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行为 捕食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白背兀鹫(学名:Gyps africanus,英文名:White-backed Vulture)是鹰科兀鹫属的鸟类,也称拟兀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中国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中型兀鹫的一种,为亚洲仅有,其爪不锋利,不能活捉猎物,头部和颈部全部裸露,这是它突出的特征。以动物尸体为食,通常生活在离人类居住区较近的地方。
中文学名:白背兀鹫
拉丁学名:Gyps africanus
英文俗名:White-backed Vulture
命名作者:Salvadori, 1865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兀鹫属(Gyps)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外形特征
白背兀鹫也叫拟兀鹫,是大型猛禽,体长83-89厘米。虹膜黄褐色或淡褐色,嘴暗铅色或铅绿色,嘴峰为灰色或黄白色,蜡膜为亮角黑色,脚和趾铅绿色或铅灰色到几乎黑色。灰色的头部和颈部几乎完全裸露,仅呈斑块状地缀有少量稀疏的、成斑状的,甚至细的像头发一样的淡黄色发状羽,后颈的基部具有长而呈绒毛状的污白色簇羽,下背、腰部、腿的内侧覆羽为白色,其余体羽均为黑色,是它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站立时明显可以看见裸露的头颈、白色的下背、腰和覆腿羽以及颈部白色绒羽状的簇羽同黑色的身体形成明显对照,飞翔时黑色的下体和黑色的飞羽同白色的翼下覆羽亦形成明显而强烈的对比,无论飞行或站立时都容易识别。
叫声:叫声为“咔,咔”。
地理分布
国外:白背兀鹫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
国内:在中国仅记录于云南的景洪,为留鸟,极为罕见。
行为
白背兀鹫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冬季也常到小镇和村庄附近活动,多单独在空中翱翔或滑翔,在地上或岩坡上吃食时常成小群。白天活动,晚上在树上休息。飞行速度一般是每小时50至55公里,最快速度能达到每小时90公里。飞行的高度能达2700多米。叫声似沙哑的抱怨声,见到尸体时发出尖厉叫声。
捕食
白背兀鹫
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常单独在开阔的低地上空飞翔搜寻食物,偶尔也上到1500米的荒山裸岩地区寻找动物尸体,发现尸体后,本来分散寻找食物的个体很快就聚集了起来,一边尖叫着,一边争抢,很快尸体便被啄食一空,当地上仅剩下一堆骨头的时候才又各自散开。通常不吃活的动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也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在食物贫乏和饥饿的时候,也吃蛙、蜥蜴、鸟、小型哺乳动物和大的昆虫。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11月到翌年3月。通常营巢于小镇或村庄附近树林中高大的树上,很少在开阔的农田地区树上营巢。常若干对在一起营巢,彼此离得很近,一个巢紧挨着另一巢,曾在一棵大树上发现有15个巢,以及在一小块丛林内发现了30-40个巢。有时每对也单独营巢。在无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情况下,巢可以多年使用。
每窝产卵1枚,偶尔2枚,卵白色,通常没有斑,有时被有红褐色或红色斑。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45-52天。雏乌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90天左右离巢。
保护现状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钦太子雪山,山峰海拔高度多在5000米左右。有保存较完好的高山针叶林为主的寒带原始森林。气候垂直差异很大,呈典型立体气候特征。保护区内有拟兀鹫。
云南德钦县城东的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寒带原始林区,也是云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也有拟兀鹫。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3.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农业部令第1号发布,自1989年1月14日施行。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关于“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规定,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办法规定如: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猎捕、出售、收购、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必须按《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
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申请特许猎捕证,每核发一份特许猎捕证,收取工本费5元;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每核发一份驯养繁殖许可证,收取工本费10元;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申请狩猎证,每核发一份狩猎证,收取工本费5元。
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除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外,还必须按本办法规定收费标准的二至五倍补收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
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标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拟兀鹫900元/只。
高山兀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高山兀鹫(学名:Gyps himalayensis,英文名:Himalayan Vulture)属隼形目鹰科秃鹫亚科兀鹫属,是大型猛禽。注意,高山兀鹫不要误作高山秃鹫(不存在这个鸟种)。体长120厘米的浅土黄色鹫。栖息于干燥而严寒的高山。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发现后落地撕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数量稀少,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高山兀鹫
拉丁学名:Gyps himalayensis
英文俗名:Himalayan Vulture
命名作者:Hume, 1869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兀鹫属(Gyp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高山兀鹫
大型猛禽。体大(120厘米)的浅土黄色鹫。下体具白色纵纹,头及颈略被白色绒羽,具皮黄色的松软领羽。初级飞羽黑色。嘴形高大而侧扁,先端弯曲。
亚成鸟:深褐色,羽轴色浅成细纹。飞行显得甚缓慢。翼尖而长,略向上扬。2龄幼鸟上体羽缘为桂红色,下体桂红色但有白色条纹,头部的绒羽渐为丝状羽替代,颈部有很长的矛状羽;3龄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翎领有桂红色羽缘。
虹膜-橘黄;嘴-灰色;脚-灰色。
叫声:偶尔发出咕嗒咕嗒的叫声及哨音。
高山兀鹫飞行图
高山兀鹫飞行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高山兀鹫与兀鹫的区别:高山兀鹫尾较短,成鸟色彩一般较浅,下体纵纹较少,幼鸟色彩深沉。
地理分布
高山兀鹫
分布范围:中亚至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及中部高海拔地区
国内主要分布省份: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国内分布在以下保护区:雪岭云杉、托木尔峰、六盘山(宁夏)、卧龙、天池(新疆)、阿尔金山、高黎贡山
国内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段、怒山、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山地、帕米尔高原、青海湖、北部天山山地、伊犁谷地、尤尔都斯盆地、南部天山山地、东部天山山地、东疆戈壁丘陵、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河)、那拉提、天山山脉、乌鲁克恰提、红其拉莆、民丰、口门子
生活习性
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栖息于干燥而严寒的高山。1~4月份繁殖,多筑巢在悬崖边缘上,旧巢多修复后继续使用。每窝产卵1枚,白色,一般无斑点。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发现后落地撕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大天鹅),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高山兀鹫栖息于高山和高原地区,常在高山森林上部苔原森林地带、高原草地、荒漠和岩石地带活动,或是在高空翱翔,或是成群地栖息在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出现在雪线以上的空中,繁殖期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至6000米的山地,冬季有时也下到山脚地带活动。不善于鸣叫,叫声为“嘶,嘶”或“哼,哼”的喉音。
食性
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藏区天葬仪式上的高山兀鹫
主要以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的动物。它的视觉和嗅觉都很敏锐,常在高空翱翔盘旋寻找地面上的尸体,也常通过嗅觉闻到腐肉的气味而向尸体集中,有时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攻击。在食物贫乏和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有时也吃蛙、蜥蜴、鸟类、小型兽类和大的甲虫和蝗虫。由于较少捕食活的动物,它的脚爪大多退化,只能起到支持身体和撕裂身体的作用,但可以更为方便地在地面上奔跑和跳动。为了从一些很大、很结实的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的尸体上去拖出沉重的内脏,将肌肉一块块地撕下来吃掉,使它的嘴变得异常强大。另外,由于取食尸体的需要,它的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变成了短短的绒羽,或者干脆裸露无羽,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头部伸进动物死尸的腹腔之内,而不会污染羽毛和造成阻碍。颈部的基部生长的一圈较长的羽毛则构成领襟,象人用餐时使用的的餐巾一样,起到防止弄污身上羽毛的作用。由于体形较大,翅膀大分宽阔,非常适合于在长时间、远距离的翱翔飞行中节省体力,对于寻找难以得到的动物尸体十分有利。为了争抢食物,它总是伸直头部,张开翅膀,将肩部的羽毛竖立起来,不停地向前跳动着,作着恐吓的动作。
藏区传统的天葬仪式上,高山兀鹫是主力。虽然有许多网上文章称之为秃鹫,实为高山兀鹫。
生长繁殖
高山兀鹫
繁殖期为2~5月份。通常营巢于高原上的悬崖岩壁的凹处,据说它非常喜欢用细长如剑的藏羚角来筑巢,有时收集的数目多达100枚以上。每窝通常产卵1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绿白色,表面光滑无斑,偶尔被有褐色斑点。每对常单独繁殖,有时也见4~5对在一起繁殖。
保护现状
高山兀鹫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
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1996
环境污染:兀鹫致危的主要因素是多年来草原大面积的灭鼠,吃残鼠二次中毒死亡的较多。
过度捕猎:乱捕滥猎。
灰背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背鸥(学名:Larus schistisagus,英文名:Slaty-backed Gull)为鸥科鸥属的鸟类。背部深灰色。习性为典型的大洋鸥特性。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山东、福建、广东、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中文学名:灰背鸥
拉丁学名:Larus schistisagus
英文俗名:Slaty-backed Gull
命名作者:Stejneger, 1884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体大(61厘米)、背部深灰色的鸥。腿粉红色,嘴黄色上具红点。似银鸥的复合体但上体灰色更深,腿更显粉红。白色月牙形肩带较宽。肩羽和次级飞羽具更宽的白色尖端。
冬季成鸟:头后及颈部具褐色纵纹,尤以眼周和后枕较密。
第一冬鸟:比多数银鸥色深,尾完全深褐。翅有显著的淡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黄色,上具红点;脚-深粉色。
叫声:似银鸥。
灰背鸥:第一冬鸟
灰背鸥:第一冬鸟飞行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背鸥和黑尾鸥的区别:灰背鸥嘴黄色带红点,黑尾鸥嘴黄色嘴尖黑色带红点。灰背鸥尾白色,初级飞羽黑色,翼尖收拢时易误认为尾黑色,飞行时和黑尾鸥的黑尾区别明显。
生活习性
灰背鸥
灰背鸥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
灰背鸥春季刚到繁殖地时,由于冰雪还未完全融化,主要以死鱼和其它动物尸体为食。夏季主要食地上的鼠类、蜥蜴、昆虫和动物尸体。此外也在水上捕食小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灰背鸥
灰背鸥的繁殖期为5~7月。常成松散的小群营巢。通常置巢于海岛和海岸悬岩上,多紧靠悬岩边。巢主要由枯草构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卵2~3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赭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7~81×48~54毫米。
地理分布
灰背鸥:地理分布图
灰背鸥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萨哈林岛、日本北海道和本洲。越冬于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我国辽宁南部,山东威海、烟台、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及日本北部。分布广及太平洋西北部。越冬在日本及朝鲜沿海。
分布状况:冬季甚常见于沿海地区,见于中国哈尔滨附近及旅顺、河北(北戴河)、山东(威海及烟台)、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云南(石屏)。
保护现状
灰背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鹈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鹈鹕(学名:Pelecanus onocrotalus,英文名:Great White Pelican)是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的鸟类,也叫东方白鹈鹕或大白鹈鹕,是一种大型鹈鹕。产于欧洲到亚洲以及非洲的沼泽地和浅湖区。在中国见于新疆的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南部水域、塔里木河流域,青海湖。白鹈鹕在欧洲东南地区繁殖,越冬在亚洲西南部以至非洲。白鹈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 onocrotalus
英文俗名:Great White Pelica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鹈鹕科(Pelecanidae)
中文属名:鹈鹕属(Pelecan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sw
非繁殖区:非洲, n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鹈鹕:形态特征图
体型甚大(160厘米)的白色鹈鹕。体羽粉白,仅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褐黑。头后具短羽 冠,胸部具黄色羽簇。亚成鸟褐色。
虹膜-红色;嘴-铅蓝;裸露喉囊-黄色;脸上裸露皮肤-粉红;脚-粉红。
叫声:通常无声,但能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鹈鹕
白鹈鹕的体形比卷羽鹈鹕小,体长为140~175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与卷羽鹈鹕不同的是嘴虽然也是长而粗直,但呈铅蓝色,嘴下有一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的尾羽为24枚,比卷羽鹈鹕多2枚。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颜色,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为黑色,与白色的翼下覆羽形成明显的对照。
生活习性
白鹈鹕
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的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人水中。
地理分布
白鹈鹕
白鹈鹕没有亚种分化。
国外分布: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等地;
国内分布:曾见于新疆西部及天山、青海湖,以及河南、福建等地,均为冬候鸟或旅鸟。
我国共有3种鹈鹕,即卷羽鹈鹕、白鹈鹕和斑嘴鹈鹕,它们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豫北黄河故道湿地 青海湖鸟岛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准噶尔盆地 艾比湖 北部天山山地 伊犁谷地 尤尔都斯盆地 南部天山山地 塔河中下游平原 伊犁河
生长繁殖
白鹈鹕
繁殖期为4~6月,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浅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处营巢。通常将巢筑于芦苇丛中的浅水处或者湖边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树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每窝产卵2~3枚,偶尔为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大小为95×60毫米。
白鹈鹕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我国境内连1只都未记录到,但1992年在亚洲其他地区共记录到5666只。
保护现状
白鹈鹕
它曾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鸟类,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外数量已经十分稀少。虽对渔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在我国境内数量极为有限。系大形水禽,可在动物园饲养供观赏。
保护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7
白鹈鹕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定生效年代:1996
致危因素
● 种内生物学特点: 白鹈鹕在我国的繁殖区狭小,食物亦较单纯。
● 栖息地破坏: 越冬区环境条件严酷,加之青海湖等地近年来自然条件不断恶化,沙丘淹没了许多草地,植物更加稀少,湖内大量捕鱼,故数量急剧减少,致使白鹈鹕迁至他处越冬。
本文Hash:f2f791e0174790de6869be2686a3caea988c0c7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