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丛鸦的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导读: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亚种分化

西丛鸦的图片

西丛鸦(学名:Aphelocoma californica,英文名:California Scrub Jay)是鸦科丛鸦属的一种鸟类,又叫加利福尼亚州丛鸦。是一种蓝白相间的鸟,平均体重约为80克。西丛鸦有和松鼠类似的行为,经常把采集到的食物贮藏起来。除了直接采集食物,西丛鸦还会偷窃别的鸟贮藏的食物。主要分布于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

中文学名:西丛鸦

拉丁学名:Aphelocoma californica

英文俗名:California Scrub Jay

命名作者:Vigors, 183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鸦科(Corvidae)

中文属名:丛鸦属(Aphelocoma)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Washington to Baja California

非繁殖区:Subspecies follow HBW 14 and B北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是雀形目中一种体型较大的鸣禽,体长27-31厘米,翼展39厘米,体重约80克。有明亮的蓝色、白色和灰色组成的羽毛图案,有一个蓝色的头,翅膀和尾巴灰蓝色,背部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喉咙处有白色与蓝色羽毛组成的环状的项带。鸟喙和脚爪灰黑色,虹膜黑色。

嘴坚实、强大;上下喙缘光滑,或上喙尖端有一缺刻。鼻孔为羽毛或鼻须所掩盖,在鼻孔处的喙脊到上喙缘的厚度大于下喙的底部到下喙缘的厚度;跗蹠后侧为两片纵长鳞片所包被,前侧为盾状鳞;初级飞羽10枚,第1枚初级飞羽较长,超过第2枚初级飞羽的一半;尾羽12枚。雌雄相似,幼鸟似成鸟,但体色较淡。

栖息环境

西丛鸦
西丛鸦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亚热带或热带的红树林、乡村花园、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和地中海型疏灌丛。

生活习性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一般不作长途迁移,但在寒冷的冬季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区。通常居住在有河流的山谷底,覆盖橡树的山麓,橡树林立的泥淖,小溪,以及遮阳的树木和灌木林密集的住宅区。饮食中植物成分的比例是73%和27%,约有三分之一的水果和浆果,三分之二橡子,坚果和谷物。坚果和橡子经常隐藏储存供日后使用。

西丛鸦和松鼠类似,西丛鸦经常把采集到的食物贮藏起来。除了直接采集食物,西丛鸦还会偷窃别的鸟贮藏的食物。最有趣的是,西丛鸦似乎知道所谓“黑吃黑”的含义。它们会提防其他鸟偷走他们贮藏的食物——尽管这些食物的一部分可能也是偷来的。

相关研究

西丛鸦
西丛鸦

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组科学家证实,西丛鸦在防备“黑吃黑”方面,具有很有趣的行为。当一只西丛鸦贮藏食物的时候,它会注意周围是否有其他鸟看到了它贮藏食物的行为。如果这只西丛鸦发现了某只鸟看到了它以及它的“食品仓库”,它会记住“目击者”,并有针对性地调整“食品仓库”的地点,防止食物被偷走。

鸟类研究专家发现,当西丛鸦死亡时,众多同类会聚集成群,纷纷飞到尸体身边,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盛大的哀悼仪式:西丛鸦们会共同发出一种叫声,并不断传开,吸引更多的同类,它们随即一起发出叫声,因此形成此起彼伏的悲伤“奏鸣曲”。

生长繁殖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的鸟巢通常筑在山坡树木上,或在有溪流的低灌木下部,位于鸟巢附近一般有水,产卵期从3月初到6月,4月份是繁殖的高峰期。通常一巢产4至6枚卵。孵化持续大约16天,幼鸟在18天左右离开鸟巢。丛鸦一般不集群,行为方式类同其他鸦或椋鸟。它们可以连续线飞行获取食物来源。

地理分布

西丛鸦
西丛鸦

西丛鸦分布图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亚种分化

西丛鸦
西丛鸦

亚种分化

红鸢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鸢的图片

红鸢(学名:Milvus milvus)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猛禽,也是比较典型的鸢,身长60-66 cm,虹膜琥珀色;视力是人类的近8倍。活动于开放的森林,林地,草地,农田,湿地,连绵的乡村和竹林。是杂食鸟类,捕捉老鼠,蜥蜴,青蛙,甲虫和蚯蚓。最喜欢的吃蝼蛄。其饮食的50%左右是无脊椎动物。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红鸢

红鸢
红鸢

拉丁学名:Milvusmilvus

别称:赤鸢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齿鹰亚科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红鸢
红鸢

英文名称:RedKite

外形特征

红鸢是比较典型的鸢,身长60-66cm,翼展145-165cm,雌鸟体重950-1300g,雄鸟体重750-1050g,寿命26年。头部具有白色的纵条纹和红棕色的羽毛,有红色的喙,鱼鳞状的羽毛叠成漂亮的翅膀,常成群作低空飞行。寻找猎物时,局部弯曲翅膀,尾部像船舵般经常使身体保持倾斜。狭长的翅膀展开以后有一定的角度。尾巴分叉呈锯齿状。从下面看,红鸢的翅膀下有一个白色的“手”。胸部和腹部有红褐色斑块和黑色细条纹。嘴、眼睛周围和腿根部是黄色;虹膜琥珀色;视力是人类的近8倍。
红鸢
红鸢红鸢卵

地理分布

红鸢
红鸢红鸢(分布图)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栖息环境

红鸢喜欢开放的森林,林地,草地附近地区的小树林,农田,湿地,规模有限的森林边缘,连绵的乡村,竹林,尤其是山区,也出现于平原,只要这些林地里有大树可以支持筑巢。红鸢在欧洲看不到。红鸢的飞行方式是鸢类最普遍的方式,在低地的山坡上节奏缓慢,翅膀不知疲倦的在空中划出各种轨迹,长尾巴作为它的方向舵使飞行这得轻松容易。飞行是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在明朗的天空飞行,阴天和雨天在树上栖息。
红鸢
红鸢

生活习性

红鸢
红鸢在冬天,南部的红鸢飞往地中海北部,甚至迁移到非洲食物丰富地区。迁移的队伍和鸟群可高达100只以上。休息时通常单独或成对的栖息。红鸢最喜欢在开阔的水域上获渔,低空盘旋飞行。有时候在空中很平静,翅膀一动不动,看到下方的猎物如果是尸体,它会变成慢慢降落在附近。但是,如果看到活的猎物,会突然下潜,脚落地前用爪抓住猎物。经常在飞行中吞食猎物。红鸢是杂食鸟类,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当地的条件。出于需要,它们会专注于捕捉地面的老鼠,蜥蜴,青蛙,甲虫和蚯蚓。最喜欢的菜肴是蝼蛄。其饮食的50%左右是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交配期在3月底前或4月初,雌雄共同飞往巢区,通常选择和草原接壤的林地。有时两个伙伴抱住对方旋转,再打开翅膀追逐。夫妻共同搭建设一个杯形的新巢,有时也重新使用一些去年或乌鸦的旧巢。巢通常建在树上,离地面12-15米的高度。巢可能非常大,用短树枝干构筑,内部衬干燥的草和羽毛。平均每巢产4枚白色光泽的卵,上有红色或紫色斑点。孵化由雌鸟担纲,雄鸟偶尔更换很短的时间。孵化需31-32天,最多38天。红鸢(图6)雏鸟具奶油色的头,背部浅棕色,下体乳白色。28天后,羽毛长成。父母喂养45到46天时,小鸟开始起飞,48至50天离巢。

亚种分化

1、Milvusmilvusmilvus分布于瑞典东部,乌克兰,欧洲中南部,地中海盆地,威尔士,高加索和加那利群岛。

2、Milvusmilvusfasciicauda分布于佛得角群岛

保护现状

这个物种的分布主要局限于欧洲。而在东欧和东南亚,俄罗斯西部地区也有,但数量很少。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来自人类的迫害,狩猎,中毒和栖息地改造。较小程度的伤害是碰撞和电源线触电,杀虫剂污染所致的不孕症。
红鸢
红鸢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深红玫瑰鹦鹉的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深红玫瑰鹦鹉的图片

深红玫瑰鹦鹉是羽色十分美丽鲜艳,深红玫瑰鹦鹉幼鸟时期的羽色与成鸟差异甚大,幼鸟的羽色为橄栏绿与灰绿色,随着时间会慢慢改变,之后羽色会呈红绿蓝参杂,到了15个月大时才会完全蜕变为成鸟的颜色,公鸟的头部较大较平,喙部也较大,若要分辨幼鸟性别,头部及喙部是较明显的分辨部位,有3种亚种。

外形特征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深红玫瑰鹦鹉体长32-36厘米,体重115-17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红色;脸颊为蓝紫色;颈部、背部和次要飞行羽的部份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红色滚边;翅膀内侧中央覆羽为黑色,翅膀弯曲的地方、外侧中间的覆羽和次要飞行羽覆羽为蓝色;外侧次要飞行羽、主要飞行羽的底色和翅膀内侧覆羽为蓝色;尾羽上方中央为黑底深蓝,尾羽外侧深蓝并带有很浅的滚边和羽尖;尾羽内侧为浅蓝色;鸟喙灰白色,虹膜深棕。

雌鸟体型略小,尾巴上方中间的羽毛带有些绿色,鸟喙比较细窄短小。幼鸟的鸟体为橄榄绿和橄榄黄仅有少部分为红色;前额、头顶为红色、脸颊蓝色,其他除了喉咙、胸部上方部分羽毛、大腿、翅膀内侧覆羽等都为橄榄绿色。尾巴内侧浅蓝,翅膀内侧带有浅色的条纹,需要16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深红玫瑰鹦鹉羽色十分美丽鲜艳,幼鸟时期的羽色与成鸟差异甚大,幼鸟的羽色为橄榄绿与灰绿色,随着时间会慢慢改变,之后羽色会呈红绿蓝参杂,到了15个月大时才会完全蜕变为成鸟的颜色,雄鸟的头部较大较平,喙部也较大,若要分辨幼鸟性别,头部及喙部是较明显的分辨部位。

栖息环境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深红玫瑰鹦鹉主要栖息于1500米左右,潮湿到半潮湿的森林;有时候栖息的高度会达到1900米;经常可在年雨量超过500毫米的森林中发现它们的踪迹,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族群喜爱栖息在海拔600-1500米的丘陵林地中,但海拔450-1900米皆可发现其族群,南部地区的族群则活动于各种高度的区域。幼鸟也会群聚于热带草原和农耕区以及小面积的林区;有时候也会在雨林区、果园、公园和花园等地活动。

生活习性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平时大多成对或是组成4到6只的小群体活动;幼鸟在繁殖季后会聚集成一大群,到了9月则会分道扬镳;个性并不十分怕生,通常都可以在近距离内接近;通常4-6只成群活动,有时候会和同属中其他种类的玫瑰鹦鹉一起集结,例如东部玫瑰鹦鹉等;它们经常在地面觅食,通常会待在一个地方很久;幼鸟则有群聚性迁移的习性,而成鸟仅会在严寒的冬季才迁移到其他高度的地区;平时他们经常在灌木丛活动,翅膀拍动的相当急速,飞行成波浪状,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刺耳的鸣叫,通常比东部玫瑰鹦鹉的声音更低沉。

深红玫瑰鹦鹉约在1873年首次引进入欧洲,1874年首次在欧洲繁殖成功,之后这些美丽的澳洲鹦鹉才逐渐普遍;它们与其它的澳洲鹦鹉一样,常至农作物区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作物损失,野外的深红玫瑰鹦鹉并不怕人,有人接近时不会惊慌地逃开,常至公园、花园或住家后院让人喂食,天然食物包括花朵、花蜜、草类与树木的种子、植被、植物嫩芽、浆果、水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等。由于时常前往农耕区觅食,因此被当地农民视为害鸟。

生长繁殖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繁殖期多在9-1月间,求偶时雄鸟会靠近雌鸟翅膀微开且不停地拍动,尾部也会一直摆动,头部不停地晃动、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续地发出啁啾的鸣叫声,之后雄鸟会有喂食雌鸟的行为出现,这表示配偶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筑巢于树洞内,一窝产3-8枚卵蛋,孵化期约21天,雄鸟一天喂食雌鸟2次,5周后幼鸟羽毛长成,再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离巢。

笼养鸟需定期作驱虫的工作,用桉树种子,小米,少许向日葵子以及绿色蔬菜饲养。新引进饲养的鸟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能耐低温,成鸟较有侵略性,购买时注意雄鸟是否对雌鸟有攻击性,需成对分开饲养,喜爱啃食树枝。深红玫瑰鹦鹉有时会有拔羽的症状出现,也会拔幼鸟的羽毛,所以不宜让幼鸟待在巢内过久,一发现幼鸟被拔羽毛的情形需马上移出巢外手养,繁殖期间雄鸟会追着雌鸟跑。

这种来自澳洲的彩色鹦鹉很容易饲养繁殖,并可连续两次筑巢。已经繁殖出几种不同羽色的变种,其中以蓝色最为常见。刚开始饲养这种鹦鹉时,不要饲养无法配成对的成鸟,最好从一对可以交配繁殖的成鸟开始饲养,或是饲养幼鸟,这样可以增加和鹦鹉和睦共处的机会。形成配偶的鹦鹉十分多产,可以有规律的繁殖20年以上。

由于体型大,巢箱要够深(约60cm)。准备提供深的巢箱和软木,以提供繁殖之用,注意观察雄性是否过于猛烈的追逐雌性,事实证明有的雄鸟比其他雄鸟更富于进攻性,如果雄鸟猛烈进攻雌鸟的话,可以让雄鸟离开巢舍一段时间,或者剪去它的一只翅膀上的飞羽。还要注意观察成鸟是否会啄食雏鸟的羽毛,可以在雏鸟身上撒些芦荟粉来避免这种情况,当幼鸟可以独立取食后,就要把它们移走,否则当成鸟想再次筑巢时,就会攻击幼鸟。

地理分布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分布于澳洲东部和东南;曾经引进诺福克岛以及新西兰。在澳洲东方的海岸区,东南部主要栖息在新南威尔斯与维多利亚的海岸地区及南澳大利亚东南方小面积的沿海地区与袋鼠岛,东北部则分布在昆士兰东北部沿海地区及其东南部地区,澳洲东南部的一些小岛上也有分布。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亚种分化

1.CrimsonRosella(Platycercuse.elegans)

2.NorthernCrimsonRosella(Platycercuse.nigrescens)

3.KangarooIslandCrimsonRosella(Platycercuse.melanoptera)

本文Hash:1989461c05eb5afff56f749f1430a35a84218c5c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