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类地位 基本资料 外形特征 传说 保护现状
贺兰山岩鹨(学名:Prunella koslowi,英文名:Kozlov’s Accentor)是岩鹨科岩鹨属的鸟类。
贺兰山岩鹨(学名:Prunella koslowi)为岩鹨科岩鹨属的鸟类。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一般生活于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沙枣、小叶杨林缘或红柳灌丛间以及常在沙米、沙蒿、籽蒿和油蒿丛中觅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善。
中文学名:贺兰山岩鹨
拉丁学名:Prunella koslowi
英文俗名:Kozlov’s Accentor
命名作者:Przewalski, 188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岩鹨科(Prunellidae)
中文属名:岩鹨属(Prunella)
繁殖区:古北界 :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3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贺兰山岩鹨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岩鹨科 Prunellidae
属: 岩鹨属 Prunella
种: 贺兰山岩鹨 P. koslowi
基本资料
贺兰山岩鹨
中文名:贺兰山岩鹨 拉丁文学名:Prunella koslowi
英文名称:Mongolian Accentor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褐色岩鹨。上体皮黄褐色而具模糊的深色纵纹,喉灰,下体皮黄。尾及两翼褐色,边缘皮黄色。覆羽羽端白色成浅色点状翼斑。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偏粉色。
叫声:尚无描述。
分布范围:中国中北部及蒙古。
分布状况:冬季见于贺兰山及宁夏的中卫附近。状况不详。
习性:偶见于干旱山区及半荒漠的开阔灌丛。
贺兰山岩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贺兰山岩鹨
全长145-154毫米。额沙褐色,羽缘沾灰;头顶至尾上覆羽沙褐色,除尾上覆羽,各羽具黑褐色羽干纹。中央尾羽淡褐色,外侧尾羽褐色具灰白色羽缘。翅褐色,飞羽具淡棕白色羽缘;大、中覆羽末端白色,形成翅上二道横斑。颏、喉烟褐色,下喉、颈侧羽端灰白色,形成半环状领圈;下体余部白色,胁棕红色。栖于灌丛、草丛或乔木上。单个或结小群活动。以植物种子、芽为食。
传说
据说1893年,一位俄罗斯生物学家骑着骆驼从乌兰巴托出发向西南方向考察,行至阿拉善地区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岩鹨,因其附近唯一的地理标志就是贺兰山,便以“贺兰山岩鹨”命名。没想到这一命名却误导了后来的学者们,他们在贺兰山里苦苦寻找,始终没有发现贺兰山岩鹨的踪迹。从此,贺兰山岩鹨便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近100年。上个世纪80年代末,贺兰山保护区的专家王兆锭先生和他的导师东北林业大学的常家传教授开始了贺兰山岩鹨的寻找和研究,在贺兰山西侧的荒漠灌丛里发现了它,并采集到了标本。以此为标志,贺兰山岩鹨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又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并采集了标本,但是始终未见清晰的影像记录。
保护现状
贺兰山岩鹨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珍贵以及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尽管研究者们开始了对它的关注,但是对他的习性和分布的认识仍然不多。
海鸬鹚的基本资料、分类地位、保护现状、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现状、饲养管理、特有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英文名:Pelagic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
海鸬鹚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拉丁学名为Phalacrocorax Pelagicus。在中国繁殖于东部的山东沿海岛屿,冬季迁飞至东南部的福建省、台湾省沿海一带越冬。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
中文学名:海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英文俗名:Pelagic Cormoran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太平洋 : 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基本资料
海鸬鹚中文正名:海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命名:Pallas,1811
英 文 名:Sea Cormorant
中文俗名:乌鹈
生态环境:海鸟,活动于隐蔽的沿岸的海水海湾及河口,亦在宽阔的大海中,营巢于海边峭壁或岩穴间
分类地位
地位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 海鸬鹚 Phalacrocorax pelagicus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地理分布
海鸬鹚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最北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沿岸的符兰格尔岛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峡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日本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带,以及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到下加利福尼亚。全世界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繁殖于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岛屿,越冬和迁徙期间见于东北、华北、东南和华南沿海一带。
国内分布:见于黑龙江(绥河, 兴凯湖), 辽宁(大连, 旅顺), 河北(北戴河)为旅鸟, 冬时南迁沿海一带至福建及广东
国外分布:太平洋北部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一带,包括勘察加半岛。
主要分布省份:河北、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台湾。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兴凯湖、蛇岛–老铁山、黄河三角洲 。
外形特征
海鸬鹚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一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海鸬鹚体长约73厘米。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繁殖期内头顶和头后部各具羽冠。嘴基内侧和眼周为红褐色。下体体侧具有较大的白色斑块。眼部为绿色,嘴为黑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并具有橙色小突起,脚为黑色。
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据说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海鸬鹚也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留给成群的海鸥食用,对于自己则减轻了体重,加快了飞行速度,利于迅速逃避敌害。
生活习性
海鸬鹚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海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
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一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较晚。在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
它的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
保护现状
海鸬鹚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中国见于东北、福建、广东、台湾。分2个亚种,中国仅指名亚种,较少见。
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约70厘米。它们早已习惯了这里渔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成群结队的海鸬鹚便盘踞在渔船附近的船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的杂鱼。渔民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掉,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
饲养管理
海鸬鹚选种要求身体健壮,生长3年以上。在立春至立夏期间,让海鸬鹚成对生活在一起,不让其下水活动、海鸬鹚饲养期间,每天喂一次新鲜鱼如没有鱼,就用新鲜的半瘦半肥的猪肉代替,并让其一次吃饱。如发现海鸬鹚生的蛋蛋壳发软,要增加饲喂量。海鸬鹚由于进食多,又不捕鱼,往往会因身体肥伴而厌食。对厌食的种鹚可适当进行填饲,强迫吃饱。
孵化海鸬鹚蛋一般让母鸡代孵。孵化用的蛋要选择产后3~5天内的新鲜蛋,如果种鹚蛋少,可采用逐个添孵的方法孵化。即当生有几个蛋时就让母鸡代孵,以后生一个添一个,一般每只母鸡可孵10个鸬鹚蛋。孵化期间要让母鸡吃高能量饲料,以保证鸡体产生足够的体温。正常情况下,经过28天孵化,幼鹚就可出壳了。
幼鹚的培育主要抓保温和喂料两个环节。刚出壳的幼鹚身上无毛,防寒能力极差,因此,要及时取出用火烘或蒸汽保温。方法是用一只小篮子,在篮子的底层垫棉花,上层用稻草铺好,四围和盖子用棉花包好,盖上留一通气孔,并插上一支温度计,再准备一只火炉和木架。若是用蒸汽保温,应准备一只陶瓷缸或金属容器,里面装入开水,缸底烧火保温。然后把装有幼鹚的篮子放在木架上用火烘,或者放在容器上用蒸汽蒸。温度应控制在38~38.5℃,并日夜看守。幼鹚7日龄时开始长出绒毛,这时可以逐渐降低温度。
幼鹚选料很讲究,开头几天只能吃细小的泥鳅(去掉刺骨)剁碎,每天喂3~5次,每次喂一条小泥鳅,人工填食,将嘴掰开,用一削成楔形的竹管挑食填到口腔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喂量逐渐增加,次数适当减少。一个月后,幼鹚就可吃小鱼了,有时鱼紧缺时,也可用豆腐、猪肉等代替,但取代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能短时间填补。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雌鹚60日龄左右,雄鹚80龄左右粗毛长齐。逐步放入河中让其自由戏水。100日龄后逐渐在老鹚的带领下进行捕鱼调教。150日龄后就可逐渐进行正常捕鱼。
海鸬鹚无论是幼雏还是成年,均采用人工填喂,饮水也是如此,下河捕鱼时,只要每天晚上填补一次就可以了,白天不要喂,这样可促使其多捕鱼。饲料主要以鱼为主,虾和肉以及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为辅,通常每天喂一次,一次需300~500克。
特有鸟种
海鸬鹚千余只海鸬鹚出现在庙岛海域礁石上。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内的海域鱼虾贝藻等饵料越来越丰富,原来境内海域的特有鸟种海鸬鹚 ,如今又“携妻带子”飞回来了。全岛32个岛屿海鸬鹚已经达到1000余只,比以前增加了10倍,成了海岛一道自然和谐的美丽风景,吸引了不少天南地北的游客。
海鸬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身体的羽毛为黑色,颈部缀有白色的细羽,并且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身体的其余部分则具有绿色的光泽。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平原鹨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平原鹨(学名:Anthus campestris,英文名:Tawny Pipit)是鹡鸰科鹨属的鸟类。
平原鹨(学名:Anthus campestris)为鹡鸰科鹨属的鸟类。分布于古北区的西半部、东至叶尼塞河、南沿前苏联土耳其斯坦东部、从西西伯利亚、穿过欧洲、南至地中海地区、北非、向东至伊朗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宁夏、东北、山西、四川等地,多栖息于河滩、谷地、沼泽、草地、林间空地及居民点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平原鹨
拉丁学名:Anthus campestris
英文俗名:Tawny Pipi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鹡鸰科(Motacillidae)
中文属名:鹨属(Anth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w
非繁殖区:非洲, s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1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平原鹨
平原鹨
英文名:Tawny Pipit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鹡鸰科
中文属名:鹨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拉丁文名:Anthus campestris
同物异名:Anthus campestris Linnaeus,1758
外形特征
平原鹨
平原鹨体长约18厘米。甚似理氏鹨但体型略小而腿较短,姿势较平。沙灰色上体的纵纹不明显,浅皮黄色下体几无细纹(除亚成鸟外)。于手中时后爪较理氏鹨显短而弯曲且跗跖较短(<28毫米)。似田鹨但尾较长。
成鸟:额、头顶及后颈深褐色,具黑褐色羽轴纹;肩、背、腰黑褐色;上体具不明显的羽轴纹,尾羽暗褐色,外具棕色狭缘;最外侧一对尾羽棕白色,内近尾基处具暗棕色宽缘;中覆羽毛大覆羽暗褐,具棕色宽缘;飞褐色,具棕白色狭级飞羽暗褐,具淡棕色羽缘,羽缘处色较淡,呈棕白色;下体乳白色;胸部沾棕,并具较大的暗褐色羽轴纹;尾下覆羽沾棕。虹膜暗褐;嘴暗褐;下嘴基、跗躔和趾淡褐色;爪褐色;后爪较淡;呈淡黄色。
虹膜深褐;嘴偏粉;脚浅黄。
生活习性
平原鹨
平原鹨栖息于河滩、沼泽、草地、林间空地及居民点附近。多成对活动,在地上岩枝节走觅食,受惊动即飞向树枝或岩石上,鸣声尖锐。食物几纯为昆虫,多为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昆虫及细长虫,食物缺乏时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巢筑在水边、河边、沼泽地附的的草地较凹陷的地方或草丛根旁,由草茎、叶构成,内垫以软草、兽毛等;通常产卵5-6枚,呈褐色或淡褐色,并满布以褐色斑点。
外形特征
平原鹨的体形较田鹨细小,上体灰褐色,头顶及上背具暗褐色纵纹;翅和尾暗褐色,具棕白色狭缘;最处侧两对尾羽白色,内具暗褐色宽体棕白色,胸呈沙棕色;跗躔较短。
叫声
平原鹨的鸣声为响亮而忧郁的cher-lee声;叫声包括清晰响亮的tchilip或tzeep及洪亮圆润的chep。
地理分布
平原鹨分布于欧洲至小亚细亚、伊朗、北非,越冬于北非、阿拉伯、阿富汗、印度西北部。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及西部,尤其是天山。冬季南迁。罕见鸟。栖于干旱的开阔地及田野。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石鸻的基本资料、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英文名:Beach Stone-curlew)是石鸻科大石鸻属的鸟类。
石鸻(学名Burhinidae)是鸟纲鸻形目石鸻科(Burhinidae)多种滨鸟的统称。形似勺鹬,长35~50公分(14~20吋),羽衣褐色,不鲜豔,喜栖于多石的荒地。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有些物种也分布于温带的欧洲和澳大利亚。石鸻虽然是地栖鸟,腿却非常长,有些像水栖鸟。它们的身高在0.54~0.59米,翼展为0.82~1.05米,体重0.65公斤左右。丛石鸻的种群多样性特征非常显著。在澳大利亚北部,丛石鸻的体色主要以红色为主调,巢寄生,巢寄生。
中文学名:石鸻
拉丁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
英文俗名:Beach Stone-curlew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石鸻科(Burhinidae)
中文属名:大石鸻属(Esac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Malay Peninsula and Philippines to n Aust
基本资料
物种名称:石鸻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学名:Burhinidae
科属分类:鸟纲(Aves)、鸡形目、雉科、鹌鹑属
鸟种简介
石鸻
石鸻是鸻形目石鸻科多种滨鸟的统称。形似勺鹬,长35~50公分(14~20吋),羽衣褐色,不鲜豔,喜栖于多石的荒地。腿长,淡黄或淡绿色,跗间关节处增厚,故英名意为厚膝鴴。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中美和南美洲共有9种石鴴。头大且宽,故南非俗称大头鴴。眼大,黄色。嘴尖膨大。多夜间活动,黄昏时,发出呜咽般或鸦鸣般的叫声。主要以甲虫和蠕虫为食,但亦吃甲壳动物、蛙和鼠类。善飞行,但通常在地面上,低著头迅速地跑来跑去。每窝产卵2枚,卵大呈椭圆形,产于地面的巢内。石鴴在英国称为诺福克鴴,在南欧到印度和北非一带繁殖。水石鴴产于热带非洲,被称为水大头鸻。双纹石鸻(B. bistriatus)栖息于热带美洲。大头鸻, 即石鸻、礁厚膝鴴或反嘴石鸻),见于印度沿海河流中。澳大利亚产海滩石鸻, 即大嘴石鸻)。
分类地位
石鸻科(Tetraonidae)鸟类是中国传统的狩猎鸟类,属林栖动物,据史料记载,在黑龙江省共分布5种: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黑琴鸡(Lyrurus tetrix)、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镰翅鸡(Falcipennis falcipennis)与柳雷鸟(Lagopus lahopus),其中,黑嘴松鸡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其余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镰翅鸡在黑龙江省已无分布,该物种在中国已经绝迹至少30年,柳雷鸟在中国数量亦十分稀少,野外极难见到。
外形特征
描述:体大(41厘米)的黄褐色鸻样鸟。黄色的眼睛大而凝神,多取卧伏姿态。翼上白色横纹的边缘上褐而下黑;飞羽合拢时成黑色,飞行时具两道白色条带。 虹膜-黄色;嘴-黑色,嘴基黄色;脚-黄色。
叫声
快速尖厉的pick-pick-pick-pick-pick哨音;以较缓慢的pick-wick, pick-wick音收尾,重音在第二音,略似杓鹬。也作单个笛音,缓慢重复。
地理分布
南欧、北非、中东至中亚。
生活习性
石鸻善走。栖于开阔干燥而多灌丛的多石地带。有时成小群活动。白天休息,黄昏及夜晚很活跃。卧伏地面时头平伸。石鸻的窝通常修筑在树下,一般选择在有朽木、草和灌木丛的地方。丛石鸻喜欢肉食,昆虫、蛙、蜥蜴和蛇都是它们的最爱,有时候它们也吃一些植物。丛石鸻在白天活动和觅食,也有个别的会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出来活动。丛石鸻的产卵期一般都在澳大利亚的春季,即在8月下旬到12月中旬。在澳大利亚北部,可能会晚一些。丛石鸻一次产卵2枚,由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化,孵化期在25天左右。
地理分布
在中国非常罕见。指名亚种为留鸟,分布在西藏极东南部高可至海拔1000米;于广东沿海有迷鸟记录。
保护现状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本文Hash:1ad1095c68757259d80e0601b13c628290aadfe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