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入侵 亚种分化
棕硬尾鸭(学名:Oxyura jamaicensis,英文名:Ruddy Duck)属鸭科硬尾鸭属。是一种细小的硬尾鸭,非常典型的一种群居型水鸭。体圆,翼短,尾羽长而尖。雄鸭在繁殖期有鲜艳的淡红色羽毛和鲜蓝色的喙,雌鸭的羽色单调,个体较小,有1或2条贯脸纹。无论雌雄,平时尾羽都翘起。雄鸭食道可膨大,颈内可能有气囊,在吵闹而精致的求偶表演时便膨胀起来。雄鸭协助育雏,这是鸭类中罕见的特性。会用其特殊的尾羽在水下把握方向以寻觅食物。很少上陆地活动。喜欢住在大湖,浅湾,沼泽。能在风浪里睡觉。生活于温暖地区。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鱼、蛙、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蠕虫等为食。亚种ferruginea已提升为独立鸟种——安第斯硬尾鸭。
中文学名:棕硬尾鸭
拉丁学名:Oxyura jamaicensis
英文俗名:Ruddy Duck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硬尾鸭属(Oxyura)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棕硬尾鸭
棕硬尾鸭身长36-41厘米,翼展53-61厘米,体重589克。有个大头,短颈,宽嘴,和长尾。公鸭黑色帽子从眼睛延伸到后颈,整年都有白面颊,夏天身上着明亮的红棕色的羽毛,下体白色,鸭喙蓝色。尾巴黑色,腿灰色,眼睛深绿色。冬天着浅褐色的羽毛,黑色的嘴。无论公母,平时都把尾羽翘起。
地理分布
棕硬尾鸭
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广泛分布。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南部的亚种已提升为独立鸟种——安第斯硬尾鸭。
生活习性
夏季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繁殖。冬季到美国南部避寒。喜欢栖息于大湖,浅湾,咸水沼泽。能在风浪里睡觉。与其他鸭类混合成群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游水时,常把尾部高高翘起。从水面起飞时,常在水面掠过相当距离,才得离开水面。该鸭的游泳、潜水及飞行等姿态与其他鸭类相比较,均更像鸊鷉。一般不上陆地活动,也很少飞翔。很少鸣叫。
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鱼、蛙、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蠕虫等。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水边地上灌丛或草丛中,为浮巢。每窝产卵6—10枚。孵化期25天。
物种入侵
在英国,棕硬尾鸭是最危险的入侵者之一。它们与英国白头硬尾鸭杂交繁殖,使得这种珍稀鸭“血统”受到严重威胁。棕硬尾鸭原分布于北美大陆,20世纪前期被引入到英国后逃逸到野外形成自然种群并迅速扩张。到20世纪70年代,棕硬尾鸭的分布区域已扩展到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棕硬尾鸭能和当地的近缘种白头硬尾鸭(Oxyuraleucocephala)杂交,并且在繁殖区域、巢址选择上和白头硬尾鸭相重叠,,导致全球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的特有基因流失,并面临灭绝的威胁(Perennou,1997)。在英国就已有计划将它们消灭。至2007年白头硬尾鸭在西欧的种群数量仅为约1000只,并且仅在没有棕硬尾鸭分布的西班牙繁殖(BirdLifeInterna-tional,2000)。
亚种分化
(3种)
棕硬尾鸭(Oxyurajamaicensisjamaicensis) 指名亚种:分布于加拿大,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马尼托巴省,美国东北的加州南部和得克萨斯州,西印度群岛。 安第斯棕硬尾鸭(Oxyurajamaicensisandina):分布于安第斯山中部和哥伦比亚北部。黑色羽毛各有不同,面部白色,有可能是指名亚种及火地岛棕硬尾鸭的混种。 火地岛棕硬尾鸭(Oxyurajamaicensisferruginea):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南部,火地岛。面部黑色,体型较大。目前作为独立鸟种。棕夜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棕夜鹭(学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英文名:Nankeen Night Heron)是鹭科夜鹭属的鹭鸟,别名肉桂夜鹭、红夜鹭。顶冠黑色,身体栗红色。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66cm。主要分布于澳洲界。在台湾有记录。
中文学名:棕夜鹭
拉丁学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
英文俗名:Nankeen Night Heron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夜鹭属(Nycticorax)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棕夜鹭
棕夜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66 cm。这是一个矮胖的鹭。黑色头冠,腿爪是明亮的黄肉桂色。头部硕大,短脖子。腿较短。在繁殖期枕后长出两根别致的白色长翎羽。该鸟喙是深橄榄绿色,眼睛黄色。幼鹭身上有各种颜色的条纹如:白色,棕色,橙色,棕色。随着它们的成长,首先就具有了了黑帽。身体羽毛也一致了。棕夜鹭有时被称为红夜鹭。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澳洲界。
生活习性
棕夜鹭
棕夜鹭栖息于临近水域的树林中、湿地、植被茂密的溪旁、红树林,淹没草原,公园和花园。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虾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棕夜鹭
棕夜鹭可以全年繁殖,以资源丰富与否而定。不过,高峰期在南部为九月到明年二月,北方是3至4月。它在其领地与白鹭和鸬鹚杂处筑巢,巢是一个松散的平台,通常位于邻水的树上。每巢产卵2~5枚,孵化持续大约22天。幼鸟在巢逗留42至49天不等。
亚种分化
棕夜鹭
棕夜鹭(5亚种):
(1)Nycticorax caledonicus caledonicus 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
(2)Nycticorax caledonicus hilli 分布于摩鹿加群岛、苏拉威西、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3)Nycticorax caledonicus mandibularis 分布于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
(4)Nycticorax caledonicus manillensis 分布于菲律宾群岛、婆罗洲北部;
(5)Nycticorax caledonicus pelewensis 分布于帕劳群岛。
曳尾鹱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曳尾鹱(学名:Puffinus pacificus,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是鹱科鹱属的鸟类。
曳尾鹱(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为鹱科剪水鹱属的鸟类,俗名长尾水鸟、楔尾鹱。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台湾岛等地,常见于远洋的岛屿以及产卵于洞穴中。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鹱读音 hù
中文学名:曳尾鹱
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
英文俗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中文科名:鹱科(Procellariidae)
中文属名:鹱属(Puffinus)
繁殖区:太平洋, 印度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8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曳尾鹱浅
曳尾鹱为中等体型(43厘米)、翼长而尾呈楔形的鹱。
有深浅两色型。深色型:全身深巧克力色。浅色型:上体褐色,下体近白,翼下缘及尾下覆羽深色。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肉色。
地理分布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分布范围:繁殖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岛屿。
分布状况:在中国近海非常罕见。迷鸟可能见于东南亚的任何水域。在澎湖列岛海域、台湾及中国南海有记录。2012年8月,曳尾鹱乘着台风“海葵”首次出现在上海。
生活习性
曳尾鹱飞行飞行低,偶尔身子两侧倾斜而向下俯冲,常紧贴水面滑翔以至向下扑翼时翼尖触及水面。
叫声:于海上无声。
生长繁殖
曳尾鹱的鸟卵
亚种分化
曳尾鹱台湾亚种(学名:Puffinuspacificuscuneatus)。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和小笠原群岛。
白尾蓝地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白尾蓝地鸲(学名:Myiomela leucura,英文名:White-tailed Robin)是鹟科蓝地鸲属的鸟类。
白尾蓝地鸲(学名:Cinclidium leucurum)属雀形目鹟科地鸲属,又叫白尾地鸲、白尾蓝鸲、白尾燕鸥鸲、白尾蓝欧鸲、白尾斑地鸲。尾基部具白色闪辉。分布范围于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南方。白尾蓝地鸲在我国仅分布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不甚丰富。特征较明显,特别是通过尾部的白斑,野外不难识别。注:过去被列入Cinclidium属(参见郑作新,1987)。
中文学名:白尾蓝地鸲
拉丁学名:Myiomela leucura
英文俗名:White-tailed Robin
命名作者:Hodgson,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蓝地鸲属(Myiomel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Thailand and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白尾地鸲
雄鸟:体大(18厘米)的至深蓝色地鸲。全身近黑,仅尾基部具白色闪辉,前额钴蓝,喉及胸深蓝,颈侧及胸部的白色点斑常隐而不露。
雌鸟:褐色,喉基部具偏白色横带,尾具白色闪辉同雄鸟。
亚成鸟:似雌鸟但多具棕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7~8声的细弱甜美哨音。叫声包括细弱哨音及低声tuc。
白尾蓝地鸲:亚成鸟
白尾蓝地鸲:亚成鸟
地理分布
白尾地鸲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秦岭,湖北西部,四川东部万源、城口、东南部南川、南部宜宾、屏山、中部峨嵋、成都、汶川、西南部凉山、贵州西部威宁、西南部兴义、北部绥阳、云南西部腾冲、盈江、潞西、镇康、保山、永德、耿马、凤庆、景东、西北部丽江、西南部孟连、南部西双版纳、绿春、蒙自、中部昆明、新平,海南岛和台湾。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
白尾蓝地鸲在我国仅分布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不甚丰富。
指名亚种为留鸟于中国中部及西南、西藏东南部、广东北部和海南岛。可能于中国东南也有出现。亚种montium为台湾的留鸟,繁殖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森林但冬季移至低地。香港有一次记录,可能为出逃之笼鸟
生活习性
白尾蓝地鸲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山溪河谷森林地带栖息。地栖性,主要栖息于林下灌丛中和地上。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秋冬季节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隐蔽,常在林下灌木低枝上跳来跳去,有时亦站在开阔地区的小树或电柱上,并不停地摆动着尾,当发现地上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则立刻飞去捕食。飞行时尾常常张开。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洪亮悦耳。
生长繁殖
白尾蓝地鸲在4月中旬即开始繁殖期间的鸣叫,雄鸟常在早晨和傍晚长时间地鸣叫,鸣声甜润悦耳。通常在5月初开始营巢,整个繁殖期一直持续到7月,最晚到8月还有少量个体在繁殖。通常营巢于林下灌木低枝上或岩石和倒木下,也在岩边岩石缝隙或洞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根、草叶、苔藓和细藤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毛发和羽毛。巢的大小据吴至康(1988)测量的一巢为:外径15.7cm,内径6.8cm,高8.6cm,深7.4cm。每窝产卵3-4枚,偶尔5枚。卵长卵圆形,白色、密被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0.1-25.4mm×16-18.9mm,平均23.7×18.0mm,重3.5-4.0g。
亚种分化
白尾蓝地鸲
白尾蓝地鸲指名亚种(学名:Cinclidium leucurum leucurum)。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孟加拉、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白尾蓝地鸲台湾亚种(学名:Cinclidium leucurum montium),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本文Hash:e9e3bbdc346356c411bfed3e6d50aedd1db885d6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