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雀嘴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凤头雀嘴鹎的图片

凤头雀嘴鹎(学名:Spizixos canifrons,英文名:Crested Finchbill)是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

凤头雀嘴鹎(学名:Spizixos canifrons)属雀形目鹎科雀嘴鹎属。是体大(22厘米)而独具一格的橄榄绿色鹎类。象牙色的嘴形厚而似雀,头顶黑色,有一朝前竖立的黑色羽冠,下体绿黄色。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包括西藏东南部、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分布狭窄,数量并不丰富,应注意保护。喜欢单独或结小群栖于开阔林地、林间空地、灌丛及林园,高可至海拔3000米。有时停栖于电话线上。

中文学名:凤头雀嘴鹎

拉丁学名:Spizixos canifrons

英文俗名:Crested Finchbill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雀嘴鹎属(Spizixo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Burma, n Thaila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9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凤头雀嘴鹎
凤头雀嘴鹎

体大(22厘米)而独具一格的橄榄绿色鹎类。象牙色的嘴形厚而似雀,羽冠凸显,下体绿黄色。 尾具宽阔的黑色端带。

虹膜-褐色;嘴-象牙色;脚-粉红。

叫声:示警时发出断续但悦耳的purr-purr-prruit-prruit-prruit声。叽叽喳喳的叫声及干涩的长啭颤音。

凤头雀嘴鹎:幼鸟
凤头雀嘴鹎:幼鸟
凤头雀嘴鹎:亚成鸟
凤头雀嘴鹎: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凤头雀嘴鹎与领雀嘴鹎的区别:凤头雀嘴鹎的额及脸颊灰色,无白色的前颈环,冠羽较长。

生活习性

凤头雀嘴鹎
凤头雀嘴鹎

迁徙:留鸟,不迁徙。

生境:栖息在海拔1000-3000m 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林缘疏林和沟谷地带较常见,有时也出现在村寨和田边附近丛林中或树上。

食性: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以昆虫为主,常见种类有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种子、浆果等。

习性: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也常集成10只以上的大群。多在森林中层小树和灌木丛上活动和觅食,但也到高大乔木冠层和林下灌木层活动和觅食。

生长繁殖

凤头雀嘴鹎的鸟巢和一窝幼鸟
凤头雀嘴鹎的鸟巢和一窝幼鸟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植物发达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1.5-3m 的小树或高的灌木上。巢呈浅杯状,主要由草茎、草根、苔藓、卷须等构成。

每窝产卵2-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从淡粉红色到深砖红粉红色,被有淡红色、深红色或暗红褐色斑。卵的形状变化亦较大,从长卵圆形到钝卵圆形均有。卵的大小平均为25.7mm×17.6mm,较长的为 28.1mm×18.0mm,较阔的为20.6mm×19.3mm,最小的24.0mm×16.1mm。

地理分布

凤头雀嘴鹎
凤头雀嘴鹎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西南部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包括西藏东南部、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ingrami甚常见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的开阔原野、次生林及农田。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

保护现状

凤头雀嘴鹎
凤头雀嘴鹎

分布区域狭窄,除部分地区外,种群数量并不丰富。由于其羽色艳丽,食性杂,易于饲养,近来多有作笼养观赏和出售的,致使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应注意保护。

凤头蜂鹰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凤头蜂鹰的图片

凤头蜂鹰(学名:Pernis ptilorhynchus,英文名:Crested Honey Buzzard)是鹰科蜂鹰属的鸟类,又名东方蜂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全长620~650毫米。头顶往后至枕部有短羽形成的“冠”。头、翼、尾和整个背面几乎一色暗褐;尾圆,尾羽上有3~5条宽阔的黑色横带,羽端白缘。腹面白色,布有黑色条纹。凤头蜂鹰又叫蜜鹰,因为蜂鹰嗜食蜜峰、胡蜂及其幼虫,也吃鼠、蛙、蜥蜴和蛇类等。

中文学名:凤头蜂鹰

拉丁学名:Pernis ptilorhynchus

英文俗名:Crested Honey Buzzard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1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蜂鹰属(Pernis)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e 古北界, 广泛分布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凤头蜂鹰:形态特征图
凤头蜂鹰: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58厘米)的深色鹰。凤头或有或无。两亚种均有浅色、中间色及深色型,各似鹰鵰鵰及。上体由白至赤褐至深褐色,下体满布点斑及横纹,尾具不规则横纹。所有型均具对比性浅色喉块,缘以浓密的黑色纵纹,并常具黑色中线。飞行时特征为头相对小而颈显长,两翼及尾均狭长。

虹膜-橘黄;嘴-灰色;脚-黄色;近看时眼先羽呈鳞状为特征性。

叫声:响亮悦耳的高音四音节叫声wee-wey-uho或weehey-weehey。

凤头蜂鹰,香八拉人2011-05-11日摄于北京。
凤头蜂鹰,香八拉人2011-05-11日摄于北京。
凤头蜂鹰,香八拉人2011-05-11日摄于北京。
凤头蜂鹰,香八拉人2011-05-11日摄于北京。

地理分布

凤头蜂鹰:地理分布图
凤头蜂鹰: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古北界东部、印度及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具长羽冠的亚种ruficollis数量稀少,见于四川南部及云南,部分鸟作区域性迁徙。古北界东部具短羽冠的亚种orientalis繁殖于黑龙江至辽宁,冬季经华中及华东至台湾、东南各省及海南岛。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森林并不罕见。

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

生活习性

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

栖息于森林地带,多见单个在林缘活动。飞行具特色,振翼几次后便作长时间滑翔,两翼平伸翱翔高空。有偷袭蜜蜂及黄蜂巢的怪习。嗜食蜂蜜、蜂蛹,也捕食小型鼠类和小型爬行类及昆虫等。常单独活动于森林边缘,到村庄农田、果园等处觅食。特别爱吃蜜蜂、胡蜂,也吃蜂蜜、蜂蜡及其它昆虫,有时还捕食鼠、蛙、蛇等小型动物。一般在高大的乔木上搭窝,有时也利用苍鹰的旧巢。

生长繁殖

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

每年5—6月产卵。卵呈灰黄色而带红褐色斑点,每窝2—3枚。孵卵期32天左右,育雏期则为40—45天。

保护现状

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致使营巢场所受到一定的破坏,以及迁徙期的乱捕滥猎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白翅交嘴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翅交嘴雀的图片

白翅交嘴雀(学名:Loxia leucoptera,英文名:Two-barred Crossbill)是燕雀科交嘴雀属的鸟类。

白翅交嘴雀(学名:Loxia leucoptera)为燕雀科交嘴雀属的罕见鸟类。分布于欧洲、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等地,多见于山区森林鸟类、多栖于山地针叶林以及也见于针阔混交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美洲哈得逊湾及纽约。

中文学名:白翅交嘴雀

拉丁学名:Loxia leucoptera

英文俗名:Two-barred Crossbil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交嘴雀属(Loxi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8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白翅交嘴雀
白翅交嘴雀

中等体型(15厘米)的雀。嘴相侧交,甚似红交嘴雀但体型较小而细,头较拱圆。繁殖期雄鸟暗玫瑰绯红色,腰色较艳。雌鸟似雄鸟但体色暗橄。榄黄且腰黄。幼鸟灰色具纵纹,但已具白色翼斑。

虹膜-深褐;嘴-黑色,边缘偏粉;脚-近黑。

叫声:叫声为轻柔的glib glib,不如红交嘴雀生硬,进食时作唧唧声。似黄雀浓郁的鸣声,带颤音和沙哑嘟声,从树顶或作悬空炫耀飞行时发出。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翅交嘴雀与红交嘴雀的区别在具两道明显的白色翼斑且三级飞羽羽端白色。

生活习性

似红交嘴雀。栖居于温带森林,冬季结群迁徙,飞行迅速而带起伏,倒悬进食,用交嘴嗑开松子。

生长繁殖

白翅交嘴雀雄鸟,摄影亦诺
白翅交嘴雀雄鸟,摄影亦诺

白翅交嘴雀是温带针叶林鸟类,巢穴筑在松枝茂密的地方,巢用细枝,小草筑成杯状,里面铺垫着柔软的羽毛。繁殖雌交嘴雀每次产卵3-4枚,它从产下第1枚卵起,就在巢内孵卵,一直到鸟宝宝离巢为止。

地理分布

白翅交嘴雀雌鸟,摄影亦诺
白翅交嘴雀雌鸟,摄影亦诺

分布范围:北美洲及欧亚大陆的温带森林;越冬南迁。

分布状况:罕见。亚种bifasciata可能繁殖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越冬往南迁至辽宁及河北。可能也出现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尾凤头鹦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尾凤头鹦鹉的图片

红尾凤头鹦鹉(学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属鹦形目凤头鹦鹉科黑凤头鹦鹉属,别名红尾黑凤头鹦鹉、红尾黑巴丹、红尾黑巴旦,英文名 Red-tailed Black Cockatoo。红尾黑凤头鹦鹉生性好奇温和。雄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因此而得名。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
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平时生活在树上,偶尔到地面上活动,群居鸟类。人工繁殖不易,笼养也较为困难。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也会食用水果、坚果、花朵、昆虫。常在桉树上筑巢。

中文学名:红尾凤头鹦鹉

拉丁学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

英文俗名:Red-tailed Black Cockatoo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

中文属名:黑凤头鹦鹉属(Calyptorhynchu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尾黑凤头鹦鹉生性好奇温和,它们的性别可轻易的由外表判断,雄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与公鸟尾部是一片鲜红色不同。雌鸟的喙部是肉色,而雄鸟是黑色。

体长从50厘米到68厘米不等,体重能达到600至900克左右。寿命可能达到50年以上。

地理分布

广阔地分布在澳洲各地,昆士兰的东部及北部和其邻近的小岛(包括约克角半岛,整个半岛除了最北的顶点地区,剩下的整个半岛都有分布)、新南韦尔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布、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亚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与西部。

生活习性

红尾黑凤头鹦鹉有迁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通常在较潮湿的季节会往内陆迁移,南方的族群则是依食物充足与否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聚集活动,但有时也会大量聚集数百只,常和白尾黑凤头鹦鹉与黄尾黑凤头鹦鹉相遇,但不会聚集在一块,在森林区时只在树上觅食,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时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树林。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时与葵花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尤其是花生田与玉米田,当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许农民射杀或是捕捉贩卖。

生长繁殖

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窝通常颗卵偶尔颗,孵化期约天,只由雌鸟孵蛋,如果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个星期,雄鸟一天会喂食母鸟次,雏鸟约个月后羽毛长成。

孵化期28天,羽化期3个月,成熟期4年。每次产卵1或2枚,较晚孵化出的幼年可能会被亲鸟忽略。

保护现状

红尾黑凤头鹦鹉世界上的总数量超过万只,受澳大利亚政府法律的保护,野外数量目前似乎算稳定。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红尾黑凤头鹦鹉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鹦鹉,它们在黑市的价格往往都非常的高。人工繁殖的非常少,在国际上的繁殖业者与鹦鹉养殖皆很少见,但是在稀少珍贵的黑凤头鹦鹉中,他们却是最常见的黑凤头鹦鹉;新引进的红尾黑凤头鹦鹉在适应环境后会非常健壮,刚开始的饮食改变可能导致一时的饮食适应不良,需要大的鸟舍,过小的笼子或笼舍会使它们沮丧与失去活力,对于过于潮湿与寒冷的环境敏感,提供新鲜树枝供其啃咬。

本文Hash:3922679671d8bf4e82727d8c24517c5042bc1bf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