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头斑翅鹛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鸟种简介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纹头斑翅鹛的图片

纹头斑翅鹛(学名:Actinodura nipalensis,英文名:Hoary-throated Barwing)是噪鹛科斑翅鹛属的鸟类。

中等体型(21厘米)的深褐色鹛。两翼及长尾具黑色细小横斑。与其他斑翅鹛的区别在带羽冠的头部多具皮黄色细纵纹。头侧灰色,眼圈狭窄而偏白,髭纹黑色。尾具黑色的端带。下体浅褐灰,至腹部成红棕色。

中文学名:纹头斑翅鹛

拉丁学名:Actinodura nipalensis

英文俗名:Hoary-throated Barwing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斑翅鹛属(Actinodura)

繁殖区:东洋界 : Nepal to Bhut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纹头斑翅鹛
纹头斑翅鹛纹头斑翅鹛 Hoary-throated Barwing

雀形目 >莺科 > 斑翅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Actinodura nipalensis

虹膜-褐色;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哨音tui whee-er。告警时为重复数次的快速响亮的叫声je-je…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阿萨姆西北部及中国西藏南部。

分布状况:亚种vinctura为罕见留鸟于西藏南部(波密)海拔2300~2800米。

生活习性

习性:结小群栖于栎林及杜鹃林。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

斑胁姬鹛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斑胁姬鹛的图片

斑胁姬鹛(学名:Cutia nipalensis,英文名:Himalayan Cutia)是噪鹛科姬鹛属的鸟类。

斑胁姬鹛是一种属于雀形目、噪鹛科、姬鹛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斑胁姬鹛

拉丁学名:Cutia nipalensis

英文俗名:Himalayan Cutia

命名作者:Hodgson, 183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姬鹛属(Cutia)

繁殖区:东洋界 : e,c Himalayas to sw Sichuan, e Burma to n I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8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斑胁姬鹛
斑胁姬鹛

中文名:斑胁姬鹛

英文名:Cutia

雀形目 > 噪鹛科 > 姬鹛属

PASSERIFORMES > Leiothrichidae > Cutia nipalensis

描述:中等体型(19厘米)身具醒目图案而不会误识的鹛。额、顶冠、颈背及飞羽羽缘蓝灰色;上背、背、腰及甚长的尾上覆羽橙棕色;尾、两翼余部及宽阔的过眼纹黑色;下体白,两胁具黑色横斑。雌鸟色较淡,上背及背橄榄褐色而具黑色粗纵纹;过眼纹深褐。

虹膜-红褐;嘴-略黑;脚-黄至橘黄。

叫声:响亮的逐渐上扬的长鸣声cheeeet;双音的chirp及大声而单调的chipchip-chip-chipchip重复多次。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地理分布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海拔1800~2600米的山区常绿林。指名亚种为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melanchima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丘陵地带有记录。

生活习性

习性:于长满真菌的树枝上移动觅食。通常结小群或混群。

台湾斑翅鹛的简介、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台湾斑翅鹛的图片

台湾斑翅鹛(学名:Actinodura morrisoniana,英文名:Taiwan Barwing)是噪鹛科斑翅鹛属的鸟类。

台湾特有种。体型略大的褐色鹛。羽冠蓬松,头侧深栗,上背及腰灰,喉红栗。背中部红褐,胸橄榄褐而具浅色纵纹。腹部及臀棕褐。翼及尾具黑色横斑,尾端白色。

中文学名:台湾斑翅鹛

拉丁学名:Actinodura morrisoniana

英文俗名:Taiwan Barwing

命名作者:Ogilvie-Grant, 190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斑翅鹛属(Actinodura)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0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台湾斑翅鹛

中文俗名:纹翼画眉

拉丁文名: Actinodura morrisoniana

台湾斑翅鹛

英文俗名:FormosanBarwing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Ogilvie-Grant,1906

台湾斑翅鹛(纹翼画眉)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斑翅鹛属

同物异名:Actinoduramorrisoniana

拉丁文目名:PASSERIFORMES

拉丁文科名:Sylviidae

拉丁文亚科名:Timaliinae

拉丁文属名:Actinodura

拉丁文种名:morrisoniana

台湾斑翅鹛
台湾斑翅鹛台湾斑翅鹛

外形特征

台湾斑翅鹛
台湾斑翅鹛台湾斑翅鹛 的形态特征

体型略大(18厘米)的褐色鹛。羽冠蓬松,头侧深栗,上背及腰灰,喉红栗。背中部红褐,胸橄榄褐而具浅色纵纹。腹部及臀棕褐。翼及尾具黑色横斑,尾端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粉色。

叫声

叫声为轻柔的jiao, jiao,告警时为急促低哑的jia jia jia声。

地理分布

台湾斑翅鹛
台湾斑翅鹛台湾斑翅鹛分布图

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主要分布省份:台湾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台湾中部山区海拔1200~3000米落叶林的林下植被。

生活习性

性活泼吵嚷。结小群在树枝间敏捷移动捕捉小型昆虫。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斑翅雪雀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白斑翅雪雀的图片

白斑翅雪雀(学名:Montifringilla nivalis,英文名:White-winged Snowfinch)是雀科雪雀属的鸟类。

白斑翅雪雀(学名:Montifringillla nivalis)属典型的高原鸟类,共有8个亚种,较雪雀属中其他种体型稍大;雄鸟头灰,颏黑,翕和肩富于褐色;翼大部白色;除一对中央尾羽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而具黑色羽端,飞行时尾部呈中间黑、两边白的形态。雌鸟像雄鸟,但中覆羽底色常显暗色。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分布于西班牙、地中海地区至中东、中亚及中国西部。

中文学名:白斑翅雪雀

拉丁学名:Montifringilla nivalis

英文俗名:White-winged Snowfinch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雀科(Passeridae)

中文属名:雪雀属(Montifringilla)

繁殖区:古北界 : sw, s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0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

英文名:White-wingedSnowfinch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麻雀科

中文属名:雪雀属

外形特征

体型略大(17厘米)的壮实且修长的雪雀。翼及凹形尾多白色。成鸟头灰,上体褐色而具纵纹,腹部皮黄色。喉黑,尤其是繁殖期的雄鸟。幼鸟似成鸟但头部皮黄褐色,白色部位沾沙色。

亚种alpicola及kwenlunensis的头及上体灰褐,色较深的亚种henrici腹部灰色较重而两胁近褐。与有相似图纹的雪鹀 Plectophenax nivalis相比,分布在较高海拔区。

虹膜-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黄色(繁殖期),或黄色而端黑(非繁殖期);脚-黑色。

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叫声

群鸟飞行时的叫声包括偏高的鼻音pschieu,也有tsee声及较轻柔的pruuk声,或于告警时发较沙哑的pchurrt声。鸣声为单调重复的sitticher-sitticher,从栖处或于盘旋飞行时发出。

地理分布

西班牙、地中海地区至中东、中亚及中国西部。

亚种分化

白斑翅雪雀新疆亚种(学名:Montifringillanivalisalpicola)。分布于克什米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俄罗

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白斑翅雪雀

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Inalpibussummiscaucasiatquemont.CerauniorumCaspicumLacumambi。

白斑翅雪雀青海亚种(学名:Montifringillanivalishenric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高原。

白斑翅雪雀昆仑亚种(学名:Montifringillanivaliskwenlun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昆仑山西部。

地理分布

三亚种均甚常见–alpicola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kwenlunensis于新疆南部昆仑山;henrici于青海及西藏的中部和东部。

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白斑翅雪雀(摄于西藏定日县)

生活习性

栖于甚高海拔的冰川及融雪间的多岩山坡。繁殖期外结成大群,与其他雪雀及岭雀混群。甚不惧生。

本文Hash:7423f608e0f2c33793c15f2825a10ce6ae94db49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