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英文名:Upland Buzzard)为隼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别名豪豹、白鹭豹、花豹。是一种大型猛禽,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长约70cm,体型比普通鵟、毛脚鵟大。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喜停息在高树上或高凸物上。强健有力,能捕捉野兔及雪鸡。据报道还能杀死绵羊。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中文学名:大鵟
拉丁学名:Buteo hemilasius
英文俗名:Upland Buzzard
命名作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鵟属(Buteo)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n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大鵟:形态特征图
大鵟:山东大黑山岛环志站
体大(70厘米)的棕色鵟。有几种色型,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等类型,其中以淡色型较为常见。似棕尾鵟但体型较大,尾上偏白并常具横斑,腿深色,次级飞羽具清楚的深色条带。浅色型具深棕色的翼缘。深色型初级飞羽下方的白色斑块比棕尾鵟小。尾常为褐色而非棕色,先端灰白色。跗跖的前面通常被有羽毛。
虹膜-黄或偏白;嘴-蓝灰,蜡膜黄绿色;脚-黄色。
叫声:咪咪叫声,较普通鵟拖长且带鼻音。
大鵟大鵟的飞行姿态
大鵟
大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鵟的外形和普通鵟、毛脚鵟等其他鵟类都很相似,但体形比它们都大,飞翔时棕黄色的翅膀下面具有白色的斑。另外它们三者的跗跖上的被羽有所不同,普通鵟跗跖仅部分被羽,毛脚鵟的被羽则一直达到趾的基部。
地理分布
大鵟:地理分布图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上海、浙江、广西、四川、陕西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分布范围:青藏高原、蒙古、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在北方分布区甚常见,在南方罕见。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生活习性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冬季也常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芦苇沼泽、村庄、甚至城市附近。
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动较慢,常在中午天暖和的时候在空中作圆圈状的翱翔。此外还有上飞、下飞、斜垂飞、直线飞、低飞而转斜垂上树飞、树间飞、短距离跳跃飞、长距离滑翔飞、空中驱赶飞、追逐嬉戏、飞获得猎物飞,以及各种打斗时的飞行等方式,堪称花样繁多。休息时多栖于地上、山顶、树梢或其他突出物体上。
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空中飞翔寻找,或者站在地上和高处等待捕获物。它捕蛇的技术十分高超,用脚抓获以后便振翅飞到300米以上的空中,而不甘心束手就擒的蛇弯曲着身体,准备缠绕大鵟的双脚,但大鵟却突然伸直双腿和脚爪,将蛇撒开,使其跌落在地上,然后俯冲而下,再次将蛇抓起,带到空中,重复前面的动作,直到蛇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后,才降落到地面上将其慢慢地吞食。
生长繁殖
即将起飞的大鵟
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树上,巢的附近大多有小的灌木掩护。巢呈盘状,可以多年利用,但每年都要对巢材进行补充,因此有的使用年限较为长久的巢,直径可达1米以上。巢主要由干树枝构成,里面垫有干草、兽毛、羽毛、碎片和破布。
每窝产卵通常2一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卵的颜色为淡赭黄色,被有红褐色和鼠灰色的斑点,以钝端较多。孵化期大约为30天。
雏鸟属于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45天,然后离巢飞翔,进行独自觅食的生活。
保护现状
大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大杓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杓鹬(学名: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英文名:Far Eastern Curlew)是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又名红背大勺鹬、红腰勺鹬、彰鸡。分布于中国为长江下游、华南与东南沿海、海南岛、台湾及西藏南部地区的冬候鸟。迁徙时经过中国东部广大地区,数量不多。习性同白腰杓鹬。性甚羞怯。个别个体有时与白腰杓鹬混群。国外分布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大洋州。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大杓鹬
拉丁学名: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英文俗名:Far Eastern Curlew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杓鹬属(Numeni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大杓鹬:形态特征图
大杓鹬
大杓鹬:幼鸟
体型硕大(63厘米)的杓鹬。嘴甚长而下弯;
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粉红;脚-灰色。
叫声:似白腰杓鹬但音调平缓,如coor-ee。不安时发出刺耳的ker ker-ke-ker-ee声。
大杓鹬上体黑褐色,羽缘白色和棕白色,使上体呈黑自而沾棕的花斑状。颈部白色羽缘较宽,使黑褐色变为更细的纵纹,因而使颈部显得较白。初级飞羽外侧黑褐色,内侧灰褐色,具多道锯齿状白色横斑。自4—5枚起,外侧也具白色横斑,且愈往内愈显著。第1和第2枚初级飞羽羽干几全白,仅先端呈淡褐色。从第3枚起白色羽干不明显。外侧翅上大覆羽灰黑色具白色端缘。内侧大覆羽以及中覆羽和小覆羽与背同色。腰和尾上覆羽具较宽的棕红褐色羽缘,尾羽浅灰沾黄,具有棕褐色或灰褐色横斑。眼周灰白色,眼先蓝灰色。颏、喉白色。颊、颈侧和胸皮黄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尤以喉和胸较密和较细。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具较稀疏的灰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具灰褐色或黑褐色横斑。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杓鹬和白腰杓鹬的区别:(1)大杓鹬比白腰杓鹬色深而褐色重,下背及尾褐色,下体皮黄。(2)飞行时展现的翼下横纹不同于白腰杓鹬的白色。(3)大杓鹬嘴更长,明显下弯。
大杓鹬
白腰杓鹬
大杓鹬:翼下特征
地理分布
大杓鹬:地理分布图
大杓鹬在中国繁殖于从黑龙江、吉林、辽宁,一直到河北和内蒙古东部;越冬于中国台湾。迁徙期间见于辽宁、河北、山东、西至甘肃,南至广东和香港。在国外繁殖于蒙古东部和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越冬在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远至大洋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但迁徙时定期经过中国东部及台湾。
生活习性
大杓鹬
大杓鹬
大杓鹬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芦苇沼泽、水塘,以及附近的湿草地和水稻田边,有时也出现于林中小溪边及附近开阔湿地。迁徙季节和冬季也常出现于沿海沼泽、海滨、河口沙洲和附近的湖边草地及农田地带。冬季则主要在海滨沙滩、泥地、河口沙洲活动,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和觅食。但在休息时或在夜间栖息地,则常集成群。繁殖期间则成对活动。
行动迟缓而宁静。性胆怯,活动时常不断的抬头伸颈观望,长时间的站在一个地方不动,如有危险则立刻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缓慢,但飞得却较快。成群飞行时常排成“V”字形,降落时常滑翔。活动时个体间的联络或受惊起飞时常发出“会儿一会儿”的声音。主要在水边沙地或泥地上,以及水边浅水处觅时,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它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水边沙地或淤泥中探觅隐藏于地下洞中的甲壳类和蠕形动物。也常在地表面啄取食物。觅食时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觅食。
食物主要为甲壳类、软体动物、蠕形动物、昆虫和幼虫。有时也吃鱼类、爬行类和无尾两栖类等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大杓鹬
大杓鹬的繁殖期为4—7月。4月中下旬即已成对和进行求偶飞行。营巢于低山丘陵溪流两岸沼泽湿地或山脚平原湖边沼泽中的土丘上和盐碱地上。巢甚简陋,实为地上的凹坑,周边和底部垫以枯草即成。
每窝产卵4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橄榄褐色,或橄榄绿色,被有褐色或绿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6—72.2×45.6—48.1毫米。
保护现状
大杓鹬
台湾岛内大杓鷸的分布在西海岸滩地从北到南都有零星的分布,唯独在大肚溪口一直有大量的族群在此觅食渡冬。
在彰化大肚溪口和彰滨工业区一带最多曾经有三千多只的记录,不但是彰化县海岸境内重要的鸟类资源,也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度冬族群。不过随著彰滨工业区的持续开发,大杓鹬的数量从两、三千多只一直下降到2001年的不到900只。大杓鹬族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很多,但是环境地貌的变化和觅食栖地的减少,绝对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大杓鷸的族群趋于稳定,现在的数量大约在900只左右。如果你想一睹大杓鹬的成群的风采,可以在涨潮时到大肚溪口,沿著海岸线的边缘就可以看到成群的大杓鹬了。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英文名:Great Tit)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 ;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易辨认。大山雀是驰名国内外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是农业、林业及果区中极为重要的益鸟。注:西域山雀(学名:Parus bokharensis)现作为大山雀的亚种,而非独立鸟种。
中文学名:大山雀
拉丁学名:Parus major
英文俗名:Great Ti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山雀属(P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c Eurasia, n 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6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大山雀
大山雀幼鸟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
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黑色“拉链”)。雄鸟胸带较宽,
幼鸟:胸带减为胸兜。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白化大山雀
白化的大山雀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山雀绿背亚种和绿背山雀的区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分类地位
大山雀分化出三个独立种: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
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的辨识方法及图解 中文名称 学名 英名 上体特征 下体特征 雄鸟特征 雌鸟特征 大山雀 Parus major Great Tit 上背、翼覆羽和腰部黄绿色 腹部淡黄色 雄鸟中央黑纹较宽 雌鸟的中央黑纹没有扩达到腿基 远东山雀 Parus minor Japanese Tit 仅有上背部黄绿色 下体灰白色或浅黄色,比较缺少黄色色调 同大山雀雄鸟 雌鸟中央黑纹可以达到尾下覆羽;但是比较窄细 苍背山雀 Parus cinereus Cinereous Tit 肩、背部及背覆羽中灰色 下体呈单调的中灰色,腋部深灰色 同大山雀雄鸟 中央黑纹较窄且略微暗淡,过腿基而未达到尾下覆羽
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的区别比较
辨识时以上下体色调为主:
(1)上体偏黄绿色且下体黄者多为大山雀;
(2)上体略带黄绿色且下体灰白或淡黄者多为远东山雀;
(3)上体偏灰蓝色且下体灰白者多为苍背山雀。
中央黑纹的粗细可以判断雌(细)雄(粗):
(1)下延不到腿基者为大山雀;
(2)过腿基而未达到尾下覆羽者为苍背山雀;
(3)达到尾下覆羽者为远东山雀。
必须要说明,以上的辨识特征描述,不能代表所有的亚种,事实上还有很多盲点。图解使用的图片系采用特征显著者,多数情况可能并不如意。
地理分布
大山雀
分布范围:古北界、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6亚种分为3组,常见于开阔林地及林园:major组–kapustini于中国极东 北及西北;minor组–minor于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subtibetanus 于西南及西藏东南部,comixtus于华南、东南及台湾;cinereus组–hainanus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大山雀
大山雀是一种很活泼的小鸟,胆大易近人,好奇心极强,有非常出色的即兴行为和动作。
大山雀除睡眠外很少静止下来。它们鸣声悦耳,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时而在树顶雀跃,时而在地面蹦跳。
喜爱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生境
大山雀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食性
大山雀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生长繁殖
大山雀育雏,左为幼鸟
每年的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
一年产卵两次,每窝下蛋6~9枚,经过双亲两周轮流孵卵,雏鸟就可破壳而出。
亲鸟辛勤育雏,终日捕虫,喂哺吱吱索食的幼雀,每天喂雏的平均次数高达130次,它们在冬季和育雏期间的主要食源便是松毛虫,这就为防虫卫林立下了赫赫奇功。
保护现状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鸣声清脆悦耳,长相清秀,在中国是传统的 类,亦是中国非法鸟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鸟类之一。但大山雀始终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此鸟类贸易中所有的大山雀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
本物种尚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已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仅天津市场每年入冬就有几万只进入鸟市)。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由于大山雀在自然界是农业害虫的著名天敌,现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爱鸟护鸟的人为了招徕大山雀,通常在树上悬挂巢箱,并在适当的地方放置食物,而大山雀会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些居室和食物的施舍。
本文Hash:8e5c3de2be590731a8331912cf30e1902f30578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