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红头咬鹃(学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英文名:Red-headed 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红头咬鹃(学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是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的一种,体色艳丽,因其雄鸟的头部红色而得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易危,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在中国还分布有两外两种咬鹃:橙胸咬鹃和红腹咬鹃。
中文学名:红头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英文俗名:Red-headed Trogon
命名作者:Gould, 1834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and s China to Sumatr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鸟种简介
红头咬鹃
体大(33厘米)而头红的咬鹃。
雄鸟以红色的头部为特征。背部颈圈缺失,红色的胸部上具狭窄的半月形白环。
雌鸟与其他雌咬鹃区别在腹部红色,胸部具半月形白环;而与所有雄咬鹃的区别在头黄褐色。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蓝色;嘴-近蓝;脚-偏粉。
叫声:重复的圆润tiaup声,也作tewirrr的连声。
地理分布
红头咬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苏门答腊。罕见留鸟,于热带及亚热带森林,高至海拔2400米。亚种yamakanensis于四川南部至贵州、广东北部及福建;helenae于西藏东南部至云南极西部;指名亚种在云南南部怒江及澜沧江之间;intermedius于云南东南部,hainanus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红头咬鹃
由密林的低树枝上猎取食物。 栖息于热带雨林及次生常绿阔叶林内,以野果以及蝗虫、螳螂等昆虫为主食,善于飞捕昆虫。鸣声似猫叫的“shiu”声。4~7月繁殖,在树洞内产卵3~4枚。雌雄参与孵卵及育雏。
保护现状
红头咬鹃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易危红头咬鹃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头曲嘴鹪鹩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头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英文名:White-headed Wren)是鹪鹩科曲嘴鹪鹩属的鸟类。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 -19 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中文学名:白头曲嘴鹪鹩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英文俗名:White-headed Wren
命名作者:Lawrence, 186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曲嘴鹪鹩属(Campylorhynch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Panama, Colomb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头曲嘴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外文名称:White-headed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曲嘴鹪鹩属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
命名时间:Lawrence,1862
外形特征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19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白头曲嘴鹪鹩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活动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的地区,栖息于光秃的寄生性植物顶端、雨林树干、并往往以洞穴取代。尤其是在树木的中间层和上层可以观察到,很少离开这种高度。它的生活以家庭聚小群,定居。
白头曲嘴鹪鹩白头曲嘴鹪鹩分布图
喜栖于阴暗潮湿的林区、灌丛、沼地、岸边等地。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
生长繁殖
营巢于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杂草丛、灌丛上等多种环境。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圆屋顶状。繁殖期在11月—2月左右,产卵2—6枚,褐色有斑点。
地理分布
(2种)
1.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albobrunneusw分布于巴拿马,从运河区东部到西达里恩。
2.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harterti分布于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红腹山雀的信息、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红腹山雀(学名:Poecile davidi,英文名:Pere David’s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
红腹山雀(学名:Parus david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地,一般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或竹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南部。
中文学名:红腹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davidi
英文俗名:Pere David’s Tit
命名作者:Berezowski & Bianchi, 189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n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信息
红腹山雀
中文名:红腹山雀
英文名:Rusty-breasted Tit
分类: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davidi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山雀科 Paridae
属:山雀属 Parus
种:红腹山雀 P. davidi
鸟种简介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学名:Parus david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地,一般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或竹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南部。
外形特征
红腹山雀
体小(13厘米)而有特色的山雀。头及胸兜暗黑,松软白色颊斑,颈圈棕色,下体栗黄色,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飞羽具浅色边缘。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叫声:嘶嘶声psit;吱吱声chit’it’it及简单的”chick-a-dee”及t’sip’t-zee叫声。
地理分布
中国中部的特有种。
地理分布
偶见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海拔2400~3400米。可能也见于湖北西部。
生活习性
红腹山雀
结小群轻盈活泼地活动于阔叶林、桦树林、混合林及针叶林的树冠层。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679aeba9d1e9987e0e1b38cb95c54bdee1463317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