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
棕喉河乌(学名:Cinclus schulzii,英文名:Rufous-throated Dipper)是河乌科河乌属的鸟类。
棕喉河乌(学名:Cinclus schulzi)是河乌科河乌属的鸟类,羽色黑褐或咖啡褐色,体羽较短而稠密。嘴较窄而直,嘴长与头几等长;上嘴端部微下曲或具缺刻;无嘴须,但口角处有短的绒绢状羽。鼻孔被膜遮盖。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较短,尾羽12枚。跗蹠长而强,前缘具靴状鳞;趾、爪均较强。栖息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主要在水中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他水生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文学名:棕喉河乌
拉丁学名:Cinclus schulzii
英文俗名:Rufous-throated Dipper
命名作者:Cabanis, 188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河乌科(Cinclidae)
中文属名:河乌属(Cinclus)
繁殖区:南美洲 : nw Argentina, se Boliv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棕喉河乌
棕喉河乌
拉丁学名: Cinclus schulz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河乌科
属: 河乌属
命名时间: Cabanis, 1882
英文名称: Rufous-throated Dipper
外形特征
棕喉河乌
棕喉河乌身长14 – 15 cm,鸟体深棕灰色。体羽较短而稠密。 额至后颈色较浅淡。颏、胸青灰色;腹、胁、尾下覆羽暗灰色,羽缘色淡。棕喉河乌(图2)下颏灰色与喉部的橙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及尾部的羽毛稍深,大飞羽深灰色,翅膀上有一块白斑。腿铅灰色,雌雄形态相似;虹膜为深褐色或黑色,鸟喙暗灰色,幼鸟似成鸟,但体羽具斑纹。虹膜暗褐;跗蹠和趾成鸟暗褐、幼鸟嘴是粉红色。腿部稍曲,尾部上举,头向后仰,头尾同时动作,姿态甚为特殊。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棕喉河乌棕喉河乌分布图
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及开阔区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间溪流。一般生活在1400至2500年米的高度,在部分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身体常上下点动,作振翅炫耀。善游泳及潜水,头从水中冒起如瓶
棕喉河乌
塞。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从不远离河流而飞往他处,也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动,遇惊及受到干扰时,亦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飞翔较迅速,飞行路线呈直线状。棕喉河乌(图4)在距水面较近处活动,飞行距离常很短,往往由一块岩石飞到另一块岩石上。如中途遇见人,能很快地转向相反的方向,顺河川飞走。能突然潜入水中,在急流中行走,或作短距离的浮游。河乌通常成对活动,贴水面飞行,冬季聚成小群常以2—7只在河道的冰洞及不冻水域活动、觅食。在水底砾石间或水面上及河滩的砾石中找寻食物,主食水生昆虫及其他幼虫,也以水生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此外也吃野生植物如蓼科、禾本科等的种子、树叶,小鱼、甲壳类、蜘蛛、蜗牛等。
生长繁殖
巢筑在水边岩石下或树根下,呈圆屋顶状。为台藓、细枝等构成。巢的大小为24厘米高,22厘米宽,14厘米深。它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侧门。是一个双重层的结构:外壳构造由苔藓,草梗营造,而内部像草球形状,由树叶、纸塑材料铺设。育雏室直径为8厘米宽和4厘米深。巢放置在一个悬崖的桥状砌石上或在凹处,高于下面的溪流0.5至1.25米以上。在阿根廷,产卵时间在10月至12月底。每巢产2枚洁白的卵。雏鸟是由双方父母喂养。 孵化期为16—18天,雏鸟需要25—28天育成。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易危(VU)。
参考资料
1. Oiseaux.net http://www.oiseaux.net/oiseaux/cincle.a.gorge.rousse.html
2. 生态掠影网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4054
3. The IUCN Red List (2009.2)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47145/0
4. 棕喉河乌(图) http://ibc.lynxeds.com/files/pictures/28%2030%20005%20Mirlo-acuático%20Gorgirrufo=Rufous-throated%20Dipper%20(Cinclus%20schulzi).Río%20Los%20Sosas,Tafí%20del%20Valle,Tucumán,%20Argentina.9-8-05.jpg
5. 棕喉河乌(图1-图3)http://www.arkive.org/rufous-throated-dipper/cinclus-schulzi/images.html
6. 棕喉河乌分布图http://www.oiseaux.net/distribution/img2/cincle.a.gorge.rousse.png
食蝠鸢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参考资料
食蝠鸢(学名:Macheiramphus alcinus,英文名:Bat Hawk)是鹰科食蝠鸢属的鸟类。
食蝠鸢(学名:Machaerhamphus alcinus)是一种中型猎鹰,总体黑色,在胸部有少许白斑。一般在夜间活动,主要特征是嘴裂较大,可在飞行中吞食昆虫和蝙蝠。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
中文学名:食蝠鸢
拉丁学名:Macheiramphus alcinus
英文俗名:Bat Hawk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5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食蝠鸢属(Macheiramphus)
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in 非洲, Burma to Borneo and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食蝠鸢
食蝠鸢
拉丁学名: Macheiramphus alcinus
别称: 蝙蝠鹰、蝠鸢、蝠鹞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亚科: 鸢亚科
命名时间: Westermann, 1851
英文名称: Bat Hawk
外形特征
食蝠鸢成鸟的上体是棕黑色,在眼睛的上下方各有一个白色斑点。胸部中间和喉咙是白色,具有大块的黑色竖纹。眼睛亮黄色,黑色的鸟喙具有蜡质,腿和脚淡蓝灰色。亚成鸟的斑纹比成鸟斑驳,颜色较浅,尾基羽毛的颜色及胸部具有更多的食蝠鸢白色。飞行时这种像小秃鹰大小的鸟似乎更黑暗,它们有一对细长翅,看上去是一个大猎鹰的飞行剪影。在树上停息时身体几乎全部黑色,鲜黄色的大眼睛是最好的标志。
食蝠鸢
嘴裂较大如同夜鹰,可在飞行中吞食昆虫和蝙蝠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食蝠鸢(图4)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食蝠鸢食蝠鸢分布图
生活习性
食蝠鸢
食蝠鸢的栖息地有很大差别,因地区而异。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半干旱灌木草原,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食蝠鸢主要取食蝙蝠,燕子,雨燕和金丝燕,辅以其他小型鸟类和昆虫。所有的猎物是都是在高速飞行中捕获,永远不会降临到地面猎取食物。在捕获猎物时将其整体吞没。一般不猎食体形较大的果蝠,常常局限于体形小于自身的小蝙蝠和鸟类。它们有时也进入建筑区的采石场,活动于大型河流,小溪,海滩,火车站月台,或进入附近的建筑物,甚至在晚上来到大型草坪和打猎场。在远东它们流连于石灰石洞穴,捕捉在那里栖息的鸟类如金丝燕等。由于其特殊的习惯,食蝠鸢是最稀有的鸟类之一。但在它们生活的范围也相当普遍,它们具有桀骜不驯的特质。为了食物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它们可以在其生活区域内到达任何地方。白天食蝠鸢坐大树上很少活动,甚至根本不离开。在繁殖季节有时可能会出现在白天飞行,在清晨狩猎。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开始时,它们在繁殖地附近的空中追逐,像田凫在做飞行特技表演,双方的爪了扣在一起翻滚,时而又相互追逐高速飞行。巢通常建于平时休息的同一棵大树上。雌雄共建,用一些小树枝搭建。巢宽大约3英尺,深一英尺,像一个大型的浅杯。只有雌性孵卵,它白天在巢里,只是偶尔飞离。傍晚,雌鸟会离开巢,在周围捕食苍蝇和一些昆虫,通常雄鸟带饲料来到巢边喂雌鸟。孵化期估计约1个月。
父母喂养雏鸟约35-40天,一般是在天黑前,只喂雏鸟15到20分钟。在此期间,雏鸟会快速摄食,每隔3至4分钟,父母会带食品来到巢的边缘,它们往返多次,食物包括昆虫。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1.《世界鸟类名称》(科学出版社)
2. 生态掠影网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8944
3. The IUCN Red List (2009.2)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44317/0
4. 食蝠鸢1 http://www.arkive.org/media/7B/7B848A6D-F67D-4AB8-9813-778AEBFBB9B4/Presentation.Large/photo.jpg
5. 食蝠鸢2 http://www.arkive.org/media/BA/BAA4AA50-18CC-4194-B1C4-75C465E4C597/Presentation.Large/photo.jpg
6. 食蝠鸢3 http://www.arkive.org/media/1E/1EB756C8-6B6C-46DE-B8B3-A508A6FE21BF/Presentation.Large/photo.jpg
7..《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科学出版社)
8.食蝠鸢分布图 http://www.oiseaux.net/distribution/img2/milan.des.chauves-souris.png
灰头美洲鸢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参考资料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英文名:Grey-headed Kite)是鹰科美洲鸢属的鸟类。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为鹰科蜂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5米,上体羽毛深褐色或棕色,下体胸腹部的羽毛白色,翅膀上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该鸟飙升时翅膀形成一个“V”形,迅速的振翅和拍击,这也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这些美洲鸢通常静静地栖息在树丛中和檐篷下,很少外露的自己的身体,但在清晨或傍晚很活跃。主要吃蜂,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中文学名:灰头美洲鸢
拉丁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
英文俗名:Grey-headed Kite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美洲鸢属(Leptodon)
繁殖区:拉丁美洲 : ec Mexico to n Argentin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灰头美洲鸢
拉丁学名: Leptodon cayanensis
灰头美洲鸢
别称: 灰头鸢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亚科: 蜂鹰亚科
种: 2种
命名时间: Latham, 1790
灰头美洲鸢
英文名称: Grey-headed Kite
英文名称: Gray-headed Kite
鸟种简介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cayanensis)为鹰科蜂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5米,上体羽毛深褐色或棕色,下体胸腹部的羽毛白色,翅膀上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该鸟飙升时翅膀形成一个“V”形,迅速的振翅和拍击,这也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这些美洲鸢通常静静地栖息在树丛中和檐篷下,很少外露的自己的身体,但在清晨或傍晚很活跃。主要吃蜂,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外形特征
灰头美洲鸢身长46-53厘米长,体重410-605克。成鸟头部灰白色,上体黑色,下体白色,黑尾巴上有两道或三道白纹。鸟喙蓝色,腿灰色。黑眼睛,腿和鸟喙黄色。 幼鸟类似成鸟,但色彩略有化,体羽一样,但头上是黑冠,脖子白色。颈部和上体、下体有黑色条纹。
灰头美洲鸢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灰头美洲鸢
生活环境
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为常见,有时也到林外村庄、农田和果园等小林内活动,常单独活动,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出现在低地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成熟的中海拔森林植被和沿森林边缘,也在高海拔沼泽森林,干燥森林栖息,经常在水源附近狩猎。
生活习性
主要吃小型蛇类、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鸟等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黄蜂,黄蜂和蚂蚁,通常在飞行中捕食,能追捕雀类等小鸟。在空中飞行移动速度很慢,这些鸢通常悄悄地栖息在檐篷和树叶丛中,很少外露自己的面目,一般很难察觉。但在清晨或傍晚会发现它们单独或成对飞行觅食。
生长繁殖
筑巢于高大乔木的分叉和顶端上,多以枯枝叶为巢材,鸟巢是一个浅杯状,中间稍微下凹,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每窝产1-2枚,这些卵白色有褐色斑点,平均大小为53.1 x41.5毫米。孵卵期30-35天,育雏期40-45天。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双双在空中滑翔,然后急速下降,再缓慢盘旋,两翅象背后折起6-7次。营巢于阔叶树或针叶树上,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8米。巢主要枯枝构成,有时也利用鸢和苍鹰等其他猛禽的旧巢。
亚种分化
1、Leptodon cayanensis cayanensis分布于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南部和瓦哈卡南部,厄瓜多尔,亚马逊流域,加纳和特立尼达。
2、Leptodon cayanensis monachus分布于巴西中部,玻利维亚东部,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森林砍伐致使营巢场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以迁徙期的乱捕滥猎,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常见,在美国中部或安第斯山脉西部及亚马逊范围。种群下降是由于一些地区砍伐森林的结果。归类为受国际鸟盟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1. 生态掠影网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8933
2. IBC Bird Collection (鬼行家译编) http://ibc.lynxeds.com./species/grey-headed-kite-leptodon-cayanensis
3. The IUCN Red List (2010.1)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44307/0
4. 灰头美洲鸢(概述图—图3) http://www.oiseaux.net/birds/photos/grey-headed.kite.html
5. 灰头美洲鸢(分布图) http://www.oiseaux.net/distribution/img2/milan.de.cayenne.png
朱鹂的基本资料、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生活习性、食性、保护现状
朱鹂(学名:Oriolus traillii,英文名:Maroon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
朱鹂,学名Oriolustraillii,黄鹂科的一种。中等的黑色及绛紫红色鹂。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中文学名:朱鹂
拉丁学名:Oriolus traillii
英文俗名:Maroon Oriole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朱鹂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黄鹂科
中文属名:黄鹂属
中文俗名:红丝散拉(琼山)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Vigors,1830-31
拉丁文名:Oriolus traillii
同物异名:Pastor traillii Vigors,1830-31(=1832)
英文名:Maroon Oriole
鸟种简介
中等的黑色及绛紫红色鹂,鸣声为圆润的笛音pi-lo-i-lo;叫声为粗重鼻音的kee-ah声,但不如黑枕黄鹂粗哑。也有甚似猫叫的mew声以及有似啄木鸟般的咯咯“笑声”。
罕见于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区森林中的落叶林、混交林及常绿林。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外形特征
朱鹂体长约26厘米。眼色浅。雄鸟绛紫红色,头、上胸及翼黑色。雌鸟上背及背部深灰色,尾覆羽及尾绛紫红色,腹部及下胸白而密布黑色纵纹。与鹊色鹂幼鸟的区别在上背灰色较深,下体白色较少且纵纹较粗。幼鸟比雌鸟色浅,喉显白。亚种ardens绛紫红色而羽基绯红,不为其他亚种的白色。
虹膜黄色;嘴蓝灰;脚灰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部、台湾、海南岛及印度支那。罕见于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区森林中的落叶林、混交林及常绿林。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nigellicauda于云南东南部及海南岛;ardens于台湾。
生长繁殖
朱鹂朱鹂育雏
卵生。每年四~六月间开始繁殖、筑巢,其巢位于树枝上,离地面约10米。
生活习性
朱鹂朱鹂的习性
它们大多栖息于针叶林,杂林或果树林等。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食性
杂食性。以昆虫、浆果、果实为食。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87c56c8a1e67e2675aba4a661289cddf40f5bdde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