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鸮的基本信息、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生长繁殖、相关信息、亚种分化

导读: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生活环境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生长繁殖 相关信息 亚种分化

鬼鸮的图片

鬼鸮(学名:Aegolius funereus,英文名:Boreal Owl)是鸱鸮科鬼鸮属的鸟类。

鬼鸮(学名:Aegolius funereus)是鸟纲鸱鸮科的鸟类, 全长23一26厘米。雌雄羽色相同。额、头顶及枕部褐色,有白色椭圆斑。面盘白色外侧羽缘褐色。胸以下为白色,有褐色纵斑。翅褐色。主要栖息于草原、沼泽、苔原附近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属于留鸟,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亚洲中部、日本北海道、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鬼鸮,体小(25厘米)而多具点斑的小型鸮鸟。头高而略显方形,具白色的大”眼镜”。眉毛上扬呈吃惊状,紧贴眼下具黑色点斑。

中文学名:鬼鸮

拉丁学名:Aegolius funereus

英文俗名:Boreal Ow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鬼鸮属(Aegoli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基本信息

鬼鸮
鬼鸮

中文学名:鬼鸮

拉丁学名:Aegoliusfunereus

别称:浑斑古、小猫头鹰

鬼鸮
鬼鸮鬼鸮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鸮形目

科:鸱鸮科

属:鬼鸮属

种:鬼鸮

亚种:6种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英文名称:Tengmalm’sowl

英文名称:BorealOwl

全长约30cm。雌雄羽色相同。额、头顶及枕部褐色,有白色椭圆斑。面盘白色外侧羽缘褐色。胸以下为白色,有褐色纵斑。翅褐色,飞羽外翈有小白斑,内翈白斑较大。尾羽亦为褐色,外缘有5对白斑。虹膜黄色。嘴淡黄色,跗跖及趾均被白色羽,有褐色小斑点,爪黑褐色。鬼鸮体长23一26厘米,体重130克左右。头大,面盘显著,白色,眼先和眉纹也是白色,眼前有一小块黑斑。但是,它没有耳羽簇,与长耳鸮、短耳鸮不同。上体为朱古力褐色到灰褐色。头顶密杂以白色斑点,背部和肩部有大形白斑。下体为白色,有褐色斑纹。

外形特征

体小(25厘米)而多具点斑的小型鸮鸟。头高而略显方形,具白色的大”眼镜”。眉毛上扬呈吃惊状,紧贴眼下具黑色点斑。下体白,具污褐色纵纹。肩部具大块的白斑。与纵纹腹小鸮及体小得多的花头鸺鶹的区别在面庞为白色。 虹膜-亮黄;嘴-角质灰色;脚-黄,被白色羽。

鬼鸮
鬼鸮

叫声:占域叫声为一连串快速的七八个深沉哨音并于收尾时上升的popoppopapa声,甚远可闻。也作鼻音的ku-weeuk叫声或尖厉的chee-AK叫。雏鸟乞食时发出粗哑的爆破音叫声。

生活环境

栖息于草原、沼泽地、苔原附近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以小型鼠和昆虫为主食,也捕食小鸟、蛙等。营巢于天然树洞或利用啄木鸟的旧巢。鬼鸮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尤其是以松、桦、白杨为主的混交林,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常栖息于树冠层枝叶茂密处或树洞中。大多单独活动,没有迁徙行为,但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也喜欢到人家附近活动。在青藏高原的高山针叶林中,生活着鬼鸮的甘肃亚种(A.f.beickianus)。1928年,德国人Stresemann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附近首次发现并定名,之后在甘肃省境内再无报道。事隔70多年后,2000年研究组在甘肃莲花山重新发现鬼鸮繁殖。

地理分布

在中国罕见。亚种pallens为新疆西部天山的繁殖鸟或留鸟;sibiricus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及大兴安岭的繁殖鸟或留鸟;beickianus为甘肃中部、四川北部及青海东部的留鸟。可能有疏漏之处。

分布于黑龙江哈尔滨、帽儿山、大兴安岭[/url]、呼玛、同江、兴凯湖、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和黑河,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新疆天山、伊犁、尤尔都斯盆地,四川南坪,均为留鸟。几乎在我国全境越冬。国外分布于北美北部,欧亚大陆北部,有些离散种群在欧洲的西、中、南部,高加索等地。

鬼鸮
鬼鸮.

鬼鸮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亚洲中部、日本北海道、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西部等地。

生活习性

营巢于啄木鸟的洞穴,有时多配型。夜行性。栖于茂密的针叶林。

由于它的叫声多变,如吹笛一般,每隔几秒钟就重复一次,并且不断地交替变化,所以给人一种阴森可怕的感觉,因此得名。它的飞行快而直,稍呈波浪形飞行。主要以鼠类为食。也食昆虫、小鸟和蛙类等。捕食方式可以在飞行中猎食,也可以栖息于树上,等待猎物出现时才突然袭击。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中国物种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一7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的旧巢。每窝产卵通常为3一6枚,偶尔多至7一10枚。卵为白色,表面光滑无斑。雌鸟孵卵,孵化期25一27天。雏鸟晚成性,大约经过25—36天才能飞翔。

3~6月繁殖,每窝产3~6枚卵,孵化期25~27天。

相关信息

猫头鹰“鬼鸮”首现江城

2010年10月22日,在吉林市龙潭区江北林场,吉?质心窭嗷分颈;ふ静痘窳艘恢缓奔拿ㄍ酚ィ?30多年前,我只见过鬼鸮的标本,捕获以后,我们都非常兴奋。”唐景文说,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确定它叫鬼鸮。

唐景文介绍,鬼鸮属中小型猫头鹰的一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国际贸易保护条约。白天多躲藏在人烟稀少的森林中,晚上出来活动,以鼠类和昆虫为主,偶尔也捕食蛙类等小型动物。主要栖息于草原、沼泽、苔原附近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属于留鸟,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仅分布于黑龙江、甘肃、新疆、四川等个别地区,非常罕见。这只鬼鸮体长250毫米,体重140克,长了一张“圆圆脸”,脑袋很大,左眼上方有一处黑斑,羽毛主要以白、灰、褐为主,没有耳羽簇,一双溜圆的大眼睛经常做出“挤眉弄眼”的表情,十分惹人喜爱。但由于雌雄羽色相同,判断不了它的性别。

唐景文介绍,环志是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惟一编码的脚环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分类数据的研究方法。环志之后,唐景文便在10月23日将这只鬼鸮放生。

亚种分化

(6种)

1.鬼鸮指名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funereus)分布于欧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南到比利牛斯山脉,然后东到乌拉尔,高加索地区除外。

2.鬼鸮高加索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caucasicus)分布于高加索地区,可能进入土耳其北部。

鬼鸮
鬼鸮.

3.鬼鸮北方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pallens)分布于西伯利亚西部,田山,从西伯利亚南部东到中国东北(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库页岛)。

4.鬼鸮堪察加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magnus)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北部,从科雷马到堪察加。

5.鬼鸮甘肃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beickianus)分布于印度西北部(Lahul)和中国西部(青海)。

6.鬼鸮美洲亚种(学名:Aegoliusfunereusrichardsoni)分布于北美,从阿拉斯加中部,南到美国西部,东到加拿大和拉布拉多

猛鸮的基本信息、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栖息地、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猛鸮的图片

猛鸮(学名:Surnia ulula,英文名:Northern Hawk-Owl)是鸱鸮科猛鸮属的鸟类。

猛鸮(读音:měng xiāo),又名北方鹰鸮或长尾鸮,是一种猫头鹰。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它们虽又称“鹰鸮”,但并非属于鹰鸮属,而是猛鸮属下的唯一物种。中等体型(38厘米)的褐色鸮鸟。具鹰样的尾,脸部图案深褐色与白色纵横。额羽蓬松具细小斑点,两眼间白色,旁具深褐色的宽阔弧形纹饰,转而成白色弧型和宽大黑斑至颈侧。颏深褐色,下接白色胸环。上、下胸偏白,具褐色细密横纹。上体棕褐色,具大的近白色点斑。两翼及尾多横斑。分布于北欧、北亚及北美洲。在中国为罕见鸟。

中文学名:猛鸮

拉丁学名:Surnia ulula

英文俗名:Northern Hawk-Ow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猛鸮属(Surnia)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4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基本信息

猛鸮
猛鸮

中文名:猛鸮

拼 音:měngxiāo

英文名HawkOwl

学名:Surniaulula

外形特征

猛鴞是中型鸟类,体长35-40厘米,体重247—375克。没有耳簇羽,耳羽为白色,先端黑色,后面形成一个新月形的黑斑围着白色脸,面盘也不明显。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绒羽,尾羽较长,体形与隼类相似,上体为棕褐色,有白色的斑纹,下体为白色,具有褐色的横斑。整个看上去羽色较为醒目,与其他夜行性鴞类在体形和羽色均不相同,这是因为它所生存的北极地区,整个夏天几乎都是连续不断的白昼的缘故。爪黑色。 虹膜-黄色;嘴-偏黄;脚-浅色被羽。

叫声:猛鸮的叫声像美洲隼。此叫声会在交配或之后寻找伴侣时使用,强烈振颤音1公里外可闻。雌鸟回以kshuulip声。告警时发出似隼类的quiquiquiqui尖叫声。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北欧、北亚及北美洲。

分布状况: 在中国为罕见鸟。亚种tianshanica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迁徙时也见于新疆西部。指名亚种越冬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池地区及大兴安岭。 习性:栖于针叶林、混交林、白桦及落叶松灌丛。昼行性。迅疾俯冲而下。

生活习性

猛鸮
猛鸮

猛鴞

猛鴞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森林苔原和平原的森林地带,尤其喜欢林中的开阔地、采伐迹地以及林中溪流和林缘溪边灌丛等。它可以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清晨和黄昏的活动十分频繁。鸣声“唬,唬”虽然比较单调,却十分悦耳动听。飞行迅速,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特别是在觅食的时候。休息时大多栖于树木的顶端或电线杆上,见到猎物候则猛扑而下,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或是靠近地面疾飞,扑向猎物,或在高空滑翔,发现猎物后再俯冲下来。它的叫声与鹰类相似。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也捕食山鸦、松鸡等鸟类、野兔和其他小形动物。猛鸮是部份夜间活动的,有时会猎食田鼠及鸟类。它们会往停留等待或在空中捕猎。它们的听觉特强,可以穿过雪中捕捉猎物。

栖息地

猛鸮栖息在北美洲及欧亚大陆的树林,往往是在边缘或开放的林地。它们并非候鸟,但有时会向南迁徙。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一7月。营巢于枯树顶端的洞中,也利用乌鸦和喜鹊等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一13枚,大多为3一9枚,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卵的颜色为白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由雌鸟孵化。 它们也会在崖边筑巢。它们并不怕人,当幼鸟被骚扰时会作出攻击。

保护现状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环颈鸻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相关信息

环颈鸻的图片

环颈鸻(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英文名:Kentish Plover)为鸻科鸻属的鸟类,台湾称为东方环颈鸻。因为其后颈基部白色,并向颈侧延伸,与前颈白色相连形成白色领圈,故而得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埃及。一般性常见鸟。

中文学名:环颈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英文俗名:Kentish Plov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古北界, 非洲, 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9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环颈鸻绘图
环颈鸻绘图

环颈鸻全长约16cm。上体淡褐,下体纯白。体小(15厘米)而嘴短的褐色及白色鸻。与金眶鸻的区别在腿黑色,飞行时具白色翼上横纹,尾羽外侧更白。雄鸟胸侧具黑色块斑;雌鸟此斑块为褐色。亚种dealbatus嘴较长较厚。

雌鸟似雄鸟,但体色较暗,额带、眼先、贯眼纹、胸侧断裂的颈环均为沙褐色而不为黑色。雄鸟冬羽似雌鸟。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黑色。

叫声:重复的轻柔单音节升调叫声pik。

环颈鸻:雄鸟繁殖羽
环颈鸻:雄鸟繁殖羽
环颈鸻:非繁殖羽
环颈鸻:非繁殖羽
环颈鸻:飞行图
环颈鸻:飞行图
环颈鸻:雏鸟
环颈鸻:雏鸟

地理分布

环颈鸻地理分布图
环颈鸻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美洲、非洲及古北界的南部;南方越冬。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西北及中北部;越冬于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亚种dealbatus(包括nihonensis)繁殖于整个华东及华南沿海,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在河北也有分布;越冬于长江下游及北纬32°以南沿海。一般性常见鸟。

生活习性

环颈鸻
环颈鸻

环颈鸻栖息于海滨沙滩、泥地、沿海沼泽、河口沙洲以及内陆河流、湖泊、水塘、盐碱湿地、沼泽和水稻田等水域岸边。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和冬季也集成大群,多在海滨潮涧地带和水边沙地或泥地上活动和觅食。

行动敏捷轻巧,奔走急速。边行走边啄食。急速行走时有如小跑。通常急速奔跑一阵后又突然停止,然后变换方向再急速奔跑,遇惊扰时立刻起飞,飞一段距离后再落地继续奔跑,并不时的在地上啄食。啄食动作也极为敏捷和迅速。

主要以昆虫、蠕虫、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环颈鸻
环颈鸻

环颈鸻繁殖期为4—7月。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求偶配对,通常营巢于海滨沙滩或附近沼泽湿地以及湖边盐碱地上。巢甚简陋,通常在沙地或泥地上扒一浅坑,内再用一些小圆石和贝壳装饰。每窝产卵2~5枚,多为3枚。卵的颜色为土黄包或淡橄榄色,其上被有小的暗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1一34×22—24毫米。孵化期24天。雏鸟早成性。

亚种分化

环颈鸻
环颈鸻

环颈鸻指名亚种(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alexandri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环颈鸻华东亚种(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dealba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沿海。

环颈鸻东方亚种(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nihon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相关信息

环颈鸻
环颈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a49607c13dd54db668bd8ead9c74bee83a1b2f5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