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红背翡翠的图片

红背翡翠(学名:Todiramphus pyrrhopygius,英文名:Red-back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林翡翠属的鸟类。

红背翡翠,拉丁学名 Todirhamphus pyrrhopygia,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其身长22 cm,雌鸟体重45-48g,雄鸟体重41-62g 。这种猎翠鸟的正面白色,有绿色斑驳的条纹帽。眼睛上有素描般的白眉。

中文学名:红背翡翠

拉丁学名:Todiramphus pyrrhopygius

英文俗名:Red-back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Gould, 1841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林翡翠属(Todiramphu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 红背翡翠

拉丁学名 Todirhamphus pyrrhopygia

命名时间 Gould, 1841

英文名称 Red-back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红背翡翠
红背翡翠

红背翡翠身长22 cm,雌鸟体重45-48g,雄鸟体重41-62g 。这种猎翠鸟的正面白色,有绿色斑驳的条纹帽。眼睛上有素描般的白眉。黑色带的眼纹涵盖了眼先并达到颈部。后面的颈部,面颊,下巴,喉部和分翼是一大片白色。肩胛和上背部有一个绿色色彩,白领附近略暗。背部一些羽毛上有白色条纹,从而使这一地区的外观成为横纹。上体的背部自腰部起至尾部是鲜红色。尾巴浅红黄色,中间的一些羽毛呈绿色,尾部深蓝色。嘴灰黑色,下颌角部分彩色。腿橄榄灰色。

雌鸟不同于雄鸟,翅膀的蓝绿色,前额和冠的条纹中夹杂斑驳的灰色或棕色。领是白色。幼鸟外观一般类同雌鸟,差别是后部的脖子上颈的两侧具有浅红的颜色。颈部和胸部区域略暗。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地理分布

红背翡翠
红背翡翠分布图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红背翡翠
红背翡翠

通常栖息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也出现在桉树灌木区,吉布森沙漠,大维多利亚沙漠和距离新南威尔士州海岸100公里的地区。它的活动范围在澳大利亚各地,除西南部。即定居也迁徙,从8月到4月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主要是冬季在约克角半岛。9至3月在极端南。南北运动。

同大多数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蜈蚣,青蛙,蝌蚪。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蜥蜴,老鼠,蛋和幼鸟。

生长繁殖

红背翡翠
红背翡翠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产4至6枚卵。产卵季节不同,取决于该地区。在昆士兰从9月至2月,在澳大利亚西从8月至11月,在南澳大利亚州11月和9月,新南威尔士州从9月至3月。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栗背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栗背翡翠的图片

栗背翡翠(学名:Halcyon badia,英文名:Chocolate-back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栗背翡翠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栗背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badia

英文俗名:Chocolate-back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Verreaux, J & Verreaux, E, 1851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翡翠属(Halcyon)

繁殖区:非洲 : c, w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栗背翡翠
栗背翡翠

【中文名称】栗背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badia

【命名时间】Verreaux, 1851

【英文名称】Chocolate-back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在栗背翡翠成鸟中,头是桃花心木黑色,披风黑褐色。尾巴上部黑色,中段大部是明亮的天蓝色,终端深色。覆翼暗色调。嘴是红色或棕红色,深褐色虹膜环绕红眼睛。腿是红紫色。幼鸟不同于成鸟,胸部小羚羊皮色明显较深。尾部显示民的小黑点和蓝色较少。雏鸟的喙尖橙色。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栗背翡翠
栗背翡翠栗背翡翠分布图

生活习性

栗背翡翠占据的领土位于海平面和1400米之间。通常栖息于茂密的热带雨林和河岸近水的地方,比如池塘边。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生长繁殖

栗背翡翠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长,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巢离地面4-5米以上,有藤蔓缠绕。

地理分布

1.Halcyon badia badia 栗背翡翠

2.Halcyon badia lopezi 蓝脸栗背翡翠

3.Halcyon badia obscuridorsalis奥伯氏栗背翡翠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褐背仙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褐背仙翡翠的图片

褐背仙翡翠(学名:Tanysiptera danae,英文名:Brown-headed Paradise Kingfisher)是翠鸟科仙翡翠属的鸟类。

褐背仙翡翠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翠鸟,头棕色,眼纹褐色,颏、喉浅棕黄色,背、胸腹红色,双翼主羽深蓝色,次羽深蓝到黑色。

中文学名:褐背仙翡翠

拉丁学名:Tanysiptera danae

英文俗名:Brown-headed Paradise Kingfisher

命名作者:Sharpe, 1880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仙翡翠属(Tanysiptera)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Guine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褐背仙翡翠
褐背仙翡翠
褐背仙翡翠

【中文别名】褐背极乐翡翠

【拉丁学名】Tanysiptera danae

【命名时间】Sharpe, 1880

【英文名称】Brown-backed Paradise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

外形特征

褐背仙翡翠
褐背仙翡翠褐背仙翡翠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翠鸟,头棕色,眼纹褐色,颏、喉浅棕黄色,背、胸腹红色,双翼主羽深蓝色,次羽深蓝到黑色。拥有一对非常长的蓝色尾羽,在位于末端膨大成白色拍状。红嘴,红腿爪。黑眼睛。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褐背仙翡翠
褐背仙翡翠褐背仙翡翠分布图

生活习性

褐背仙翡翠
褐背仙翡翠褐背仙翡翠褐背仙翡翠完全肉食性的翠鸟,它的狩猎技术和其他种类的猎翠鸟大致相同,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经常隐蔽在近水的树荫下伺机捕食鱼虾等。伫立时头部几乎不动,而尾巴不时的摆动。它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地面上寻找食物,用嘴挖掘土壤捕食昆虫,其中包括蜗牛、甲虫、蚱蜢、毛毛虫、蜈蚣、蚯蚓,也吃小型爬行动物蜥蜴等。有时候会把羽毛弄得很脏。

生长繁殖

两性共同在距地面四英尺的树上挖一个被白蚁蚀空的树洞为巢。大小15厘米×13厘米。雌鸟通常产5枚卵,双方共同抚育雏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斑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翡翠的图片

斑翡翠(学名:Halcyon chelicuti,英文名:Strip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斑翡翠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英文俗名:Strip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Stanley, 1814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翡翠属(Halcyon)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斑翡翠【中文名称】斑翡翠
斑翡翠
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命名时间】Stanley, 1814

【英文名称】Strip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斑翡翠斑翡翠17 cm,雄鸟体重30-41g,雌鸟体重37-50 g。前额棕色条斑,黑和白色羽毛的比例几乎相等。该鸟的眼先,眼纹和眼睛都是黑色。脸颊,颈部奶油色,白灰色或浅黄色,并有白色细暗条纹。翕和披风是深棕色,对比鲜明的天蓝色的背部和尾部。绿色的尾巴夹有蓝灰色,覆翼深棕色并略呈白色。整个下体部(下颏,喉咙,胸,下尾)是白色。腹部为白色,特别是边缘处有浅黄色与黑色条纹。底部的尾巴是银灰色。上颌是褐色或紫色,红色,少数棕红色。虹膜深褐色,腿暗红色。
斑翡翠
斑翡翠.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地理分布

斑翡翠分布图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斑翡翠
斑翡翠斑翡翠分布图

生活习性

斑翡翠通常栖息于林地和灌木丛,避免密集耕种区,不总是依赖于水生环境。发现从海平面到2300米都有分布。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斑翡翠
斑翡翠.

生长繁殖

斑翡翠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长,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双方轮流孵蛋。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

地理分布

1.Halcyon chelicuti eremogiton 分布于马里的萨赫尔区域和尼日利亚、苏丹。

2.Halcyon chelicuti chelicuti 分布于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
斑翡翠
斑翡翠.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461322bfa88ae8582703f5b5d4ab80497b806509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