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鸱的简介、形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鸟种简介 形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林鸱的图片

林鸱(学名:Nyctibius griseus,英文名:Common Potoo)是林鸱科林鸱属的鸟类。

林鸱(potoo)属林鸱科(Nyctibiidae)林鸱属(Nyctibius), 南美洲的夜出鸟类的统称。

中文学名:林鸱

拉丁学名:Nyctibius griseus

英文俗名:Common Potoo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中文科名:林鸱科(Nyctibiidae)

中文属名:林鸱属(Nyctibi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Nicaragua to Uruguay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林鸱
林鸱

林鸱(potoo) ,约5种中、南美洲的夜出鸟类的统称。

属林鸱科(Nyctibiidae)林鸱属(Nyctibius)。与美洲夜鹰、夜鹰和膜口鸱近缘。日间挺立依附於树枝或木桩上。夜间作短途飞行捕食飞虫。

形态

嘴裂宽,周围无须。中爪没有像夜鹰那样的栉缘。腿短,翅和尾长度适中。其英文名称系仿自某几种发出的哀鸣声「po-TOO」。普通林鸱(N. griseus)是5种中最知名者。灰褐色而有斑驳,体长40公分(16吋),,最大的种类是危地马拉到秘鲁和巴西南部的大林鸱(N. grandis),体长50公分(20吋)。

地理分布

栖居于牙买加、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和墨西哥的南部,一直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秘鲁和阿根廷北部的丛林中。

生活习性

栖居于森林和草原的鸟,性怯懦、孤独。

巨嘴沙雀的简介、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巨嘴沙雀的图片

巨嘴沙雀(学名:Rhodospiza obsoleta,英文名:Desert Finch)是燕雀科巨嘴沙雀属的鸟类。

巨嘴沙雀是一种分布广泛但不常见至地区性常见的燕雀科鸟类。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她们把巢建在松树的树杈上,栖于半干旱的有稀疏矮丛的地带。

中文学名:巨嘴沙雀

拉丁学名:Rhodospiza obsoleta

英文俗名:Desert Finch

命名作者:Lichtenstein, MHK, 182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巨嘴沙雀属(Rhodospiza)

繁殖区:古北界 : s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63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巨嘴沙雀

巨嘴沙雀
巨嘴沙雀巨嘴沙雀雄鸟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燕雀科

中文属名:沙雀属

拉丁文名:Rhodospiza obsoleta

英文名:Desert Finch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chenstein,1823

外形特征

体长约15厘米。两翼粉红,嘴亮黑,翼及尾羽黑而带白色及粉红色羽缘。具厚大的黄嘴,两翼及眼周绯红。

巨嘴沙雀
巨嘴沙雀巨嘴沙雀雌鸟

雄鸟:头顶黑褐,背褐有黑色纵纹,腰褐而沾粉红;眼周绯红,颊褐,眉纹

雌鸟:似雄鸟但色暗且绯红色较少,雄鸟眼先黑色而雌鸟眼先无黑色。

与所有相似种类的区别在体羽纯沙色且嘴黑。

与其他沙雀的区别在色较深,体羽多杂斑,顶冠色深且嘴较厚。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褐。

叫声

鸣声为轻柔的噗声间杂以颤音、卷舌音及叫声;较赤胸朱顶雀声哑且鼻音重。叫声为唇音r-r-r-r-r-ee或哑声turr,飞行时也作尖声的shreep。

地理分布

北非、中东至中亚及中国西北。

地理分布

分布广泛但不常见至地区性常见,于新疆西部及北部、青海、甘肃、内蒙古的大部地区。

生活习性

栖于半干旱的有稀疏矮丛的地带。不喜干燥多石或多沙的荒漠。也见于花园及耕地。飞行迅速而有起伏。
巨嘴沙雀
巨嘴沙雀

高山林鹩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高山林鹩的图片

高山林鹩2高山林鹩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0厘米。成鸟的头顶、颈、背、肩和臀部呈褐色的光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上有白点。在红褐色的尾巴羽毛覆盖十几道小黑暗纵斑纹。眼先和眼眉灰白色,眼角到耳羽有一大块巧克力棕色。脸颊及耳羽外到肩处形成一个白灰色的边框。喉、胸部和腹部是银灰色,胸部有一些斑点。这种颜色在下腹和中下腹两侧变成红褐色。

鸟种简介

高山林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棕红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高山林鹩1

外文名称:Timberline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目:鹪鹩科

属:高山林鹩属

亚种:3种

拉丁学名:Thryorchilusbrowni

命名时间:Bangs,1902

外形特征

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高山林鹩3高山林鹩2高山林鹩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0厘米。成鸟的头顶、颈、背、肩和臀部呈褐色的光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上有白点。在红褐色的尾巴羽毛覆盖十几道小黑暗纵斑纹。眼先和眼眉灰白色,眼角到耳羽有一大块巧克力棕色。脸颊及耳羽外到肩处形成一个白灰色的边框。喉、胸部和腹部是银灰色,胸部有一些斑点。这种颜色在下腹和中下腹两侧变成红褐色。肛周红褐色,底部浅黄色。虹膜棕色。腿褐色。
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高山林鹩2

幼鸟与成鸟相似,胸部和腹部呈鳞纹,羽毛颜色较暗淡少光泽。

地理分布

高山林鹩分布图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高山林鹩分布图

生活习性

高山林鹩3栖息地以热带雨林为主,在植物形成的灌木丛中活动。可高达海拔3000米以上,在火山区非常普遍。这种鸟很活跃并充满好奇心,尾巴上下摆动。喜欢在植物叶和石隙中探索,爬上树枝,有时在地上跳跃。定居。以无脊椎动物,小昆虫,毛虫和蜘蛛为食。
高山林鹩
高山林鹩高山林鹩4

生长繁殖

高山林鹩4繁殖季节在4月至6月。鸟巢呈球形,有一个侧门,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通常放置在距地面1至3米以上的灌木丛中。每巢产2枚白色的卵,有细褐色斑点。孵化期和离巢期不确定。

地理分布

(3种)

1.Thryorchilusbrowniridgwayi分布于哥斯达黎加的中部高地(图里亚尔瓦火山,伊拉苏火山和邻近地区)。

2.Thryorchilusbrownibasultoi分布于哥斯达黎加中南部。

3.Thryorchilusbrownibrowni分布于巴拿马(巴鲁火山,日奇里基火山,塞罗)。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e019e483e15c3907884c6e661ecd3885291725e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