色的须状条纹上延至颈部。胸部具黑色纵纹。前顶白色。雄鸟红色的顶冠延至枕部且顶冠前方有一黑色带。与茶胸斑啄木鸟区别在于胸部条纹浓密,尾较黑而脸较白。虹膜-红褐;嘴-淡角质绿色,嘴尖近黑;脚-灰绿。
纹胸啄木鸟
外形特征
纹胸啄木鸟以昆虫为食。
纹胸啄木鸟为卵生,营巢在树洞中。
纹胸啄木鸟常栖息于灌丛中或阔叶乔木上
叫声
如tchick的爆破音及尖厉的降调嘶声。另有怪异的吱吱喘息声。
地理分布
印度东北部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地理分布
在中国为罕见留鸟。记录于云南西部、西北部及南部。
生活习性
喜海拔800~2200米的热带常绿林。
赤胸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赤胸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cathpharius,英文名:Crimson-breast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
赤胸啄木鸟(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英文名:Crimson-breasted Woodpecker)为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中文学名:赤胸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cathpharius
英文俗名:Crimson-breast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Blyth, 1843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啄木鸟属(Dendrocopos)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wc Nepal to nw Laos and n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赤胸啄木鸟
形小(18厘米)的黑白色啄木鸟。具宽宽的白色翼段,黑色的宽颊纹成条带延至下胸。绯红色胸块及红臀为识别特征。雄鸟枕部红色。雌鸟枕黑但颈侧或具红斑(ludlowi)。
亚成鸟顶冠全红但胸无红色。亚种ludlowi耳羽后具猩红色块,绯红色胸块甚显。指名亚种胸或少或无绯红,雄鸟后顶冠后的绯红色延至颈侧。
虹膜-略红;嘴-暗灰;脚-近绿。
叫声:响亮的单声chip及尖锐的kee-kee-kee声。
地理分布
赤胸啄木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及华中,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罕见。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带;ludlowi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北至云南西北部;tenebrosus为云南西部及中部的留鸟;pernyii于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及南部至云南西北部;innixus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山脉、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地区及四川东北部。栖于海拔1500~2750米的阔叶栎树林及杜鹃林。
生活习性
赤胸啄木鸟:雌鸟
取食低处,常栖于死树上。食花蜜及昆虫。
亚种分化
赤胸啄木鸟:雄鸟
赤胸啄木鸟指名亚种(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 cathphari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赤胸啄木鸟湖北亚种(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 innix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
赤胸啄木鸟西南亚种(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 pernyi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赤胸啄木鸟云南亚种(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 tenebros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
赤胸啄木鸟西藏亚种(学名:Picoides cathpharius ludlow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1164555e42d0a7c1663ac459d39fa2d8f6bcd15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