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鹑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饲养管理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饲养管理

灰山鹑的图片

灰山鹑(学名:Perdix perdix,英文名:Grey Partridge)是雉科山鹑属的鸟类。

灰山鹑(学名:Perdix perdix)为雉科山鹑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亚洲(西起乌拉尔山、东达西萨彦岭西部、北起鄂毕河流域、南达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主要栖息于山脚干涸的峡谷、高山、有白杨、赤杨杂树的高地、河边或湖边的树丛、山地田野以及农村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灰山鹑

拉丁学名:Perdix perdix

英文俗名:Grey Partridg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山鹑属(Perdix)

繁殖区:古北界 : w, w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山鹑
灰山鹑灰山鹑全长约300毫米。

雄鸟,上体灰褐色,杂以黑褐色不规则密纹及淡栗色横斑。头顶及枕羽黑褐色,具棕黄色羽干纹;眼上有淡色纹;耳羽深褐色;飞羽及翼上覆羽暗褐色,散布棕白色及棕黄色横斑;中央尾羽棕黄色,有黑褐色横斑及波浪状细斑;外侧尾羽栗色具棕白色端斑;下体近白;在下胸部有马蹄形栗色块斑;胁部黄棕色,杂以黑色不规则横纹。

雌鸟羽色似雄鸟,但胸部无栗色斑。

虹膜-褐色;嘴-近黄;脚-黄色。

生活习性

灰山鹑
灰山鹑

灰山鹑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和高山等各类生境,夏季多在高山乱石荒坡、有稀疏树木和灌丛的高原草地、或在山脚沟谷、河边、湖边矮树丛以及山地田野等生境中,冬季常到山脚平原、农田耕地以及村庄附近的打谷场或干草堆上活动。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或为家族群、或为由家族群组成的更大群体。通常为5一15只的群体活动。

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ik, ki-errr-ik,重音在errr上。性情活泼,善于奔跑和隐蔽。受驱赶时发出低沉的grrree-grrree叫声。飞行快速且呈直线飞行,但通常飞不多远即落入地上草丛或灌丛中。起飞时常发出高声鸣叫。飞行不高,常紧贴地面飞行,两翅煽动迅速,并发出清晰的振翅声。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嫩叶、芽、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谷物等农作物,特别是秋冬季节,常在农田地中觅食,此外也吃蚱蜢、蝗虫、蟋蟀等小型无脊推动物和昆虫,特别是夏季。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中午多在阴凉处休息。

生长繁殖

灰山鹑
灰山鹑每年1一2月间已有个体开始求偶鸣叫。求偶表演多在清晨太阳升起之前。雄鸟不断地跳跃式地往上飞,同时发出兴奋的叫声,雌鸟一边不断地回鸣,一边向雄鸟靠近,然后雄鸟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交配可以一直持续到6月。配偶为一雌一雄制,配对形成后,雄鸟和雌鸟便成对离开群体。

灰山鹑营巢于富有灌丛和蒿草的平原沟谷、溪流、干草地,草原幼林和山区疏林、树丛地区。巢多置于地上高草丛中或灌丛下,有灌木和草的隐蔽,一般很难发现。雄鸟和雌鸟往往共同营巢。巢的结构甚为简单,主要是在松软的地上凹处刨一个浅坑,垫以干草、苔藓和羽毛等即成。每窝产卵10—20枚,最多达26枚。产卵通常一天产一枚。卵的颜色为灰色或灰绿色,大小为32—39×24—29毫米,重量为9—13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或雌鸟孵卵,雄鸟在巢区警戒。雌鸟有较强的恋巢性。孵化期为21—26天,雏鸟孵出当天即可随亲鸟活动,一直到秋天均成对或成家族小群生活。

地理分布

灰山鹑的分布范围很大,几乎遍及整个欧洲,从英伦三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向东经欧洲中部、东部到亚洲中部、伊朗北部等地。但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塔城和准噶尔盆地一带。

亚种分化

灰山鹑
灰山鹑灰山鹑北疆亚种(学名:Perdix perdix robusta)。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泰山脉。

饲养管理

设备条件
灰山鹑
灰山鹑通常饲养在简单笼舍内,经繁殖几代,俟较驯而不畏人以后,亦可放养。笼舍围以铁丝网,网眼大小以野鸟(如麻雀等)不能钻人为度(直径约1.5—2.5厘米)。地面应为利水的砂地,便于鸡类拣食和进行砂浴。在可能条件下笼舍内还种些树木;并散置岩石,以利于鸡类的栖息隐蔽。若笼舍小,应有小房舍或棚,安置栖木和御寒设备。饲料

(1)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高梁、大米、大麦、麻籽(或苏子)等粒料;玉米面30%,高梁面10%,豆面(或豆饼面)20%,大麦渣22%,麸皮10%,鱼粉(或蚕蛹粉) 4.5%,骨粉3%,盐0.5%混合粉料;及各种叶菜(如白菜、菠菜、油菜等)、苜蓿、嫩草、瓜果、胡萝卜等青饲料。

(2)动物性饲料:熟鸡蛋、碎肉(或肝)、鱼粉、蚕蛹粉、面粉虫即黄粉甲幼虫(Tenebrio molitor)。

(3)补充饲料:骨粉(或蛎壳)、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

粒料中,除麻籽为冬季补充饲料外,其他种类四季都有;粉料通常与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混匀后(称为软料)饲喂,每日二次。补充饲料在特殊情况下(如繁殖、换羽、舍内过冬或育雉等)才酌情供给。

管理
灰山鹑
灰山鹑鸡类成对单笼饲养,或成群甚至混群饲养均可。从雄鸟繁殖期好斗的特性,单笼饲养较好。灰山鹑胆小怕惊。在初养时应尽力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惊动,以防突然惊起而致撞伤。饲料要保证不发霉变质,饮水要清洁,撒到地面的软料及时清扫;污水取出,忌洒在地面上;地面砂土,春季及秋季各更换一次。在饲养中,春季注意防止互斗现象,及时拣出所产之卵;夏季注意防暑防霉;夏末和秋季注意换羽情况;冬季注意防风防寒。

林三趾鹑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长繁殖

林三趾鹑的图片

林三趾鹑(学名:Turnix sylvaticus,英文名:Common Buttonquail)是三趾鹑科三趾鹑属的鸟类。

林三趾鹑(学名:Turnix sylvatica,英文名:Common Buttonquail)为三趾鹑科三趾鹑属的鸟类,又叫做普通三趾鹑。胸部棕色,两胁具黑斑。分布于西班牙南端,非洲部分地区及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国内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台湾,分布区域较为狭窄,很少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及利亚。 

中文学名:林三趾鹑

拉丁学名:Turnix sylvaticus

英文俗名:Common Buttonquail

命名作者:Desfontaines, 1789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三趾鹑科(Turnicidae)

中文属名:三趾鹑属(Turnix)

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5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林三趾鹑:形态特征图
林三趾鹑:形态特征图

体型非常小(14厘米)的棕褐色鹑样鸟。其特征为棕胸,上体具白色纹,两胁具略红的黑斑。雌鸟体型略大,色深而较多红。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近白。

叫声:低的moo声或串音。习性:似较为常见的棕三趾鹑。

生活习性

林三趾鹑(摄于泰国)
林三趾鹑(摄于泰国)

栖息于平地及低海拔丘陵地。出现于草原底层及溪畔草丛中。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当前发现的纪录非常少。生性隐密,于草丛中漫步,并不容易察觉。以昆虫及草籽为主食。

鸣叫声警戒声为低沉、宏亮、持续的「嗼、嗼、嗼」声。雌鸟亦会发出持续的「呜哇、呜哇」声,以吸引雄鸟,雄鸟也会发出连串的颤音回应。

亚种分化

林三趾鹑南方亚种(学名:Turnix sylvatica mikado)。在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印度、东南亚、中国东南部、菲律宾及爪哇。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台湾、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地理分布

林三趾鹑:地理分布图
林三趾鹑:地理分布图

分布状况:亚种mikado为罕见低地留鸟,见于广东、台湾及海南岛的开阔草地。

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印度、东南亚、中国东南部、菲律宾及爪哇。

生长繁殖

林三趾鹑(摄于印度)
林三趾鹑(摄于印度)

一妻一夫制或一妻多夫制。筑巢於地上,在地面挖一浅凹为巢,每窝产3至5枚卵,卵浅褐色、有深褐色斑点,大小平均为26.7 × 20mm。雏鸟早熟性,出生後2至3天即可自行觅食。

褐头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的图片

褐头山雀(学名:Poecile montanus,英文名:Willow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唧唧鬼子。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无翼斑或项纹。分布于欧洲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向东至前苏联、蒙古、以至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士格劳宾登州的山地森林。

中文学名:褐头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montanus

英文俗名:Willow Tit

命名作者:Conrad von Baldenstein, 182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沼泽山雀易混淆,但一般具浅色翼纹,黑色顶冠较大而少光泽,头显比例较大。

诸亚种略具差别–songarus的背部赭褐,两胁黄褐;stoetzneri相似但顶冠褐色;affinis顶冠褐色,下体沾粉色;weigoldicus顶冠黑褐色,下体带粉色;baicalensis上体灰,两胁仅略沾皮黄。

虹膜-褐色;嘴-略黑;脚-深蓝灰。

叫声:鼻音的dzee及tchay声,前有尖细的si-si声,且常由响而尖的tzit或 tzit-tzit导出,与沼泽山雀的爆破音pitchou成对比。鸣声随分布区域而异,基本上为相同音调的长音似duu-duu-duu-duu及s’pee-s’pee-s’pee-s’p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头山雀和沼泽山雀的区别:两者外形高度相似。

地理分布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欧洲及亚洲北部至日本。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东北部及西北阿尔泰山(baicalensis)、天山特克斯流域(songarus)、中北部(affinis)、中南及西南(weigoldicus)和北方(stoetzneri)的中等海拔针叶林。

亚种分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1、褐头山雀西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affini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宁夏贺兰山和甘肃。

2、褐头山雀东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baicalensis)。分布于前苏联、蒙古、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Kultuk。

3、褐头山雀新疆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ongarus)。分布于前苏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天山山脉。

4、褐头山雀华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totzner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河北承德。

5、褐头山雀西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weigoldicu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维西县巴迪公社境内。

注:Songar Tit(桑加山雀)P. m. songarus(包括stoetzneri)有时被视为独立物种(Harrap及Quinn, 1996),但肯定为montanus超种的一部分。

生活习性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从海拔800米至4000米左右均有它们的分布。多结小群或大群活动,大群可达100余只,有时也见到成对或单独活动。性活泼,在林间枝叶间不回穿梭,很省在树停息,叫声如“zi-zi-zi-her-her”.据胃检,食物为昆虫,有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及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

褐头山雀在林区多种昆虫,所食昆虫大多为森林害虫,因而对防治森林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繁殖期为4-8月份,巢筑于树洞中,距地面1-5米,根据23个鸟巢统计,洞口大小为18*48-35*50毫米,洞深70-170毫米,内径5.0-11.0,外径7.0-13.6厘米,植物纤维、羽毛和兽毛等衬垫。雌雄均参加或巢活动。一般5月初开始产卵,每巢产卵7-9枚,卵呈白色,具浅红或肉桂色或红褐色斑点,钝端较多,有时形成杯状。

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为12-16天,雏过同后15-16天离巢飞出。

本文Hash:4e92bf55caf2db2f3c4ec37d203876e1d3f12221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