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横斑腹小鸮(学名:Athene brama,英文名:Spotted Owlet)是鸱鸮科小鸮属的猫头鹰,英文名直译为点斑小鸮。头顶和背部斑点细密,眉纹及眼间白色,下体无条纹,两胁具横班,腹中央白。结小群活动于疏树的开阔地、农耕地及灌木丛。在国内仅分布于西南。横斑腹小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横斑腹小鸮
拉丁学名:Athene brama
英文俗名:Spotted Owlet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1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小鸮属(Athene)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s Iran to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横斑腹小鸮:形态特征图
体小(20厘米)的褐色鸮鸟。无耳羽簇,眼黄色。上体灰褐,头顶具白色小点斑,两翼及背部的白色点斑大些。淡皮黄色的颈圈不完整。眉及喉偏白。下体偏白,胸及两侧具灰色横斑。下体无纵纹。比斑头鸺鹠的尾稍短而头显平。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白色被羽。
叫声:粗哑刺耳的chirurrr-chirurrr-chirurrr继之cheevak, cheevak, cheevak。也发出嘈杂而不连贯的尖叫声及似笑声。
横斑腹小鸮:成鸟
横斑腹小鸮:雏鸟
横斑腹小鸮:成鸟
横斑腹小鸮:幼鸟
横斑腹小鸮
横斑腹小鸮
横斑腹小鸮:弄湿了的幼鸟
横斑腹小鸮:幼鸟(与左边同一只)
地理分布
横斑腹小鸮:地理分布图
横斑腹小鸮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和伊朗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四川的宝兴和雅江等地。另外还可能分布于云南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尚待证实。
分布范围:伊朗南部至印度次大陆,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pulchra(poikila)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罕见留鸟;ultra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横斑腹小鸮:一家子
横斑腹小鸮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农田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及灌木林中,也出现于花园、果园和村镇的附近。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小鸟和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蝙蝠等。
生长繁殖
横斑腹小鸮
繁殖期为11月到翌年4月。通常营巢于树洞或废弃的建筑物上的墙洞中,也在河岸或岩壁洞中营巢。每窝产卵3—5枚。
保护现状
横斑腹小鸮
横斑腹小鸮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鹰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鹰鸮(学名:Ninox scutulata,英文名: Brown Hawk-Owl)是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的猫头鹰,别名褐鹰鸮。中型猛禽,外表似鹰,上体深褐色,下体具粗的红褐色纵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中文学名:鹰鸮
拉丁学名:Ninox scutulata
英文俗名:Brown Hawk-Owl
命名作者:Raffles, 182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鹰鸮属(Ninox)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e Asia through Orient
非繁殖区:Sulawesi,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鹰鸮
中等体型(30厘米)、大眼睛的深色似鹰样鸮鸟。面庞上无明显特征。上体深褐;下体皮黄,具宽阔的红褐色纵纹;臀、颏及嘴基部的点斑均白。
虹膜-亮黄;嘴-蓝灰,蜡膜绿色;脚-黄色。
叫声:圆润的升调假嗓哨声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调高,每一两秒钟重复一次,有时持续很长时间,通常于晨昏时分。
鹰鸮:幼鸟
鹰鸮
生活习性
鹰鸮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常白昼出游,但午夜后才开始鸣叫。飞行迅捷无声,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
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留鸟。活跃,黄昏前活动于林缘地带,飞行追捕空中昆虫。有时以家庭为群围绕林中空地一起觅食。不时鸣叫,尤其是月悬空中时。
鹰鸮
鹰鸮
生长繁殖
鹰鸮
鹰鸮跟雪鸮有相似的繁殖习性,它们也是随着主要食物的多少来调整每年的产卵量。每年5-6月上旬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2~3枚,卵圆形或椭圆形,呈光滑的白色。
地理分布
鹰鸮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留鸟及夏季繁殖候鸟均有但都不常见,于中低海拔高度,上至海拔1500米。亚种ussuriensis繁殖于中国东北至华中及华东,南迁越冬;burmanica 为中国南方及海南岛的留鸟;totogo 为台湾包括兰屿及澎湖列岛的留鸟;lugubris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
保护现状
鹰鸮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斑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鸫(学名:Turdus eunomus,英文名:Dusky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具白色眉纹,翅棕色,胸带和两胁具黑斑。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常结成小群活动。原斑鸫指名亚种(学名:Turdus naumanni naumanni)胸部和两胁斑纹红色,尾红色,现已视为独立鸟种,称作红尾鸫(学名:Turdus naumanni)。
中文学名:斑鸫
拉丁学名:Turdus eunomus
英文俗名:Dusky Thrush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鸫
斑鸫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
中等体型(25厘米)而具明显黑白色图纹的鸫。具浅棕色的翼线和棕色的宽阔翼斑。雄鸟(亚种eunomus):耳羽及胸上横纹黑色而与白色的喉、眉纹及臀成对比,下腹部黑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雌鸟褐色及皮黄色较暗淡,斑纹同雄鸟,下胸黑色点斑较小。
较为罕见的指名亚种尾偏红,下体及眉线橘黄。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
斑鸫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
斑鸫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虹膜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叫声:轻柔而甚悦耳的尖细叫声chuck-chuck或kwa-kwa-kwa,也有似椋鸟的swic声。告警时发出快速的kveveg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斑鸫与赤颈鸫的区别:相似种赤颈鸫指名亚种下体栗棕色一般不到下胸和两胁,且无白色羽缘,眉纹亦较深,野外不难识别。
斑鸫与红尾鸫的区别:红尾鸫原作为斑鸫指名亚种,现作为独立鸟种。
(1)红尾鸫背部和头部灰褐色,带有锈色,而斑鸫背部橄榄褐色,具黑色点斑,仅双翼棕色;
(2)红尾鸫胸、腰红棕色(雄鸟脸部亦红棕色),两胁和臀部具红棕色点斑,而斑鸫下体白具黑色点斑,在胸部和两胁形成黑带。
(3)红尾鸫和斑鸫的混种在北京并不少见。
斑鸫
红尾鸫:雄鸟(摄于香港)
生活习性
斑鸫
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本物种常结成小群活动。
迁徙: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树林、白杨林、杉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杨桦林、杂木林、松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镇附近疏林灌丛草地和路边树上,特别是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在迁徙期间较常见。
食物: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生长繁殖
斑鸫
斑鸫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巢以杂草枯枝苔藓等材料搭建,营巢于低矮小树上,高程尽不足60厘米,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树干水平枝杈上,也在树桩或地上营巢,偶尔在悬崖边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等构成,内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cm。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淡蓝绿色、被有褐色斑点。
地理分布
斑鸫地理分布图
斑鸫繁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木林、白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侯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迁徙至喜马拉雅山脉、中国。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指名亚种(即红尾鸫)及北方亚种(T. eunomus) 经中国包括台湾,于北纬33°以南越冬。
保护现状
斑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06e976d983cca8fb663367504178e529502dd9c1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