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鹰鸮(学名:Ninox scutulata,英文名: Brown Hawk-Owl)是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的猫头鹰,别名褐鹰鸮。中型猛禽,外表似鹰,上体深褐色,下体具粗的红褐色纵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中文学名:鹰鸮
拉丁学名:Ninox scutulata
英文俗名:Brown Hawk-Owl
命名作者:Raffles, 182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鹰鸮属(Ninox)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e Asia through Orient
非繁殖区:Sulawesi,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鹰鸮
中等体型(30厘米)、大眼睛的深色似鹰样鸮鸟。面庞上无明显特征。上体深褐;下体皮黄,具宽阔的红褐色纵纹;臀、颏及嘴基部的点斑均白。
虹膜-亮黄;嘴-蓝灰,蜡膜绿色;脚-黄色。
叫声:圆润的升调假嗓哨声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调高,每一两秒钟重复一次,有时持续很长时间,通常于晨昏时分。
鹰鸮:幼鸟
鹰鸮
生活习性
鹰鸮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常白昼出游,但午夜后才开始鸣叫。飞行迅捷无声,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
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留鸟。活跃,黄昏前活动于林缘地带,飞行追捕空中昆虫。有时以家庭为群围绕林中空地一起觅食。不时鸣叫,尤其是月悬空中时。
鹰鸮
鹰鸮
生长繁殖
鹰鸮
鹰鸮跟雪鸮有相似的繁殖习性,它们也是随着主要食物的多少来调整每年的产卵量。每年5-6月上旬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2~3枚,卵圆形或椭圆形,呈光滑的白色。
地理分布
鹰鸮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留鸟及夏季繁殖候鸟均有但都不常见,于中低海拔高度,上至海拔1500米。亚种ussuriensis繁殖于中国东北至华中及华东,南迁越冬;burmanica 为中国南方及海南岛的留鸟;totogo 为台湾包括兰屿及澎湖列岛的留鸟;lugubris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
保护现状
鹰鸮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鹰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鹰鹃(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英文名:Large Hawk-Cuckoo)是杜鹃科鹰鹃属的鸟类,俗名大鹰鹃、子规、鹰头杜鹃、贵贵阳、米贵阳、阳雀。尾部次端斑棕红,尾端白色;胸棕色,具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及褐色横斑而染棕。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经秦岭至四川、西藏、云南、海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带以及限于树上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因为鹰鹃独特的“贵-贵-阳”的叫声,故俗称为贵贵阳、米贵阳、阳雀等。
中文学名:鹰鹃
拉丁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英文俗名:Large Hawk-Cuckoo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鹰鹃属(Hierococcyx)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8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鹰鹃:形态特征图
略显型大(40厘米)的灰褐色鹰样杜鹃。尾部次端斑棕红,尾端白色;胸棕色,具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及褐色横斑而染棕;颏黑色。
亚成鸟:上体褐色带棕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近黑色纵纹。与鹰类的区别在其姿态及嘴形。
虹膜-橘黄色;嘴-上嘴黑色,下嘴黄绿色;脚-浅黄色。
叫声:繁殖季节发出“贵贵阳”的叫声,速度及音调不断增高至狂暴高潮。
鹰鹃
鹰鹃
鹰鹃
鹰鹃:亚成鸟
地理分布
鹰鹃: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菲律宾、婆罗洲及苏门答腊的留鸟。冬季见于苏拉威西及爪哇。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中国西藏南部、华中、华东、东南及西南和海南岛的不常见夏季繁殖鸟;一些为云南南部及海南岛的留鸟。偶见于台湾及河北。
中国自辽宁以南经秦岭至四川及西藏南部为夏候鸟,在云南和海南为留鸟。偶见于台湾。
生活习性
鹰鹃
喜开阔林地,高至海拔1600米。典型的隐于树冠的杜鹃。冬天常到平原地带。隐蔽于树木叶簇中鸣叫,白天或夜间都可听到。
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
生长繁殖
鹰鹃
繁殖期4~7月,寄生于喜鹊等鸟类巢中,产1~2枚卵,卵为橄榄灰色,密布褐色细斑。
保护现状
鹰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赤腹鹰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英文名:Chinese Sparrowhawk)是鹰科鹰属的鸟类,俗名鸽子鹰、鹅鹰、红鼻士排鲁鹞、鹰芒子(北京地区)。是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象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赤腹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陕西及南部的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
中文学名:赤腹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
英文俗名:Chinese Sparrowhawk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属(Accipiter)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e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8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赤腹鹰:形态特征图
赤腹鹰: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的鹰类,体长约267-283毫米。下体色甚浅。
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胁略沾粉色,两胁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成鸟翼下特征为除初级飞羽羽端黑色外,几乎全白。
虹膜-红或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橘黄;脚-橘黄。
叫声:繁殖期发出一连串快速而尖厉的带鼻音笛声,音调下降。
雄鸟体型略小于雌鸟。雄鸟上体灰色,下腹较白,眼睛红褐色;雌鸟胸部深棕色,眼睛黄色。
亚成鸟脸灰色,眼睛黄色,身体上部为纵纹,至下部为横纹。
赤腹鹰:雄鸟飞行图
赤腹鹰:雌鸟飞行图
赤腹鹰:亚成鸟飞行图亚成鸟
赤腹鹰亚成鸟上体褐色,尾具深色横斑,下体白,喉具纵纹,胸部及腿上具褐色横斑。
赤腹鹰:幼鸟
赤腹鹰:幼鸟
地理分布
赤腹鹰:地理分布图
繁殖于东北亚及中国(国内分布于西南、华南、华北及海南岛、台湾等地);冬季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不罕见,在整个中国南半部均有繁殖,高可至海拔900米。迁徙经过台湾及海南岛。
生活习性
赤腹鹰
赤腹鹰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有时也见于开阔地带。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主要以蛙、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主要在地面上捕食,常站在树顶等高处,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喜以枝桠等在小型树木上筑巢,有时也占用喜鹊的旧巢。
生长繁殖
赤腹鹰
5~6月进行繁殖,雄鹰此时特别兴奋,常激动地向异性发出声似“Keee-Keee”的炫耀性鸣叫,即使在筑巢时同样也啸鸣不止。鹰巢位于林中的树丛上,用枯枝和绿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卵为淡青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斑点。在雌鹰单独孵的30天里,每天都要增加新鲜绿叶作为鸟巢的铺垫物,或许这对孵卵期间巢内必需保持一定湿度有关。
保护现状
赤腹鹰
保护:赤腹鹰数量甚少而极珍稀,被列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予以保护。
本文Hash:8d199b4819343be98b1129667a26bb8d3152e8c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