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简介、外形特征、生长繁殖、遗传多样性、保护现状、视频资料

导读: 分类地位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生长繁殖 遗传多样性 保护现状 视频资料

斑背大尾莺的图片

斑背大?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4966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草海ㄑ?i>Locustella pryeri,英文名:Marsh Grassbird)是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为鹟科大尾莺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斑背大尾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 pryeri

英文俗名:Marsh Grassbird

命名作者:Seebohm, 188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蝗莺科(Locustellidae)

中文属名:蝗莺属(Locustella)

繁殖区:古北界 : 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5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鹟科 Muscicapidae

属: 大尾莺属 Megalurus

种: 斑背大尾莺 M. pryeri

鸟种简介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学名:Megalurus pryeri)为鶲科大尾莺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斑背大尾莺是东亚特有鸟类,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其有关研究相当少见,濒危机制也不甚清楚。鸟类线粒体控制区进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很适合于做种内、种群或个体间的遗传分化研究。

背大尾莺历史上中国只在湖北武汉和辽宁朝阳地区有分布记录, 被认为是罕见和濒危种类。日本文献记载仅在北海道的个地区有繁殖记录。该种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繁殖鸟, 在标本采集地遇见率为8-10只/小时。栖息于典型的芦苇沼泽生境。平时在苇丛中活动, 偶至苇梢, 性机灵, 遇人则窜人苇丛底层, 不易接近辩认和采集标本, 因而多被误认为小蝗莺。在其生境内活动的常见鸟种有黑眉苇莺等。

外形特征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震旦鸦雀体小(12厘米)的栖于芦苇丛的莺。上体棕褐而满布黑色纵纹,具既长且宽的楔形尾和扩散的近白色眉纹。

下体偏白,两胁及胸侧浅铜色,尾下覆羽皮黄。与矛斑蝗莺的区别在胸无纵纹。与棕扇尾莺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冠顶色浅而尾较长。

虹膜-褐色;嘴-上嘴辉黑,下嘴粉红;脚-粉红。

叫声:炫耀飞行或栖于芦苇地时发出低音的djuk-djuk-djuk鸣声。叫声为chuck。

生长繁殖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在扎龙保护区核心区内馒头岗发现斑背大尾莺巢14个。这是国内首次发现这一珍稀濒危鸟类的巢。该巢接近地面(145.07±96.057mm),主要巢材为枯芦苇叶。卵乳白色,钝端有细微浅黄褐色斑点。

窝卵数为6±0.632(n=11),孵化期为11天,育雏期约为10天。每巢雏鸟数5±0.784(n=14),孵化成功率为71.21%;每巢出飞雏鸟数2.5±0.572,出飞率为57.45%;繁殖成功率为40.91%。 该鸟为一夫一妻制,雌鸟担任筑巢、孵卵、育雏任务,雄鸟主要担任保卫领域及警戒任务。雄鸟对入侵其领域的他种鸟无反应,对同种鸟驱赶。

巢址选择在干枯芦苇呈斑块状分布的河漫滩芦苇沼泽中。Mann-WhitneyU检验显示:生态因子新草密度(双尾渐近显著概率0<0.05)、新草盖度(0.18<0.05)、枯草盖度(0<0.05)、枯苇密度(0<0.05)、枯苇最高(0<0.05)、枯苇均高(0<0.05)、巢距枯苇丛距离(0<0.05)、巢距水面距离(0.021<0.05)对其巢址选择影响显著,巢距干扰源距离(0.072>0.05)影响不显著。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该鸟领域面积变化大,领域面积与巢距水面距离正相关(PearsonCorrelation系数=0.704)。 斑背大尾莺在枯芦苇丛呈斑块状分布、周围水源充足、植物繁茂的芦苇沼泽中营巢,对人为干扰源不敏感。枯芦苇对于斑背大尾莺繁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枯苇叶是该鸟主要巢材,枯苇茎不仅是该鸟巢的主要支撑物,还是雄鸟鸣唱、求偶、警戒的主要栖草。因此建议每年收割芦苇时预留部分芦苇,这对于斑背大尾莺次年繁殖很重要。 在对斑背大尾莺繁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

遗传多样性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是东亚特有鸟类,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其有关研究相当少见,濒危机制也不甚清楚。鸟类线粒体控制区进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很适合于做种内、种群或个体间的遗传分化研究。本研究应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斑背大尾莺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做出初步的评价。

对30个样本797bp序列长度的检测结果表明:30个样本共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其中仅有一处为颠换,其余均为转换,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0.00139,平均核苷酸差异(Average number of pairwise nucleotide differences)k=1.106。30个样本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

其中一个单倍型的频率占到53.3%,单倍型歧异度(Haplotype diversity)Hd=0.772,斑背大尾莺扎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同亚科下的广布近缘种东方大苇莺相比偏低,这可能是其濒危的表现和诱因。

两个采集地点样本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3537,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被划分在大尾莺属下,而有学者认为其与蝗莺属的亲缘关系更近,目前已有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本研究利用细胞色素b来研究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

对斑背大尾莺细胞色素b全序列进行扩增,共得到1134bp片段长度的序列。大尾莺属和蝗莺属共8种鸟类的835bp细胞色素b片段长度?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470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美刺教职弑炒笪草旱姆掷嗟匚灰约盎容菏舻南低撤⒂叵怠O赴豣的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与蝗莺属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将斑背大尾莺划分在蝗莺属。

细胞色素b的建树结果还显示出蝗莺属的非单系性。此外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还显示史氏蝗莺和小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河蝗莺和鸲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保护现状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世界银行GEF宁波慈溪湿地项目湿地中心区域5000亩围垦地范围内发现了 “全球性易危”的鸟类——— 斑背大尾莺,这是上月以来宁波境内发现的第三个浙江鸟类新记录,也是湿地区域内发现的珍稀鸟类。

2006年10月,湿地中心5000亩围垦地开始实施封闭管理,生态效果明显,区域内植被恢复较快,鸟类数量和种类大量提高。4月8日,在宁波环保局组织的 “绿色志愿者”活动中,数十名鸟类爱好者和志愿者在5000亩围垦地的机耕路上惊喜地发现了鸟蛋,说明区域内人类活动较少,一些鸟类已经在马路上进行繁殖,这种情况在该区域未实施封闭管理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的鸟类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传媒和各种观鸟组织,宁波晚报的记者张海华就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pryeri)为东亚特有鸟类。IUCN1998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将斑背大尾莺列为濒危物种。2004年4月5日至7月15日,研究者于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吉林向海保护区、莫莫格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兴凯湖保护区寻找该鸟。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

最终在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和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发现该鸟,但仅在扎龙保护区发现斑背大尾莺繁殖。 斑背大尾莺繁殖生态学研究在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开展。数量分布调查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设置6条样线,总长度34.486km。样线单侧宽度为30m,共记录雄性47只。而在1996年斑背大尾莺原发现地葫芦形周围没有发现该鸟。

对扎龙保护区斑背大尾莺的保护管理建议:尽快出台扎龙保护区鸟类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的湿地生态补水机制;科学的对湿地进行补水;改变芦苇收割方式;严格限制放牧范围。

视频资料

白斑尾柳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斑尾柳莺的图片

白斑尾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英文名:Kloss’s Leaf Warbler)为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由原白斑尾柳莺挂墩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原白斑尾柳莺现作为云南白斑尾柳莺。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具顶纹,具两道黄色翼纹,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中文学名:白斑尾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英文俗名:Kloss’s Leaf Warbler

命名作者:La Touche, 192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柳莺属(Phyllos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se,c Sichuan, se Yunnan, to sc,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原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分化为两个独立鸟种——云南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和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外形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褐。

叫声:鸣声似山雀,典型的高调单音节pitsu接三音节的titsui-titsui-titsui或双音节的titsu-titsu-titsu。叫声类似,为单音的pitsiu或pitsitsui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斑尾柳莺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冠纹柳莺上体绿色较少,下体更白。

地理分布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季候鸟。本种繁殖于中国东南山区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并可能于广东北部的八宝山。迁徙经中国华部。

生活习性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带。

两翼同时快速鼓振,与冠纹柳莺相反。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3-5只成群。常在树冠层、有时也在林下灌木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快速地在叶丛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不易观察。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悦耳,其声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生长繁殖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地上,每窝产卵3-4枚。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盘尾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大盘尾的图片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英文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是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为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带箭鸟、长尾姑、大拍卷尾。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活动于原始密林中以及亦见于林区空旷出处或林间草地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曼谷至Ayuthia。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

英文俗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卷尾科(Dicruridae)

中文属名:卷尾属(Dicr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7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大盘尾
大盘尾

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50cm,共有13个亚种。通体黑色,具紫蓝色金属闪光;头顶额羽发达成簇状羽冠;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延长,中部羽干部分裸出,其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增大,形成“盘状尾”。栖息于热带地区的雨林及季雨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北部、越南北部及中国海南。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paradiseus

别称:大拍卷尾、长尾姑、带箭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卷尾科

属:卷尾属

种:大盘尾

亚种:13种

命名时间:Linnaeus,1766

英文名称:GreaterRacket-tailedDrongo

外形特征

大盘尾
大盘尾

大盘尾是一种中等体形的鸟类,体长约33cm,加上延长的尾羽,可达66cm。雄性成鸟:通体黑色,具金属紫蓝色光泽;额部簇状羽冠甚形发达,耸立在头顶前部,向前把鼻孔覆盖,有的几伸达嘴前端,向后延伸至枕部,冠羽纯黑,羽缘闪光泽;头顶羽端缘呈鳞状斑光泽;眼先、颊及耳羽纯黑色;头颈侧和后颈羽呈披针状,闪紫蓝色光泽;上体背肩部闪金属光泽显著,腰和尾上覆羽仅微沾光泽;尾羽叉状具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的羽轴甚形延长,羽轴干部分裸出,其内翈退化或狭窄,外翈宽阔而发达,故尾羽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更宽大,向外曲折并盘卷向上,形成一对“盘状尾”;初级飞羽黑色,内翈黑褐、外翈具较著的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覆羽黑色闪光泽。下体颏至尾下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喉胸部鳞状斑光泽较著、腹和胁光泽较弱;翅下覆羽和腋羽黑褐色,常具灰白色尖端斑。雌性成鸟类似雄鸟但体型稍小;羽稍呈黑褐色且金属闪光较弱。幼鸟体羽显然呈黑褐色,光泽不甚显现;头部簇状冠羽短而狭窄,胸部羽及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端缘;翅下覆羽及腋羽暗褐黑色,羽端灰白斑大而显著。虹膜红色到深红色,嘴、脚及爪均黑色。体重♂81-95g,♀73-100g;体长♂460-602mm,♀456-547mm;嘴峰♂35-39mm,♀28-39mm;翅♂162-166mm,♀156-163mm;尾♂300-450mm,♀296-390mm;跗蹠♂25-30mm,♀26-33mm。(注:雄性——♂;雌性——♀)

地理分布

大盘尾
大盘尾分布地区

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云南西部盈江、南部西双版纳、绿春,海南岛西部、中部和南部山地

生活习性

大盘尾
大盘尾

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原始密林,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亦遇见于林区间空旷处,或林间草地附近,也经常出现于竹林、农田和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果园和疏林草坡等开阔地带。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偶而突然起飞,急速追捕过往飞行的昆虫,又返回原栖息枝头处;有时亦飞翔于空旷林间草地,作波浪式的起伏或滑翔,身体后端飘着一对“盘状尾”,追捕地上草丛间受惊飞起昆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有时也见成3-5只的小群。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通常站在树木高处窥视周围动静,发现猎物立刻飞去捕捉,然后飞回原处吞食。

生长繁殖

大盘尾
大盘尾大盘尾(孵卵)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1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m以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两种类型,多为白色,偶尔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深浅两层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6-32.4mm×20-22.5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1.邦吉岛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anguey)

2.短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rachyphorus)

3.斯里兰卡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ceylonicus)

4.美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formosus)

5.大盘尾云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grandis)

6.马来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hypoballus)

7.大盘尾海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johni)

8.长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lophorinus)

9.尼科巴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nicobariensis)

10.安达曼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otiosus)

11.大盘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aradiseus)

12.金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laturus)

13.仰光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rangoonensis)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3f35ece3d801bd0ce91f054f9b28e35def2e0ec9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