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生态与行为 保护现状 出现 美称 飞行冠军 勇敢之鸟
北极燕鸥(学名:Sterna paradisaea,英文名:Arctic Tern)是鸥科燕鸥属的鸟类。
北极燕鸥(学名:Sterna paradisaea)是属于燕鸥科的一种海鸟。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并于北极、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的地方进行繁殖。北极燕鸥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约24,000英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
中文学名:北极燕鸥
拉丁学名:Sterna paradisaea
英文俗名:Arctic Tern
命名作者:Pontoppidan, 1763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燕鸥属(Stern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Subantarctic Ocea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是体型中等的鸟类,一般长33-36厘米,其翼展为76-85厘米,重86-127克。其喙和其短而有蹼的脚一样呈深红色,像其他燕鸥般,北极燕鸥亦有高展翼比的翅膀(长而窄)和一个分叉的尾巴。
其成体的羽毛呈灰色,唯颈背和头顶呈黑色,脸颊呈白色。其翅膀呈淡灰色,在接近翅膀尖端的位置则淡至将近无色。它们的尾巴呈白色,腹部则呈淡灰色。雌雄之外貌相似。冬天时的羽毛也相似,唯头顶的颜色更淡,而其喙则更深色。
幼体不同于成体的是幼鸟的喙和脚呈黑色,翅膀呈“鳞片状”,其翼尖的羽毛相对地深色。在幼鸟过第一个夏季时,它们头顶的颜色亦很淡。
北极燕鸥与普通燕鸥和红燕鸥很相似,但它们的颜色和外型稍有分别。与普通燕鸥比较之下,北极燕鸥的尾巴更长,且其喙的颜色较单调,而跟红燕鸥比较下,其体色稍深,翅膀亦较长。
北极燕鸥最接近的近亲都是南极的物种,有南美燕鸥(South American Tern,Sterna hirundinacea)、克格伦燕鸥(Kerguelen Tern,S. virgata)及南极燕鸥(Antarctic Tern,S. vittata)。在越冬地,北极燕鸥可被轻易区别;那六个月的换羽是最佳线索,在南方为夏季时,北极燕鸥会换上冬季的羽毛。且南方的物种在飞行时翼尖并不会较深色。
地理分布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的繁殖区遍及全球且非常接近极地;它们暂时并未被发现有任何亚种。当北半球进入夏天时,它们就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一带较低温的海岸地区出没。当南半球进入夏天时,它们就会飞往南极。北极燕鸥的分布区域达10,000,000平方公里。
北极燕鸥以其迁徙闻名;它们每年从北极的繁殖区飞往南极,然后再飞返北极。这么一个来回各19,000公里的迁徙旅程 令这种鸟每年能看见两个夏天及全球所有动物每年所见过最多的白昼。北极燕鸥平均一生飞行的路线等于地球往月球来回一次约760,000公里。一个可以证明北极燕鸥非凡飞行能力的例子,就是1982年的事。1982年夏天,人们把一只羽翼未丰的小北极燕鸥系放于英国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法尔恩群岛(Farne Islands),在那一年的10月,它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被发现,证明它这只羽翼未丰的小北极燕鸥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已横越海洋,飞行了超于22,000公里。另一例子是在1928年7月23日把一只小北极燕鸥系放于加拿大拉布拉多,并在四个月以后在南非被发现。
北极燕鸥迁徙时通常都会离开海岸很远,因此,除了繁殖季节以外,它们鲜少能在岸上被发现。
生长繁殖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是终生的配偶,且大部分的北极燕鸥每年都会迁徙到同一个地方。北极燕鸥会在三四岁开始进行繁殖。求爱的行为开始,尤其是在它们首次筑巢时。求爱由所谓的“高高飞翔”开始,雌性会把雄性追至高空,而后慢慢下降。之后的是“鱼飞翔”,雄性会把鱼送给雌性。在陆地上的求爱行为则是炫耀竖起的尾巴,及垂下的翅膀。在这以后,通常两只北极燕鸥会相互绕着圈子飞行。
在英国诺森伯兰郡的法尔恩群岛的一只小北极燕鸥。
在两只北极燕鸥都决定好在一个地点筑巢后,它们就会一起保卫著那地点。在这时,雄性会继续把食物送给雌性吃。在这以后不久,交配就会开始进行。繁殖会在海岸、海岛进行,偶尔也会在近海的内陆冻原进行。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并通常与普通燕鸥夹杂在一起。它们每巢产卵一至三枚,通常是两枚。
北极燕鸥是最有保护意识的燕鸥之一,严守着它们的巢和幼鸟。为保卫鸟巢,它们会不惜攻击大型的侵略者甚至是人类,通常主要是攻击敌人的头的顶部和后部。虽然它们太细小,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它们仍然有能力令敌人受伤并流血。其他在附近的鸟亦可受到北极燕鸥的保护。
北极燕鸥的雄雌两性个体均会负起孵蛋的工作。幼体会在22至27天后孵出,并会在21至24天后长出羽毛。若成体时常受到外界的其他打扰,孵卵的时间则可延长到34天之久。
在小燕鸥刚刚孵出后,它们身上的都是羽绒毛(Down feather)。不论是晚熟性还是早熟性的幼燕鸥都会在孵出飞后一至三天开始四处走动和探险,了解它们四周的环境。一般来说,它们都不会迷路,回不了巢的。幼鸟在孵出后的十天仍然能得到父母的庇护。幼燕鸥通常都会吃鱼的,而它们的父母总是会故意捕捉一些较大的鱼给幼鸟,而后让那些幼鸟自己去进食。雄性的燕鸥每次可以带比雌鸟更多的食物。燕鸥父母大约会喂幼鸟一个月,然后幼鸟就会开始断乳。不久之后,幼鸟会开始学习自行摄食,包括冲进水中捕鱼的高难度摄食方式。幼鸟会获父母的帮助一同飞往南方越冬。
北极燕鸥是长寿的鸟类,比很多其他陆栖的鸟类都要长寿。北极燕鸥中最长寿的记录为34岁。在北极燕鸥中,20岁并不少见。
生态与行为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的食物会随地区和时间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它们都是肉食性的。它们大多都是吃小鱼或水生的甲壳亚门的。 鱼类在它们的食物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们吃的鱼有鲱鱼、鳕鱼、玉筋鱼和胡瓜鱼,而水生甲壳亚门则有片脚类、螃蟹和磷虾。有时它们亦会吃软体动物、水生的虫或浆果,而在它们北方繁殖区,它们亦会吃昆虫。
北极燕鸥有时会直插进水中,以捕捉很接近水面的猎物。在繁殖区,它们亦会在空中追逐昆虫。北极燕鸥也会偶尔猛然袭击其他鸟类,令它们受惊而放开了猎物,然后抢夺它们的猎物。它们袭击的对象包括同种的鸟类、其他燕鸥(如普通燕鸥)和一些其他海鸟及鸊鷉科物种。
在筑巢时,北极燕鸥很容易被猫或其他动物袭击。除了其他动物会破坏它们的巢外,体型更大的银鸥更会偷它们的蛋和小燕鸥。在喂食时,贼鸥、海鸥和其他燕鸥常会侵扰它们并偷它们的食物。它们常会与其他燕鸥如普通燕鸥和红燕鸥等群集在一起。
保护现状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被一些国家视为受威胁及需要关注的物种。它们亦是列在“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Agreemen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frican-Eurasian Migratory Waterbirds)中的物种之一。 在新英格兰,北极燕鸥曾于19世纪末被大量猎杀来制女帽,几乎灭绝。1950年开始,格陵兰西部的北极燕鸥数量就一直在大幅度下跌,时至今天,一些猎杀行动仍在进行。
在南部,北极燕鸥的数量亦不断下降,而其主要原因是食物短缺。
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认为北极燕鸥的数量从1988年开始已渐趋稳定,相信现时全球约有1,000,000只北极燕鸥。
受全球暖化影响,北极燕鸥近年已因极地冰架融化而濒临绝种。
出现
在一些国家及其境外领的邮票中可以看到北极燕鸥。这些境外领有奥兰群岛、奥尔德尼岛(Alderney)及法罗群岛,而国家有加拿大、芬兰、冰岛及古巴。北极燕鸥亦曾在美国搞笑剧“这究竟是谁的台词”(Whose Line Is It Anyway?)中被提及到。
美称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易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总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顶呢绒的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是北极的神物。
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当南极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0000多公里。
信鸽不及北极燕鸥的本领,但它能辨识的距离,至少也有2000里。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它开始起飞,飞起来,绕着圈飞起来,圈越绕越大,越绕越大,然后它看准了,看准了方向,看准了目标,以近乎直线的路程,直抵起点。这起点是它的家,它在2000里之外,以近乎直线的方式回家。
飞行冠军
北极燕鸥北极燕鸥(学名Sterna paradisaea)是燕鸥科的一种海鸟。这种鸟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繁殖区为北极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这些近北极的地方。这种鸟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它们每年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的海洋,再北迁回繁殖区(约24,000英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
北极燕鸥的迁徙堪称鸟类世界之最:在北极圈北部繁殖,然后南下至南极过冬,单程直线距离就达到17,500公里。它们这么做可以利用两个极地漫长的白昼来进行长时间的觅食。通过对燕鸥做标记然后对它们的活动进行追踪,人们很大程度上清楚了这些燕鸥的迁徙路线。如许多加拿大境内的北极燕鸥,通过西风带穿越大西洋到达欧洲沿海,然后南下。虽然大部分种类从海上迁徙(途中进行觅食),但也不乏选择陆上线路的。如许多沼泽地燕鸥会从繁殖地穿越撒哈拉沙漠抵达它们在非洲的过冬地。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只小小的北极燕鸥竟然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迁徙距离是人们以前认为大约2倍。
新的微型追踪器最近显示,这只体重4盎司(113克)的北极燕鸥每年沿着“Z”字形路线,在格陵兰和南极洲之间迁徙。在这个过程中,这只北极燕鸥经常飞行4.4万英里(7.1万公里),与之相比,它的竞争对手灰鹱(sooty shearwater)的飞行距离大约是4000英里(6440公里)。
北极燕鸥该研究的论文作者,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的卡尔斯顿·伊格冯说:“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但我们能够显示这些小鸟所做的一切,这还是第一次。”据研究人员估计,由于北极燕鸥经常活30多年,它一生要飞行大约150万英里(240万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次。
在这以前,科学家只能利用追踪器对大型鸟类进行追踪,因为对小型鸟类来说,这些仪器太大,它们很难带动。不过该科研组采用的由英国南极调查局研发的这种微型追踪器,重量仅为二十分之一盎司(1.4克),把它绑在北极燕鸥这样的小型鸟类腿上,它们仍能自如飞行。发现北极燕鸥经常在北大西洋停留一个月,伊格冯感到非常吃惊,也许它们是为了在那里捕点小鱼和甲壳动物吃,以补充能量,然后开始飞越热带地区。春季从格陵兰返回时,北极燕鸥仍沿着“Z”字形路线飞行。这些小鸟并不是直接飞往大西洋中部,而是从南极洲飞往南美洲,然后再到北极。但是它们的这一疯狂行为很有秩序。伊格冯说:“这是一个数千公里的绕行路线。但是当你对它进行分析时,发现这非常合理,非常有秩序。”他表示,这些小鸟显然在循着一个巨大的螺旋风模式飞行,以避免飞入风中。
尽管有这样一条路线,但是人们并不清楚北极燕鸥为什么要进行这么长的迁徙。伊格冯说:“我认为,它们是在循着丰富的(极地)觅食区飞行。”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勇敢之鸟
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北极燕鸥聪明而勇敢,总是聚成几万只的大群,进行集体防御。貂和狐狸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得三思而后行之。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有头北极熊试图悄悄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想偷它们的蛋或者幼子吃。但当它那笨拙的身躯一暴露,北极燕鸥立刻出击,成群结队冲下去,用坚硬的喙猛啄北极熊的脑袋。北极熊只有招架之功,却回击乏术,,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鼠窜而去。
白头海雕的名称由来、外形特征、食肉猛禽、视觉特征、飞行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美国国鸟、文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白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英文名:Bald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鸟类,又名美洲雕、白头雕、白头鹰,亦有称之为秃鹰,是美国国鸟。白头海雕为北美洲所特有,是一种大型猛禽,特征是头部全白,嘴、脚黄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一只完全成熟的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体重大约5~10公斤,平均寿命15~20年。白头海雕的大小随着年龄、性别和生活区域的不同而变化。未成年的雕往往比成年雕个头还大,这是因为年轻的雕会有较长的尾羽和翅羽,但头部不是白色。
中文学名:白头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英文俗名:Bald Eagl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海雕属(Haliaeetus)
繁殖区:北美洲 : 广泛分布, also nw Mexico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名称由来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的俗名及学名均是源于雄性白头海雕的头。俗名中的“bald”其实是源于一个英语的旧词“piebald”,意为“黑白相间的”,表示了它们白色的头部、尾部和黑色的身躯。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中的“Haliaeetus”是新拉丁语,意思是“海雕”,而“leucocephalus”一字是拉丁语,意思是“白头”。
白头海雕有时候会被人们从英文直译为秃鹰,这会让人以为白头海雕像秃鹫一样头上没有羽毛。白头海雕之所以被叫做“秃鹰”是因为白头海雕的头部为白色,并且一直覆盖到颈部,闪闪发光,同身上的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常给人以没长羽毛的“光秃秃”的感觉,所以俗称为“秃鹰”。
外形特征
白头海雕夫妻在观日落
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样,雌雕比雄雕个头要大,其中的原因有许多种可能。有些生物学家认为,雌雕的大个头能让它们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巢、蛋和小雕。个头较小的雄雕翱翔起来更为轻松,因此它们更能守护好自己的地盘。雌白头海雕的翼展长达2.3米,雄白头海雕的翼展却仅有1.8米。
亚成鸟
白头海雕亚成鸟无成鸟的白色头部特征。
成年白头海雕(左)和亚成体白头海雕(右)在一起,Homer, AK
白头海雕亚成鸟头部,Homer, AK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头海雕和吼海雕的区别:两者都是白色头部的海雕,但区别很明显:首先地域分布不一样,白头海雕分布于北美洲,吼海雕分布于非洲;白头海雕仅头部白色,吼海雕头部、胸部、颈背部相连全为白色;白头海雕外形十分雄壮。
非洲的吼海雕
食肉猛禽
白头海雕争食
白头海雕的足非常强壮,可以用来捕杀猎物。它们的足底粗糙得像砂纸。这有助于让它们抓紧那些身体滑腻的猎物,例如鱼或蛇。相对于它们身体的大小而言,白头海雕的足也真是够大了——竟有15厘米之长。白头海雕有四个足趾,三个在前,一个在后。足趾顶端长有长而弯曲的爪。这些爪尖利如刀,是白头海雕最厉害的武器,它们甚至比这种肉食鸟那钩状的喙还要危险。其中最有力的是后足趾和后爪。当白头海雕捕获猎物时,它的后爪会深深地插入猎物的体内,往刺穿要害器官,比如心脏或肺部。白头海雕的后爪弧长可达7~8厘米。
就像别的鸟类一样,白头海雕是没有牙齿的。它们必须把食物一块一块吞下去,用钩状的喙将猎物撕成一口一口的碎块。即使雕爪未能彻底杀死猎物,那么来自雕喙的一记猛啄也足够结果它的性命了。
视觉特征
白头海雕的眼睛
视觉是白头海雕最重要的一种感觉,白头海雕良好的视觉使它们能够更容易瞧见猎物的藏身处。白头海雕卓越的视觉部分地要归功于它那双大的眼睛。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雕长了许多颈骨,颈部因而可以灵活地活动。雕能将头部转动270度——也就是四分之三个圆。像许多别的鸟类一样,白头海雕的双眼各长了一层特殊的眼睑,叫做瞬膜。这层眼睑能使眼睛保持湿润,能替眼睛反射刺激。
白头海雕眉骨突起,使它们外表看来很是凶猛。这种突起和瞬膜一样,可以在烈日下遮护雕眼,还能为雕眼挡风蔽尘。白头海雕飞下来往树上栖息时,碰断的树枝树条也许会弹起来,突起的眉骨就能起到保护雕眼的作用。此外,突起的眉骨还能使雕眼免受挣扎中猎物的伤害。
飞行特征
飞翔的白头海雕, Homer, AK
白头海雕有一副轻薄而中空的骨架,空隙中充满空气。雕骨中有许多是凝聚或连结在一起的,这就使得它们格外结实。这种骨架在它们飞翔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托举它们。雕的骨架重量还不及其羽毛重量的一半。白头海雕尾部长有一个特殊的腺体。这个腺体在受压时会分泌出油状液体,雕把这种液体涂在羽毛上。这种油液能帮助羽毛防水保持羽毛的整齐。鸟一旦梳洗羽毛,就会使劲儿摇摇身子,抖落松动的羽毛,也令其他的羽毛各归其位。彻底整理一次羽毛要花很长时间。一只健康的成年白头海雕有7000多支羽毛。
地理分布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在冬天时亦一定会留在数个越冬地。从11月到2月,一至二千只的白头海雕会前往卑诗省的斯挂密斯越冬,路程约相等于从温哥华到惠斯勒的那一段路的长度。牠们会沿着斯挂密斯河和切卡穆斯河飞行,因为那里有很多鲑鱼卵吸引着它们。
生活习性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较喜欢栖息在海岸、河流、大湖泊附近,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鱼类,对它们来说是极丰富的食物资源。研究显示它们较喜欢周长超于11公里的水源,而面积大于10k㎡的湖泊就最适合要繁殖的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是飞行的能手。它们在滑翔和鼓翼时的飞行速度可达时速56~70公里,若飞行时抓着鱼,其飞行速度仍可达时速时速48公里。
白头海雕并不常迁徙。若牠们的领地接近水源的话,它们就不会迁徙,整年待在那里,但是如果它们的领地不接近水源的话,它们就会在踏入冬季时往南迁,或是往海岸的那一方迁徙,让自己在冬季期间仍可方便地觅食。白头海雕选择的迁徙路线要视乎该路线的暖流、上升气流及食物资源是否有利。在迁徙期间,它们会靠暖流往上攀升,而后往下滑翔,就这样使用暖流前进,而当遇上断崖和一些峭壁时则使用上升气流,掠过这些地带。一般而言,它们会在日间进行迁徙,因为那时太阳才能造成暖流,帮助它们飞行。
食性
白头海雕捕鱼
白头海雕以鱼类为主食,所以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海纳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区域,每年11月的鲑鱼洄游鱼汛期间,在仅仅10多公里长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只白头海雕。
生长繁殖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为便于捕鱼,筑巢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树上,年复一年地使用和修建同一个巢。白头海雕为终生配偶制,雌雕每年产二卵,孵化期35天,小雕3个月后离巢独立生活。由于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使鸟产卵和孵化率下降,成年鸟的生存也受到威胁。
白头海雕在4到5岁时正式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当他们的年龄已大到足可进行繁殖时侯,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他们会寻找配偶进行交配,但若“夫妻”其中一方死了或失踪了,另一方会再选一个新的配偶。若一对夫妻多次尝试进行繁殖,但都失败的话,他们就会决裂,各奔东西,另觅佳偶。白头海雕求爱时会不断呼叫对方,然后一起飞行。在空中飞行时,他们会俯冲、追逐和翻跟斗,在飞至高空时,雌雄二雕会把对方的爪子抓牢,自由的落下,在碰到地面之前才分开。
美国国鸟
美国国鸟——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是美国国鸟。
1782年6月20日,大陆会议获许可采用部分为美国设计的国徽,包括:一只白头海雕抓住橄榄树枝和箭枝的国徽。在1916年到1945年之间,美国总统旗中的白头海雕是朝着左方的。在世界和平时美国国徽中的白头海雕会被改成脸向着橄榄树枝,有战事时美国国徽中的白头海雕则会被改成面向箭枝。
鸟类文化
白头海雕
在一些北美洲人的文化中,白头海雕是一种神圣的鸟,它们的羽毛像金鹰一样,在美洲土著的很多宗教和习俗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这些美洲土著认为白头海雕是神和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使者。在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歌舞庆典中舞者都是用白头海雕的爪子作为他们标志的一部分。通常在传统庆典中,人们都会用白头海雕的羽毛来作王位的标志、扇子、腰垫和头饰。
拉科塔族的印第安人会把白头海雕的羽毛赐给完成任务的人作为奖赏。现在,白头海雕的羽毛可用于其他大场面中,像是大学毕业典礼,就很可能会用得上白头海雕的羽毛。此外,拉科塔还会用白头海雕骨头制成的笛子奏乐。对波尼族印第安人来说,白头海雕象征着繁殖力,因为它们的鸟窝建在高处,且它们在受到攻击时会奋不顾身的保护它们的幼鸟。另外,瓜基乌图族印地安人会用白头海雕来欢迎重要的客人。
在有关海雕羽毛律法中,只有个别获得许可的美洲原住民才可以取得海雕或金鹰的羽毛,且仅可用于宗教用途上。
保护现状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在1782年被定为美国国鸟的时候,美国本土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一共大约有10万只白头海雕。但是美国建国后持续不断的国土开发,使白头海雕的栖息地迅速减少,过分捕猎更导致白头海雕数量进一步下降。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白头海雕和金雕保护法案,禁止捕杀和买卖白头海雕,并在民间加强了保护白头海雕的宣传。这项法律颁布后,白头海雕的数量在40年代初在很多州都有所回升。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大量使用DDT等农药。这些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白头海雕的体内,使白头海雕的蛋壳变软,因此无法孵出小鹰。另外,人类活动造成的白头海雕栖息地缺失更加重了对白头海雕的威胁。到了1963年的时候,美国大陆地区仅剩下417对筑巢的白头海雕。
2010年5月,据《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美国国鸟白头海雕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食物危机,而且DDT等化学药物也让这种珍稀鸟类濒临灭绝。凭借物种再引入计划的帮助,在2010年大约有70只成年白头海雕和十几只雏鹰生活在海峡群岛的8个岛上。
保护现状
观鸟者在观赏白头海雕
1973年,在美国国会通过濒临灭绝物种法案之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局在美国大陆48个州中的43个州把白头海雕列为濒临灭绝物种,而在其他5个情况好一些的州,白头鹰被列为濒临威胁的物种。
1995年,白头海雕在43个州的“濒临灭绝物种”定级全部被改为程度较轻的“濒临威胁物种”。
2003年,美国大陆地区的白头海雕数量已经达到7600多对,比1963年的时候增长了近20倍。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白头海雕被列入附录I。
安第斯动冠伞鸟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行为、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安第斯动冠伞鸟(学名:Rupicola peruvianus,英文名:Andean Cock-of-the-Rock)是伞鸟科动冠伞鸟属的鸟类。
安第斯冠伞鸟(学名:Rupicola peruvianus)属雀形目伞鸟科,也称安第斯动冠伞鸟,是一种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云雾林内的中形雀形目鸟类。是秘鲁的国鸟。
中文学名:安第斯动冠伞鸟
拉丁学名:Rupicola peruvianus
英文俗名:Andean Cock-of-the-Rock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伞鸟科(Cotingidae)
中文属名:动冠伞鸟属(Rupicola)
繁殖区:南美洲 : w Venezuela to Boliv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安第斯动冠伞鸟是种中形,体长约32厘米的雀形目鸟种,有明显的两性异形。雄鸟有大的碟形鸟冠,身披绯红色或鲜橙色的羽毛,尾羽及飞羽均为黑色,肩羽则为淡灰色,鸟啄带有淡黄色;雌鸟羽色主要为暗褐色,明显较雄性晦暗,鸟冠也小得多,鸟啄尖端有黄色点缀。虹膜色彩变化很大,不同性别及不同亚种均有不同的色彩,雄性包括红到橙黄到蓝白色,雌性则由白到淡红到褐色也有。
安第斯冠伞鸟:雄鸟
安第斯冠伞鸟:雌鸟
分类地位
安第斯动冠伞鸟是动冠伞鸟属两种物种中的其中一种,首先由英国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JohnLatham)于1790年描述。属名Rupicola来自拉丁语,前半部rupes代表“石”或“峭壁”,后半部cola代表“栖息”,来自这类鸟类栖息筑巢于石墙上的习性。种加词peruvianus则是“来自秘鲁”的意思,在较旧的著作中也会见peruviana这个种加词。已有四个亚种被确认:
一、R.p.peruvianus-指名亚种
二、R.p.aequitorialis
三、R.p.sanguinolentus
四、R.p.saturatus
地理分布
安第斯动冠伞鸟的分布十分广泛,南美洲大陆安第斯山脉上的云雾林内均有其踪影,生活范围达260000km2,国境包括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及玻利维亚等。主要在海拔500至2400米的一些深谷、或有河流流经的森林山区内。常在中至低的林区内逗留活动,但也会因寻觅果实而到达较高的地区,并跨越空旷的林地。一般性格较害羞,不喜欢引人注目,多在其飞行往不同谷地时惊鸿一瞥。
行为
鸣叫
在求偶场内雄性安第斯动冠伞鸟会发出多样的呜叫,此外在觅食时,如它们受到骚扰,也会发出极响亮刺耳的“呜吓”叫声。
食物
以果实及昆虫为主为,偶尔也会捕食如青蛙及蜥蜴等脊椎动物。它们也是众多会追随行军蚁的物种中的其一。
筑巢
鸟巢由雌性全权负责,多建在石脉外露或一些洞穴上,并用泥涂得厚厚的。一巢多诞下两枚白色的鸟蛋。
生长繁殖
安第斯冠伞鸟
雄性安第斯动冠伞鸟近观
整个繁育下代的过程中,雄性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求偶的展示上。它们会聚集在求偶场上与其他雄性竞逐异性,完成交配后则把所有工作交结雌性完成。这种倾向也代表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的。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对外界的影响十分敏感,因此详细的研究纪录并不多。其中一个纪录指雄性们会双双成组,并进行“对抗性的演示”。当中包括面对面的躬腰、跳跃、拍翼,有时甚至会猛咬喙部;与此同时会发出不同的嘎嘎及咕哝的叫声。当雌鸟接近时,动作会变得更加频繁激烈。整个演示就在疯狂的行为及吵杂的叫嚣中进行,而且夹杂着许多奇怪的叫声。其中一个研究指出求偶展示与光强度有关连,当早上的光强度与午间的光强度一样时,早上也会出现求偶展示。
保护现状
在IUCN红色名录内列为无危物种(LC)。
本文Hash:8926d738544ac2378e68421166ffd256affdf234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