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蓑羽鹤的栖息地、衰落、文化

导读: 栖息地 衰落 文化

蓝蓑羽鹤的图片

蓝蓑羽鹤(学名:Grus paradisea,英文名:Blue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蓝鹤(学名Anthropoides paradiseus),又名蓝蓑羽鹤,是南非的国鸟。它们在地上生活,高100~120厘米,重4~6.2公斤。它们呈淡蓝灰色,有白冠,喙呈粉红色,双翼羽毛呈深灰色及很长。

中文学名:蓝蓑羽鹤

拉丁学名:Grus paradisea

英文俗名:Blue Crane

命名作者:Lichtenstein, AAH, 1793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鹤科(Gruidae)

中文属名:鹤属(Grus)

繁殖区:非洲 : 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栖息地

蓝鹤栖息在干旱的高地,只会花很少时间在湿地,主要吃种子及昆虫。它们是候鸟,一般会在高草原筑巢,并会到了冬天向低海拔迁徙。很多时它们会留在农地。

蓝鹤是鹤科中分布地最有限的物种。

蓝蓑羽鹤
蓝蓑羽鹤

衰落

蓝鹤在其分布地约有25700只,但于1980年开始,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并现已被列为易危。在过去20年,蓝鹤已大幅从东开普省、莱索托及斯威士兰消失。它们的数量在自由邦省、夸祖鲁-纳塔尔省、林波波省、豪登省、普马兰加省及西北省下降达90%。余下的群落只分布在南非东部及南部,与及在纳米比亚北部埃托沙盐湖有细小的群落。它们有时也会出没在邻近的国家。

蓝鹤大幅衰落的主因是人类的增长、草原转变成商业种植及中毒。南非政府已加强法律上对蓝鹤的保护。其他保育措施包括研究、栖息地管理及教育等。

蓝蓑羽鹤
蓝蓑羽鹤

文化

蓝鹤对于科萨人非常特别。当一个男人被定为具有勇气时,酋长会送上蓝鹤的羽毛。在战争后,酋长会举行英雄庆典,也会送上蓝鹤的羽毛。获赠羽毛的男人会将羽毛戴在发上,代表他们可以平定问题,带来和平及秩序。

隐鹮的物种信息、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栖息地、物种行为、保育状况、文化

隐鹮的图片

隐鹮(学名:Geronticus eremita,英文名:Northern Bald Ibis)是鹮科隐鹮属的鸟类。

隐鹮(Geronticus eremita)是栖息在荒芜、半沙漠或岩石环境的一种朱鹭。长70-80厘米,身体呈光泽黑色,红色的面部及头部没有羽毛,喙长而弯。它们在岸边或山崖的地盘繁殖,每次产2-3只蛋。主要吃蜥蜴、昆虫及其他细小的动物。曾广泛分内在中东、北非及南欧,化石可以追溯至最少180万年前。已在欧洲消失了超过300年,现被列为极危物种。

中文学名:隐鹮

拉丁学名:Geronticus eremita

英文俗名:Northern Bald Ibis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隐鹮属(Geronticus)

繁殖区:非洲 : nw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物种信息

名称:隐鹮

保护现状:极危物种

鸟种简介

隐鹮
隐鹮

隐鹮(学名:Geronticus eremita)是栖息在荒芜、半沙漠或岩石环境的一种朱鹭。 它们不像其他朱鹭般在水上生活。它们长70-80厘米,身体呈光泽黑色,红色的面部及头部没有羽毛,喙长而弯。它们在岸边或山崖的地盘繁殖,每次产2-3只蛋。它们主要吃蜥蜴、昆虫及其他细小的动物。

隐鹮曾广泛分内在中东、北非及南欧,化石可以追溯至最少180万年前。它们已在欧洲消失了超过300年,现时被列为极危物种。在摩洛哥南部野外只有约500只,在叙利亚少于10只。它们长期减少的原因不明,但猎杀、失去栖息地及杀虫剂中毒等都是可能原因。

隐鹮是候鸟,冬天会往南部地区,但在摩洛哥的族群则全年会留在当地。

分类地位

隐鹮
隐鹮康拉德·格斯讷于1555年的隐鹮木刻。

隐鹮的属内唯一的近亲是南非的秃鹮。它们与其他朱鹭不同的是它们的头部及面部都没有羽毛,会在山崖而非树上繁殖及喜欢栖息在干旱的环境。

隐鹮是于1555年由康拉德·格斯讷所描述。后来于1758年,由卡尔·林奈命名并编入戴胜属中。最后来于1832年由Johann Georg Wagler分类在隐鹮属中。

隐鹮约于400年前分裂为两个种群,即土耳其及摩洛哥群族,自此在形态、生态及基因上都有所分化,不过却没有列为亚种。这两个群族的分别在于其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的单一突变。

在法国南部发现隐鹮的化石,可以追溯至全新世;另外在西西里岛发现的属于更新世中期;在西班牙地中海海岸发现的则属于上新世及更新世之间。在保加利亚发现了似乎是其祖先的Geronticus balcanicus。这些都显示它们很早已广泛分布在欧洲各地,并且可能源自欧洲东南部或中东。

隐鹮的种小名是希腊文的?ρημ?α,意思是“沙漠”,指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外形特征

隐鹮
隐鹮隐鹮没有羽毛的头部。

隐鹮是大型的鸟类,长70-80厘米,翼展125-135厘米,重1-1.3公斤。它们呈黑色,有铜绿色及紫色光泽,后颈有细环。面部及头部呈暗红色及没有羽毛,喙长而且弯,脚也是红色的。它们飞行时会强力摆动双翼,节奏浅而且灵活。它们平时很少发声,但在巢中会发出喉咙声及高音的沙哑声。

雄鸟及雌鸟相似,但雄鸟稍大及喙较长。喙较长的雄鸟较容易吸引雌鸟交配。雏鸟呈淡褐色,换羽后就会像成鸟,但头部呈深色,脚呈浅灰色,喙较为浅色。幼鸟的头部及颈部会逐渐变成红色。摩洛哥族群的喙明显较土耳其族群的较长。

族群 雄鸟喙长度 雌鸟喙长度

摩洛哥 141.1毫米 133.5毫米

土耳其 129.0毫米 123.6毫米

若这两个族群都被列为亚种,很难说究竟哪一个才是指名亚种,因为最初的描述是根据已灭绝瑞士的不明族群。

隐鹮与其近亲的秃鹮有所分别,因秃鹮的面部是白色的隐鹮很易与彩鹮混淆,因它们的羽毛颜色相似,且有些分布地重叠。不过,隐鹮较为大型及结实。飞行时,由于很难辨认其喙及面部,但也可从隐鹮的双翼不怎么圆及颈部较短来分辨,而且隐鹮的脚较短,飞行时不会长过尾巴。

栖息地

隐鹮
隐鹮在山崖的隐鹮。

隐鹮会在荒芜的山崖繁殖,并会在半干旱草原等地觅食。所以觅食的草原与山崖的距离是重要的栖息地因素。

它们沿多瑙河及罗纳河,并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及瑞士山区繁殖。它们于300年前在欧洲消失前也会在城堡上筑巢。它们在其他分布地也已经消失。在摩洛哥野外的苏塞-马塞河国家公园就只余下约500只,而在阿加迪尔北部就有差不多一半饲养的数量。隐鹮会从在这两个地方互相迁徙。

在土耳其,由于宗教传统而帮助保存了隐鹮的一个巢穴。因为土耳其人相信,隐鹮每年的迁徙是引导穆斯林教从往麦加朝觐。故此它们被受保护,另有节日来庆祝它们的回归。土耳其族群栖息在近比雷吉克为中心的地方,于20世纪上半,比雷吉克维持了约有500对隐鹮,估计于1930年就有300只。到了1970年代,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于是在1977年开始了饲养计划但失败了。它们的数量由1982年的400只下降至1990年只有1只从过冬的地方回来。这只回来的隐鹮在繁殖前死去,故令它们于1992年在土耳其野外灭绝。由于土耳其野外的隐鹮已经消失,故比雷吉克聚居了一群隐鹮,除了秋天防止迁徙外,全年也任由它们的来去。

随着土耳其族群的消失,只有在摩洛哥才有野外的隐鹮生存,但于1980年代及1990年代在也门、厄立特里亚、沙乌地阿拉伯及以色列有时也会见到它们,估计它们在中东也有族群。于2002年进行详细勘测确认它们并未曾从叙利亚的沙漠草原消失,且发现了15个以往的聚居位点,包括一个接近帕尔迈拉的位点仍有7只隐鹮生存。虽然在叙利亚于70年前就已经宣布隐鹮消失,但到了20年前它们在沙漠地区开始出现。

在摩洛哥的隐鹮是留鸟,在繁殖季节后会沿海边分散。有指海岸的雾为它们提供了额外的水份,令它们可以全年留在当地。其余地方的隐鹮则会向南迁徙过冬。

于2006年的卫星标记显示3只成鸟于2月至7月间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过冬。它们往南迁徙,经沙乌地阿拉伯及也门至红海的东边,并经苏丹及厄立特里亚向北回归。

物种行为

隐鹮
隐鹮雏鸟。

繁殖

隐鹮的族群分布得很松散,会在近岸或河流的山崖或陡斜的斜坡上筑巢。在苏塞-马塞河国家公园,一些志愿的攀山者就协助开发让隐鹮筑巢的地方,以避免因地方所限而影响数量。在比雷吉克,有使用人工巢箱来帮助繁殖。它们也曾在建筑物(如城堡)中筑巢。

隐鹮3-5岁就可以繁殖,毕生也是一对的生活。雄鸟会选择及清理筑巢的地方,摆动它们的冠及发出低的隆隆声来吸引雌鸟。当成功配对后,雄鸟与雌鸟会作出屈身展示及互相用喙理毛来增进感情。它们的巢是以细枝组成,并以草或稻草围边。它们一般会产2-4颗蛋,蛋表面粗糙及平均重50.16克,最初呈蓝白色及有褐色斑点,在孵化过程中会变成褐色。孵化期为24-25天,雏鸟出生后40-50天就会换羽,并会于约两个月大开始飞行。雄鸟及雌鸟都会孵蛋及哺育雏鸟。

饲养下的隐鹮平均寿命达20-25年,最老的雄鸟活到37岁,雌鸟则是30岁。在野外的平均寿命估计约10-15年。

食性

隐鹮是群居的,迁徙时数量达100只,且形成V形飞行。在繁殖季节,隐鹮会飞往巢穴达15公里的地方觅食,包括草原、休耕地及农地。

隐鹮主要吃蜥蜴及拟步行虫科甲虫,且会吃细小的哺乳动物、地上的鸟类及无脊椎动物,如蜗牛、蝎子及毛虫等。雄鸟有时会偷雌鸟的食物。隐鹮会将它们的喙放在松散及沙质的土壤中寻找食物。由于这是它们主要觅食的方法,所以一个柔软的表面、植物分散及不高于15-20厘米对它们生存起了重要的作用。

保育状况

隐鹮已长久在欧洲消失,但在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的族群自20世纪初开始就急剧减少,阿尔及利亚最后的族群亦于1980年代消失。在摩洛哥,于1940年及1975年分别有38个及15个族群,但最后在阿特拉斯山脉的族群亦于1989年消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极危物种,于2008年估计野外的数量约有500只,饲养的则有超过1000只。隐鹮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中所保护的重要物种,且有国际认可的保育计划。由于隐鹮已接近灭绝的边缘,故它们被包括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禁止捕捉野外的隐鹮。

隐鹮已经衰落了几个世纪,部份原因是不明的天然影响。由1900年至2002年,它们的数量就减少了98%。其原因包括了人类的猎杀、失去栖息的草原、杀虫剂中毒及建筑水坝等。在约旦发现的三只土耳其隐鹮的尸体确实了它们受到杀虫剂的影响,它们自离开比雷吉克后,短暂停留在叙利亚,后来发现死在约旦沙漠。虽然尸体很接近输电塔,但死因是中毒,可能是吃了用来杀死啮齿目的毒药。

野外族群

隐鹮
隐鹮正在喂饲雏鸟的成鸟

于2008年,摩洛哥隐鹮的数量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一次增长,数量达至100对。栖息位点及生态保护的确有所帮助,可以减低它们所受到的滋扰及失去栖息地。看守保护减低了人类的骚扰。提供饮用水及移除掠食者和竞争者都增加了它们的繁殖率。如何维系这些不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是未来保育的挑战,但在苏塞-马塞河国家公园如此密集的地方,其保育工作却很不顺利。不过,这里仍有空间供隐鹮向北扩展。

苏塞-马塞河国家公园饲养失败的原因是鸟蛋被如渡鸦等掠食。虽然未知这些掠食者对成鸟有何影响,但根据秃鹮被猛禽掠食的经验,就可见一斑。有证据显示隐鹮雏鸟有一段时间出现饥荒,但人类的骚扰及失去觅食的栖息地才是它们繁殖的主要威胁。于1996年5月摩洛哥族群出现了大量死亡事故,有40只成鸟在9日内死亡或消失。其原因仍然不明,但病毒、毒素或波特淋菌中毒等都可能是其成因。

叙利亚于2008年对国内细小的隐鹮族群进行保护,而在也门及埃塞俄比亚等提供休息及过冬位点的地区,亦有良好的保育纪录。虽然野外的叙利亚族群非常小,但在发现半野外的土耳其族群到访巴尔米拉族群后,估计一些会加入叙利亚族群而令数量增加。

由于野外土耳其族群的消失,在比雷吉克就发展了一个半野外的族群。在繁殖季节,隐鹮会被关起来防止迁徙。这个计划非常成功,于2006年当地就有91只隐鹮。到了有稳定的100对后,就会再次容许它们迁徒。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隐鹮会被释放出来在巢箱繁殖。它们于此时可以自由来往,但亦有食物供应。在繁殖季节后的7月下旬或8月上旬,它们会被捉回笼里。在一次试验迁徙中确定它们有被杀虫剂毒杀的风险。

重新引入

于2003年,国际间定立了保育及重新引入隐鹮的准则:

隐鹮
隐鹮在动物园内的隐鹮。

不可使用动物园饲养的隐鹮来扩张苏塞-马塞河国家公园或巴尔米拉的野外族群。

现有两个不同的隐鹮族群,须尊重它们分隔的分布地。

雏鸟须由人手饲养,以备将来放生。

须教导幼鸟迁徙路线及停留地点。

于2006年的第二次会议重点在于寻找非洲西北部及中东以往及潜在的栖息位点。另外,在比雷吉克的卫生及畜牧标准亦受到重视,而皮肤问题在多个动物园的扩散亦禁止了任何试飞。在未来的饲养及放生计划中,只可使用清楚来源的隐鹮。

动物园

在欧洲的动物园内共有850只隐鹮,而在日本及北美洲的则有250只。欧洲49个动物园每年会有80-100只隐鹮出生。在比雷吉克于1976年至1986年间就放生了接近150只隐鹮,在特拉维夫于1983年就有75只放生,另外于1994年至1994年在亚美尼亚及西班牙的放生数量不明,但所有都未能成功。所有欧洲动物园内的隐鹮(除了土耳其)都是西方族群,由摩洛哥进口。共有三个血统:最早的是与1950年代及1960年代进口到巴塞尔动物园的有关;第二个是1970年代送到拉巴特动物园的后裔;最后的是于1976年及1978年捕捉到赖讷的隐鹮。饲养下的隐鹮很易有皮肤问题,当中的40%就患有皮肤炎,羽毛会脱落及在背部、颈部及翼底出现溃疡,但病因不明。其他在动物园内的疾病包括有结核、胃内异物、骨骼及心脏问题。另外在布朗士公园亦爆发了西尼罗河病毒,不单影响隐鹮,连其他鸟类及哺乳动物也受到牵连。

欧洲

隐鹮
隐鹮奥地利重新引入隐鹮。

隐鹮是欧洲最早受到官方保护的动物,于1504年由萨尔茨堡大主教里昂纳德发出谕令下获得保护,但最终自奥地利,甚至整个欧洲消失。现时在奥地利有两个重新引入的计划,分别在格吕瑙及施阿恩史坦。在格吕瑙的族群像土耳其般被限制迁徙,藉以研究族群的相互作用及和谐、觅食的行为及生态并社交学习。

在施阿恩史坦的是透过使用超轻型飞机教导隐鹮迁徙路线,来建立群族。这项研究是建基于格吕瑙的研究,发展出一套方法来控制及引导隐鹮的迁徙,并从而传与下一代。于2002年,就有11只维也纳及格吕瑙的隐鹮,受训跟随超轻型飞机;它们于2003年第一次尝试引导一群隐鹮由施阿恩史坦迁往托斯卡纳南部。但是由于恶劣天气及技术问题,它们很大部份时间都是经陆路运送。后来的尝试较为成功,有隐鹮在托斯卡纳过冬,并于2005年起回归到奥地利北部。于2008年,一只雌鸟飞行了930公里第四次回到奥地利的繁殖位点。旅程中,它失去了两只雏鸟及其伴侣。

另外在西班牙就有30只隐鹮被放生。于2008年就有一对成功的产下两颗蛋,是自15世纪以来隐鹮再次在西班牙繁殖。除了一只隐鹮在中阿特拉斯山脉再次出现,以往当地的放生计划全都失去了隐鹮的踪迹。

北摩洛哥

在摩洛哥东北部有重新引入隐鹮的计划。由于南部的野外族群仍然受到威胁,加上当地的沙石出现风化,故重新引入的计划目的是建立不迁徙的族群。在2000年建立的里夫山脉基地就保有第一群于动物园饲养的隐鹮。于2004年进口了第二批隐鹮,并建立了资讯中心。于2006年有6对隐鹮在改变食性后成功繁殖,在5个巢中就成功饲养了6只雏鸟。于2007年,当地共有19只隐鹮。

山区的岩石有很多潜在的繁殖地方,另外人工湖亦提供了足够的水份。没有受除草剂或杀虫剂污染的草原是很好的觅食地方。当隐鹮的数量达到40只,就会开始尝试放生。这个位点距离阿特拉斯山脉另一端的阿加迪尔760公里,故野外族群意外被感染的机会很微。

文化

隐鹮
隐鹮海格力斯与斯廷法利斯湖怪鸟战斗。

根据比雷吉克当地的传说,隐鹮是挪亚第一只从方舟中放出来的鸟类,且成肥沃的象征。在土耳其因宗教的关系而保全了其族群。

隐鹮在古埃及是一种圣鸟,显赫的象征。它们与埃及圣鹮一同成为图特的肉体。古埃及圣书体有一个字是以隐鹮来表示,意思是“辉煌”,也可指“优越、荣耀、荣誉及高贵”。这个字亦代表灵魂,是人格中的五个元素之一。

希罗多德描绘了食人的斯廷法利斯湖怪鸟,有黄铜的翼及锋利的金属羽毛。海格力斯被任命前往阿卡迪亚州的斯廷法利斯湖除灭它们。这种鸟有时被认为是根据隐鹮来创作的,但有描述它们是栖于沼泽及没有冠,故更可能是埃及圣鹮。一些描绘,如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前6世纪的雅典双耳瓶,就清楚显示像埃及圣鹮黑色的头部及白色的身体。当隐鹮在欧洲消失后,一些作家认为康拉德·格斯讷的描述是指一种神话中的鸟。

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奥地利及泽西岛都有出版隐鹮的邮票。

黑嘴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主要栖息地、世界之最、保护现状、文化

黑嘴鸥的图片

黑嘴鸥(学名:Chroicocephalus saundersi,英文名:Saunders’s Gull)是鸥科彩头鸥属的鸟类。

嘴黑色,夏羽头颈黑色,冬羽头白色。在碱蓬滩地面上用枯碱蓬筑皿状巢,每窝产卵多为3枚。主要以鱼、虾、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为食,冬季常见在船只云集的码头拣食掉入海面的鱼及食物。水质污染及巢卵被破坏是影响黑嘴鸥繁殖的主要因素。

中文学名:黑嘴鸥

拉丁学名:Chroicocephalus saundersi

英文俗名:Saunders’s Gull

命名作者:Swinhoe, 187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彩头鸥属(Chroicocephal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2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黑嘴鸥
黑嘴鸥

夏羽:头及颈上部黑色。颈下部,上背、肩、尾上覆羽,尾羽和下体白色。下背、腰、三级飞羽和翅上覆羽灰色,翅前缘,外侧边缘白色。第1-3枚初级飞羽外侧白色,内侧灰色或灰白色,具宽阔的黑色边缘和黑色尖端,内侧初级飞羽灰色,尖端具黑色斑点。次级飞羽灰色,具宽阔的白色先端。眼上下缘具星月形白斑,并在眼后相连。

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但头白色,眼后耳区有黑色斑点,头顶缀有淡褐色。

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但背微沾褐色。头顶有暗褐色斑,初级飞羽和小覆羽具黑色端斑和羽缘,尾末端黑色。

虹膜和嘴黑色,脚红色。幼鸟脚褐色。

黑嘴鸥幼鸟,摄影独行虾
黑嘴鸥幼鸟,摄影独行虾
黑嘴鸥冬羽,摄影羽衣甘蓝
黑嘴鸥冬羽,摄影羽衣甘蓝

地理分布

黑嘴鸥:地理分布
黑嘴鸥:地理分布

黑嘴鸥在中国繁殖于辽宁南部盘锦、河北、山东渤海湾沿岸以及江苏盐城沿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福建、广东、香港、台湾和海南鸟。迁徙期间经过吉林省。中国国外见于萨哈林岛、日本、朝鲜和越南。

生活习性

黑嘴鸥
黑嘴鸥

黑嘴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滩涂、沼泽及河口地带。常成小群活动,多出入于开阔的海边盐碱地和沼泽地上,特别是生长有矮小盐碱植物的泥质滩涂。也频繁的在附近水域上空飞翔。有时也出现于内陆湖泊。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叩壳类,蠕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叫声为尖厉的eek eek叫声。

生长繁殖

黑嘴鸥的繁殖期为5-6月。常成小群在一起营巢。通常营巢于开阔的沿海滩涂地带,特别是生长有碱蓬、獐茅、补血草等低矮盐碱植物,不受潮水影响的无水盐碱地上,或河口泥质滩涂。也在潮间带边缘或受潮水影响较小的潮间带高的土丘上营巢。不喜欢裸露的沙质海滨和岩石海岸。巢多置于地上,或高出周围地面的土墩上。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碱蓬茎叶,獐茅和菌陈嵩等盐碱地植物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8-23厘米,内径11-12厘米。巢深1.4-4厘米。

每窝产卵1-3枚,多数为3枚,少数1枚和2枚。偶尔也见有多至6枚卵的。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沙黄色沾绿,被有暗褐色斑和斑点,卵的大小为48.2-52.7×35.0-38.1毫米,平均50.4×36.1毫米,重21-37克,平均32.6克。

主要栖息地

世界上黑嘴鸥种群数量最大的栖息地
黑嘴鸥
黑嘴鸥

黑嘴鸥仅分布于东北亚地区,其越冬地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香港、台湾、越南、日本、韩国;其繁殖地除在韩国有少数种群数量外,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山东东营黄河口国家黑嘴鸥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位于盘锦境内的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的种群数量最多,6000余只,占全球种群分布数量8000余只的7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

据多年在盘锦境内对黑嘴鸥的调查研究发现,黑嘴鸥主要栖息在盘锦境内南小河湿地、十里西、流子沟、人工岛以及外围滩涂等地,共有9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一个黑嘴鸥繁殖地面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

世界上黑嘴鸥分布最北的栖息地

黑嘴鸥的繁殖分布主要在亚洲东部的沿海区域,在我国分布的地区主要有辽宁省的盘锦市、锦州市和丹东市、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天津市、山东省的东营市、江苏省的盐城市、连云港市、浙江的玉环、温岭、椒江、奉化、镇海、福建沿诲、广东省的汕尾市、广西省的合蒲县、香港、台湾等地;国外见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在这些分布区域中以辽宁省盘锦地区为黑嘴鸥分布的最北界。

世界之最

世界上黑嘴鸥营巢类型最多的繁殖地

黑嘴鸥
黑嘴鸥

据研究,黑嘴鸥的筑巢类型有7种,即碱蓬滩涂巢、白刺碱滩巢、大米草滩涂巢、潮沟滩涂巢、柽柳滩涂巢、芦苇滩涂巢、水面巢。在盘锦,除没有大米草滩涂巢类型外,其余6种类型均有分布。

世界上黑嘴鸥营巢密度最大的繁殖地

据调查研究,在其他繁殖地见到的黑嘴鸥巢间距最小距离不低于10米,而在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测量到的黑嘴鸥巢间距不足30厘米。有时在2平方米的范围内可见到2-3个黑嘴鸥巢。仅在南小河2.6平方公里的盐性湿地内就有2831只黑嘴鸥筑巢繁殖。

世界上黑嘴鸥繁殖成活率最高的地区

保护区的科技人员在1991年、1996年、1997年间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黑嘴鸥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对在繁殖期的黑嘴鸥的巢、卵、雏鸟进行调查研究,1991年黑嘴鸥出生率为67.4%,雏鸟成活率为86.6%;1996年黑嘴鸥出生率为63.1%,雏鸟成活率为82.04%;1997年黑嘴鸥出生率为52.8%,雏鸟成活率为84.3%。三年平均分别为61.17%和84.3%,均高于其他黑嘴鸥繁殖地。

世界上黑嘴鸥居留期最长的栖息地

盘锦作为黑嘴鸥繁殖地,每年3月中旬迎来迁徙的黑嘴鸥,4月下旬黑嘴鸥进入繁殖期,6月中旬出雏达到高峰,到7月中旬繁殖结束,10月底黑嘴鸥迁离盘锦,时间跨度7个月之久,与停歇地和越冬地相比较盘锦是黑嘴鸥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保护现状

黑嘴鸥
黑嘴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嘴鸥是东台市沿海滩涂的留鸟,亦是国际特别保护鸟种,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编写的《濒危物种动物红皮书》中。

黑嘴鸥特产中国,仅2000余只,并且绝大多数分布于盘锦。但其生存地的苇荡、碱蓬等湿地却在日益萎缩,亟待保护。

人工活动干扰黑嘴鸥生活

1990年,在刚刚确定双台河口两岸是黑嘴鸥繁殖地的时候,大部分黑嘴鸥都在辽河东岸繁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黑嘴鸥繁殖地逐渐迁移到辽河西岸的南小河地区。而今年以来,随着南小河地区虾农引海水发展养虾生产,海水灌进使得黑嘴鸥赖以繁殖栖息的一大片滩涂淹没。据估计,大约有几百个黑嘴鸥巢被破坏,甚至有一些幼鸟被淹死。另外,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南小河,还有农民搬到这里居住,他们在这里捡拾鸟蛋,捕鱼、采兰蛤、挖沙蚕,而这些都是黑嘴鸥的食物。人们的这些行为无疑对黑嘴鸥的繁殖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加剧了黑嘴鸥种群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恶化。

鸟类文化

黑嘴鸥
黑嘴鸥

据说,中国北宋年间(960-1127)的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花园中饲养了五种珍禽,其中之一是一种头部和喙均为黑色,而在眼后生有一道显著白色半圆的黑嘴鸥。

然而,尽管从18世纪至今,有数以百计的记载、图画和诗文表明这种鸥禽曾经频繁出现在中国境内,到李商隐的故乡及附近地区探寻这种鸟儿蛛丝马迹的鸟类学家却一再失望地空手而归。

直到1871年的冬天,一位名叫罗伯特·斯汶霍(音)欧洲探险家声称在厦门沿海地区看到了这种鸟类和它们的巢穴,并将它命名为“闲步鸥”,(Saunter’sgull)。13年之后,又有一名法国探险家自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附近两次见到它。遗憾的是,打那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黑嘴鸥成功的避过了全世界鸟类学家和探索者的热切搜寻,没有任何人知道这种鸟类的栖息地、习性和繁殖规律。

上个世纪70年代,有消息传出说在蒙古界内出现了黑嘴鸥的踪迹,研究人员搜寻它的热情再度高涨。一些专业鸟类学家满怀希望地定期前往蒙古进行实地勘察,却终究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搜寻工作仍然毫无结果,于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的执行总裁,鸟类学家大卫·梅尔维里(音)正式宣布:黑嘴鸥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鸥禽,其聚居地点仍然不为人知。

事情终于发生转机是在1988年春天。到中国江苏省盐城的沿海沼泽地研究水鸟的史泽荣(音)带回了黑嘴鸥及其蛋和巢的标本。他的发现,无疑是20世纪鸟类学研究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继史泽荣取得的突破之后,1989年5月22日,中国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的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滨海滩涂的工作人员梁禹(音)在当地找到了两个黑嘴鸥鸟巢和四颗鸟蛋。

然而,翻开国内外鸟类专著,缺少黑嘴鸥的记载,其繁殖也一直是个谜。黑嘴鸥的发现,为拯救这一濒危种群,为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鸟类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正如英国某广播电台称:“这一发现是本世纪鸟类学研究的重大事件。”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鸟类学家也先后提出与中国合作研究的意向。

本文Hash:8fbb2d068570c2ea0be93de5ff84c2cc5c555539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