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褐翅鸦鹃(学名:Centropus sinensis,英文名:Greater Coucal)是杜鹃科鸦鹃属的鸟类,俗名大毛鸡、红鹁、红毛鸡、黄蜂、绿结鸡、落谷、毛鸡。黑色的嘴较为粗厚,尾羽呈长而宽的凸状。雌雄同色,通体除翅和肩部外全为黑色,头、颈和胸部闪耀紫蓝色的光泽,胸、腹、尾部等逐渐转为绿色的光泽。两翅为栗褐色,肩和肩的内侧为栗色。褐翅鸦鹃被大肆捕杀,现已濒临绝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注意和同属的小鸦鹃区别。
中文学名:褐翅鸦鹃
拉丁学名:Centropus sinensis
英文俗名:Greater Coucal
命名作者:Stephens, 1815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鸦鹃属(Centr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3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褐翅鸦鹃:形态特征图
体大(52厘米)而尾长的鸦鹃。体羽全黑,仅上背、翼及翼覆羽为纯栗红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一连串深沉的boop声,开始时慢,渐升速而降调;复又音调上升,速度下降至一长连串音高相等的或缩短的四声boop叫声。又作突然的plunk声。
亚成鸟
褐翅鸦鹃亚成鸟虹膜并非红色,呈透明的浅蓝绿色。翼上栗色部分有黑色横纹。注意和小鸦鹃亚成鸟区别:小鸦鹃亚成鸟头部和上体有白色丝状纵纹。
褐翅鸦鹃亚成鸟,摄影fjkk
褐翅鸦鹃亚成鸟,摄影fjkk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翅鸦鹃和小鸦鹃的区别:
(1)褐翅鸦鹃体型较大;
(2)褐翅鸦鹃翅膀褐色比较浓且无褐色斑点,小鸦鹃或有丝状纵纹;
(3)褐翅鸦鹃翅下覆羽为黑色,小鸦鹃翅下覆羽为红褐色或栗色,这在飞行时尤为明显;
(4)褐翅鸦鹃的嘴更大、更粗厚。
褐翅鸦鹃,摄影:Chimpanzee
小鸦鹃标准照
褐翅鸦鹃飞行照,翼下覆羽黑色。摄影:天河闲客
小鸦鹃飞行照
地理分布
褐翅鸦鹃: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中国南方的常见留鸟,上至海拔800米。亚种intermedius于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及西部;sinensis于云南东部至福建。
生活习性
褐翅鸦鹃
喜林缘地带、次生灌木丛、多芦苇河岸及红树林。常下至地面,但也在小灌丛及树间跳动。比小鸦鹃更喜较厚植被。
保护现状
褐翅鸦鹃
褐翅鸦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被以为)有微不足道的药用价值,褐翅鸦鹃被大肆捕杀,现已濒临绝种。我们应该积极拯救和保护好这种鸟类。
乌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乌鹃(学名:Surniculus dicruroides,英文名:Fork-tailed Drongo-Cuckoo)是杜鹃科乌鹃属的鸟类,俗名卷尾鹃、乌喀咕,英文名直译为叉尾乌鹃。全身黑色的杜鹃,尾羽开卷如卷尾,幼鸟具不规则白色斑点。雄鸟虹膜褐色,雌鸟虹膜黄色。分布于南至印度半岛、斯里兰卡、东南亚、马来群岛、东至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大森林或平原较稀疏的林木间以及在树上活动和栖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文学名:乌鹃
拉丁学名:Surniculus dicruroides
英文俗名:Fork-tailed Drongo-Cuckoo
命名作者:Hodgson, 1839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乌鹃属(Surnicul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 India, n Indochina and se Chin
非繁殖区:s to Malaya and Great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乌鹃: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3厘米)的黑色杜鹃。全身体羽亮黑色,仅腿白,尾下覆羽及外侧尾羽腹面具白色横斑,前胸隐见白色斑块。幼鸟具不规则的白色点斑。尾羽开如卷尾。
虹膜-褐色(雄鸟),黄色(雌鸟);嘴-黑色;脚-蓝灰色。
叫声:叫声响亮清晰,由4~6个均匀的pi声平稳上升,之前有过门声;也作一连串快速颤音,升至最后三个音而降调。
义亲纹胸巨鹛正在喂养一只乌鹃幼鸟
乌鹃:幼鸟
地理分布
乌鹃: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
国内分布:西藏(墨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广东,海南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候鸟,见于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地处。亚种dicruroides 繁殖于四川南部、云南、西藏东南部、贵州、广东及福建。在海南岛为留鸟。
生活习性
乌鹃
栖于林中、林缘及次生灌丛。性羞怯。外形似卷尾,但姿势、动作及飞行均不同。
主要栖息于大森林或平原较稀疏的林木间以及在树上活动和栖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乌鹃喜二、三只集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的果实和各种浆果为食。
保护现状
乌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金翅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英文名:Grey-capped Greenfinch)是燕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又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英文名直译为灰顶金翅雀。金翅雀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种子,也可用谷物和昆虫充饥。
中文学名:金翅雀
拉丁学名:Chloris sinica
英文俗名:Grey-capped Greenfinch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金翅雀属(Chloris)
繁殖区:古北界 : e, also e China to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46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金翅雀:形态特征图
体小(13厘米)的黄、灰及褐色雀鸟。双翅的飞羽黑褐色,但基部有宽阔的黄色翼斑,所谓“金翅”指的就是这一部分的羽毛颜色。
成体雄鸟顶冠及颈背灰色,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色近黑色,背纯褐色,翼斑、外侧尾羽基部及臀黄。
雌鸟色暗,幼鸟色淡且多纵纹。
虹膜-深褐;嘴-偏粉;脚-粉褐。
叫声:金翅雀叫声甚有特色,为轻柔而连续不断的滴滴声,虽声音轻柔但传播甚远。
简要辨识特点:雄的色深,雌的浅,亚成有胸斑!
金翅雀雄鸟,黄色更深,作者刚玉。
金翅雀雌鸟,黄色较浅,作者刚玉。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金翅雀与黑头金翅雀的区别:头无深色图纹,体羽褐色较暖,尾呈叉形。
金翅雀与欧金翅雀的区别:欧金翅雀仅在新疆被观察到,体型较大,绿色较浓,顶冠绿色且嘴较厚重。
生活习性
金翅雀飞翔,作者刚玉。
经常可以见成群齐飞,吱吱喳喳的小精灵,那就是金翅雀了。身着黄橄榄绿色的羽毛,配上粉红色的小嘴,状极可爱;迎着阳光,飞行鼓翅时,翼端有着金黄色闪闪发亮的光泽,便是金翅雀独一无二的标志。
生境
金翅雀
适合金翅雀的生境非常多样,其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400米的高山区,但在低山和平原地区金翅雀也是常见鸟种,尤其在冬日的平原,在平原他们活动于高大乔木的树冠中,而在山地则穿梭于低矮的灌木从中。
食性
金翅雀
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种子,也可用谷物和昆虫充饥。野生金翅雀在松树上筑巢,巢呈杯状,由草根、羽毛等构成。金翅雀的食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是各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偶尔取食农作物和昆虫。
繁殖
金翅雀
金翅雀的繁殖期在每年的3~7月,繁殖地点常选择在山中树丛里,多营巢于松树或果树上,巢置于树顶细小枝干间,距离地面高程可达10米,巢以细弱的草根、棉麻纤维为基本材料纠缠而成,呈精致的杯状,巢内垫以兽毛、碎绒、蜘网、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2~5枚,卵色或白或绿,具褐色斑点,孵化期11~13天。 本物种未列入濒危,但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每窝产蛋4~5枚,颜色为浅绿色,较大的一端有杂色斑点。雏鸟12天左右出壳。雌鸟育雏,先将食物储存在嗉囊中,待充分泡软后再吐出来喂给雏鸟.
地理分布
金翅雀:地理分布图
金翅雀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日本、中国东部、越南。
分布状况:常见。几个亚种在中国为留鸟,亚种chabovovi于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呼伦池地区;ussuriensis于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南部、辽宁及河北;指名亚种于华东及华南大部,西至青海东部、四川、云南及广西;kawarahiba繁殖于堪察加(越冬在日本),但有迷鸟至台湾。
保护现状
金翅雀
本文Hash:9aef3f74f0449da0f1c231868e9caf4f282c851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