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长尾鵟的图片

长尾鵟(学名:Henicopernis longicauda,英文名:Long-tailed Honey Buzzard)是鹰科长尾鵟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分布于澳洲界的新几内亚。

中文学名:长尾鵟

拉丁学名:Henicopernis longicauda

英文俗名:Long-tailed Honey Buzzard

命名作者:Lesson & Garnot, 182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长尾鵟属(Henicopernis)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Guine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长尾鵟
长尾鵟

长尾鵟为中型猛禽。成鸟上体和翅膀深褐色,有整齐的浅咖啡色鱼鳞状横斑纹,与深褐色形成醒目的色带。在飞行时从腹面可以看到扇形的尾巴和漂亮的双翼。特点是较其他同属蜂鹰亚科的鸟类有更长的尾巴,收拢时呈方形。胸腹部浅灰色,虹膜金黄色,具白眼纹,鸟喙铁灰色,喙基较浅,爪灰黑色。尾巴末端有黑色宽滚边。据DNA测试与兀鹫有远亲关系。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洲界的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长尾鵟
长尾鵟

栖息于森林的树冠间,一般在森林边缘和草原活动。通常出现在高空中,单独,成对或组成三只以上的小群。以昆虫,包括黄蜂和蜂卵,蚂蚁,蚱蜢,蜥蜴为主要食物,偶尔也吃腐肉。白天狩猎,以黄昏时间更多。

生长繁殖

繁殖一般在雨季即将结束期间进行,经过旱季。巢通常建在高树上,离地面7米左右。有时也建在悬崖边上。产卵期是在4月至5月。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大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鵟的图片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英文名:Upland Buzzard)为隼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别名豪豹、白鹭豹、花豹。是一种大型猛禽,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长约70cm,体型比普通鵟、毛脚鵟大。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喜停息在高树上或高凸物上。强健有力,能捕捉野兔及雪鸡。据报道还能杀死绵羊。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中文学名:大鵟

拉丁学名:Buteo hemilasius

英文俗名:Upland Buzzard

命名作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鵟属(Buteo)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n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大鵟:形态特征图
大鵟:形态特征图
大鵟:山东大黑山岛环志站
大鵟:山东大黑山岛环志站

体大(70厘米)的棕色鵟。有几种色型,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等类型,其中以淡色型较为常见。似棕尾鵟但体型较大,尾上偏白并常具横斑,腿深色,次级飞羽具清楚的深色条带。浅色型具深棕色的翼缘。深色型初级飞羽下方的白色斑块比棕尾鵟小。尾常为褐色而非棕色,先端灰白色。跗跖的前面通常被有羽毛。

虹膜-黄或偏白;嘴-蓝灰,蜡膜黄绿色;脚-黄色。

叫声:咪咪叫声,较普通鵟拖长且带鼻音。

大鵟
大鵟大鵟的飞行姿态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鵟的外形和普通鵟、毛脚鵟等其他鵟类都很相似,但体形比它们都大,飞翔时棕黄色的翅膀下面具有白色的斑。另外它们三者的跗跖上的被羽有所不同,普通鵟跗跖仅部分被羽,毛脚鵟的被羽则一直达到趾的基部。

地理分布

大鵟:地理分布图
大鵟:地理分布图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上海、浙江、广西、四川、陕西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分布范围:青藏高原、蒙古、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在北方分布区甚常见,在南方罕见。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生活习性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冬季也常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芦苇沼泽、村庄、甚至城市附近。

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动较慢,常在中午天暖和的时候在空中作圆圈状的翱翔。此外还有上飞、下飞、斜垂飞、直线飞、低飞而转斜垂上树飞、树间飞、短距离跳跃飞、长距离滑翔飞、空中驱赶飞、追逐嬉戏、飞获得猎物飞,以及各种打斗时的飞行等方式,堪称花样繁多。休息时多栖于地上、山顶、树梢或其他突出物体上。

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空中飞翔寻找,或者站在地上和高处等待捕获物。它捕蛇的技术十分高超,用脚抓获以后便振翅飞到300米以上的空中,而不甘心束手就擒的蛇弯曲着身体,准备缠绕大鵟的双脚,但大鵟却突然伸直双腿和脚爪,将蛇撒开,使其跌落在地上,然后俯冲而下,再次将蛇抓起,带到空中,重复前面的动作,直到蛇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后,才降落到地面上将其慢慢地吞食。

生长繁殖

即将起飞的大鵟
即将起飞的大鵟

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树上,巢的附近大多有小的灌木掩护。巢呈盘状,可以多年利用,但每年都要对巢材进行补充,因此有的使用年限较为长久的巢,直径可达1米以上。巢主要由干树枝构成,里面垫有干草、兽毛、羽毛、碎片和破布。

每窝产卵通常2一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卵的颜色为淡赭黄色,被有红褐色和鼠灰色的斑点,以钝端较多。孵化期大约为30天。

雏鸟属于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45天,然后离巢飞翔,进行独自觅食的生活。

保护现状

大鵟
大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黑尾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尾鸥的图片

黑尾鸥(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属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中文学名:黑尾鸥

拉丁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tailed Gul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黑尾鸥
黑尾鸥

中等体型(47厘米)的鸥。两翼长窄,上体深灰,腰白,尾白而具宽大的黑色次端带。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合拢的翼尖上具四个白色斑点。

第一冬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尾上覆羽白。

第二年鸟:似成鸟但翼尖褐色,尾上黑色较多。

虹膜-黄色;嘴-黄色,嘴尖红色,继以黑色环带;脚-绿黄色。

叫声:哀怨的咪咪叫声。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二年鸟
黑尾鸥:第二年鸟

地理分布

黑尾鸥
黑尾鸥

分布范围:日本沿海及中国海域。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山东及福建沿海。越冬于华南及华东沿海和台湾,于内陆在云南及沿长江有分布。季候鸟于辽宁、河北、山西及云南北部有记录。 习性:繁殖于多岩岛屿。松散群栖。

生活习性

黑尾鸥
黑尾鸥

黑尾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黑尾鸥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生长繁殖

黑尾鸥
黑尾鸥

黑尾鸥的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

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黑尾鸥
黑尾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楔尾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楔尾鸥的图片

楔尾鸥(学名:Rhodostethia rosea,英文名:Ross’s Gull)是鸥科楔尾鸥属?的鸟类。

楔尾鸥(学名:Rhodostethia rosea)为鸥科楔尾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等地。眼的下方有淡黑色斑点;颈上有黑色羽圈,体背灰青色;大覆羽先端白色,尾羽白色;下体白色,沾粉红色。栖于沿海港湾。以甲壳类和小鱼为食。

中文学名:楔尾鸥

拉丁学名:Rhodostethia rosea

英文俗名:Ross’s Gull

命名作者:MacGillivray, W, 1824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楔尾鸥属(Rhodostethi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coasts

非繁殖区:Arctic Oce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2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楔尾鸥
楔尾鸥楔尾鸥嘴细弱、尖端向下弯曲。第一枚初级飞羽不发达,长度较覆羽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外侧次级飞羽短,尖端呈截形,其余次级飞羽和第8或9枚初级飞羽长度相当。尾羽12枚。中央一枚尾羽稍微突出,尾呈楔形。胫下部裸出。前三趾间蹼徽向内凹。夏羽背、肩、翅上覆羽淡珠灰色;初级飞羽灰色,第2枚初级飞羽外嘞黑色,尖端灰色,第3枚初级飞羽以后尖端白色,次级飞羽淡珠灰色,尖端白色。头、颈、腰、尾和整个下体白笛。缀有玫瑰色。颈下部有一窄的黑色颈圈。

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但无黑色颈圈。头顶、枕、后颈缀有灰色。脚颜色较淡,缀有橙色或灰色。

幼鸟上体褐色,被有黑色斑纹。下体白色,额和头侧也为白色,眼周较暗,外侧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白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具黑色横带。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嘴黑色,脚肉色。

虹膜褐色,眼睑红色,嘴黑色,脚红色,幼鸟脚肉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200~250克,体长320—360毫米。嘴峰18—21毫米,翅250—273毫米;尾120—145毫米,跗跖30~34毫米。

地理分布

楔尾鸥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等近北极地区,越冬于繁殖地南部北冰洋和太平洋等开阔海洋,偶尔到法国和中国辽宁旅顺。

生活习性

楔尾鸥
楔尾鸥楔尾鸥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或森林苔原地带,洚其中特别喜欢生长有草本苔原植物的苔原湖泊和水塘。常在水中游泳或进行水浴。飞行也甚轻快敏捷。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浮冰的开阔海洋上和冰上。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

繁殖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非繁殖期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等水生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楔尾鸥的繁殖期为6—7月。常成小群在一起繁殖。营巢于湖边或附近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由枯草和苔藓构成。巢的直径通常为15—20厘米。每窝产卵多为3枚,有时少至2枚和1枚。也有多至4枚的。卵的颜色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被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8—46×30一3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1天。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d746d9c804edc6261557096347cd86e94ab9c053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