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生态
褐渔鸮(学名:Ketupa zeylonensis,英文名:Brown Fish Owl)是鸱鸮科渔鸮属的鸟类。
褐渔鸮又叫酱色渔鸮,是大型鸟类,体长51一55厘米,体重1150—1500克。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体色呈棕褐色,上体有粗著黑色斑纹,下体为黄白色或浅暗黄色,有粗著的黑色条纹和细的波状横斑,喉部有大的白色块斑,跗跖裸露,仅前缘上端的四分之一处被羽。虹膜金黄色,嘴浅灰绿色,尖端较暗,蜡膜绿灰色,脚角褐色。
中文学名:褐渔鸮
拉丁学名:Ketupa zeylonensis
英文俗名:Brown Fish Ow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渔鸮属(Ketupa)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Middle East to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3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体长约560mm。嘴土白色沾绿,跗跖黄白色。额、上背、头侧棕黄色,具黑色纵纹;下背至尾上复羽色较淡,具黑色羽干纹和淡棕白色横纹。尾暗褐色,有6条灰褐色而具暗褐斑点的横带斑。翅黑褐色。颏、喉、前额白色,具淡黑色纵纹。下体余部淡黄褐色,具黑色纵纹,跗跖前缘被羽过半。
地理分布
褐渔鸮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中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北京、内蒙古、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但各地均极罕见, 而且内蒙古、北京以及云南腾冲的记录也可能有误,尚待进一步证实。
生活习性
褐渔鸮褐渔鸮
褐渔鸮栖息于水源附近的森林中,特别是开阔的林区河流地带,也出现于海岸、湖泊、渔塘附近的森林或丛林。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成对栖息在森林中的枝叶稠密处,但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它是半昼行性的鸟类,常在下午就出来活动,大多站立在水边的树桩上、枯枝上或其他较高的地方,也常在水面上飞翔,同时密切地注视着水面,一旦发现鱼类,就迅速地掠过水面,直接从水面上猎取食物。它虽然主要以鱼、蛙、水生昆虫等为食,有时也吃小型哺乳类、鸟类、蛇、蜥蜴和昆虫。为了捕食,它还能象涉禽一样,在浅水地带悠闲地漫步,使人感到非常地滑稽有趣。
由于捕鱼为食的生活并不需要仔细倾听猎物活动的声响,所以褐渔鸮的脸盘并不发达,聚集声音的功能也较差。翅膀上也没有柔软的锯齿状边缘以消除噪声,所以飞行时的声音比其他鸮类大得多,但这并影响它捕捉在水中漫游的鱼类。而与之相适应的是,它的跗跖裸露而光滑,不象其他 类那样覆盖着柔软的羽毛,所以更便利于在溪流中捕捉鱼类,不会被水弄湿,也免得被鱼鳞等污物弄脏。脚趾下有很多粗糙的突起,可以帮助牢固地抓住捕获的鱼类。
生长繁殖
褐渔鸮的繁殖期为6一8月,也有的为12月至翌年3月。这时它一反常态,常常鸣叫不停,使清水涟涟的河溪和岸边变得喧闹不已。营巢于悬崖、岸边岩洞或树洞中,也利用鹰和其它鸟类旧巢,或者在大树的树杈间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少至1枚和多至3枚。
亚种分化
褐渔鸮褐渔鸮
现时接受的褐鱼鸮亚种有3-4个,包括:
B.z.zeylonensis:指名亚种,分布在斯里兰卡,体型细小及颜色较深;
B.z.leschenault: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至缅甸及泰国。可能包含了B.z.orientalis,体型较大及颜色较浅;
B.z.semenowi:分布在小亚细亚西南部及累范特经美索不达米亚至巴基斯坦。颜色较B.z.leschenault浅色;及
B.z.orientalis::分布在缅甸东北部、越南及中国东南部。可能与B.z.leschenault是同一亚种,但颜色较深。
褐鱼鸮可能在史前就已经生存在地中海盆地中部及东部,尤其是在海岛之上。更新世晚期的Buboinsularis一般相信包含了Ophthalmomegaslamarmorae的碎片遗骸,这些遗骸最初与大猕猴(Macacamajori)的化石混在一起而多年没有被研究。这些化石骨头显示是一只像斑点雕鸮大小的鸟类,只较褐鱼鸮小些许。以雕鸮属来说,它明显细小,双翼的比例也有不同。从另一方面看,其脚骨则较为像雕鸮属。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褐鱼鸮的古亚种:
B.z.insularis:最古老的遗骸可以追溯至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一般认为它们生存于12万年前。在末次冰期开始后,它们先从西部消失,而东部的群落可能归纳入了中东的B.z.semenowi内。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的”Strix”perpasta似乎并不属于此林鸮属,有时更会被包含在B.z.insularis之中。
生态
在巴基斯坦经印度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南亚地区的褐鱼鸮全年都是留鸟。在累范特北部及小亚细亚西南部的群落主要栖息在低地,由开放的林地至密林也有它们的踪影。在喜玛拉雅山山脚的群落栖息在高达海拔1500米的地方。无论在甚至栖息地,它们也很少会远离水源,如河流及湖泊。
褐鱼鸮是夜间活动的。它们主要吃鱼类、青蛙及水生的甲壳类。它们很少会吃羊膜动物(尤其是陆生的)。若缺乏食物供应,它们甚至会吃尸体。若B.z.insularis真的是褐鱼鸮的古亚种,从其脚像雕鸮属来看,它们可以是由猎食陆生动物转而猎食水生生物的。其中一种猎物有可能是意大利鼠兔。
褐鱼鸮于11月至3月间繁殖。每次会生1-2只蛋。鸟巢多是其他鸟类的旧巢,也会在石缝等地方生蛋。孵化期为38日,幼鸟要到星期大才换羽。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并不认为褐鱼鸮受到威胁。栖息地的破坏严重影响着它们,而在以色列可能已经灭绝。
纵纹角鸮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地理分布、亚种分化
纵纹角鸮(学名:Otus brucei,英文名:Pallid Scops Owl)是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
纵纹角鸮(读音:zòng wén jiǎo xiāo)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这种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中文学名:纵纹角鸮
拉丁学名:Otus brucei
英文俗名:Pallid Scops Owl
命名作者:Hume, 187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角鸮属(Otus)
繁殖区:古北界 : sw, c
非繁殖区:nw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2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纵纹角鸮邮票: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拼音:zòngwénjiǎoxiāo)(学名:Otusbrucei)为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分布于前苏联、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外形特征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Striated Scops Owl,似灰色型的红角鸮,但上体沙灰色较淡,且顶冠或后颈无白点,下体灰色较重并具清晰的黑色条纹。幼鸟下体遍布横斑。夜晚依声而辨最好。虹膜黄色;嘴角黄色,尖端较暗,下嘴较淡,脚灰色,爪暗角色。叫声:叫声轻柔如鸽。雄鸟发出铿锵而嘹亮的低调whoop声,每五秒钟约重复八次;也作较长声的whaoo叫,每3~5秒一次,或为ooo-ooo…ooo-ooo声。
灰色的耳羽簇和面盘均较明显,面盘四周的皱领也呈灰色并具暗褐色尖端。后颈没有点斑。体色为淡灰色或淡黄褐色,具细的黑色虫蠹状斑和纵纹。第一枚初级飞羽上具有淡茶黄色的斑,其余飞羽的外上具3—4道白色横斑。尾羽为赭灰色,具有暗褐色虫蠹状斑和不清晰的淡色横斑。颏为白色,其余下体淡黄白色,也具有暗灰褐色虫蠹状斑和黑色纵纹,尤其是胸部的黑色纵纹较为粗著。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跗跖被羽到趾部,颜色为皮黄色,具暗褐色纵纹。
生活习性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区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尤以低山河谷森林、耕地附近的树丛、果园以及住宅附近的树林中较为多见,有时也出现于有植物覆盖的荒野和半荒漠地区,甚至在海拔2800米的亚高山地区也可以见到。一般单独或成对,多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叫声单调,为双音节的声音,经常长时间地反复鸣叫。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啮齿类和鸟类等。
生长繁殖
纵纹角鸮纵纹角
繁殖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也常利用鸦类的旧巢或者在墙壁洞中、建筑物上营巢。每窝产卵4一6枚。雌鸟孵卵。
保护现状
纵纹角鸮
1、《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Ⅱ,生效年代:1997年
2、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地理分布
纵纹角鸮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东至巴基斯坦及中国西部;越冬于印度西北部及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甚为罕见。于新疆西部的昆仑山脉及喀什地区有过记录。或有繁殖。纵纹角鴞在我国极为罕见,仅于1908年在新疆西部乌什附近采集到一只雄鸟,以后还分别在喀什和昆仑山等地有过记录,可能是迷鸟或夏候鸟。另外在80年代还有人在山东青岛的崂山见到过,这个记录尚待进一布证实。 习性:同其他角鸮。栖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林区、果树区及灌溉农田。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亚种分化
纵纹角鸮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指名亚种(学名:OtusbruceibruceiHume,1872)
(学名:OtusbruceiexiguusMukherjee1958)
(学名:OtusbruceiobsoletusCabanis,1875)
(学名:OtusbruceisemenowiZarudny&Harms,1902)
白颊燕鸥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颊燕鸥(学名:Sterna repressa,英文名:White-cheeked Tern)是鸥科燕鸥属的鸟类。
白额燕鸥(学名:Sterna albifrons)是鸻形目燕鸥科的鸟类。全长约46cm。夏羽头顶、颈背及贯眼纹黑色,额白。冬羽头顶及颈背地黑色减少至月牙形。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褐色杂斑,尾白而尾端褐。栖息于海岸、河口、沼泽。常集群活动,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为中国常见的夏季繁殖鸟。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以及内陆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均有繁殖。
中文学名:白颊燕鸥
拉丁学名:Sterna repressa
英文俗名:White-cheeked Tern
命名作者:Hartert, 1916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燕鸥属(Sterna)
繁殖区:非洲, 古北界 : Middle East, coasts
非繁殖区:w Ind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鸟种简介
白颊燕鸥燕鸥
中文学名: 白额燕鸥
拉丁学名: Sterna albifrons
别称: 小燕鸥、小海燕
界: 动物界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目: 鸻形目
科: 燕鸥科
亚种: 6种
分布区域: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印度次大陆及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命名时间: Pallas, 1764
英文名称: Little Tern
白额燕鸥身长22-27 cm,体重55 – 60克。
成鸟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达眼和头顶前部的额为白色,头顶至枕及后颈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纹黑色,在眼后与头及枕部的黑色相联;眼以下头侧、颈侧白色;翼上覆羽灰色,与背同色;第1—2枚初级飞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干白色,内翈羽缘有宽阔的楔形白斑,至羽端逐渐消失,第2—3枚初级飞羽羽干淡褐色,第3—5枚初级飞羽银灰色,内翈先段稍沾黑灰,羽缘白色,其余飞羽灰色;颏、喉及整个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白色。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头顶白色向后方扩大,黑色变淡变窄向后退缩。幼鸟:头顶部褐白斑驳,后枕黑褐色,上体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缘或大片褐色而使上体缀有褐色横斑和皮黄色或白色羽缘,尾较短,白色,端部褐色。虹膜褐色:夏季嘴黄色,尖端黑色;冬季嘴黑色,基部黄,夏季脚橙黄色,冬季黄褐色或暗红色。
地理分布
白颊燕鸥白额燕鸥
白颊燕鸥白额燕鸥(分布图)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栖居于海边沙滩、湖泊、河流、沼泽等内陆水域附近的草丛、苇丛及灌木丛中,以及沿海海岸、近海无人岛礁等处。与其他燕鸥混群。常成群结队,频繁地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飞行,潜水方式独特,入水快,飞升也快。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
生长繁殖
白颊燕鸥白额燕鸥
常见夏季繁殖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广泛繁殖于中国大部地区,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岛。内陆沿海均有繁殖。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台湾。每年春夏之交,它们成群结队、越过重洋;夏天,它们在海滨湿地周边繁衍生息、生儿育女;秋风吹起,它们拖家带口,远赴万里之外。几百上千年以来,白额燕鸥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来来回回。繁殖期为5~7月间,营巢于近水处的草丛或沙地浅坑中,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19~22天。
亚种分化
1、Sterna albifrons albifrons 分布于欧洲,经西亚至北非及印度西北部和尼泊尔;
2、Sterna albifrons guineae 分布于非洲加纳至加蓬、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
3、Sterna albifrons innominata 分布于波斯湾中岛屿;
4、Sterna albifrons pusilla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苏门答腊、爪哇,可能达斯里兰卡;
5、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日本、东亚、东南亚、菲律宾和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东至夏威夷、可能达澳大利亚、新不列颠岛和其周围水域;北方种群大部分在马来西亚越冬;
6、Sterna albifrons placens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东部。
保护现状
白额燕鸥(图7)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1536d83a48e19e9504b5d41f54ef09e38fd453cf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