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戴胜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非洲戴胜的图片

非洲戴胜(学名:Upupa africana,英文名:African Hoopoe),属戴胜科戴胜属,原作为戴胜非洲亚种,现提升为独立鸟种。

中文学名:非洲戴胜

拉丁学名:Upupa africana

英文俗名:African Hoopoe

命名作者:Bechstein, 1811

中文目名:犀鸟目(Bucerotiformes)

中文科名:戴胜科(Upupidae)

中文属名:戴胜属(Upupa)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非洲戴胜与戴胜的区别在于其雄鸟的羽色(两者的雌鸟羽色相似)。非洲戴胜雄鸟上体具更深的红棕色,冠羽尖端缺少白色,初级飞羽黑色(飞行时明显)。

非洲戴胜:冠羽末端无白色
非洲戴胜:冠羽末端无白色
戴胜:冠羽末端具白色
戴胜:冠羽末端具白色
非洲戴胜:初级飞羽全黑色
非洲戴胜:初级飞羽全黑色
戴胜:初级飞羽具有白带
戴胜:初级飞羽具有白带

生活习性

非洲戴胜
非洲戴胜

习性和叫声同戴胜。

分布范围

非洲戴胜育雏
非洲戴胜育雏

分布于扎伊尔中部,东至肯尼亚中部和海角。

角骨顶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角骨顶的图片

角骨顶(学名:Fulica cornuta,英文名:Horned Coot)是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

角骨顶

中文学名:角骨顶

拉丁学名:Fulica cornuta

英文俗名:Horned Coot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53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骨顶属(Fulica)

繁殖区:南美洲 : n Chile to nw Argentin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角骨顶

【中文别名】

【拉丁学名】Fulica cornuta

【命名时间】Horned Coot

【英文名称】Bonaparte, 1853

【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属

外形特征

角骨顶
角骨顶

角骨顶角骨顶是中型游禽。体壮硕。嘴长度适中,额头有一束黑色羽毛飘垂,故名角骨顶。端部钝圆。跗跖短,短于中趾不连爪。善潜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尾下覆羽有白色,上体有条纹,下体有横纹。两性相似。颈适中,颈椎14~15节。翅很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与第5枚或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 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圆形,常摇摆或翘起尾羽以显示尾下覆羽的信号色。通常腿、趾均细长,有后趾,用来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两侧延伸成瓣蹼用来游泳。

分布范围

角骨顶
角骨顶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角骨顶
角骨顶

角骨顶常在稻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筑巢栖息。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杂食性,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主要寻找无脊椎动物;粗喙的种类能扯下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等;能频繁潜水寻食。也吃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蜘蛛、马陆、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以及小鸟及其卵和雏鸟。

生长繁殖

角骨顶
角骨顶

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善于游泳和鸣叫,叫声在求偶和配对关系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基本上不鸣叫。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每窝产卵5~10枚,每年产1~2窝,孵卵期14~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通常由双亲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

澳洲鹈鹕的物种分类、外形特征、栖息环境、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亚种分化

澳洲鹈鹕(学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英文名:Australian Pelican)是鹈鹕科鹈鹕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澳洲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英文俗名:Australian Pelica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4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鹈鹕科(Pelecanidae)

中文属名:鹈鹕属(Pelecanus)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物种分类

澳洲鹈鹕最初是由荷兰自然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于1824年描述。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明显”。

外形特征

澳洲鹈鹕在鹈鹕中算中等身型:长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它们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红色,在鸟类中是最大的,可以长达49厘米。

栖息环境

澳洲鹈鹕喜欢生活在辽阔及没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够的鱼类供应,周边的环境并不重要,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园或工业废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澳洲鹈鹕并没有特定的行动模式,只会追随食物的供应。当艾尔湖于1974年至1976年间注满时,周边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洲鹈鹕;但当湖水干涸后,它们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到边海岸,甚至到达圣诞岛、帕劳及新西兰。

繁殖方式

澳洲鹈鹕2-3岁就开始繁殖。在热带(即南纬26°以北),繁殖季节始于冬天,南部的是始于春末,内陆地区的则很多是在雨季后。它们的巢是在地上的一个浅洼,有时会有草围边。它们的巢是共享的。它们会生1-3只蛋,蛋呈粉白色及约有93×57毫米大。经孵化后,较大的雏鸟会吃得较多,而最细小的则因饥饿或自杀而死亡。孵化后首两星期,雏鸟会吃双亲反刍的液体,之后两个月则会吃鱼类及一些脊椎动物。

亚种分化

于1947年,在新西兰格拉斯米尔湖(LakeGrassmere)发现了少量的亚化石骨头,当时认为这些骨头是属于澳洲鹈鹕的新亚种Pelecanus(conspicillatus)novaezealandiae。但是,后来发现这其实不是独有的亚种。

本文Hash:3a632a2150f558224a9d79f23acc9268d0f8df19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