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信息 分类地位 鸟种简介 亚种分化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境 保护现状
短尾鸦雀(学名:Neosuthora davidiana,英文名:Short-tailed Parrotbill)是莺科短尾鸦雀属的鸟类。
短尾鸦雀,俗名挂墩鸦雀、鸦雀,鶲科鸦雀属,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浙江等地。
中文学名:短尾鸦雀
拉丁学名:Neosuthora davidiana
英文俗名:Short-tailed Parrotbill
命名作者:Slater, 189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短尾鸦雀属(Neosuthora)
繁殖区:东洋界 : s China and e Burma to n Thailand and n Viet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5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信息
短尾鸦雀
中文名:短尾鸦雀Short-tailedParrotbill
俗名:鸦雀挂墩鸦雀
中文属名:鸦雀属
拉丁种名:davidianus
命名人:Slater(1897)
模式产地:福建西北部挂墩
英文名:Short-tailedCrowtit,David’sCrowtit
物种分类:雀形目>莺科>鸦雀属PASSERIFORMES>Sylviidae>Paradoxornisdavidianus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鶲科
拉丁科名:Muscicapidae
拉丁亚科名: Timaliinae
中文亚科名: 画眉亚科
拉丁属名: Paradoxornis
中文目名:雀形目
分类地位
短尾鸦雀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鶲科 Muscicapidae
属:鸦雀属 Paradoxornis
种:短尾鸦雀 P. davidianus
鸟种简介
短尾鸦雀
短尾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davidianus,为鶲科鸦雀属的鸟类,俗名挂墩鸦雀。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浙江等地,多见于江边竹林或长草丛间松散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西北部挂墩。
亚种分化
短尾鸦雀指名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davidianus davidianu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西北部挂墩。
外形特征
短尾鸦雀
体型微小(10厘米)的褐色鸦雀。形短的尾羽缘棕色,头栗色。亚种thompsoni的色彩较深,上背及背部灰色,颏及喉黑而无白色杂点。亚种 Tonkinensis似 thompsoni,但黑色的喉渐变成灰色胸。
虹膜-褐色;嘴-近粉色;脚-近粉色。
叫声:轻声的啾啾叫。
地理分布
中国华南和东南,缅甸东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地理分布
短尾鸦雀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对其分布范围知之甚少。指名亚种为留鸟于海拔100~1830米的低地。不常见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在湖南南部(莽山)有记录,因而在中国南部的其他丘陵地区也应该有分布。可能有留鸟于云南西南部(thompsoni)及东南部(tonkinensis)。
国内分布: 福建(挂墩)浙江(东北部)。
国外分布: 越南(河内);老挝、泰国、缅甸(北部)。
生活习性
栖于竹林密丛,常结小群活动。
生境
江边竹林或长草丛间松散地。
保护现状
是全球性易危物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斑胸鸦雀的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斑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英文名:Black-breasted Parrotbill)是莺科鸦雀属的鸟类。
斑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为鶲科鸦雀属的鸟类,俗名黄嘴鸦雀。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中印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国南部、北抵甘肃陕西等省的南部、西抵云南等地。栖于灌丛、高草丛及竹林。
中文学名:斑胸鸦雀
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breasted Parrotbill
命名作者:Gould,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鸦雀属(Paradox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ne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4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斑胸鸦雀
中文名 斑胸鸦雀
俗名 黄嘴鸦雀
英文名 Yellow-billed Crowtit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亚目名
拉丁科名 Muscicapidae
拉丁亚科名 Timaliinae
中文亚科名 画眉亚科
拉丁属名 Paradoxornis
拉丁种名 flavirostris
拉丁亚种名
命名人 Gould, 1836
原始属
原始文献 Proc. Zool. Soc. London:17
模式产地 尼泊尔
海拔上限
海拔下限
特有种
备注有些著者将点胸鸦雀置于此种之下(参见郑作新, 1987),但叫声不同且分布有重叠而显示它们各为独立种。
资料来源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
同物异名 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La Touche, 1925-1930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綱: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鶲科 Muscicapidae
屬:鸦雀属 Paradoxornis
種:斑胸鸦雀 P. flavirostris
二名法 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
外形特征
体大(19厘米)的褐色鸦雀。黄色的嘴粗短。特征性为胸带、颏及耳羽后的斑块黑色,脸侧及喉白而带黑色鳞状斑纹。下体粉皮黄。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灰色。
叫声
令人侧目的哨音声如phew, phew, phew, phuit,音高与音量均上升。咩咩叫及三音节的颤鸣。
注:有些著者将点胸鸦雀置于此种之下(参见郑作新,1987),但叫声不同且分布有重叠而显示它们各为独立种。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及缅甸西部。
国内分布 中国南部,北抵甘肃陕西等省的南部,西抵云南(西北部)
国外分布 尼泊尔,印度(阿萨姆),缅甸,中印半岛(北部)
分布状况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于印度阿萨姆,高可至海拔1800米,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生境
活动于灌木丛,矮树丛,或稀树草坡,夏间多在山地,冬迁山麓芦苇地带
生活习性
多生活于活动于灌木丛、矮树丛、或稀树草坡、夏间多在山地以及冬迁山麓芦苇地带。结小群活动,甚惧生。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金枕黑雀的简介、分类地位、简介、外形特征、生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金枕黑雀(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英文名:Golden-naped Finch)是燕雀科金枕黑雀属的鸟类。
金枕黑雀,属于雀科黑雀属。是一种体型略小(15厘米)的雀鸟。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以及有时到菜园中。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中文学名:金枕黑雀
拉丁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
英文俗名:Golden-naped Finc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金枕黑雀属(Pyrrhople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9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物种名:金枕黑雀 Gold-naped Finch
物种分类:雀形目 > 燕雀科 > 黑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Pyrrhoplectes epauletta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拉丁科名: Fringillidae
中文科名: 雀科
拉丁属名: Pyrrhoplectes
中文属名: 黑雀属
拉丁种名: epauletta
中文名: 金枕黑雀
命名人: Hodgson(1836)
原始属: Pyrrhula
模式产地: 尼泊尔
英文名: Gold-headed black Finch
分类地位
金枕黑雀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黑雀属 Pyrrhoplectes
种:金枕黑雀 P. epauletta
鸟种简介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为雀科黑雀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常见于南方高山、夏季栖于海拔2000-5000m 高处、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以及有时到菜园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金枕黑雀
体型略小(15厘米)的雀鸟。三级飞羽白色羽缘成细纹。雄鸟不可能误认,体羽黑色,头顶及颈背鲜亮金色,肩部有金色闪辉块斑。雌鸟两翼及下体暖褐色,上背灰,头橄榄绿及灰色。不同习性及翼部白色线条有别于同生境下的其他种类。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快速而音高的pi-pi-pi-pi或较柔和的尖声。叫声为哨音teeu 或刺耳声plee-e-e。
生境
南方高山鸟类, 夏季栖于海拔2000-5000m 高处,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有时到菜园中。
地理分布
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青藏高原东南部。
状况:不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的亚高山林。云南(西部怒江与龙川江间山脉, 西北部丽江山脉); 西藏(樟木、扎曲贡、聂拉木、昌都西南、南部偏东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于海拔2700~4000米但冬季迁至较低处。藏隐于杜鹃丛及竹林的林下植被或地面,有时结小群并时与朱雀混群。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ca0e408fc7b5b990722e5a384ff77be26bc05b1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