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海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非洲海雕的图片

非洲海雕(学名:Haliaeetus vocifer,英文名:African Fish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鸟类,又叫做吼海雕、非洲鱼雕。是一种中型猛禽。“吼海雕”这个名字得自这种鸟独特的生活习性,它们有时独自狂呼,有时夫唱妇随,“喔喔”的高唳声往往是初涉非洲的游人最早发觉的生命气息,因此人们把吼海雕的叫声称为“非洲的声音”。雌性比雄性大。它们的外型独特,躯干呈棕色,双翅黝黑,头颈部、胸部及尾部雪白。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非洲大陆。主要的食物是鱼。吼海雕最近的近亲是现属极危的马达加斯加海雕(Madagascar Fish-eagle)。

中文学名:非洲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vocifer

英文俗名:African Fish Eagle

命名作者:Daudin, 180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海雕属(Haliaeetus)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吼海雕
吼海雕

非洲海雕是一种中型猛禽,雌性比雄性大。身长74-84 cm,翼展170-200 cm,雄鸟体重1990-2500,雌鸟体重3170-3600 g,寿命12年。

它们的外型独特全身大多呈棕色,强有力的翅膀长而宽圆则呈黑色。头部、颈部、胸部和尾部呈雪白色,腹部和肩膀呈现漂亮的棕色调,喙呈黄色,尖端有一黑斑驳。腿黄色,利爪。苍白的面颊与黑帽形成鲜明的对比。胸部有广泛是白色带。翅膀和翕上可见条纹状羽毛。尾巴的基部白色。

亚成鸟鸟腿灰的,到5岁才能全部长成成鸟的羽毛。

生活习性

吼海雕
吼海雕

吼海雕栖息于河流、湖泊附近,有时也出现在河口滨海地区,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领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日行性,白天大多数时间栖止于水边树上窥伺猎物待机而动。

食性
吼海雕
吼海雕

吼海雕的主要食物是鲶鱼、肺鱼等各种鱼类,这类食物占其日常饮食的90%以上,偶尔捕捉火烈鸟、鹳、鹭、蜥蜴、青蛙、猴子等中小型动物果腹,吼海雕双爪力量薄弱,抓起1~2公斤重的猎物就不能正常飞行了。

生长繁殖

吼海雕
吼海雕

吼海雕于每年3~9月交配繁殖,夫妻关系非常牢固,通常厮守一生,夫妇俩用树枝在高大的树冠上修建多个巢,但只有一个用于孵卵育雏并长年使用,主巢宽达2米深逾1.2米,雌鸟每次产下1~3枚卵,卵呈白色,上有暗红色斑点,夫妻轮流孵卵,孵化期约42~45天,最早出壳的幼雏会杀死其它体弱个体,幼鸟由双亲共同抚养,两个月大时即可独立觅食,70~75天后羽翼丰满,但要到5岁才能长成和成鸟一样的体型和羽色并达到性成熟,寿命15~25年。

地理分布

非洲海雕分布图
非洲海雕分布图

吼海雕普遍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大多数地区, 除撒哈拉沙漠外几乎所有有河湖的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尽管吼海雕的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受到人类的威胁,但较低的繁殖率对其生存前景十分不利,目前已名列国际濒危物种保护与贸易公约附录Ⅱ。

非洲鹃隼的简介、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非洲鹃隼的图片

非洲鹃隼(学名:Aviceda cuculoides,英文名:African Cuckoo-Hawk)是鹰科鹃隼属的鸟类。

非洲鹃隼身长38- 43 cm ,翼展85-95 cm。在天空中该鸟看着像是一个长尾巴和翅膀外观张开很大的鹰。但是,它蹲坐和飞行中的轮廓更类似鸢。

中文学名:非洲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 cuculoides

英文俗名:African Cuckoo-Hawk

命名作者:Swainson, 1837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鹃隼属(Aviceda)

繁殖区:非洲 : w, c, sc, se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

西非鹃隼(学名:Avicedacuculoides)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

名称类别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

中文学名:西非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cuculoides

别称:非洲鹃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蜂鹰亚科

属:鹃隼属

命名时间:Swainson,1837

英文名称:AfricanBaza

英文名称:AfricanCuckoo-hawk

英文名称:AfricanCuckooHawk

外形特征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

非洲鹃隼身长38-43cm,翼展85-95cm。在天空中该鸟看着像是一个长尾巴和翅膀外观张开很大的鹰。但是,它蹲坐和飞行中的轮廓更类似鸢。该物种的雄性成鸟通常总体深色,具褐色上体和石板青色顶帽,尖端是白色,脖子底部灰色,有棕色斑点。后颈部有两根或三根羽毛特别长,形成一个轻微的灰色脊。黑色的尾巴上有三条很宽的灰色和白色边框。西非鹃隼喉,颊和上胸部呈鸽子灰色,下体其余的部分从胸部和腹部底部一直延伸到侧面是棕色和白色的大斑纹。翼下面棕色。其余的下部为白色与黑色的条纹。鸟喙绿黄色,腿和脚黄色虹膜是亮黄色,爪黑色。雌鸟与雄鸟有轻微的差别,下体的褐色斑纹更大更清晰。幼鸟是黑褐色。羽毛有羚羊色,尾巴呈灰褐色斑纹。下体覆盖着大量不规则斑点。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分布图)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节,可以听到一个快速的吹口哨“chouou-titti–”的连续的鸟鸣声。在空中雄鸟聚集列队能听见类似抱怨的噪音“piiii–oror”。觅食时则发出“丕丕丕丕丕”或快速或连贯的“吱,吱”的呼吁声。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

栖息地于茂密的森林,稀树草原耕地或次生林。可以出没于高达海拔3000米的高峰。这种不寻常的猛禽非常谨慎,它有隐藏在茂密的树林的习惯,观测非常困难。飞行高度可以降得足够低,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美丽的棕色双翼。当栖息会把翅膀放下尾巴也降低。该物种几乎完全在森林灌木丛狩猎,偶尔在草地上下降并捕捉猎物。飞下来时相当迅速,有点像鹰。它们在不断的运动,在空中没有明显的短暂停顿瞬间。

食物主要以昆虫和蜥蜴为主,也吃小型鸟类。

生长繁殖

在繁殖季节,非洲鹃隼会集群或成双成对在高空中盘旋追逐。筑巢期间正值雨季,此时昆虫很多,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鸟巢一般建在高大的树木上,隐藏在厚厚的树叶丛中。用树枝,草根和枝叶搭建。新巢兴建历时一个月,有时甚至用更多的时间。雌鸟每巢产2或3枚卵,上有淡棕色斑点或绿色、蓝色、褐色和淡紫色条纹。

非洲鹃隼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卵

虎头海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虎头海雕的图片

虎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英文名:Steller’s Sea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鸟类。

虎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英文名:Steller’s Sea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大型猛禽。虎头海雕是现时所知全世界平均最重的鹰,平均每只重约6.8公斤。黄色的嘴特大。虎头海雕在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龙江、库页岛北部及俄罗斯尚塔尔群岛(Shantar Islands)一带进行繁殖。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这说明了虎头海雕比白尾海雕更不具流浪性,分布的范围亦不及白尾海雕广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河北等地,多栖息于海岸、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数量稀少、罕见,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虎头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

英文俗名:Steller’s Sea Eagle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海雕属(Haliaeet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6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虎头海雕:形态特征图
虎头海雕:形态特征图

体型硕大(100厘米)的黑色海雕。特征为黄色的嘴特大,翼上覆羽、腰、臀及楔尾均白。亚成鸟深灰褐色,尾近白,边缘灰色,翼上有浅色斑纹。似白尾海雕但黄色的嘴特大。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粗哑吠声kyow-kyow-kyow,争夺食物或停歇时发出强烈的kra, kra, kra, kra叫声。

虎头海雕:成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成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幼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幼鸟头部特写

地理分布

虎头海雕:地理分布图
虎头海雕: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和阿穆尔河三角洲。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我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本种在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繁殖确证。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冬候鸟。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

有人认为没有亚种分化,也有人认为它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生活习性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叫声深沉而嘶哑,能使人联想起猛虎的狂啸。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行动极为机警。

主要以鱼类为食,但不象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小型水禽和野免、鼠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以及甲壳类动物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生长繁殖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幼鸟
虎头海雕:幼鸟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海岸附近的林区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虎头海雕会在数棵树上和数个岩石上筑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公分;直径最多可达250公分)。巢多置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

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缀由绿色。孵化期为38~45天。

雏鸟为晚成性,大约经过70天后离巢。在成长期间,绒羽会转为棕色的羽毛。约10星期大时,幼鸟会开始学习飞行,在约4到5岁时,它们才正式开始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到了8至10岁时,虎头海雕才正式长出成鸟的羽毛,此时,它们亦正式踏入成鸟的阶段。

亚种分化

虎头海雕:飞行图
虎头海雕:飞行图

虎头海雕曾经分为两个亚种:pelagicus及niger。现时所知niger亚种为全年长居于韩国的,除了尾部外,全身的白色羽毛极少。此亚种的存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它们可能是一种限制性态型(morph),但在遗传学上并不一定是另外一个族群。无论如何,这韩国族群在1950年代因为失去栖息地和被过度猎杀的缘故,已全数灭绝。

它们庞大的体型(参见伯格曼氏法则关於伯格曼氏法则可参考中山大学-西子湾站之「nature-ecology」,浅谈鸟类的分类原则--亚种分化的原则之一:根据伯格曼氏法则,同一物种中,生活于较寒冷地区的亚种的体型较大)显示它们是来自北部的族群的,只是一个亚北极区(subarctic)的族群的变体。

保护现状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属于易受害种,分布区狭窄,全球性易危(Collaretal.,1994)。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估计在全世界仅有6000~7000只,在我国更为少见,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我国1986—1990年秋季对北戴河候鸟的观察,已不再遇及。最主要威胁到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工业造成的污染及过度捕捞鱼类。最近录得的虎头海雕数量仅约为5,000只,且数量仍在下跌。

虎头海雕的亲属关系到迄今为止仍未能确定。粒线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b)序列的资料暂时显示此物种的祖先曾跟全北极(Holarctic)的海雕分裂为两个物种。此说法亦得到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支持,因为从虎头海雕的黄眼睛、喙及爪可看出,它们的这些特征都跟其他像白尾海雕和白头海雕这样的北部的海雕相同。注释:此研究称为Winketal.,1996。

虎头海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本文Hash:15cc978592dcbddced5a835052c0479a1e42df68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