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古铜色卷尾(学名:Dicrurus aeneus,英文名:Bronzed Drongo)是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
古铜色卷尾(学名:Dicrurus aeneus)为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姬乌秋、小卷尾。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广西、海南等地,多见于热带树林、在海南活动于山区密林或河谷阔叶林区、在广西的九万大山的阔叶林带以及在西藏墨脱活动于海拔980m 的阔叶林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达卡。
中文学名:古铜色卷尾
拉丁学名:Dicrurus aeneus
英文俗名:Bronzed Drongo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卷尾科(Dicruridae)
中文属名:卷尾属(Dicr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7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古铜色卷尾
体小(23厘米)的黑色而具绿色辉光的卷尾。
雌性成鸟:酷似雄鸟,唯体型稍小,体羽古铜色金属光泽亦不如雄鸟鲜丽而较暗淡些。
幼鸟:体色呈苍灰褐色,特别在腹部与腰部;仅在头顶、前胸被有稀疏而不甚显现的稍缀光泽的黑褐色羽;初级飞羽和尾羽微沾光泽;翅下覆羽和腋羽似成鸟。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叫声响亮,包括清晰音及粗哑的不连贯音。
古铜色卷尾:幼鸟
古铜色卷尾:幼鸟
古铜色卷尾:飞行图
古铜色卷尾:飞行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古铜色卷尾与黑卷尾的区别:古铜色卷尾体型较小,体羽多光泽,尾略开叉,习性及栖息生境也不同。
古铜色卷尾与鸦嘴卷尾的区别:古铜色卷尾的尾较短。
古铜色卷尾与乌鹃的区别:古铜色卷尾尾下缺少白色横斑。
地理分布
古铜色卷尾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至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广西东部和海南岛的原始林及次生低地森林,高可至海拔2000米;braunianus于台湾。
亚种分化
古铜色卷尾
古铜色卷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 aeneus aeneu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中南半岛、南抵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达卡。
古铜色卷尾台湾亚种(学名:Dicrurus aeneus braunianus)。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山区。
生活习性
古铜色卷尾
常立于突出树枝上,在森林的上中层突袭昆虫。加入大的鸟群。大胆围攻猛禽及杜鹃等。数鸟有时相互追逐,甚吵嚷。喜林间空地。叫声响亮,包括清晰音及粗哑的不连贯音。
杂食性。主要以金龟甲、金花虫、蝗虫、蚱蜢、竹节虫、椿象、瓢虫、蚂蚁、蜂、蛇、蜻蜓、蝉等各种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种子、叶芽等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古铜色卷尾育雏
繁殖期5-7月。迁到繁殖地时多数已成对,到达后不久即开始占区和出现雌雄间的追逐行为。雄鸟在此时甚活跃和善鸣叫,有时站在巢区中树顶枝上鸣叫,有时边飞边叫,鸣声粗犷而嘈杂。飞行时从栖木急速向上升入空中,而后急速翻身向下滑翔,或在空中作短暂停留,再快速滑翔向下落到原来栖木上。
5月中下旬开始筑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通常营巢于高大乔木顶端枝权上,距地高3-10m,巢呈浅杯状或盘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须根、树叶、细枝、松针、植物纤维、兽毛等材料构成,多数无任何内垫,少数垫有少许羽毛和兽毛。领域性甚强,对进入巢区的同种或有威胁性的其他鸟类,如乌鸦、喜鹊、红隼等,则急起驱赶,直到逐出巢区一定距离后才返回。
每窝产卵3-4枚,偶尔多至5枚,卵的形状有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纯白色、乳白色或淡粉白色,被有橙色、赭红色、淡紫灰色、灰褐色或淡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斑点,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6天。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全身裸露,仅背部和头顶着生有少许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20-24天。
保护现状
古铜色卷尾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大盘尾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英文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是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为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带箭鸟、长尾姑、大拍卷尾。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活动于原始密林中以及亦见于林区空旷出处或林间草地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曼谷至Ayuthia。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
英文俗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卷尾科(Dicruridae)
中文属名:卷尾属(Dicr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7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大盘尾
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50cm,共有13个亚种。通体黑色,具紫蓝色金属闪光;头顶额羽发达成簇状羽冠;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延长,中部羽干部分裸出,其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增大,形成“盘状尾”。栖息于热带地区的雨林及季雨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北部、越南北部及中国海南。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paradiseus
别称:大拍卷尾、长尾姑、带箭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卷尾科
属:卷尾属
种:大盘尾
亚种:13种
命名时间:Linnaeus,1766
英文名称:GreaterRacket-tailedDrongo
外形特征
大盘尾
大盘尾是一种中等体形的鸟类,体长约33cm,加上延长的尾羽,可达66cm。雄性成鸟:通体黑色,具金属紫蓝色光泽;额部簇状羽冠甚形发达,耸立在头顶前部,向前把鼻孔覆盖,有的几伸达嘴前端,向后延伸至枕部,冠羽纯黑,羽缘闪光泽;头顶羽端缘呈鳞状斑光泽;眼先、颊及耳羽纯黑色;头颈侧和后颈羽呈披针状,闪紫蓝色光泽;上体背肩部闪金属光泽显著,腰和尾上覆羽仅微沾光泽;尾羽叉状具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的羽轴甚形延长,羽轴干部分裸出,其内翈退化或狭窄,外翈宽阔而发达,故尾羽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更宽大,向外曲折并盘卷向上,形成一对“盘状尾”;初级飞羽黑色,内翈黑褐、外翈具较著的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覆羽黑色闪光泽。下体颏至尾下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喉胸部鳞状斑光泽较著、腹和胁光泽较弱;翅下覆羽和腋羽黑褐色,常具灰白色尖端斑。雌性成鸟类似雄鸟但体型稍小;羽稍呈黑褐色且金属闪光较弱。幼鸟体羽显然呈黑褐色,光泽不甚显现;头部簇状冠羽短而狭窄,胸部羽及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端缘;翅下覆羽及腋羽暗褐黑色,羽端灰白斑大而显著。虹膜红色到深红色,嘴、脚及爪均黑色。体重♂81-95g,♀73-100g;体长♂460-602mm,♀456-547mm;嘴峰♂35-39mm,♀28-39mm;翅♂162-166mm,♀156-163mm;尾♂300-450mm,♀296-390mm;跗蹠♂25-30mm,♀26-33mm。(注:雄性——♂;雌性——♀)
地理分布
大盘尾分布地区
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云南西部盈江、南部西双版纳、绿春,海南岛西部、中部和南部山地
生活习性
大盘尾
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原始密林,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亦遇见于林区间空旷处,或林间草地附近,也经常出现于竹林、农田和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果园和疏林草坡等开阔地带。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偶而突然起飞,急速追捕过往飞行的昆虫,又返回原栖息枝头处;有时亦飞翔于空旷林间草地,作波浪式的起伏或滑翔,身体后端飘着一对“盘状尾”,追捕地上草丛间受惊飞起昆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有时也见成3-5只的小群。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通常站在树木高处窥视周围动静,发现猎物立刻飞去捕捉,然后飞回原处吞食。
生长繁殖
大盘尾大盘尾(孵卵)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1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m以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两种类型,多为白色,偶尔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深浅两层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6-32.4mm×20-22.5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1.邦吉岛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anguey)
2.短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rachyphorus)
3.斯里兰卡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ceylonicus)
4.美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formosus)
5.大盘尾云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grandis)
6.马来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hypoballus)
7.大盘尾海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johni)
8.长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lophorinus)
9.尼科巴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nicobariensis)
10.安达曼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otiosus)
11.大盘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aradiseus)
12.金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laturus)
13.仰光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rangoonensis)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绿胸八色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绿胸八色鸫(学名:Pitta sordida,英文名:Hooded Pitta)是八色鸫科八色鸫属的鸟类。是全面迁徙的候鸟,分布于文莱、日本、老挝、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大陆、越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尼泊尔、新加坡和柬埔寨。中等体型(18厘米)的绿色八色鸫。头黑,上体绿色,两翼蓝色而具白色斑纹,头顶至后枕深褐,胸及腹部苹果绿,臀亮红。绿胸八色鸫的平均体重约为57.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耕地、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的沼泽林、亚热带或热带的红树林、乡村花园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云南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绿胸八色鸫
拉丁学名:Pitta sordida
英文俗名:Hooded Pitta
命名作者:Statius Müller,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八色鸫科(Pittidae)
中文属名:八色鸫属(Pitta)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Himalayas to New Guine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0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绿胸八色鸫: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8厘米)的绿色八色鸫。头黑,上体绿色,两翼蓝色而具白色斑纹,头顶至后枕深褐,胸及腹部苹果绿,臀亮红。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色。
叫声:重复的双哨音pih-pih,间隔极短。
地理分布
国外
绿胸八色鸫分布图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麓的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阿萨姆、孟加拉国及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老挝,马来半岛、菲律宾、尼科巴群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
国内
绿胸八色鸫
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绿春大红山、景东林街,云南东南部蒙自、个旧等地,为留鸟。此外还见于宁夏六盘山,可能是迷鸟。
分布于印度至中国西南部、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大巽他群岛及新几内亚。亚种cucullata为罕见夏季繁殖鸟,见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近边境的地区,高可至海拔2000米。
生活习性
绿胸八色鸫
绿胸八色鸫栖息于海拔700—1300米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在宁夏为海拔2,000米左右的树林中, 多见在林下荫湿处和水边活动,常在地面扒开落叶,觅食鞘翅目昆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在森林底层活动,翻拣树叶及朽木以寻找无脊椎动物为食。两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纹,飞行时易见。
生长繁殖
绿胸八色鸫喂雏
繁殖在海拔1500米下的热带雨林中,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地上或树枝堆中,修建的巢较为粗糙,主要用细枝、竹叶、树叶、细枝、枯草、苔藓、地衣、草茎和根构成,巢口多开在近地端处,一般多有落叶或其他碎片等隐蔽物将巢掩埋。在由竹子为主的地区,建巢的是主要构材中竹叶就占了很大比例。
每窝产卵3~6枚,颜色从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有所不同。卵的大小为28~23mmx22.5~19.6mm,平均27mmx21mm。雌雄共同建巢、孵化和喂雏的。孵化持续约17天。
亚种分化
1、Pittasordidaabbotti:分布于尼科巴群岛。
2、Pittasordidabangkana:分布于邦加岛和巴拉特岛。
3、绿胸八色鸫云南亚种 Pittasordidacucullata: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印度,缅甸,中国(云南),越南北部,孟加拉国,泰国,老挝和柬埔寨,迁移至苏门答腊和爪哇。
4、Pittasordidaforsteni:分布于苏拉威西岛北部。
5、Pittasordidagoodfellowi:分布于阿鲁岛,沿新几内亚海岸。
6、Pittasordidamefoorana:分布于海尔芬克湾。
7、Pittasordidamulleri: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和苏禄岛(锡布图)。
8、绿胸八色鸫马来亚种 Pittasordidanovaeguineae:分布于新几内亚,包括巴布亚岛西部。
9、绿胸八色鸫巴拉望亚种 Pittasordidapalawanensis,分布于菲律宾西部(克拉特,布桑加库利昂,巴拉望,巴拉巴克)。
10、Pittasordidarosenbergii:分布于海尔芬克湾的比亚克岛。
11、Pittasordidasanghirana:分布于桑岛。
12、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 Pittasordidasordida:分布于菲律宾岛是(除卡坦端内斯,马斯巴特,帕奈和巴拉望群岛),包括巴西兰和苏禄岛(霍洛岛,塔威塔威)。
保护现状
绿胸八色鸫
所有亚种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本文Hash:14ad7e2ed3dd75a76d092226c5a38c66cac3fe4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