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亚种分化

紫金鹃的图片

紫金鹃(学名: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英文名:Violet Cuckoo)是杜鹃科金鹃属的鸟类。

紫金鹃(学名:Chalcites xanthorhynchus)为鹃形目杜鹃科金鹃属的鸟类,俗名紫杜鹃。雄鸟紫罗兰色,雌鸟褐色。分布于印度、孟加拉、缅甸至马来群岛、马来半岛、东至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山林、平原树林以及灌木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文学名:紫金鹃

拉丁学名: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

英文俗名:Violet Cuckoo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金鹃属(Chrysococcyx)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to Philippine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9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紫金鹃
紫金鹃

体小(16厘米)的紫罗兰色(雄鸟)或铜绿色(雌鸟)杜鹃。

雄鸟:头、胸及上体紫罗兰色,腹部白色具绛紫色横条纹。

雌鸟:眉纹及脸颊白,下体白色具铜色条纹,头顶偏褐色,上体余部铜绿色。

虹膜-红色;嘴-黄而嘴基红(雄鸟),上颚黑而嘴基红(雌鸟);脚-灰色。

叫声:高音调的kie?vik, kie?vik声,常在爬高飞行时发出;也作尖而悦耳的颤音,音调下降但速度加快。

地理分布

紫金鹃
紫金鹃

分布范围:东亚、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非常罕见的低地留鸟。亚种linborgi见于云南西部(维西)及南部(西双版纳);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紫金鹃:亚成鸟
紫金鹃:亚成鸟

喜林缘地带、院落及人工林而非原始林。性怯,在树枝间悄悄移动捕食昆虫,或斯文地栖于无遮掩的高树顶鸣叫。

保护现状

紫金鹃:雌鸟
紫金鹃:雌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分化

紫金鹃云南亚种(学名:Chalcites xanthorhynchus limborgi)。分布于中国以南至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金黄鹂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金黄鹂的图片

金黄鹂(学名:Oriolus oriolus,英文名:Eurasian Golden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中等体型(24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头全黄色。雄性成鸟眼先、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杂食性,以昆虫及浆果为主食。性隐蔽,栖于树林活动及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原野。繁殖期甚吵嚷。飞行呈波状。喜于树林的上层。分布于欧亚大陆至西伯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东地区、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主要生活于绿洲内的村落附近大树上。

中文学名:金黄鹂

拉丁学名:Oriolus oriolus

英文俗名:Eurasian Golden Oriol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Eurasia

非繁殖区: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金黄鹂
金黄鹂

中等体型(24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头全黄色。雄性成鸟眼先、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

虹膜-红色;嘴-红色;脚-灰色。

叫声:鸣声为活泼响亮的笛音oh wheela whee。叫声似松鸦, 粗哑而带鼻音kwa-kwaaek。

地理分布

金黄鹂
金黄鹂

分布范围:繁殖于南欧至印度、蒙古北部及西伯利亚;一些鸟在非洲越冬。

分布状况:不常见至地区性常见于中国极西部。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特克斯及吐鲁番地区;kundoo繁殖于新疆西部从喀什南部至喀喇昆仑山脉。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印度及西藏西南部。

生活习性

金黄鹂
金黄鹂

性隐蔽,栖于树林活动及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原野。繁殖期甚吵嚷。飞行呈波状。喜于树林的上层。

亚种分化

金黄鹂
金黄鹂

金黄鹂新疆亚种(学名:Oriolus oriolus kundoo)。分布于西伯利亚、帕米尔、喀什米尔、喜马拉雅、印度、斯里兰卡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Dukhum。

金黄鹂指名亚种(学名:Oriolus oriolus oriolus)。分布于欧洲至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印度、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噪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噪鹃的图片

噪鹃(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英文名:Asian Koel)是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的鸟类,俗名嫂鸟、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和其他杜鹃科的鸟类一样,营巢寄生,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活动于居民点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从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边的疏林都有踪迹,但习性隐蔽,难得一见。叫声独特。

中文学名:噪鹃

拉丁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

英文俗名:Asian Koe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噪鹃属(Eudynamy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噪鹃:形态特征图
噪鹃:形态特征图

体大(42厘米)的杜鹃。全身黑色(雄鸟)或白色杂灰褐色(雌鸟),嘴绿色。

雄鸟:全身纯色(蓝黑色),但幼鸟也具斑点。

雌鸟:全身布满白色斑点且尾羽具有规则显著的白色横纹。

虹膜-红色;嘴-浅绿;脚-蓝灰。

叫声:日夜发出嘹亮kow?wow声,重音在第二音节,重复多达12次,音速音高渐增。也有更尖声刺耳、速度更快的kuil, kuil, kuil, kuil声。

噪鹃雄鸟
噪鹃雄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生活习性

昼夜不停的响亮叫声吸引着观鸟者,但几乎无人见过此鸟,因其极隐蔽,常躲在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

噪鹃
噪鹃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生长繁殖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和其他杜鹃一样,具有巢寄生的特性,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繁殖期3~8月,自己不营巢和孵卵,通常将卵产在黑领椋鸟、喜鹊和红嘴蓝鹊等鸟巢中,由别的鸟代孵代育。

地理分布

噪鹃:地理分布图
噪鹃:地理分布图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南太平洋诸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亚种chinensis为中国北纬35°以南大多数地区夏季繁殖鸟;Harterti为海南岛的留鸟。

亚种分化

噪鹃
噪鹃

噪鹃华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chinensis)。分布于中南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州。

噪鹃海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hartert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海口。

保护现状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本文Hash:5f53abfba7d42f8b02ac73356048b571905fe4d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