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腿齿鹰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棕腿齿鹰的图片

棕腿齿鹰(学名:Harpagus diodon,英文名:Rufous-thighed Kite)是鹰科齿鹰属的鸟类。

棕腿齿鹰(学名:Harpagus diodon)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小型猛禽,体长约35厘米,上体羽毛深蓝色,下体胸腹部的羽毛棕红色,腿爪黄色有黑爪尖,眼睛棕红色。经常栖息于热带森林和季节性淹没的森林的边缘,在树叉和树冠上注视并觅食猎物,在空中盘旋时前影非常美丽,伸展的双翼整齐的排列着扇形的色带和斑纹。主要以蜥蜴和昆虫为食,偶尔也吃鸟类,雏鸟,蝙蝠,蛇和老鼠等。捕获物后通常携至树冠上啄食。分布于中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中文学名:棕腿齿鹰

拉丁学名:Harpagus diodon

英文俗名:Rufous-thighed Kit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齿鹰属(Harpagus)

繁殖区:南美洲 : e Amazonia, se 南美洲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棕腿齿鹰

拉丁学名:Harpagus diodon

棕腿齿鹰
棕腿齿鹰

命名时间:Temminck, 1823

英文名称:Rufous-thighed Kite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齿鹰亚科

外形特征

棕腿齿鹰是一种小型猛禽,雄鸟体长24至30厘米,翼展52至58厘米,体重87至114克;雌鸟明显较大,身长在29至37厘米,翼展为58至68厘米,体重150至 218克。该鸟具有长翅膀,长尾的末端平直,有黑色和灰色带。该飞羽通常只有在飞行中可见白色和黑色的斑纹。腿黄色。鸟喙黄色,喙钩尖处黑色,鼻孔周围的皮肤具黄色蜡质。棕腿齿鹰容易和双齿鹰混淆,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该物种是齿鹰亚科具有棕黄色眼睛中的唯一有黄色大腿羽毛的品种。它的上颌骨上具 “双齿”。

地理分布

棕腿齿鹰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环境

广泛的栖息于各种林地和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树和阔叶林,尤其是橡树林。活动于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无论是在低地和高地。在茂密的林冠高处,疏林,林缘地带和林间空地。常单独活动,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生活习性

棕腿齿鹰能迅速通过茂密的植被飞行,它们善于在茂密的树丛里穿行去捕捉猎物。这些被捕食的猎物,绝大多数是小型鸟类,如麻雀,尤其是各种鸣禽,木莺和蜂鸟。通常,雄性将针对较小的鸟类,如麻雀,雌性会追求更大的猎物。会也吃鼠类,蜥蜴,青蛙,蛇和大型昆虫。最常见的是随着森林的上空飞升。通常单独活动,也常结群围捕棕腿齿鹰(图5),甚至争抢同伴的猎物。活动在白天,常单独在空中长时间地翱翔和滑翔,偶尔鼓动几下翅膀。飞行时两翅向前举和身体呈一定角度,和鸢一样多在空中呈圆圈翱翔和滑翔。飞累了则栖息于树上或突出的岩石上。觅食主要靠视觉,因而视力特别敏锐。通常栖息于高而突出的地方,以便能更好的观察四周,当发现地上有猎物时,则突然从空中直扑下去捕食,除在地上捕食外,也在空中捕食。捕获物后通常在栖息的树冠上啄食。

生长繁殖

棕腿齿鹰筑巢和繁殖一般都很隐蔽,以避免被苍鹰和雕等大型猛禽捕食。鸟巢呈浅杯状,用大量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枝叶搭建,通常建在大树的树叉上,每巢产4-5卵,也有多达8枚的记录。这些卵大小在37.6 × 30毫米,重约19克,上有褐色斑纹。雌鸟进行筑巢和孵化工作,并育雏和喂养,雄鸟捕猎并提供大多数食物给雌鸟,尤其是在孵化早期。孵化期平均约30天,出巢的幼鸟由父母再喂养16至23天,至少4周后才能飞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棕头草雁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棕头草雁的图片

棕头草雁(学名:Chloephaga rubidiceps,英文名:Ruddy-headed Goose)是鸭科草雁属的鸟类。

棕头草雁实际上是一种翘鼻麻鸭,而不是雁鹅类。身长50 – 59 cm厘米。头部和上颈部栗色;背部浅灰色;下体浅灰色有黑色花斑纹;飞行中的初级飞羽黑色,翅膀内面白色;翼羽有绿条宽滚边;尾巴黑色;眼睛褐色并有白色眼睑;雁喙相对较短,黑色;腿脚橙色并有黑色标记;两性相似,幼雁鸟羽灰暗,羽毛是浅棕色与白色组成的花图案

拉丁名:Chloephagarubidiceps

英文名:Ruddy-headedGoose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雁形目→鸭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中文学名:棕头草雁

拉丁学名:Chloephaga rubidiceps

英文俗名:Ruddy-headed Goose

命名作者:Sclater, PL, 186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草雁属(Chloephaga)

繁殖区:南美洲 : 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棕头草雁(学名:Chloephaga rubidiceps)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喙小腿长;具直立姿态。翅膀的弯曲处有骨质距,为有力的武器。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解剖特征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分布局限于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中文名称: 棕头草雁

外文名称: Ruddy-headed Goose

棕头草雁
棕头草雁

别称: 红头草雁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草雁属

拉丁学名: Chloephaga rubidiceps

命名时间: P.L. Sclater, 1861

外形特征

棕头草雁实际上是一种翘鼻麻鸭,而不是雁鹅类。身长50 – 59 cm厘米。头部和上颈部栗色;背部浅灰色;下体浅灰色有黑色花斑纹;飞行中的初级飞羽黑色,翅膀内面白色;翼羽有绿条宽滚边;尾巴黑色;眼睛褐色并有白色眼睑;雁喙相对较短,黑色;腿脚橙色并有黑色标记;两性相似,幼雁鸟羽灰暗,羽毛是浅棕色与白色组成的花图案。

棕头草雁
棕头草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棕头草雁大致分为两个群体。一种是生活在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大陆的品种,包括冬季出没于阿根廷南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棕头草雁群。另一族群全年活动于福克兰群岛上。虽然福克兰群岛的的族群没有受到威胁,但生活于大陆的棕头草雁的数量严重减少和下降。

生活习性

栖息于南美洲高山湖泊、淡水沼泽、开放的草原、湿地淹没的草场和农田,也包括福克兰群岛的海岸边。在大陆的族群冬季迁移到南部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或火地岛,而福克兰群岛的族群不迁移。飞行速度缓慢没有规律。

经常在附近的淡水区和沿海泻湖活动,陆栖性较强,游泳水平不高,入水时胸部和后躯提高。 性机警而胆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远见人就飞走或游开。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是草、根、叶、茎、种子及各种水生植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是9月到10月,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巢建在水边的草丛中、岩石裂缝中或是沙质斜坡的洞穴。雄雁领土意识强烈。雌雁用植物衬里,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白色卵5-8枚,孵化期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第二天即能进行游泳和活动,2龄时性成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南洋蜂鹰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南洋蜂鹰的图片

南洋蜂鹰(学名:Pernis celebensis,英文名:Barred Honey Buzzard)是鹰科蜂鹰属的鸟类。

南洋蜂鹰(学名:Pernis celebensis)为鹰科蜂鹰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蜂鹰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蜂鹰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虫甚至长有毒刺的成年蜂。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蜂鹰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而转移栖息地。冬天,它们则又回到较温暖的地区。蜂鹰不仅吃蜂,它们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中文学名:南洋蜂鹰

拉丁学名:Pernis celebensis

英文俗名:Barred Honey Buzzard

命名作者:Wallace, 186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蜂鹰属(Pernis)

繁殖区:澳洲界 : Sulawesi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南洋蜂鹰
南洋蜂鹰南洋蜂鹰是一种中型猛禽。雌鸟略比雄鸟更大。头小,雄性蓝灰色,而雌性的头部为粉棕色。头侧具有短而硬的鳞片状羽毛,而且较为厚密,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头的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黑色羽冠,显得与众不同。喉部浅灰,前胸部棕色,有黑色竖纹。腹部的褐色和黑色相间的横纹。虹膜为金黄色,非常美丽。嘴为黑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在空中的飞行时翅膀腾起显得平稳有力,有一个较长的尾巴,翅膀上有两道宽而深暗的带状斑纹。

地理分布

南洋蜂鹰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环境

南洋蜂鹰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为常见,有时也到林外村庄、农田和果园等小林内活动,平时常单独活动,冬季也偶尔集成小群。飞行灵敏,多为鼓翅飞翔。常快速地煽动两翅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偶尔也在森林上空翱翔,或徐徐滑翔,边飞边叫,叫声短促,象吹哨一样。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生活习性

南洋蜂鹰是旅鸟,有很强的地理特征视觉记忆(山脉,河流等)磁性方向。这个物种能够准确定位飞行方向,可避免高习飙升时大片的水域干扰迁徙路线。当南洋蜂鹰在树木繁茂的植被丛中飞行时,飞行高度通常相当低,在树冠中栖息,能够控制身体与尾巴下垂处于水平状态。栖息于稀疏的森林或林缘。多见单个在林缘活动。飞行具特色,振翼几次后便作长时间滑翔,两翼平伸翱翔高空。有偷袭蜜蜂及黄蜂巢的怪习。主要以黄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类为食,也吃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也吃小的蛇类、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鸟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飞行中捕食,能追捕雀类等小鸟。大多在林中的树上或者地上觅食,常用爪在地面上刨掘蜂窝,就象家鸡刨食一样,啄食蜂巢中的各种食物,吃得津津有味。

生长繁殖

南洋蜂鹰筑巢于高大乔木上,多以枯枝叶为巢材,有时利用鵟或苍鹰等的旧巢。5月下旬到6月产卵,每窝2~3枚,淡灰黄而带红褐色斑点。孵卵期30~35天,育雏期40~45天。繁殖期为4—6月。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双双在空中滑翔,然后急速下降,再缓慢盘旋,两翅象背后折起6—7次。营巢于阔叶树或针叶树上,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8米。巢主要枯枝构成,中间稍微下凹,形状为盘状,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有时也利用鸢和苍鹰等其他猛禽的旧巢。每窝产卵2—3枚,一般为2枚。卵为砖红色,被有咖啡色的斑点。

亚种分化

(2种)1、Pernis celebensiscelebensis 分布于苏拉威西群岛,木那岛和邦盖岛。2、Pernis celebensissteerei 分布于菲律宾(巴拉望岛除外)。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森林砍伐致使营巢场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以迁徙期的乱捕滥猎,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本文Hash:5ffd8ce7fa53385e132404614b6a97d2cfd99b1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