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黄嘴针尾鸭(学名:Anas georgica,英文名:Yellow-billed Pintail)是鸭科鸭属的中型游禽。分布于南美洲。
中文学名:黄嘴针尾鸭
拉丁学名:Anas georgica
英文俗名:Yellow-billed Pintai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南美洲 : w, 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嘴针尾鸭
黄嘴针尾鸭身长61 – 71厘米。雄鸭体重635 g,雌鸭体重535 g。头部和颈部淡棕色,有精细斑驳的羽毛,喉浅黄色,光滑的褐色鸟体,以胸部为中心有明显的黑褐色羽毛沿两翼布满上体。脸色苍白,腹部棕色,尖长的尾巴突出,上翼灰棕色,大覆羽浅黄色,二级飞羽墨绿色,鸭嘴是明亮的黄色,黑色喙尖。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湿地、高海拔湖泊、沼泽、低地湖泊和河流等水域。冬季喜集群生活,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
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雄性常常保持警觉,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根、草籽、叶、草果、稻谷等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为4-6月份,用植物草茎营建成一个碗状形巢,鸟巢高于附近的水泽,隐蔽于水草丛中。每巢产卵4至10枚,孵化时间21至25天。幼鸟49天离巢,通常由雌鸭单独孵化,孵化后依然由雌鸭照顾,小鸭跟随雌鸭身后觅食。
亚种分化
2种
1.Anas georgica spinicauda 分布于哥伦比亚极南端到火地岛南部、阿根廷东部和福克兰群岛。
2.Anas georgica georgica 分布于南佐治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黑顶琵嘴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黑顶琵嘴鸭(学名:Anas rhynchotis,英文名:Australasian Shoveler)是鸭科鸭属的鸟类。
黑顶琵嘴鸭身长46 – 53 cm,体重665 – 667g,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黑顶琵嘴鸭(学名:Anas rhynchotis)属鸭科鸭属中型游禽。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中文学名:黑顶琵嘴鸭
拉丁学名:Anas rhynchotis
英文俗名:Australasian Shoveler
命名作者:Latham, 1802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New Zealand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顶琵嘴鸭身长46 – 53 cm ,体重665 – 667 g。 两性有很大的不同,羽色随季节变化而定。雄鸭在繁殖期的羽毛有绿色光泽,头顶羽毛类似黑色鸭舌帽,嘴和眼睛之间,在不同个体间头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新月形纹,颈部灰色。尾巴,背部,臀部的羽毛中央呈黑色。覆羽,淡蓝色的大翅膀有全白色边框。初级飞羽深褐色,二级飞羽金属绿色。胸部羽毛褐色有细小黑白边界。下体其余部分是红褐色,有黑新月状纹。腹部两侧是白色的细纹。底部是白色与褐色的羽毛。
雌鸭有一个黄色的头部和颈部,有深褐色条纹。黑顶和黑眼纹。整个身体浅褐色,尾巴是褐色带黄色外尾羽。顶部和底部的双翼类似雄鸭,幼鸭类似雌鸭。
另一分布于新西兰的亚种(Anas rhynchotis variegata),雄性繁殖期羽毛颜色变化不是很明显,面部和下腹部的纯白色会增加。头顶浅褐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分布于几乎所有的低地沼泽和淡水湖泊,季节性浅水滩,是一种栖息生活在湿地的鸭子。但明确偏好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偶尔频繁的光顾沿海泻湖。是仅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特有物种。
黑顶琵嘴鸭
黑顶琵嘴鸭胆小谨慎,一般集小群生活,然而在旱季,可和其他鸟类混群聚集数百种的大群。它们有一张划船桨似的扁嘴,可在水中觅食。主要食物是植物和昆虫。
生长繁殖
黑顶琵嘴鸭一般在干旱地区繁殖,巢建于海岸附近地区,产卵季节主要是从8月到12月。巢通常建在地下植被茂密的地方,但有时也被放置在一个树桩或在树洞里。每次产卵9至11枚,由雌鸭单独孵育25天。包括后期的喂食和游泳训练都由雌鸭单独承担。
亚种分化
1.黑顶琵嘴鸭 Anas rhynchotis rhynchotis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塔斯马尼亚岛。
2.紫荆黑顶琵嘴鸭 Anas rhynchotis variegata 分布于新西兰。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白脸针尾鸭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脸针尾鸭(学名:Anas bahamensis,英文名:White-cheeked Pintail)是鸭科鸭属的鸟类。
白脸针尾鸭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栖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善于潜水,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
中文学名:白脸针尾鸭
拉丁学名:Anas bahamensis
英文俗名:White-cheeked Pintai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南美洲 : also Caribbea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脸针尾鸭
白脸针尾鸭
【拉丁学名】Anas bahamensis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White-cheeked Pintai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
外形特征
白脸针尾鸭具有深褐色头帽和后颈,白色脸颊和喉咙,铁灰色鸟喙,在嘴角的黑色的喙基两侧有明亮的红色三角形斑。双翅羽毛大多黑色,有褐色边缘。体羽褐灰色,上面布满深褐色斑点。尾羽白色,尖而翘。雌鸟羽毛的颜色灰暗,对比不明显。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善于潜水,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每年4~7月,营巢于湖边、河岸草丛中或有稀疏植物覆盖的低地上。每窝产卵6~11枚。孵化期为 21~23天。
亚种分化
1.Anas bahamensis bahamensis 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南美至巴西北部。
2.Anas bahamensis rubrirostris 分布于玻利维亚东部、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
3.Anas bahamensis galapagensis 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本文Hash:258eee8f4dda92eabfd3b9fcfd83a8328ffb384b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