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芒果蜂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黑喉芒果蜂鸟的图片

黑喉芒果蜂鸟(学名:Anthracothorax nigricollis,英文名:Black-throated Mango)是蜂鸟科芒果蜂鸟属的鸟类。黑喉芒果蜂鸟雌鸟通常在很高的大树上产2枚白色的卵,黑喉芒果蜂鸟的主食是蜂蜜,但偶尔也会吃一些飞虫。

中文学名:黑喉芒果蜂鸟

拉丁学名:Anthracothorax nigricollis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Mango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雨燕目(Apodiformes)

中文科名:蜂鸟科(Trochilidae)

中文属名:芒果蜂鸟属(Anthracothorax)

繁殖区:拉丁美洲 : w Panama to ne Argentin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喉芒果蜂鸟
黑喉芒果蜂鸟

体长10.2cm。

地理分布

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东北部地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巴西东北部地区以及亚马逊流域。

生活习性

热带雨林等潮湿地区。

保护现状

黑喉芒果蜂鸟被 IUCN (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总部在瑞士)列为濒危物种。

栗喉蜂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栗喉蜂虎的图片

栗喉蜂虎(学名:Merops philippinus,英文名:Blue-tailed Bee-eater)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蓝尾蜂虎。外形美丽,喉栗红色,具黑色过眼纹,翅膀和背部绿色,尾翼蓝色,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虫、苍蝇等为主要食物,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中国只有云南的局部地区、海南岛、香港和广东、福建的部分沿海地区有分布。

中文学名:栗喉蜂虎

拉丁学名:Merops philippinus

英文俗名:Blue-tailed Bee-eat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7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蜂虎科(Meropidae)

中文属名:蜂虎属(Merop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8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

体型略大(30厘米,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体态优雅的蜂虎。黑色的过眼纹上下均蓝色,头及上背绿,腰、尾蓝,颏黄,喉栗,腹部浅绿。飞行时下翼羽橙黄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哀怨的颤声kwink?kwink, kwink?kwink, kwink?kwink? kwink。

注:蓝喉蜂虎与可能出现在新疆西南部的蓝颊蜂虎M. superciliaris persicus近缘。

栗喉蜂虎:栗喉特征
栗喉蜂虎:栗喉特征
栗喉蜂虎:晒日光浴
栗喉蜂虎:晒日光浴
栗喉蜂虎:幼鸟
栗喉蜂虎:幼鸟
栗喉蜂虎:幼鸟
栗喉蜂虎:幼鸟

地理分布

栗喉蜂虎:地理分布图
栗喉蜂虎: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在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及新几内亚。冬季迁移至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夏季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及广东;在海南岛为留鸟。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

生活习性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

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较其他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

亚种分化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指名亚种(学名:Merops philippinus philippi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保护现状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鹮的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黑鹮的图片

黑鹮(学名:Pseudibis papillosa,英文名:Red-naped Ibis)是鹮科黑鹮属的鸟类。

黑鹮是脊索动物门,鸟纲,今颚总目鹮科黑鹮属的鸟类。这种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中文学名:黑鹮

拉丁学名:Pseudibis papillosa

英文俗名:Red-naped Ibis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4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黑鹮属(Pseudibis)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Pakistan, Nepal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地理分布

黑鹮
黑鹮

黑鹮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和缅甸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分布于中国的是缅甸亚种,也叫东方黑鹮,仅于1899年在云南西南部采到过一个雄鸟的标本,是偶尔游荡到我国境内的罕见鸟类;另一个亚种为指名亚种,主要分布在印度,与东方黑鹮不同的是裸露的黑色头顶上有鲜亮的红色疣状突,而且肩部有一个明显的白色斑。

外形特征

黑鹮
黑鹮

黑鹮体长为60—68厘米,铅蓝色的嘴细而长,向下弯曲。虹膜橙红色。羽色与其他类不同,通体为灰褐色,飞羽和尾羽为黑色,并且具有金属蓝绿色光泽,翅膀上还有一个大的白斑。另外它只有头部裸露,呈黑色,后枕部为淡蓝色,向两侧延伸,与红色的喉部相连接。脚较短,脚和趾均呈淡桃红色。

生活习性

黑鹮是留鸟,栖息于湖边、河岸、沼泽、水稻田、浅的水塘和农耕地上。常单独活动。性情孤僻而宁静,不爱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主要以蝗虫、蚱蜢、蜗牛、甲壳类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谷粒和植物种子。

繁殖期为2—4月,营巢于树上,每窝产卵2枚。

保护现状

1.易危(v)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

2.《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未定种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黑喉苇鹪鹩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喉苇鹪鹩的图片

黑喉苇鹪鹩(学名:Pheugopedius atrogularis,英文名:Black-throated Wren)是鹪鹩科苇鹪鹩属的鸟类。

黑喉苇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中文学名:黑喉苇鹪鹩

拉丁学名:Pheugopedius atrogularis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Wren

命名作者:Salvin, 186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苇鹪鹩属(Pheugopedius)

繁殖区:中美洲 : Nicaragua to Panam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喉苇鹪鹩
黑喉苇鹪鹩黑喉苇鹪鹩2黑喉苇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上体棕色有深褐色鳞纹,自颏、喉及前胸上部黑色。胸部和腹部浅棕色,白眼先,白眼眉,眼睛、鸟喙和腿爪均黑色。尾巴有黑色斑纹。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地理分布

黑喉苇鹪鹩分布图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黑喉苇鹪鹩
黑喉苇鹪鹩黑喉苇鹪鹩分布图

生活习性

黑喉苇鹪鹩3喜栖于湿润的林区、灌丛、沼地、岸边等地。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以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生长繁殖

营巢于水边芦苇丛、杂草丛、灌丛等多种环境。巢以细枝、草叶、苇叶、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袋状。产卵2—3枚,卵褐色有斑点。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699f3235a744c80341c69050e939a3b5a15fdfba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