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鹞的形态介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形态介绍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白尾鹞的图片

白尾鹞(学名:Circus cyaneus,英文名:Hen Harrier)是鹰科鹞属的鸟类。雄鸟灰色,雌鸟褐色。白尾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猛禽,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美洲北部和中部,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喜开阔原野、草地及农耕地。飞行比草原鹞或乌灰鹞更显缓慢而沉重。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尾鹞

拉丁学名:Circus cyaneus

英文俗名:Hen Harri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鹞属(Circus)

繁殖区:古北界 : Europe, c and n Asia

非繁殖区:东洋界, 非洲: s Asia, n 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形态介绍

白尾鹞:形态特征图
白尾鹞:形态特征图

雄鸟:体型略大(50厘米)的灰色或褐色鹞。具显眼的白色腰部及黑色翼尖。外侧的尾羽则是白色,杂以暗灰褐色的横斑,尾上覆羽为白色,所以被叫做白尾鹞。

雌鸟:褐色。上体为暗褐色,尾上覆羽为白色,下体为皮黄白色或棕黄褐色,杂以粗著的红褐色或暗棕褐色纵纹。常贴地面低空飞行,滑翔时两翅上举成“V”字形,并且不时地抖动。

飞翔时,从上面看,蓝灰色的上体、白色的腰和黑色的翅尖形成明显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较暗的胸部和黑色的翅尖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尾鹞雄鸟和乌灰鹞雄鸟的区别:体型比乌灰鹞大。缺少乌灰鹞次级飞羽上的黑色横斑。

白尾鹞雌鸟和乌灰鹞雌鸟的区别:白尾鹞雌鸟领环色浅,头部色彩平淡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斑。

白尾鹞雄鸟和草原鹞雄鸟的区别:体型比草原鹞大且色彩较深。黑色翼尖比草原鹞长。

白尾鹞雌鸟和草原鹞雌鸟的区别:白尾鹞雌鸟深色的后翼缘延伸至翼尖,次级飞羽色浅,上胸具纵纹。

白尾鹞幼鸟和乌灰鹞、草原鹞幼鸟的区别:白尾鹞幼鸟两翼较短而宽,翼尖较圆钝。

地理分布

白尾鹞:地理分布图
白尾鹞: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冬季南迁至北非、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河北及东北各省。迁徙时见于中国的东半部,越冬于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

白尾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猛禽,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美洲北部和中部,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为夏候鸟,在吉林、辽宁、宁夏有一部分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东、陕西为旅鸟,其他各省、区则均为冬候鸟。春季迁到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3月末至4月初,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在10—11月。

生活习性

白尾鹞
白尾鹞

白尾鹞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尤其是平原上的湖泊、沼泽、河谷、草原、荒野以及低山、林间沼泽和草地,农田耕地、沿海沼泽和芦苇塘等开阔地区。冬季有时也到村屯附近的水田、草坡和疏林地带活动。常沿地面低空飞行,频频鼓动两翼,飞行极为敏捷迅速,特别是在追击猎物的时候,有时又飘浮在草地上空,两翅上举成“V”字形,缓慢地移动,并不时地抖动两翅、滑翔时两翅微向后弯曲。有时也落在地上不动,并且密切地注视着草丛中猎物的活动情况。

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主要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叫声宏亮。捕食主要在地上。常沿地面低空飞行搜寻猎物,发现后急速降到地面捕食。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7月,开始时常见雄鸟和雌鸟在空中作求偶飞行,彼此相互追逐。营巢于干枯的芦苇丛、草丛或灌丛间的地面上,主要由芦苇、蒲草、细枝等构成,形状为浅盘状。每窝产卵4—5枚,偶尔少至3枚和多至6枚。卵刚产出时为淡绿色或白色,被有肉桂色或红褐色的斑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为29—31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被有短的白色绒羽。通常在孵出后的头几天由雌鸟在巢中看护,雄鸟外出觅食,2—3天后,雌鸟也经常外出捕食,饲喂雏鸟,大约在35—42天后雏鸟才能离巢。

保护现状

白尾鹞
白尾鹞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白头曲嘴鹪鹩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头曲嘴鹪鹩的图片

白头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英文名:White-headed Wren)是鹪鹩科曲嘴鹪鹩属的鸟类。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 -19 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中文学名:白头曲嘴鹪鹩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英文俗名:White-headed Wren

命名作者:Lawrence, 186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曲嘴鹪鹩属(Campylorhynch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Panama, Colomb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头曲嘴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外文名称:White-headed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曲嘴鹪鹩属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

命名时间:Lawrence,1862

外形特征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19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活动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的地区,栖息于光秃的寄生性植物顶端、雨林树干、并往往以洞穴取代。尤其是在树木的中间层和上层可以观察到,很少离开这种高度。它的生活以家庭聚小群,定居。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白头曲嘴鹪鹩分布图

喜栖于阴暗潮湿的林区、灌丛、沼地、岸边等地。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

生长繁殖

营巢于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杂草丛、灌丛上等多种环境。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圆屋顶状。繁殖期在11月—2月左右,产卵2—6枚,褐色有斑点。

地理分布

(2种)

1.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albobrunneusw分布于巴拿马,从运河区东部到西达里恩。

2.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harterti分布于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白斑尾柳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斑尾柳莺的图片

白斑尾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英文名:Kloss’s Leaf Warbler)为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由原白斑尾柳莺挂墩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原白斑尾柳莺现作为云南白斑尾柳莺。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具顶纹,具两道黄色翼纹,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中文学名:白斑尾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英文俗名:Kloss’s Leaf Warbler

命名作者:La Touche, 192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柳莺属(Phyllos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se,c Sichuan, se Yunnan, to sc,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原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分化为两个独立鸟种——云南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和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外形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褐。

叫声:鸣声似山雀,典型的高调单音节pitsu接三音节的titsui-titsui-titsui或双音节的titsu-titsu-titsu。叫声类似,为单音的pitsiu或pitsitsui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斑尾柳莺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冠纹柳莺上体绿色较少,下体更白。

地理分布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季候鸟。本种繁殖于中国东南山区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并可能于广东北部的八宝山。迁徙经中国华部。

生活习性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带。

两翼同时快速鼓振,与冠纹柳莺相反。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3-5只成群。常在树冠层、有时也在林下灌木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快速地在叶丛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不易观察。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悦耳,其声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生长繁殖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地上,每窝产卵3-4枚。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盘尾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大盘尾的图片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英文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是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

大盘尾(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为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带箭鸟、长尾姑、大拍卷尾。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活动于原始密林中以及亦见于林区空旷出处或林间草地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曼谷至Ayuthia。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

英文俗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卷尾科(Dicruridae)

中文属名:卷尾属(Dicr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7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大盘尾
大盘尾

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50cm,共有13个亚种。通体黑色,具紫蓝色金属闪光;头顶额羽发达成簇状羽冠;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延长,中部羽干部分裸出,其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增大,形成“盘状尾”。栖息于热带地区的雨林及季雨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北部、越南北部及中国海南。

中文学名:大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paradiseus

别称:大拍卷尾、长尾姑、带箭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卷尾科

属:卷尾属

种:大盘尾

亚种:13种

命名时间:Linnaeus,1766

英文名称:GreaterRacket-tailedDrongo

外形特征

大盘尾
大盘尾

大盘尾是一种中等体形的鸟类,体长约33cm,加上延长的尾羽,可达66cm。雄性成鸟:通体黑色,具金属紫蓝色光泽;额部簇状羽冠甚形发达,耸立在头顶前部,向前把鼻孔覆盖,有的几伸达嘴前端,向后延伸至枕部,冠羽纯黑,羽缘闪光泽;头顶羽端缘呈鳞状斑光泽;眼先、颊及耳羽纯黑色;头颈侧和后颈羽呈披针状,闪紫蓝色光泽;上体背肩部闪金属光泽显著,腰和尾上覆羽仅微沾光泽;尾羽叉状具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的羽轴甚形延长,羽轴干部分裸出,其内翈退化或狭窄,外翈宽阔而发达,故尾羽末端的外翈较内翈显著更宽大,向外曲折并盘卷向上,形成一对“盘状尾”;初级飞羽黑色,内翈黑褐、外翈具较著的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覆羽黑色闪光泽。下体颏至尾下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喉胸部鳞状斑光泽较著、腹和胁光泽较弱;翅下覆羽和腋羽黑褐色,常具灰白色尖端斑。雌性成鸟类似雄鸟但体型稍小;羽稍呈黑褐色且金属闪光较弱。幼鸟体羽显然呈黑褐色,光泽不甚显现;头部簇状冠羽短而狭窄,胸部羽及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端缘;翅下覆羽及腋羽暗褐黑色,羽端灰白斑大而显著。虹膜红色到深红色,嘴、脚及爪均黑色。体重♂81-95g,♀73-100g;体长♂460-602mm,♀456-547mm;嘴峰♂35-39mm,♀28-39mm;翅♂162-166mm,♀156-163mm;尾♂300-450mm,♀296-390mm;跗蹠♂25-30mm,♀26-33mm。(注:雄性——♂;雌性——♀)

地理分布

大盘尾
大盘尾分布地区

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云南西部盈江、南部西双版纳、绿春,海南岛西部、中部和南部山地

生活习性

大盘尾
大盘尾

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原始密林,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亦遇见于林区间空旷处,或林间草地附近,也经常出现于竹林、农田和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果园和疏林草坡等开阔地带。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偶而突然起飞,急速追捕过往飞行的昆虫,又返回原栖息枝头处;有时亦飞翔于空旷林间草地,作波浪式的起伏或滑翔,身体后端飘着一对“盘状尾”,追捕地上草丛间受惊飞起昆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有时也见成3-5只的小群。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通常站在树木高处窥视周围动静,发现猎物立刻飞去捕捉,然后飞回原处吞食。

生长繁殖

大盘尾
大盘尾大盘尾(孵卵)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1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m以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两种类型,多为白色,偶尔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深浅两层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6-32.4mm×20-22.5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1.邦吉岛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anguey)

2.短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brachyphorus)

3.斯里兰卡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ceylonicus)

4.美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formosus)

5.大盘尾云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grandis)

6.马来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hypoballus)

7.大盘尾海南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johni)

8.长尾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lophorinus)

9.尼科巴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nicobariensis)

10.安达曼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otiosus)

11.大盘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aradiseus)

12.金泽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platurus)

13.仰光大盘尾(学名:Dicrurusparadiseusrangoonensis)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d0e3793ca476a28bd490eeda77abe212e965c72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