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雀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生活习性、食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叫声 生活习性 食性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松雀的图片

松雀(学名:Pinicola enucleator,英文名:Pine Grosbeak)是燕雀科松雀属的鸟类。

松雀(学名:Pinicola enucleator)是雀形目燕雀科松雀属的鸟类,罕见鸟类,不太怕人,以松果为食。嘴厚而带钩,两道明显白色翼斑与近黑的翼成对比。雄鸟粉红色,雌鸟橄榄绿色。

中文学名:松雀

拉丁学名:Pinicola enucleator

英文俗名:Pine Grosbea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松雀属(Pinicol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8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拉丁学名:Pinicola enucleator

雀形目 Passeriformes,燕雀科,松雀属。

外形特征

松雀一对,左边雄鸟,右边雌鸟。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松雀一对,左边雄鸟,右边雌鸟。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体大(22厘米)而尾长的雀。

嘴厚而带钩,两道明显白色翼斑与近黑的翼成对比。

成年雄鸟深粉红色,具别致的脸部灰色图纹。

成年雌鸟似雄鸟但橄榄绿色取代粉红色。

幼鸟全身灰暗,具皮黄色的翼斑。

与白翅交嘴雀雄雌两性的图纹相似,但嘴成钩状而非交叉,

翼斑不如其显著,尾开叉较浅且色彩不显浓重。

虹膜-深褐;嘴-灰色,下嘴基粉红;脚-深褐。

叫声

松雀雄鸟,深粉红色。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松雀雄鸟,深粉红色。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鸣声为响亮悦耳的颤鸣加笛声及颤音。叫声为似笛的哨音teu-teu-teu,中间音最高。群鸟进食时作轻啾啾声。告警时发出似喘息声。

生活习性

松雀雄鸟。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松雀雄鸟。作者:感受自然。2010年11月。黑龙江。

松雀生活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高山针叶树林中,冬天常常结成小群到山下。它们对人不太惧怕。

食性

松雀主要以松籽为食。甚不惧人。冬季成群取食浆果和种子。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的针叶林,一般在北纬65°以北的地区。冬季南迁。

分布状况:甚罕见。亚种pacatus偶见在黑龙江越冬;kamtshatkensis于黑龙江西部、辽宁,据报道还见于四川南部及东部。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斑胸鸦雀的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斑胸鸦雀的图片

斑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英文名:Black-breasted Parrotbill)是莺科鸦雀属的鸟类。

斑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为鶲科鸦雀属的鸟类,俗名黄嘴鸦雀。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中印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国南部、北抵甘肃陕西等省的南部、西抵云南等地。栖于灌丛、高草丛及竹林。

中文学名:斑胸鸦雀

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breasted Parrotbill

命名作者:Gould,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鸦雀属(Paradox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ne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4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斑胸鸦雀
斑胸鸦雀

中文名 斑胸鸦雀

俗名 黄嘴鸦雀

英文名 Yellow-billed Crowtit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亚目名

拉丁科名 Muscicapidae

拉丁亚科名 Timaliinae

中文亚科名 画眉亚科

拉丁属名 Paradoxornis

拉丁种名 flavirostris

拉丁亚种名

命名人 Gould, 1836

原始属

原始文献 Proc. Zool. Soc. London:17

模式产地 尼泊尔

海拔上限

海拔下限

特有种

备注有些著者将点胸鸦雀置于此种之下(参见郑作新, 1987),但叫声不同且分布有重叠而显示它们各为独立种。

资料来源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

同物异名 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La Touche, 1925-1930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綱: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鶲科 Muscicapidae

屬:鸦雀属 Paradoxornis

種:斑胸鸦雀 P. flavirostris

二名法 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

外形特征

体大(19厘米)的褐色鸦雀。黄色的嘴粗短。特征性为胸带、颏及耳羽后的斑块黑色,脸侧及喉白而带黑色鳞状斑纹。下体粉皮黄。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灰色。

叫声

令人侧目的哨音声如phew, phew, phew, phuit,音高与音量均上升。咩咩叫及三音节的颤鸣。

注:有些著者将点胸鸦雀置于此种之下(参见郑作新,1987),但叫声不同且分布有重叠而显示它们各为独立种。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及缅甸西部。

国内分布 中国南部,北抵甘肃陕西等省的南部,西抵云南(西北部)

国外分布 尼泊尔,印度(阿萨姆),缅甸,中印半岛(北部)

分布状况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于印度阿萨姆,高可至海拔1800米,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生境

活动于灌木丛,矮树丛,或稀树草坡,夏间多在山地,冬迁山麓芦苇地带

生活习性

多生活于活动于灌木丛、矮树丛、或稀树草坡、夏间多在山地以及冬迁山麓芦苇地带。结小群活动,甚惧生。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石鸻的基本资料、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石鸻的图片

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英文名:Beach Stone-curlew)是石鸻科大石鸻属的鸟类。

石鸻(学名Burhinidae)是鸟纲鸻形目石鸻科(Burhinidae)多种滨鸟的统称。形似勺鹬,长35~50公分(14~20吋),羽衣褐色,不鲜豔,喜栖于多石的荒地。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有些物种也分布于温带的欧洲和澳大利亚。石鸻虽然是地栖鸟,腿却非常长,有些像水栖鸟。它们的身高在0.54~0.59米,翼展为0.82~1.05米,体重0.65公斤左右。丛石鸻的种群多样性特征非常显著。在澳大利亚北部,丛石鸻的体色主要以红色为主调,巢寄生,巢寄生。

中文学名:石鸻

拉丁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

英文俗名:Beach Stone-curlew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石鸻科(Burhinidae)

中文属名:大石鸻属(Esac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Malay Peninsula and Philippines to n Aust

基本资料

物种名称:石鸻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学名:Burhinidae

科属分类:鸟纲(Aves)、鸡形目、雉科、鹌鹑属

鸟种简介

石鸻
石鸻

石鸻是鸻形目石鸻科多种滨鸟的统称。形似勺鹬,长35~50公分(14~20吋),羽衣褐色,不鲜豔,喜栖于多石的荒地。腿长,淡黄或淡绿色,跗间关节处增厚,故英名意为厚膝鴴。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中美和南美洲共有9种石鴴。头大且宽,故南非俗称大头鴴。眼大,黄色。嘴尖膨大。多夜间活动,黄昏时,发出呜咽般或鸦鸣般的叫声。主要以甲虫和蠕虫为食,但亦吃甲壳动物、蛙和鼠类。善飞行,但通常在地面上,低著头迅速地跑来跑去。每窝产卵2枚,卵大呈椭圆形,产于地面的巢内。石鴴在英国称为诺福克鴴,在南欧到印度和北非一带繁殖。水石鴴产于热带非洲,被称为水大头鸻。双纹石鸻(B. bistriatus)栖息于热带美洲。大头鸻, 即石鸻、礁厚膝鴴或反嘴石鸻),见于印度沿海河流中。澳大利亚产海滩石鸻, 即大嘴石鸻)。

分类地位

石鸻科(Tetraonidae)鸟类是中国传统的狩猎鸟类,属林栖动物,据史料记载,在黑龙江省共分布5种: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黑琴鸡(Lyrurus tetrix)、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镰翅鸡(Falcipennis falcipennis)与柳雷鸟(Lagopus lahopus),其中,黑嘴松鸡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其余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镰翅鸡在黑龙江省已无分布,该物种在中国已经绝迹至少30年,柳雷鸟在中国数量亦十分稀少,野外极难见到。

外形特征

描述:体大(41厘米)的黄褐色鸻样鸟。黄色的眼睛大而凝神,多取卧伏姿态。翼上白色横纹的边缘上褐而下黑;飞羽合拢时成黑色,飞行时具两道白色条带。 虹膜-黄色;嘴-黑色,嘴基黄色;脚-黄色。

叫声

快速尖厉的pick-pick-pick-pick-pick哨音;以较缓慢的pick-wick, pick-wick音收尾,重音在第二音,略似杓鹬。也作单个笛音,缓慢重复。

地理分布

南欧、北非、中东至中亚。

生活习性

石鸻善走。栖于开阔干燥而多灌丛的多石地带。有时成小群活动。白天休息,黄昏及夜晚很活跃。卧伏地面时头平伸。石鸻的窝通常修筑在树下,一般选择在有朽木、草和灌木丛的地方。丛石鸻喜欢肉食,昆虫、蛙、蜥蜴和蛇都是它们的最爱,有时候它们也吃一些植物。丛石鸻在白天活动和觅食,也有个别的会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出来活动。丛石鸻的产卵期一般都在澳大利亚的春季,即在8月下旬到12月中旬。在澳大利亚北部,可能会晚一些。丛石鸻一次产卵2枚,由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化,孵化期在25天左右。

地理分布

在中国非常罕见。指名亚种为留鸟,分布在西藏极东南部高可至海拔1000米;于广东沿海有迷鸟记录。

保护现状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宽嘴鹟莺的物种信息、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宽嘴鹟莺的图片

宽嘴鹟莺(学名:Tickellia hodgsoni,英文名:Broad-billed Warbler)是树莺科宽嘴鹟莺属的鸟类。

宽嘴鹟莺,全长100毫米。眼先、头侧暗苍灰色,眉纹淡灰;额和头顶栗色。上体橄榄绿色,腰微沾黄色。尾暗褐色,羽缘橄榄绿色,两对最外侧尾羽内白色。颏、喉、上胸灰色,下体余部鲜黄色。栖于海拔2500米左右茂密常绿林间。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夏候鸟)。

中文学名:宽嘴鹟莺

拉丁学名:Tickellia hodgsoni

英文俗名:Broad-billed Warbler

命名作者:Moore, F, 185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树莺科(Cettiidae)

中文属名:宽嘴鹟莺属(Tickellia)

繁殖区:东洋界 : e Himalayas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0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物种信息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中文学名:宽嘴鹟莺

拉丁文名:Tickellia hodgsoni

英文学名:Broad-billed Warbl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et Moore, 1854)

分类地位

中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亚目名:

中文科名: 莺科

中文亚科名:

中文属名: 宽嘴鹟莺属

同物异名: Abrornis hodgsoni Horsfield et Moore,

中文俗名:

拉丁文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文亚目名:

拉丁文科名: Sylviidae

拉丁文亚科名: Sylviinae

拉丁文属名: Tickellia

拉丁文种名: hodgsoni

拉丁文亚种名:

外形特征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宽嘴鹟莺的形态特征

体小(10厘米)而色彩艳丽的莺。腿长,头顶棕色;上体绿;脸、喉及胸淡灰,腹部、大腿及尾下覆羽黄色;飞羽及尾近黑;具苍白色的眉纹及眼圈。外表似栗头鹟莺但无黑色侧顶纹,腰及翼斑黄色。极似金头缝叶莺但嘴较短,尾不上翘且具不同姿势。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色浅;脚-偏黄。

叫声

据称鸣声为拖长的尖的单哨音,停顿约10秒钟后又接着两声,第二声较高。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宽嘴鹟莺的分布图

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印度支那北部及婆罗洲西部。

中国主要分布省份:云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金平分水岭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分布状况

甚罕见于中国。亚种tonkinensis为云南东南部金屏地区海拔2000~2500米的留鸟,冬季在较低处;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海拔1100~2700米。

生活习性

惧生,多藏匿于湿润山区森林稠密灌丛下的次生植被。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b691d1c3a206044d3ecf208951a4dafa2a9ee36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