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鹡鸰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山鹡鸰的图片

山鹡鸰(学名:Dendronanthus indicus,英文名:Forest Wagtail)是雀形目鹡鸰科山鹡鸰属的鸟类,俗名刮刮油、林鹡鸰、树鹡鸰。中等体型(17厘米)的褐色及黑白色林鹡鸰。活动于林间,不似其他鹡鸰喜水边活动。停栖时,尾轻轻往两侧摆动,不似其他鹡鸰尾上下摆动。飞行时为典型鹡鸰类的波浪式飞行。甚驯服,受惊时作波状低飞仅至前方几米处停下。鸣叫声音像拉锯一样,略似“嘎滋-嘎滋……”。

中文学名:山鹡鸰

拉丁学名:Dendronanthus indicus

英文俗名:Forest Wagtai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鹡鸰科(Motacillidae)

中文属名:山鹡鸰属(Dendronanth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0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山鹡鸰:形态特征图
山鹡鸰: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7厘米)的褐色及黑白色林鹡鸰。上体灰褐,眉纹白;两翼具黑白色的粗显斑纹;下体白色,胸上具两道黑色的横斑纹,较下的一道横纹有时不完整。

虹膜-灰色;嘴-角质褐色,下嘴较淡;脚-偏粉色。

叫声:常作响亮的吱吱声。飞行时发出短促的叫声。

地理分布

山鹡鸰:地理分布图
山鹡鸰: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在亚洲东部;冬季南移至印度、中国东南部、东南亚、菲律宾及大马来诸岛。

分布状况:繁殖在中国东北部、北部、中部及东部。越冬在中国南部、东南部及西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高至海拔1200米处。地方性常见。

生活习性

山鹡鸰
山鹡鸰
山鹡鸰
山鹡鸰
山鹡鸰
山鹡鸰

单独或成对在开阔森林地面穿行。停栖时,尾轻轻往两侧摆动,不似其他鹡鸰尾上下摆动。飞行时为典型鹡鸰类的波浪式飞行。甚驯服,受惊时作波状低飞仅至前方几米处停下。

山鹡鸰在林间捕食,以昆虫为主,有直翅目的蝗虫、鳞翅目的蝶类、蛾类和幼虫、双翅目的虻类、膜翅目的蚁类、鞘翅目的昆虫,也吃小蜗牛等。

生长繁殖

山鹡鸰
山鹡鸰

营巢在树的水平枝芽上,巢以细树根、苔藓,草茎构成,并编入大量羽毛和兽毛,在巢外缠以蛛丝,编成极为柔软而有弹性的巢窝,大小与一般雀类的巢近似。每窝产卵4~5枚,卵壳灰绿色,有稀疏的紫灰色斑点,卵的平均大小为18×14.6毫米。繁殖于东北、河北和华中各省,迁徙时在华南一带可以见到。是消灭大量森林害虫的益鸟。

保护现状

山鹡鸰
山鹡鸰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黄头鹡鸰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黄头鹡鸰的图片

黄头鹡鸰(学名:Motacilla citreola,英文名:Citrine Wagtail)是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

黄头鹡鸰(学名:Motacilla citreola)为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头部和下体为鲜艳的黄色。分布于前苏联、蒙古、阿富汗、俾路支北部、伊朗、冬季从俾路支南部向东经印度到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内蒙古、东北、山西、河北、宁夏、陕西、四川、安徽、云南、西藏、青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一般生活于临水草地、溪边、湖岸、农田、路边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

中文学名:黄头鹡鸰

拉丁学名:Motacilla citreola

英文俗名:Citrine Wagtail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鹡鸰科(Motacillidae)

中文属名:鹡鸰属(Motacilla)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1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头鹡鸰
黄头鹡鸰

体型略小(18厘米)的鹡鸰。头及下体艳黄色。

诸亚种上体的色彩不一。亚种citreola背及两翼灰色;werae背部灰色较淡;calcarata背及两翼黑。具两道白色翼斑。

雌鸟:头顶及脸颊灰色。

亚成鸟:暗淡白色取代成鸟的黄色。

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近黑。

叫声:喘息声tsweep,不如灰鹡鸰或黄鹡鸰的沙哑。从栖处或于飞行时鸣叫,为重复而有颤鸣叫声。

黄头鹡鸰:雄鸟
黄头鹡鸰:雄鸟
黄头鹡鸰:雌鸟,头颈灰色
黄头鹡鸰:雌鸟,头颈灰色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黄头鹡鸰雄鸟与黄鹡鸰雄鸟不会混淆。

黄头鹡鸰雌鸟或亚成鸟同黄鹡鸰雌鸟或亚成鸟容易混淆,主要看脸部特征:黄鹡鸰雌鸟或亚成鸟,耳羽同颈侧相连、背部黄色;黄头鹡鸰雌鸟或亚成鸟,耳羽同颈侧不相连、背部灰色。

黄头鹡鸰成鸟
黄头鹡鸰成鸟
黄头鹡鸰雌鸟或亚成鸟:腰灰色,腿黑色,尾较短
黄头鹡鸰雌鸟或亚成鸟:腰灰色,腿黑色,尾较短

生长繁殖

黄头鹡鸰:雄鸟
黄头鹡鸰:雄鸟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土丘下面地上或草丛中。巢由枯草叶、草茎、草根、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毛发、羽毛等柔软物质。

每窝产卵4~5枚,卵为椭圆形,苍蓝灰白色或赭色、被有淡褐色斑,卵的大小为18~22mm×14~16mm。

地理分布

黄头鹡鸰
黄头鹡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东北部、俄罗斯、中亚、印度西北部、中国北方;越冬至印度及中国南方和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werae繁殖于中国西北至塔里木盆地的北部;citreola繁殖于中国北方及东北,冬季迁至华南沿海;calcarata繁殖于中国中西部及青藏高原,冬季迁至西藏东南部及云南。 习性:喜沼泽草甸、苔原带及柳树丛。

生活习性

黄头鹡鸰:雄鸟
黄头鹡鸰:雄鸟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也见有单独活动的,特别是在觅食时,迁徙季节和冬季,有时也集成大群。晚上多成群栖息,偶尔也和其他鹡鸰栖息在一起。太阳出来后即开始活动,常沿水边小跑追捕食物。栖息时尾常上下摆动。喜沼泽草甸、苔原带及柳树丛。

亚种分化

黄头鹡鸰
黄头鹡鸰

黄头鹡鸰西南亚种(学名:Motacilla citreola calcarata)。分布于伊朗、阿富汗、俾路支北部、往东至喜马拉雅山西北、从吉尔吉特、克什米尔至鲁普萨、加瓦尔、拉达克、冬季在阿富汗、印度(喜马拉雅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黄头鹡鸰指名亚种(学名:Motacilla citreola citreola)。分布于前苏联、蒙古、阿富汗、俾路支、巴基斯坦、伊朗、冬季在中南半岛诸国、有时迁徙到欧洲西部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河北、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宁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 黄头鹡鸰新疆亚种(学名:Motacilla citreola werae)。分布于前苏联、伊朗、阿富汗、俾路支、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前苏联WeissenMeere和Kasan,Simbirsk和AstrachanGouvern。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山麻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山麻雀的图片

山麻雀(学名:Passer rutilans,英文名:Russet Sparrow)是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名红雀、赭麻雀、黄雀、山只只。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在中国分布比较广。因平时栖息于山地而得名。中国见于秦岭以南地区。在分布区北部山地繁殖,秋季南迁越冬。体形近似麻雀。体长约14厘米。中国鹀类中的三道眉草鹀,也常被称为“山麻雀”。 

中文学名:山麻雀

拉丁学名:Passer rutilans

英文俗名:Russet Sparrow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雀科(Passeridae)

中文属名:雀属(Passer)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Afghanistan to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9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艳丽麻雀。雄雌异色。

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

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

亚种cinnamoneus雄鸟头侧及下体沾黄。亚种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黄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鸟),黄色而嘴端色深(雌鸟);脚-粉褐。

叫声:叫声包括cheep声,快速的chit-chit-chit或重复的鸣声cheep-chirrup-cheweep。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山麻雀
山麻雀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山麻雀和树麻雀的区别:树麻雀耳羽处有黑斑,而本种无黑斑;

山麻雀和黑胸麻雀的区别:黑胸麻雀耳羽虽无黑斑,但颏、喉黑色延伸到整个胸,两胁亦有黑色纵纹,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

树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树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黑胸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黑胸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山麻雀:左边雄鸟,右边雌鸟(摄影车轮滚滚)
山麻雀:左边雄鸟,右边雌鸟(摄影车轮滚滚)

地理分布

山麻雀:地理分布图
山麻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藏高原东部及华中、华南和华东。

分布状况:常见种。亚种cinnamoneus于西藏东部及东南部至青海南部;intensior于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及四川西北部;batangensis于四川南部巴塘地区西部及云南西部;指名亚种于华中、华南及东南大部并台湾。Clement et al.(1993)置 batangensis于intensior之间。

生活习性

山麻雀
山麻雀
山麻雀雄鸟
山麻雀雄鸟
山麻雀雄鸟
山麻雀雄鸟

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在树枝或灌丛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飞行力较其他麻雀强,活动范围亦较其他麻雀大。冬季常随气候变化移至山麓草坡、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动。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各类森林和灌丛中,在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也见于海拔2000-3500米的各林带间。

多活动于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有时也到村镇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

食性:山麻雀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所吃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其中较常见的有金花甲、金龟甲、叩头甲、蜷象、蜻蜓幼虫、鳞翅目幼虫、象鼻虫、瓢虫、蚂蚁、蝉、蚊、铜绿金龟甲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麦、稻谷、荞麦、小麦、玉米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等野生植物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

山麻雀:雌鸟
山麻雀:雌鸟

繁殖期4-8月。营巢于山坡岩壁天然洞穴中,也筑巢在堤坝、桥梁洞穴或房檐下和墙壁洞穴中,也有报告在树枝上营巢和利用啄木鸟与燕的旧巢。巢主要用枯草叶、草茎和细枝构成,内垫有棕丝,羊毛、羽毛等,雌雄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巢的大小在四川马边崖壁天然洞穴中找得的2巢测量,外径分别为6.4厘米×8.8厘米和9厘米×13厘米,内径5.2厘米×6.1厘米和7厘米×9厘米,高9.7和6厘米,深2.8和2.5厘米。

每窝产卵4-6枚,1年繁殖2-3窝。卵白色或浅灰色、被有茶褐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在钝端形成圈状,卵的大小为17-21.1毫米×13.0-14.8毫米,卵重7.9-8克。

保护现状

山麻雀雄鸟(摄影古道西风)
山麻雀雄鸟(摄影古道西风)

山麻雀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

本文Hash:70a2b02105f5176566e8a76d05fe1fa08074fc4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