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颊鹦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人工饲养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人工饲养

绿颊鹦哥的图片

绿颊鹦哥(学名:Pyrrhura molinae,英文名:Green-cheeked Parakeet)是鹦鹉科小锥尾鹦鹉属的鸟类,又名绿颊太阳鹦哥、绿颊小太阳。生长在玻利维亚东部的高地,因此又被称作玻利维亚绿颊锥尾鹦鹉。它们个性聪明活泼,可爱友善,它们独特多变的羽色和温柔甜美的性情使的他们在世界各地都相当受欢迎。爱玩又聪明的它们,很容易训练学些小把戏,也可以学上简单的一两句话和饲主互动。它们相当喜欢玩水和沐浴,因此饲主需要时常供应清洁的水让它们玩耍洗澡。在野外它们是群聚性相当高的鸟种,因此它们对主人非常忠诚,喜欢形影不离的跟随。此外,它们对孩童也相当友善,是很适合全家成员一起饲养的 。一般来说平均寿命可能约10 -15年,在良好的照顾下可有25到30年甚至更久的寿命。

中文学名:绿颊鹦哥

拉丁学名:Pyrrhura molinae

英文俗名:Green-cheeked Parakeet

命名作者:Massena & Souancé, 1854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小锥尾鹦鹉属(Pyrrhura)

繁殖区:南美洲 : c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绿颊鹦哥
绿颊鹦哥

绿颊锥尾鹦鹉是最常见的小型锥尾鹦鹉之一,同时也是体型最小的锥尾鹦鹉之一,个性十分调皮、活泼、好奇、亲人,对人的接受度高,别于非洲系Poicephalus鹦鹉(塞内加尔鹦鹉、麦耶氏鹦鹉等),它们不会成为只亲近接受一人的鹦鹉,所以相当讨人喜欢,虽然与其它锥尾鹦鹉一样并不以说话能力著称,但它们安静又讨喜,所以很适合各种居家环境饲养。

绿颊锥尾鹦鹉与红腹鹦鹉( 赤褐腹锥尾鹦鹉 Maroon-bellied Conure )外表上非常相似,常被误认,绿颊锥尾鹦鹉的体色较淡较亮,胸前毛色较呈灰色,但主要辨识点是绿颊锥尾鹦鹉的尾部是红褐色,而赤褐腹锥尾鹦鹉的尾部则是绿色(但尾部底面仍是红褐色)。

有5种亚种,从外表无法分辨性别,须经由DNA鉴定或外科手术鉴定,有数种美丽颜色的变种,最常见的变种是黄边锥尾鹦鹉(Yellow-sided Conure),后来新改良出来的变种还有肉桂色和比较少的蓝色,最新的变种则是菠萝绿颊,颜色鲜艳,数量最少。

地理分布

绿颊锥尾鹦鹉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与秘鲁。

生长繁殖

它们通常栖息于各种林地、林间草原、落叶林、沼泽地等海拔2900m以下的地区,群居性,一般都10至20只左右一起活动,习惯在树顶觅食,在分布的区域算是常见的鸟类,筑巢在树洞中,繁殖期可能始于2月,一窝产3-4颗蛋。

人工饲养

绿颊锥尾鹦鹉是活泼的鹦鹉,成鸟刚饲养时会较害羞,有人接近时会躲入巢箱内,但适应力与生命力强,不吵闹,比它们的近亲 Aratinga 类的锥尾鹦鹉安静许多,但在兴奋、高兴或想吸引主人注意时会鸣叫,它们相当喜爱洗澡,常沐浴能使羽毛与皮肤维持良好的状况,许多饲养绿颊锥尾鹦鹉的人会遇到这些小家伙长大时会开始出现咬人的习惯,尤其在开始成熟的时期时(约9个月大到1岁时),但这个问题通常很快会解决;饮食上避免只喂食种子饲料,这对它们的健康会大打折扣,蔬菜、水果、鸟饼干饲料等都需酌量喂食。

与一般锥尾鹦鹉差不多,绿颊锥尾鹦鹉大约都在春夏开始繁殖,繁殖难度不高,整年都可能繁殖,大多数的绿颊锥尾鹦鹉都是多产的鸟儿,但也有一些不是;巢箱可使用直立式,巢箱规格同于鸡尾鹦鹉即可,它们大概1岁有繁殖能力,但建议18个月大时再繁殖较理想,尤其是母鸟,一年可繁殖2 -3次,一次约产4-7颗蛋,通常为4至5颗,繁殖期间不宜过于频繁的开翻检查巢箱,因为有可能导致亲鸟受惊吓而伤害了蛋或雏鸟的情形,孵化期约24天,幼鸟毛羽长成需7至8周。

金帽鹦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饲养需知

金帽鹦哥的图片

金帽鹦哥(学名:Aratinga auricapillus,英文名:Golden-capped Parakeet)是鹦鹉科锥尾鹦鹉族的鸟类。主要栖息于森林以及其边缘地区,开阔的区域和平原地区。食物大多以种子、坚果、浆果、花朵、水果、植物嫩芽等为食。主要分布于巴西的巴伊亚的北部及中部。

中文学名:金帽鹦哥

拉丁学名:Aratinga auricapillus

英文俗名:Golden-capped Parakeet

命名作者:Kuhl, 1820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锥尾鹦哥属(Aratinga)

繁殖区:南美洲 : se Brazil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身长:30公分(12吋)。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深绿色,前额、头顶以及眼睛周围为橘黄带点红色;脸颊部分则带有点橘黄或是金黄色,程度因鸟而异;前胸和喉咙的部份带有点蓝灰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和背部後方带有点葡萄酒红色的羽毛;翅膀内侧覆羽为红色;主要以及次要覆羽为蓝色;尾巴为橄榄绿色并带有蓝色的尖端;眼睛外带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黑色,虹膜为棕色。幼鸟的头部主要都是绿色,只有零星的散布少许橘红色的羽毛。

生活习性

金帽鹦哥
金帽鹦哥

栖息环境和习性:金帽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以及其边缘地区,开阔的区域和平原地区。通常他们都是成对活动或是以4到10只左右的小群体行动。个性并不是非常内向,在树林间活动的时候很难被察觉,因为他们的体色形成了相当好的掩蔽,叫声非常吵杂因此还是不难被发现,尤其是在飞行的时候,非常的吵杂。

食物:金帽锥尾鹦鹉在野外的食物大多以种子、坚果、浆果、花朵、水果、植物嫩芽等为食。

地理分布

巴西的巴伊亚的北部及中部

生长繁殖

卵生,所知不多,每年由12月至翌年3、4月,会在枯树洞作巢。鸟蛋大小约为30.4厘米x 25.5厘米(1.20 x 0.93吋)。

饲养需知

锥尾鹦鹉中属吵闹程度较轻的品种,没有太阳鹦鹉般嘈吵,但在早上及黄昏时分、受到惊吓时或吸引饲主注意时,会连续发出刺耳叫声。本身体质强壮,不挑吃,容易饲养;喜接近人。惟喜欢啃咬对象,因此需要新鲜树枝供啃咬,亦很喜欢沐浴。适合入门级饲主饲养。

蓝头金刚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蓝头金刚鹦鹉的图片

蓝头金刚鹦鹉(学名:Primolius couloni,英文名:Blue-headed Macaw)是鹦鹉科小金刚鹦鹉属的鸟类。

蓝头金刚鹦鹉,学名Propyrrhura couloni,是小型金刚鹦鹉中最稀少、最不普及、身价最高、知名度最低的神秘种类。与一般金刚鹦鹉的不同处是其脸颊裸面部位呈灰黑色,但幼鸟时期仍是呈现白色裸面,此一特征会随年纪增长而改变。

中文学名:蓝头金刚鹦鹉

拉丁学名:Primolius couloni

英文俗名:Blue-headed Macaw

命名作者:Sclater, PL, 187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小金刚鹦鹉属(Primolius)

繁殖区:南美洲 : w Amazon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蓝头金刚鹦鹉
蓝头金刚鹦鹉蓝头金刚鹦鹉身长41cm,体重205-295g,平均寿命约25年。体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呈现亮丽的蓝色。成鸟的头至胸部是亮丽的蓝色羽毛,耳旁有一圈黑色的羽毛,黑色为底的鸟喙,两侧有一抹红色。身体和翅膀为深浅不一的黄绿色,尾羽带有一些蓝色的光泽。脚为灰色。 幼鸟的头颈仍保留较多的绿色羽毛,随着年龄增加,才渐渐换成蓝色羽毛。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

蓝头鹦鹉分三个亚种,主要差异是头部蓝色的深浅与分布面积多少。不同亚种的蓝头鹦鹉,外观上,大致只有羽色深浅及蓝绿分布范围上的差异。幼鸟的头颈仍保留较多的绿色羽毛,随着年龄增加,才渐渐换成蓝色羽毛。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

生活习性

蓝头金刚鹦鹉多被发现栖息于潮湿低地、长绿树林、丘陵地、河域旁与开放性森林区中,偶尔也在人类的村落或小镇被发现踪迹,群居性不强,大多两三只一起活动,常出现于集水区觅食与活动,它们也是南美洲最不容易在野外看到的金刚鹦鹉之一,所以其自然生态以及野外族群的相关记载与资料相较于其它金刚鹦鹉少了许多,野外繁殖季始于春天。

蓝头金刚鹦鹉属不算太吵杂的鸟,啃咬的破坏性也较小,生性较沉稳、安静,个性害羞,容易紧张,温驯、高贵没有攻击性,不喜欢拥抱但热爱主人的抚摸。

生长繁殖

蓝头金刚鹦鹉
蓝头金刚鹦鹉卵生。在繁殖方面的数据也很少,蓝头金刚鹦鹉一年约可以繁殖2次,通常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26天,雏鸟羽毛长成需要12周。

蓝头金刚鹦鹉的繁殖成果是非常少见的,主要因素是数量太少,其价位高昂也是原因之一,笼养鸟繁殖季大多起于春天,一年可繁殖2次,有些亲鸟会全年繁殖,繁殖期时公鸟明显变的有攻击性与侵略性,繁殖者多使用一般木制直式巢箱(12x12x24)。

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4月、哥伦比亚2-5月、委内瑞拉2月、厄瓜多尔多2-5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保护现状

蓝头金刚鹦鹉
蓝头金刚鹦鹉蓝头金刚鹦鹉在野外处境相当艰难,由于栖息地与分布范围小、盗捕情形严重、栖地破坏以及野外繁殖力低等种种因素,数量一直处于稀少且危险的地步,据悉2008年野外总数量约在100~200只上下,在高利润的盗捕贩售至国际间恶行下(国际间价位相当高,欧洲繁殖场售价多在一万多美元以上),数量更是日益下降。

科学家已经认定蓝头金刚鹦鹉已经在野外绝迹,并将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濒危(EN)。

人工饲养

蓝头金刚鹦鹉同于一般金刚鹦鹉,需要较高热量与多样化的食物种类来维持良好健康,坚果类、种子类、蔬果类都是必备的日常食物,搭配适量的高品质鸟饼干与维他命等营养添加剂会使牠们更加健康,人工繁殖的蓝头金刚鹦鹉容易驯服且相当健壮,适应力良好,与一般金刚鹦鹉一样很爱啃咬且破坏力强,饲养者多会提供树枝木材供其咬嚼,适当的洗澡会保持其羽毛色泽及健康。此外,蓝头金刚鹦鹉适合养在较宽敞可供飞行的鸟舍里,饲养方式与同体型大小的金刚鹦鹉相去不远(如蓝翅、栗额、红腹金刚等)。

本文Hash:5351f1d84a3642da059a02b3f69fa75c76ffc8f8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