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 保护现状 外形特征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致危因素
褐鲣鸟(学名:Sula leucogaster,英文名:Brown Booby)是鲣鸟科鲣鸟属的鸟类。
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褐鲣鸟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
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
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
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褐鲣鸟
拉丁学名:Sula leucogaster
英文俗名:Brown Booby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鲣鸟科(Sulidae)
中文属名:鲣鸟属(Sula)
繁殖区:热带海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2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中文正名:褐鲣鸟
拉丁学名:Sula leucogast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Boddaert, 1783)
中文俗名: 白腹鲣鸟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鲣鸟科 Sulidae → 鲣鸟属 Sula → 褐鲣鸟 Sula leucogaster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褐鲣鸟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征
游禽。大型的海鸟,身体粗壮而细长,呈流线型,体长为64~74厘米,但身体各部位的颜色与红脚鲣鸟完全不同。它的嘴为黄色,十分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嘴的基部的内侧和眼睛周围都有裸露的皮肤,雌鸟为黄色,雄鸟为淡蓝色。头部、颈部、胸部和整个上体为黑褐色。胸部以下包括翼下的覆羽和尾下的覆羽为白色。翅膀窄、尖而长,上面为黑褐色,下面
虹膜-灰色;嘴-成鸟黄色,幼鸟灰色;脚-黄绿色。
叫声:海上无声。在巢时发出嗷叫声、呱呱叫声及嘶嘶叫声。
生活环境
褐鲣鸟主要为留鸟,营巢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以及海岸的岩石上,巢多筑于悬崖边的地面上,有时也营巢于小块灌丛间或珊瑚岛上
褐鲣鸟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中的岛屿和海岸,有时亦出现于海湾、港口及河口地带。
生活习性
常成群生活,飞翔能力很强,常常在鼓翼飞行一段距离之后又继续滑翔,两种方式交错进行。也善于游泳和潜水,休息时或是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或是站立在岸边岩石上。性情较为大胆,叫声响亮而粗犷。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乌贼和甲壳动物等。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常常一边游泳一边不时地潜入水中追捕鱼群,有时也通过在海面上空飞翔、发现猎物后则双翅往后一收,突然俯冲扎入水中,再潜水追捕猎物,有时在海上追踪猎物达数百公里之远。
褐鲣鸟主要为留鸟,营巢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以及海岸的岩石上,巢多筑于悬崖边的地面上,有时也营巢于小块灌丛间或珊瑚岛上。常成群在一起构成松散的巢群,通常2-3个巢在一起,相距很近。巢由树枝和干草构成。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各衔一根树枝放在脚上,彼此面对面地站着,然后用颈部互相缠绕。每窝产卵2枚,偶尔为3枚。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蓝色。卵的大小为61×40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褐鲣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及其岛屿上,全世界共有5个亚
褐鲣鸟种,我国仅有1个亚种,即西沙亚种,主要产于西沙群岛,偶尔还见于台湾淡水、兰屿和基隆通往澎佳屿的航道上,以及海南、上海、山东青岛等地。
主要分布省份:浙江 山东 海南 台湾 香港 广东 福建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 尖峰岭保护区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 吊罗山
分布状况:繁殖于西沙群岛及台湾兰屿岛。于中国南海为地区性常见鸟,自上海至海南岛的沿海偶有记录。
致危因素
● 作为食物被捕猎: 当地人捕捉成鸟和盗取鸟卵,是褐鲣鸟的致危因素。
褐鲣鸟过去在我国东南沿海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是较为容易见到的,但由于人类的猎杀、拾卵等原因,致使数量减少,现在已经难以见到。
朱鹀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朱鹀(学名:Urocynchramus pylzowi,英文名:Przevalski’s Finch)是朱鹀科朱鹀属的鸟类。
朱鹀(学名:Urocynchramus pylzowi)其长度为45—47mm,头顶及上体几纯沙褐色;眉纹、眼先、颊以及颏、喉、胸呈淡玫瑰红色;腹部浅淡以至污白;第一枚飞羽很发达;尾羽长,外侧尾羽粉色。嘴细尖,似暗色朱雀(Carpodacus nipalensis)和大朱雀(Carpodacus rubicilla)。但嘴上下缘间有间隙,上嘴缘近基部处膨胀。尾长,呈凹形,和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相似。跗蹠细长。体羽较红。该属仅有一种,为中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甘肃西北,青海和四川。
中文学名:朱鹀
拉丁学名:Urocynchramus pylzowi
英文俗名:Przevalski’s Finch
命名作者:Przewalski, 18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朱鹀科(Urocynchramidae)
中文属名:朱鹀属(Urocynchramus)
繁殖区:东洋界 : Tibet to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9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朱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雀科 Fringillidae
属: 朱鹀属 Urocynchramus
种: 朱鹀 U. pylzowi
别名:地麻窜
外形特征
外形描述
朱鹀
雄鸟头顶黄褐色,背、肩沾红,均具黑褐纵纹,中央2对尾羽暗褐,其余尾羽淡粉红色;眉纹、眼先、颏至上胸均玫瑰红,腹和胁粉红,肛区白,尾下覆羽淡粉红色。雌鸟下体较白,喉、胸和胁具黑褐棕纹。繁殖期雄鸟的眉线、喉、胸及尾羽羽缘粉色。雌鸟胸皮黄色而具深色纵纹,尾基部浅粉橙色。
叫声描述
通常寂声。鸣声为急促的chitri-chitri-chitri-chitri。飞行或告警时发出清晰的银铃般的kvuit, kvuit叫声。
生活习性
栖于近水的灌丛及高山密丛。单独、成对或结小群活动。飞行弱而振翼多。栖息在高山草甸或灌丛中,主要以杂草种子为食,也吃昆虫。
注:此单型属有时被视作朱雀(参见M. de Shauensee, 1984)。
地理分布
朱鹀分布图
中国特有,分布在甘肃、青海、西藏和四川。
地理分布
不常见留鸟,见于青海、甘肃、四川北部及西部、西藏东部海拔3000~5000米。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金绣眼鸟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金绣眼鸟(学名:Cleptornis marchei,英文名:Golden White-eye)是绣眼鸟科金绣眼鸟属的鸟类。金绣眼鸟是体型较大的绣眼鸟,全身羽毛呈金黄色或黄绿色,第10根初级飞羽较长,眼部有白色环绕。金绣眼鸟仅在北马里亚那群岛的塞班岛和奥盖吉岛上存在。它们常成对地生活,以果实、昆虫和花蜜为食。由于金绣眼鸟的栖息地面积被缩减得十分少,加之外来物种棕树蛇对金绣眼鸟构成不小的威胁,金绣眼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中文学名:金绣眼鸟
拉丁学名:Cleptornis marchei
英文俗名:Golden White-eye
命名作者:Oustalet, 18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中文属名:金绣眼鸟属(Cleptornis)
繁殖区:太平洋 : Mariana Islands
主要羽色:橙色
分类地位
1889年,法国自然学家奥斯塔莱特(M.E.Oustalet)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发现了金绣眼鸟。不过,奥斯塔莱特错误地将金绣眼鸟认作吸蜜鸟的一种,将其划入吸蜜鸟科新建的Ptilotis属。1987年,美国鸟类学家H.DouglasPratt根据该鸟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特征,提出其应属于绣眼鸟科。随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与金绣眼鸟经历相似的还有笠原绣眼鸟(又称“目黑”)。该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吸蜜鸟,直到2000年代才改入绣眼鸟科。
金绣眼鸟的第10根初级飞羽很长,而其它绣眼鸟的这根飞羽则很短,甚至不存在,表明在进化时金绣眼鸟很早即与其它绣眼鸟分化。金绣眼鸟的属名“Cleptornis”来自古希腊词语“kleptes”(意为强盗)和“ornis”(意为鸟)。起名“强盗”的原因是马里亚纳群岛的法文旧称为强盗岛,该名称和鸟的习性并无关系。种加词“marchei”则是纪念提供首个标本的法国自然学家马尔凯(Antoine-AlfredMarche)。
外形特征
金绣眼鸟相对其它绣眼鸟的特征是眼睛较大,且第10根初级飞羽很长。金绣眼鸟是体型较大的绣眼鸟,身长约14厘米,体重约20克。金绣眼鸟眼部周围有白色的环,头部呈橘黄色,腹部金黄色,背部、翅膀、尾部则显黄绿色,鸟喙和腿为橙色。金绣眼鸟雌鸟和雄鸟的外形差别很小,只是雄鸟的双翼略长。幼鸟的形态与成鸟相近,但是羽色偏近较深的棕色,喙和腿颜色发暗。
金绣眼鸟可发出多种不同的鸣叫声。静息时,其鸣声是较尖锐的长音;与同类结伴栖息或飞行时,则发出刺耳的短鸣。幼鸟向成鸟讨要食物时,发出较弱的、哀求般的鸣声。
地理分布
金绣眼鸟:地理分布图
金绣眼鸟是西太平洋北马里亚那群岛的特有物种。其中多数分布在塞班岛上,还有一部分在奥盖吉岛(Aguijan)上生存。金绣眼鸟的栖息地覆盖了这两个岛较大的面积。金绣眼鸟常生存于原生森林,特别是石灰岩森林,不过也会在灌木和城市郊区出现。在塞班岛上,唯一不曾有金绣眼鸟出没的地方是思书浦湖周围的沼泽和稀树草地。
生活习性
金绣眼鸟主要在日间活动。金绣眼鸟常常成双成对地存在,或是生育的一对鸟与子鸟一同生活。金绣眼鸟倾向于在其栖息地常见的一种喃喃果(Cynometraramifolia)上栖息、筑巢。金绣眼鸟有领地行为,邻近的两对鸟间通过鸟鸣交流,而当一对侵入对方领地时则发生相互争斗。金绣眼鸟亦与岛上其它体型较小的绣眼鸟竞争,会追逐小绣眼鸟,迫使小绣眼鸟远离金绣眼鸟的食物或栖息地。金绣眼鸟也会追逐其它鸟类,但温和得多。岛上的棕额扇尾鹟常追寻金绣眼鸟,捡食金绣眼鸟遗留的虫子。金绣眼鸟对其它绣眼鸟和棕额扇尾鹟有竞争优势,但与深红吸蜜鸟的竞争处于劣势。偶尔,金绣眼鸟也会因过于靠近棕额扇尾鹟的巢穴而受到攻击。
金绣眼鸟是杂食动物,食物包括水果,浆果,昆虫等。花蜜也是金绣眼鸟的食物之一,且金绣眼鸟在摄取花蜜时可顺带为一些树木传粉,虽然金绣眼鸟的作用对植物而言不如其它鸟类的作用重要。金绣眼鸟通常在死树枝、树叶中觅食昆虫,有时也在飞行途中捕食。
金绣眼鸟与其它绣眼鸟的生态位有一定重叠,但金绣眼鸟的摄食范围更广。在森林和一些灌木丛中,其它绣眼鸟通常在较高位置捕食,而金绣眼鸟除了在上端栖息,也可以到下层觅食,且捕食策略与生活在下层的棕额扇尾鹟有所区分。有研究表明,金绣眼鸟广泛的食源是其对当地环境适应的结果,因为频繁的台风随时都有重创森林结构的可能。
生长繁殖
在塞班岛上,全年都是金绣眼鸟的繁殖期,其中繁殖的高峰期是3月至7月。金绣眼鸟是单配偶动物,实行“一夫一妻制”。金绣眼鸟的鸟巢由树枝、草叶、藤本植物的藤蔓筑成,且不加任何装饰。根据栖息树种的不同,鸟巢的高度低可达1.5米,高可至6.5米,一般集中在2.9米左右。巢中的蛋可被白领翡翠、花辉椋鸟等其它鸟类或外来的翠蜥偷食。
通常雌鸟一次可产两枚蛋。蛋的平均大小为20.3×15.1毫米,整体显泛白的青绿色,在有气室的一端布有红褐色的斑点。雄鸟和雌鸟共同担负孵蛋的任务,每只鸟每次平均负责25分钟。金绣眼鸟对领地极为敏感,会驱散任何企图接近的异类鸟甚至同类。蛋的孵化大约需要两个星期。破壳而出的幼仔全身无毛。雄鸟和雌鸟都负责给雏鸟喂食幼鸟专用食物——昆虫及其幼虫,同时带走巢中的垃圾,保持鸟巢的清洁。10至14天后,雏鸟可基本发育完全,并与父母一同生活一段时间。
保护现状
金绣眼鸟的栖息地面积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而锐减。在天宁岛和罗塔岛上发现有金绣眼鸟的化石,而且,金绣眼鸟也可能一度在关岛等北马里亚那群岛的其它岛屿生存,但人类出现后金绣眼鸟已在大部分岛屿绝迹。
金绣眼鸟在塞班岛上十分常见。据1996年的一项调查,塞班岛的金绣眼鸟密度达每平方千米2095只,在所有鸟类中排在前列。人们曾认为塞班岛上无法承载更多的金绣眼鸟了。然而,2009年的分析显示,塞班岛的金绣眼鸟个体数量从1982年至2007年一直在减少,种群数量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在2009年,科学家估计金绣眼鸟在全球只有72000只。
随着金绣眼鸟数量的不断下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金绣眼鸟列为“极危”物种(CriticallyEndangered)。金绣眼鸟面临的一大威胁是棕树蛇。棕树蛇本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人为地带入关岛,并迅速发展为危害极大的生物入侵者,灭绝了关岛上12种鸟类。而后,棕树蛇侵入塞班岛,对岛上的金绣眼鸟构成相当的威胁。尽管棕树蛇不太可能进入奥盖吉岛,但奥盖吉岛面积只有718公顷,栖息的金绣眼鸟不过万余,且容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毁灭性打击。
对此,人类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塞班岛上棕树蛇的数量。人类还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促进金绣眼鸟繁衍。第一批人工繁衍鸟于2009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动物园饲养完成。人工繁衍的鸟类放生到新的岛屿促使其发展。科学家亦准备将部分金绣眼鸟由塞班岛转移到天敌更少的萨里甘岛
本文Hash:d50659bba1f32f5512231cc0417668b1f02572c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