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翅噪鹛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亚种分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橙翅噪鹛的图片

橙翅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elliotii,英文名:Elliot’s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26厘米)的噪鹛,是我国特有鸟类,留鸟。全身大致灰褐色,初级飞羽橙黄色,臀及下腹部黄褐。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

中文学名:橙翅噪鹛

拉丁学名:Trochalopteron elliotii

英文俗名:Elliot’s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7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彩翼噪鹛属(Trochalopteron)

繁殖区:古北界 :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橙色

外形特征

橙翅噪鹛:形态特征图
橙翅噪鹛:形态特征图

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雌雄羽色相似。

全身大致灰褐色,上背及胸羽具深色及偏白色羽缘而成鳞状斑纹。脸色较深。臀及下腹部黄褐。初级飞羽基部的羽缘偏黄、羽端蓝灰而形成拢翼上的斑纹。尾羽灰而端白,羽外侧偏黄。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我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种类。

虹膜黄色,嘴黑色,脚棕褐色。

亚种分化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橙翅噪鹛昌都亚种(学名:Trochalopteronelliotii bonvalotii)。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兰达。

橙翅噪鹛指名亚种(学名:Trochalopteronelliotii elliotii)。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青海、甘肃、陝西、四川、湖北、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生活习性

橙翅噪鹛
橙翅噪鹛

习性:结小群于开阔次生林及灌丛的林下植被及竹丛中取食。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在灌丛下部枝叶间跳跃、穿梭或飞进飞出,有时亦见在林下地上落叶层间活动和觅食,并不断发出’古儿、古儿’的叫声,尤以清晨和傍晚鸣叫频繁,叫声响亮动听。受惊后或快速落入灌丛深处,或从一灌丛飞向另一灌丛,一般不远飞。

生境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400米的山地和高原森林与灌丛中,在西藏地区甚至分布到海拔4200米的山地灌丛间,也栖息于林缘疏林灌丛、竹灌丛、农田和溪边等开阔地区的柳灌丛、忍冬灌丛、杜鹃灌丛和方枝柏灌丛中。

食性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橙翅噪鹛,摄影:老兵不油,拍摄地点:甘孜甲根坝,拍摄时间:2011-10-22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属杂食性。所吃昆虫主要以金龟甲等鞘翅目昆虫居多,其次是毛虫等鳞翅目幼虫,其他还有叶蜂、蚂蚁、蝗虫、蝽象等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螺类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性植物以蔷薇属果实居多,其次为马桑、荚迷、胡颓子和杂草种子等,也吃少量玉米芽和麻子等农作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木丛中,巢多筑于灌木或幼树低枝上,距地高0.5~0.7米。巢呈碗状,外层主要由细枝、树皮、草茎、枯叶等材料构成,内垫以细草茎和草根,有时还垫有细的藤条。巢的大小为外径13.8~20厘米,内径8~9厘米,深5~7厘米。每窝产卵2~3枚,卵天蓝色或亮蓝绿色、钝端被有稀疏的黑褐色斑点。卵呈椭圆形,大小为27.5~30毫米×20~21.4毫米,平均28.5毫米×20.8毫米,重5.5~6克。

地理分布

橙翅噪鹛:地理分布图
橙翅噪鹛:地理分布图

中国中部至西藏东南部及印度东北部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从大巴山、秦岭及岷山往南至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亚种preswalskii分布于从甘肃北部祁连山区南至青海东部。常见于海拔1200~4800米所有森林类型的林下植被。

保护现状

橙翅噪鹛
橙翅噪鹛

橙翅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中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噪鹛。

噪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噪鹃的图片

噪鹃(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英文名:Asian Koel)是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的鸟类,俗名嫂鸟、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和其他杜鹃科的鸟类一样,营巢寄生,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活动于居民点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从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边的疏林都有踪迹,但习性隐蔽,难得一见。叫声独特。

中文学名:噪鹃

拉丁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

英文俗名:Asian Koe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噪鹃属(Eudynamy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噪鹃:形态特征图
噪鹃:形态特征图

体大(42厘米)的杜鹃。全身黑色(雄鸟)或白色杂灰褐色(雌鸟),嘴绿色。

雄鸟:全身纯色(蓝黑色),但幼鸟也具斑点。

雌鸟:全身布满白色斑点且尾羽具有规则显著的白色横纹。

虹膜-红色;嘴-浅绿;脚-蓝灰。

叫声:日夜发出嘹亮kow?wow声,重音在第二音节,重复多达12次,音速音高渐增。也有更尖声刺耳、速度更快的kuil, kuil, kuil, kuil声。

噪鹃雄鸟
噪鹃雄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生活习性

昼夜不停的响亮叫声吸引着观鸟者,但几乎无人见过此鸟,因其极隐蔽,常躲在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

噪鹃
噪鹃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生长繁殖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和其他杜鹃一样,具有巢寄生的特性,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繁殖期3~8月,自己不营巢和孵卵,通常将卵产在黑领椋鸟、喜鹊和红嘴蓝鹊等鸟巢中,由别的鸟代孵代育。

地理分布

噪鹃:地理分布图
噪鹃:地理分布图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南太平洋诸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亚种chinensis为中国北纬35°以南大多数地区夏季繁殖鸟;Harterti为海南岛的留鸟。

亚种分化

噪鹃
噪鹃

噪鹃华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chinensis)。分布于中南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州。

噪鹃海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hartert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海口。

保护现状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剑鸻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剑鸻的图片

剑鸻(学名:Charadrius hiaticula,英文名: Common Ringed Plover)为鸻科鸻属的鸟类,台湾称为环颈鸻(注意:大陆和台湾对于水鸟的命名存在混乱)。冬候鸟,数量稀少。习性同其他鸻。是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协定中的保护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剑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hiaticula

英文俗名:Common Ringed Plov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古北界 : n, also ne Canada

非繁殖区:sw 古北界,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9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剑鸻
剑鸻

中等体型(19厘米)的较丰满的黑、褐及白色鸻。比金眶鸻体型为大,黑色的前顶冠上无白色饰纹,腿橘黄,飞行时翼上具明显白色横纹。

成鸟的黑色斑纹在亚成鸟为褐色,嘴全黑,腿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黄色;脚-黄色。

叫声:圆润的笛音tu-weep , 第二音调高。

剑鸻:繁殖羽
剑鸻:繁殖羽
剑鸻:幼鸟
剑鸻:幼鸟
剑鸻
剑鸻
剑鸻:雏鸟
剑鸻:雏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剑鸻与金眶鸻的区别:

剑鸻与长嘴剑鸻的区别:

地理分布

剑鸻
剑鸻

分布范围:繁殖于加拿大、格陵兰及古北界的北极区;冬季南移至南欧,非洲及中东。

分布状况:迷鸟至中国东北,偶有候鸟至香港。可能于其他地方也有出现但被忽视。

生活习性

剑鸻
剑鸻

剑鸻指名亚种剑鸻栖息于沿海海岸、河口沙洲,内陆河流、湖泊岸边及其附近沼泽、农田和草地上。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数十上百只的大群。特别喜欢在水边沙滩和沙石岸边活动。主要以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剑鸻
剑鸻

繁殖期5—8月。营巢于沿海海岸和北极苔原以及内陆河流、湖泊岸边。通常置巢于离水域不远的沙地或沙石地上。巢甚简陋,主要由亲鸟在沙地上刨一浅坑即成,内无任何内垫物,有时垫有少许猫尾草。

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灰色,其上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2—38.3×24—27毫米,平均35.31×25.67毫米。孵化期23—25天。

亚种分化

剑鸻
剑鸻

剑鸻苔原亚种剑鸻指名亚种 Charadrius hiaticula hiaticula

剑鸻苔原亚种 Charadrius hiaticula tundrae

保护现状

剑鸻
剑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d1e19215c7ff3087bedb8c22756280483e896cc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