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蜂虎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白额蜂虎的图片

白额蜂虎(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英文名:White-fronted Bee-eater)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

白额蜂虎(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鸟类嘴形细长而下弯,先端尖,嘴峰有棱脊;鼻孔裸露;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凸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且端部形狭或尖削,脚细弱,中趾与外趾至少连结至基部第二个关节,与内趾则仅于基部的第一个关节并连;翅长而尖,第一片飞羽细小,第二片最长。羽色艳丽,两性相似,幼鸟似成鸟。生活于村庄附近丘陵林地;树栖性;以空中飞虫为食,特别喜吃蜂类;在山地土壁挖隧道为巢;卵形颇圆,白色。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白额蜂虎

拉丁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

英文俗名:White-fronted Bee-eater

命名作者:Smith, A, 1834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蜂虎科(Meropidae)

中文属名:蜂虎属(Merops)

繁殖区:非洲 : sc, s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物种名称】白额蜂虎
白额蜂虎
白额蜂虎

【拉丁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

【命名时间】Smith,1834

【英文名称】White-fronted Bee-eater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

外形特征

白额蜂虎
白额蜂虎白额蜂虎身长22-24cm,体重28-38 g (雄) – 31-35 g (雌) ,雌性成鸟大于雄性。白额蜂虎色彩鲜艳,有一个白色的前额,头部、背部和颈部浅黄褐色。眼眉白色,眼睛、眼纹、脸颊和耳羽部分均由黑色覆盖,下侧有一条白色宽带。下颏白色。上体呈现绿色,下体肉桂色,尾羽是蓝色群青色。初级飞羽有黑色滚边。呈鲜红色的喉与红色胸部和浅黄色腹部形成明显对比。肛周和尾巴蓝色。尾端浅黄色,覆面黑色。鸟喙黑色。虹膜深褐色,脚暗灰色。

嘴较细长,鼻孔裸露;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凸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且端部形狭或尖削,中趾与外趾常并连至最末一个关节;翅长而尖,第一片飞羽细小,第二片最长。

地理分布

白额蜂虎分布图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整个撒哈拉广泛的赤道非洲;西部非洲:加蓬,刚果,安哥拉;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南部非洲: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斯威士兰。

生活习性

白额蜂虎白额蜂虎频繁的活动于河流干涸的河床上、灌丛、草地,林地、季节性河流。白额蜂虎分布在非洲亚赤道带的大草原。其栖息地包括辽阔的乡郊,尤其是近水沟的地方。白额蜂虎主要吃蜜蜂,占其食物来源近50%。也会吃其他飞行昆虫,如甲虫、臭虫、苍蝇、蟋蟀、白蚁、蜻蜓、豆娘等。但要视乎季节及猎物的多少。它们会在低树枝位定点捕食,或滑翔而下捕食昆虫。它们的叫声是低沉的嘎声。
白额蜂虎
白额蜂虎

生长繁殖

白额蜂虎的群落平均有200只,会在山崖或堤岸挖穴筑巢。它们的群落可以横跨几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但会回到同一地方栖息、生活及繁殖。它们是鸟类中拥有最复杂的社群系统。白额蜂虎是一对一的社会关系,类群会进行合作生殖,不能生育的成员会帮助其他成员养育雏鸟。它们会帮助建筑超过一半的鸟巢,且会在繁殖的过程中作为帮手,包括挖洞筑巢、喂养雌鸟、孵化及喂哺雏鸟等,对雏鸟出生的数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繁殖季节,雌鸟平均产3-8枚卵,产卵期其因地而异,以降雨和气温决定:在肯尼亚是4至6月,在赞比亚和安哥拉是8月至9月,在津巴布韦是2月和4月,在南非是9月至10月。

地理分布

白额蜂虎(2种)

1.Merops bullockoides bullockoides:分布于半干旱的中部和南部非洲稀树草原。

2.Merops bullockoides randorum:分布于坦桑尼亚南部高地。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白冠虎鹭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冠虎鹭的图片

白冠虎鹭(学名:Tigriornis leucolopha,英文名:White-crested Tiger Heron)是鹭科白冠虎鹭属的鸟类。

白冠虎鹭,鹭科白冠虎鹭属脊椎动物,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白冠虎鹭

拉丁学名:Tigriornis leucolopha

英文俗名:White-crested Tiger Heron

命名作者:Jardine, 1846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白冠虎鹭属(Tigriornis)

繁殖区:非洲 : w, c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冠虎鹭

白冠虎鹭
白冠虎鹭

.

【拉丁学名】Tigriornis leucolophus

【命名时间】Jardine, 1846

【英文名称】White-crested Tiger-heron, White-crested Bittern, White-crested Tiger Heron

【科属分类】鸟纲 、鹳形目、鹭科、白冠虎鹭属

外形特征

白冠虎鹭是一种中型涉禽,全身虎斑纹羽毛,主要由褐色、白色和黑色组成。腹部浅黄色。脖子粗壮,枕后有一长条白色斑块。黄喙,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黑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腿部被羽。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主要在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象牙海岸,赤道几内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共和国,塞拉利昂和多哥

白冠虎鹭
白冠虎鹭

白冠虎鹭分布图

生活习性

单种属(Tigriornis)。栖息于江湖滨岸及沼泽地带,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兼食蛇类、软体动物及小型啮齿类。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

生长繁殖

繁殖期多为群居,在树上、灌丛上或地面上用枝条筑造浅巢。每巢产卵3—6枚,卵呈蓝色无斑点。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斑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翡翠的图片

斑翡翠(学名:Halcyon chelicuti,英文名:Strip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斑翡翠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英文俗名:Strip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Stanley, 1814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翡翠属(Halcyon)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斑翡翠【中文名称】斑翡翠
斑翡翠
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命名时间】Stanley, 1814

【英文名称】Strip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斑翡翠斑翡翠17 cm,雄鸟体重30-41g,雌鸟体重37-50 g。前额棕色条斑,黑和白色羽毛的比例几乎相等。该鸟的眼先,眼纹和眼睛都是黑色。脸颊,颈部奶油色,白灰色或浅黄色,并有白色细暗条纹。翕和披风是深棕色,对比鲜明的天蓝色的背部和尾部。绿色的尾巴夹有蓝灰色,覆翼深棕色并略呈白色。整个下体部(下颏,喉咙,胸,下尾)是白色。腹部为白色,特别是边缘处有浅黄色与黑色条纹。底部的尾巴是银灰色。上颌是褐色或紫色,红色,少数棕红色。虹膜深褐色,腿暗红色。
斑翡翠
斑翡翠.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地理分布

斑翡翠分布图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斑翡翠
斑翡翠斑翡翠分布图

生活习性

斑翡翠通常栖息于林地和灌木丛,避免密集耕种区,不总是依赖于水生环境。发现从海平面到2300米都有分布。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斑翡翠
斑翡翠.

生长繁殖

斑翡翠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长,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双方轮流孵蛋。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

地理分布

1.Halcyon chelicuti eremogiton 分布于马里的萨赫尔区域和尼日利亚、苏丹。

2.Halcyon chelicuti chelicuti 分布于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
斑翡翠
斑翡翠.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40d8ecc481b9950d1849fda87bfc8b0bfb0a3b0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