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纹绿鹎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食性、生长繁殖、生活习性、外形特征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食性 生长繁殖 生活习性 外形特征

纵纹绿鹎的图片

纵纹绿鹎(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英文名:Striated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中文名:纵纹绿鹎·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鹎科→鹎属

中文学名:纵纹绿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

英文俗名:Striated Bulbul

命名作者:Blyth, 184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e Himalayas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9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纵纹绿鹎
纵纹绿鹎

纵纹绿鹎 Striated Bulbul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PASSERIFORMES > Pycnonotidae > Pycnonotus striatus

拉丁名:Pycnonotusstriatus

英文名:StriatedGreenBulbul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0厘米)而具冠羽的橄榄绿色鹎。下体密布浅黄色纵纹,上体橄榄色带细白色纵纹。,眼圈黄色。仅有的另一种具纵纹的绿色鹎是纹喉鹎,但其背及腹部无纵纹。

体型:雄性体重42-58g,雌性45-62g;雄性体长196-250mm,雌性208-250mm;

纵纹绿鹎
纵纹绿鹎

雄性嘴峰15-18mm,雌性14-17mm;雄性翅102-114mm,雌性100-109mm;雄性尾94-111mm,雌性92.5-109mm;雄性跗蹠18-21mm,雌性17-21mm。

虹膜-红褐;嘴-黑色;脚-灰褐。

叫声:高而圆润的哨音tyiwut;三音节的whee-too-wheet叫声及响亮的pyik…pyik声。鸣声为成组的颤鸣及吱吱声。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南部。在我国分布面积狭窄,种群数量不丰富,属稀少种类,应注意保护。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到印度东北部支、那北部阿萨姆等东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北部、老挝、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 分布状况:亚种paulus罕见于云南西南部,亚种arctus见于西藏极东南部及云南。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浆果和其他果实。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500m的茂密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竹丛和灌木丛中,距地高0.8-1.5m,隐蔽甚好。巢为杯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有苔藓、蛛网等材料,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3枚,卵白色、具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4mm×16.3mm。

生活习性

性活泼,6~15只鸟结成吵嚷群体。栖于山区常绿林。

注:郑作新(1987,1994)将中国的所有亚种均归入指名亚种。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而具冠羽的橄榄绿色鹎。下体密布浅黄色纵纹,上体橄榄色带细白色纵纹。眼圈黄色。仅有的另一种具纵纹的绿色鹎是纹喉鹎,但其背及腹部无纵纹。虹膜-红褐;嘴-黑色;脚-灰褐。体长20-24cm。头绿褐色具明显的冠羽,其上具细的白色纵纹。上体橄榄绿色具细的白色纵纹。眼圈浅黄色。喉和尾和覆羽黄色,其余下体暗灰黑色具黄白色纵纹。绿翅短脚鹎外形、大小和羽色与之较为相似,但绿翅短脚鹎头无冠羽,且头部为栗褐色,喉亦不为黄色而为灰色,亦可明显与之区别。

花腹绿啄木鸟的简介、外形特征、食性、生长繁殖、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花腹绿啄木鸟的图片

花腹绿啄木鸟(学名:Picus vittatus,英文名:Lac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

花腹绿啄木鸟体约30厘米,绿色。 分布于孟加拉、东南亚至苏门答腊及爪哇。

中文学名:花腹绿啄木鸟

拉丁学名:Picus vittatus

英文俗名:Lac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绿啄木鸟属(Pic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to Jav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鸟种简介

花腹绿啄木鸟
花腹绿啄木鸟

中文名称:花腹绿啄木鸟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Vieillot,1818

拉丁文名: Picus vittatus

外形特征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绿色啄木鸟。雄鸟顶冠红色,雌鸟黑色;背绿;腰黄;尾黑;初级飞羽黑色具白色条纹;喉皮黄;胸皮黄而具明显的绿色羽缘花纹;黑色的过眼纹及颊纹杂白;颊蓝灰。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近绿。

花腹绿啄木鸟雄鸟顶冠为红色。虹膜为红色。颊为蓝灰色,有杂白色颊纹。过眼纹为黑色。嘴为黑色。喉为皮黄色。胸为皮黄色,有明显的绿色羽缘花纹。初级飞羽为黑色,有白色条纹。背为绿色。腰为黄色。雌鸟顶冠为黑色。虹膜为红色。颊为蓝灰色,有杂白色颊纹。过眼纹为黑色。嘴为黑色。喉为黄皮色。胸为皮黄色,有明显的绿色羽缘花纹。初级飞羽为黑色,有白色条纹。背为绿色。腰为黄色。

花腹绿啄木鸟叫声响亮。

食性

花腹绿啄木鸟以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

花腹绿啄木鸟为卵生,营巢于树洞中。

叫声

尖厉的kweep叫声, 渐下抑。

地理分布

孟加拉、东南亚至苏门答腊及爪哇。

地理分布

亚种eisenhoferi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高至海拔200米的适宜生境内为地方性常见。

生活习性

见于开阔林地及人工林。于地面、倒木或竹林取食。

花腹绿啄木鸟为留鸟。

白翅百灵的简介、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翅百灵的图片

白翅百灵(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英文名:White-winged Lark)是百灵科百灵属的鸟类。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中文学名:白翅百灵

拉丁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英文俗名:White-winged Lark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百灵科(Alaudidae)

中文属名:百灵属(Melanocorypha)

繁殖区:古北界 :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6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白翅百灵 White-winged Lark

命名时间】Pallas, 1811

【英文名称】White-winged Lark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

PASSERIFORMES > Alaudidae > 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外形特征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外形特征

白翅百灵白翅百灵是一种小型而翼长的鸣禽。身长118cm,翼展35cm,体重44g。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它们的嘴较尖细而呈圆锥状,嘴尖处略有弯曲。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质色,嘴基黄色;脚-橘黄。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白翅百灵分布图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分布图

生活习性

白翅百灵栖居干燥草原。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飞行时反复鸣叫,金属般的鸣声似云雀;也有深沉洪亮的schirrl-schirrl-schirrl叫声,韵律平稳。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生长繁殖

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白翅百灵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4~6月下旬或9~10月间产卵。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幼鸟在8天以后离巢,并且在14或15天以后飞行

黄绿鹎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黄绿鹎的图片

黄绿鹎(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英文名:Flavescent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黄绿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

英文俗名:Flavescent Bulbul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绿鹎
黄绿鹎

中等体型(20厘米)的橄榄绿色鹎。臀浅黄,眼先白,脸及喉灰,胸具偏灰色纵纹,具形短的全羽冠。亚成鸟眼先色暗。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短促的五音节鸣声,沙哑的嘁嘁喳喳声tcherrp。

生长繁殖

黄绿鹎
黄绿鹎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小灌木上,隐蔽甚好,不易看见。巢呈浅杯状,通常由枯细枝、草茎、草叶、树叶、细根,以及苔藓和地衣构成,内放有花穗和细草茎。每窝产卵2-4枚。卵为长卵圆形至钝卵圆形,淡粉红色暗红褐色或紫黑色,卵的大小21.8-26.8mmX15-17.4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地理分布

黄绿鹎
黄绿鹎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亚种vividus为地区性山地留鸟于云南西部及西南海拔600 ~2800米。

生活习性

黄绿鹎
黄绿鹎

典型的群栖型鹎,喜开阔林、林缘及次生植被。食性主要以核果、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属杂食性。

常见活动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竹丛、农田地边、果园、溪边和附近开阔的疏林与灌丛中。常呈几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性活泼,善鸣叫,多在高大乔木树冠层或林下小树及灌木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亦见停息在草地、地边孤树和电线上。

本文Hash:d4217b7777caa117789aac3a333fd97c759b2cef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