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绯红金刚鹦鹉,又名五彩金刚鹦鹉(学名:Ara Macao)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兴奋时可变为红色。尾极长,属大型攀禽。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河岸的洞里筑巢。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和其他种类的鹦鹉能够友好相处,但也会咬其他动物和陌生人。寿命最长可达80年。
鸟种简介
绯红金刚鹦鹉
绯红金刚鹦鹉(五彩金刚)是南美洲最美丽的鹦鹉,五彩缤纷的羽色深得人们的喜爱,它们美丽的外表和高价位也成了盗捕者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现在却成为濒临绝种的鹦鹉。
名称:绯红金刚鹦鹉
拉丁文名称:Ara macao
英文名称:Scarlet Macaw
体长:85cm(33吋)
分布:从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马及南美洲的南部的热带森林到波利维亚东部。
外形特征
与绿翅金刚鹦鹉外表相似,主要的不同的地方是绯红金刚鹦鹉的翅膀有着鲜艳的黄色羽毛,而绿翅金刚翅膀则是没有鲜黄色的羽毛,另外不同的地方是在绿翅金刚鹦鹉的面部有红色细毛组成的线条,而绯红金刚鹦鹉面部是没有的。
地理分布
同于绿翅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最常栖息于1000m以下的潮湿热带低地,虽然分布面积广大,但是这些美丽的鹦鹉数量愈来愈少,尤其在中美洲,盗捕作为宠物交易及栖息地破坏、巢穴不足是主因。
生活习性
通常成对出现,或是30只左右的数量活动,常与绿翅金刚、蓝黄金刚鹦鹉一同出现于岩壁上啄食土块,一般相信是为了中和未熟或有毒果食的毒性;绯红金刚是相当活泼且好奇的金刚鹦鹉,很快能适应新饲主及环境,一但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提供新鲜树枝给它们啃咬,夏天特别喜爱沐浴,常常会嘶声大叫;绯红金刚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濒临绝种的金刚鹦鹉。
生长繁殖
繁殖绯红金刚并不是很困难,新引进的成鸟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很健壮,约于4月份时开始进入繁殖季,繁殖期有攻击性,一窝可多至3-4颗蛋,常不是全部都有受精,每颗蛋孵化期约26天,3个月羽毛长成,自幼人工喂养的绯红金刚是很迷人、讨喜的宠物,但与蓝黄金刚、绿翅金刚比起来较难获得主人的信任,当它们成熟时往往会变的喧闹与富攻击性,不再驯服,也丧失了与饲主间的完全信任感,当然并非每只个体都是如此,但如果发生了类似的情形最好考虑帮它配对繁殖。
小金刚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小金刚鹦鹉(学名: Ara chloropterus 英文俗名: Red-and-Green Macaw)是鹦鹉科金刚鹦鹉属的鸟类,又叫绿翅金刚鹦鹉、红绿金刚鹦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兴奋时可变为红色。尾极长,属大型攀禽。
中文学名:小金刚鹦鹉
拉丁学名:Ara chloropterus
英文俗名:Red-and-Green Macaw
命名作者:Gray, GR, 1859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金刚鹦鹉属(Ara)
繁殖区:南美洲 : Amazonia, sc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绿翅金刚鹦鹉
绿翅金刚鹦鹉身长90-95cm,翼展125cm,体重1050-1700g,寿命80年。表面看来,它很容易和五彩金刚鹦鹉相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五彩金刚鹦鹉的背部有黄色羽毛,而红绿金刚鹦鹉的背部羽毛则为绿色;红绿金刚鹦鹉的个头比黄蓝金刚鹦鹉大些。成鸟的头、颈部、胸部和翕两侧是美丽的红色羽毛。肩和三级飞羽绿色。背部,臀部和尾巴上面是蓝色。尾巴是红色和蓝色相间。尾覆羽浅蓝色。下颚骨的上层主要是白色或象牙色,较低的下颌骨黑色。面颊是裸露的皮肤,覆盖着红白色的羽毛呈现蛇状细纹。虹膜淡黄色。脚黑色。
生活习性
绿翅金刚鹦鹉
绿翅金刚鹦鹉通常生活在热带森林,在海拔450-1400米之间的高度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不及其它金刚鹦鹉活泼,经常与黄蓝金刚鹦鹉及绯红金刚鹦鹉一起,野外活动通常是一对或一个家族成行,常见6-12只一群聚集,它们不甚活泼,相比较没有群居生活,但性格和善,叫声大而响亮,爱乱尖叫,咬喙力强。主要食物包括不同种类的坚果、各类种子。人工饲养可以喂食深绿色叶蔬菜和水果,面包及饼干亦甚为喜爱。
绿翅金刚鹦鹉和黄蓝金刚鹦鹉一样,是绝对友善的鸟类,即使有一张吓人的大嘴,也很少主动攻击人。说话能力和模仿人语的能力并不强。金刚鹦鹉的性别较难从外观准确地分辨,一般而言雄性拥有较雌性略大的身驱及头部。
地理分布
绿翅金刚鹦鹉
绿翅金刚鹦鹉分布图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长繁殖
野外繁殖
绿翅金刚鹦鹉
在野外繁殖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在苏里南是12月;在秘鲁是11月;在巴西中部是1月至4月。喜欢筑巢于棕榈树上的树洞里,但也可能置于悬崖的岩石洞隙或裂缝中,每巢通常产卵2或3枚,孵化期约28天,但幼鸟羽毛完全成长则长达约90天。雏鸟的成活率不是很高。《世界鸟类手册》(HBW)记录:对16鸟巢进行跟踪研究,结果10只雏鸟能正常飞行(40%),其中9只因营养不良死亡(36%),6只成为掠食动物的受害者(24%)。
人工繁殖
人工饲养的绿翅金刚鹦鹉约4岁步入繁殖期,繁殖季节为每年的11月至来年5月,繁殖期具攻击性,一窝通常产2-3枚,相比金刚鹦鹉的体形,可知刚出世雏鸟的重量不大,只有20多克,但它们生长迅速,满月时小鸟的重量已达560克,这时开始长出非常稀疏短少的羽毛,眼睛亦在此时完全张开。为它们预备巢箱最基本要坚固和有足够的面积,高度应约体长3倍,阔度、深度约体长1倍,洞口不能太细,需依照鸟儿头部大小而定。
保护现状
现状
绿翅金刚鹦鹉的数目因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及违法盗猎者的捕猎作非法买卖,使数量迅速下降。
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蓝冠短尾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冠短尾鹦鹉体型纤小,尾部较短,长度大约12cm,平均寿命15年左右,分布于东南亚和菲律宾及其以北的岛屿上。蓝冠短尾鹦鹉栖息在平原或低山地带的林木茂盛地方及耕地的植物丛中,尤其是多花的树木。它们常倒挂在枝条上栖息,所以才有“悬挂的鹦鹉”之称,是丛林中最美丽的雀鸟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鸟种简介
蓝冠短尾鹦鹉
物种名称:蓝冠短尾鹦鹉
又名:蓝冠悬吊、蓝冠悬挂鹦鹉
拉丁学名: Loriculus galgulus
英文名称: Blue-crowned Hanging Parro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鹉科(Psittacidae)
外形特征
蓝冠短尾鹦鹉身高大约12厘米,雄鸟有蓝色顶冠,喉部有鲜红色羽毛,臀部红色,在项上有的一块橙黄斑。雌鸟的羽色较暗,喉部没有红色斑,头顶部的蓝色冠和项上橙黄斑比雄鸟小很多。鸟喙黑色。幼鸟类似雌鸟,但是前额灰蓝色,顶冠没有蓝色,项部也无橙黄色斑。 臀部是绿色的,羽毛边缘红色。鸟喙黄褐色。
地理分布
蓝冠短尾鹦鹉蓝冠短尾鹦鹉分布图
蓝冠短尾鹦鹉分布图分布于东南亚和菲律宾及其以北的岛屿上,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婆罗洲和相关岛屿。
生活习性
蓝冠短尾鹦鹉栖息在平原或低山地带的林木茂盛地方及耕地的植物丛中,尤其是多花的树木。在野外通常集小群,迅速地飞行与非常快速的拍击双翼。它在飞行中常常大声鸣叫。蓝冠短尾鹦鹉在栖息时跟其它的鹦鹉很不一样,常倒挂在枝条上栖息,所以才有“悬挂的鹦鹉”之称。是丛林中最美丽的雀鸟之一,由于它毛色鲜艳,有极高观赏价值,深受爱雀人士欢迎。饮食包括花、芽、果子、坚果和种子,由于蓝冠短尾鹦鹉的体型小,全身羽毛绿色,在林中很难发现它们。
生长繁殖
筑巢在树洞里,雌鸟每次产3-4枚卵。雌鸟单独孵化,雄鸟喂养。需要大约21天,雏鸟在35天以后长出羽毛。
人工饲养,可以提供它们虎皮鹦鹉使用的巢箱供繁殖,另外也可以在禽舍中放置一些的绿叶植物,它们会自己啄一些无毒的绿叶植物当巢草。繁殖孵化期为20天,幼鸟35天后长成,羽毛与成年雌鸟相似,但羽色更暗。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eddbc928820ec9fdd11d80ecb2173de9ac249d73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