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山鹛(学名:Rhopophilus pekinensis,英文名:Chinese Hill Warbler)是莺科山鹛属的鸟类。
山鹛(学名:Rhopophilus pekinensis),属雀形目扇尾莺科山鹛属,是一种外形似鹛的莺类,又名山莺、华北山莺、北京山鹛、小背串、长尾巴狼,是中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中国北方。山鹛是典型的山区鸟类,栖息于山中灌丛和低矮树木间,常在灌丛的基部钻来钻去。
中文学名:山鹛
拉丁学名:Rhopophilus pekinensis
英文俗名:Chinese Hill Warbler
命名作者:Swinhoe, 186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山鹛属(Rhopophil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n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1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山鹛
山鹛
体大(17厘米)而尾长的具褐色纵纹的莺。眉纹偏灰,髭纹近黑。似体型墩实的鹪莺。眼周围有一圈幼细的亮白色羽毛,粗看起来颇似白眼珠,因而总给人以恶狠狠地蹬着眼睛的感觉,这也是民间将山鹛称为“长尾巴狼”的原因,嘴后有黑色颊纹,甚显著。
上体烟褐色而密布近黑色纵纹;外侧尾羽羽缘白色;颏、喉及胸白;下体余部白,两胁及腹部具醒目的栗色纵纹,有时沾黄褐。西部的亚种 albosuperciliaris色彩甚淡,眉纹白,上体烟灰而具褐色纵纹,下体白,两胁及腹部略具黄褐色纵纹,尾下皮黄。亚种leptorhynchus为过渡色型,嘴细长而甚下弯。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脚-黄褐色。
叫声:圆润的chee-anh对应叫声。鸣声据称为甜润持久的”dear, dear, dear”声,开始音高,很快下降,又开始叫第二遍。
地理分布
山鹛
分布范围:山鹛是中国特有鸟种,仅在中国北方有分布,在中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华北的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北京等省市。
分布状况:通常罕见于干旱多石并多矮树丛的丘陵地带及山地灌丛。亚种 pekinensis分布于辽宁南部西至宁夏贺兰山的黄河河谷地;leptorhynchus由陕西南部的秦岭至甘肃南部;albosuperciliaris从青海及内蒙古西部至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山鹛
栖于灌丛及芦苇丛。于隐蔽处之间作快速飞行,善在地面奔跑。不惧生。繁殖期外结群活动,有时与鹛类混群。
山鹛的叫声颇具特色,为极其嘹亮圆润的的“啾——;啾——”似猫叫而更嘹亮刚强,似狼嚎而更圆润悦耳,为圆润的chee-anh对应叫声。鸣声据称为甜润持久的”dear, dear, dear”声,开始音高,很快下降,又开始叫第二遍。
山鹛为典型的食虫鸟类,偶尔取食草籽等植物型食物。
生长繁殖
山鹛
营巢于灌丛树枝上,每窝产卵4-5枚。
山鹛的卵
山鹛孵卵
保护现状
山鹛雪地觅食
本物种没有列入保护动物名单,但受到栖息地破坏和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在本物种分布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山间植被破坏较严重,适宜本物种栖息的低矮灌丛呈减少趋势;同时本物种也是非法鸟类贸易常涉及的鸟种之一。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山麻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山麻雀(学名:Passer rutilans,英文名:Russet Sparrow)是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名红雀、赭麻雀、黄雀、山只只。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在中国分布比较广。因平时栖息于山地而得名。中国见于秦岭以南地区。在分布区北部山地繁殖,秋季南迁越冬。体形近似麻雀。体长约14厘米。中国鹀类中的三道眉草鹀,也常被称为“山麻雀”。
中文学名:山麻雀
拉丁学名:Passer rutilans
英文俗名:Russet Sparrow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雀科(Passeridae)
中文属名:雀属(Passer)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Afghanistan to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9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艳丽麻雀。雄雌异色。
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
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
亚种cinnamoneus雄鸟头侧及下体沾黄。亚种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黄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鸟),黄色而嘴端色深(雌鸟);脚-粉褐。
叫声:叫声包括cheep声,快速的chit-chit-chit或重复的鸣声cheep-chirrup-cheweep。
山麻雀:形态特征图
山麻雀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山麻雀和树麻雀的区别:树麻雀耳羽处有黑斑,而本种无黑斑;
山麻雀和黑胸麻雀的区别:黑胸麻雀耳羽虽无黑斑,但颏、喉黑色延伸到整个胸,两胁亦有黑色纵纹,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
树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黑胸麻雀:左边雌鸟,右边雄鸟
山麻雀:左边雄鸟,右边雌鸟(摄影车轮滚滚)
地理分布
山麻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藏高原东部及华中、华南和华东。
分布状况:常见种。亚种cinnamoneus于西藏东部及东南部至青海南部;intensior于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及四川西北部;batangensis于四川南部巴塘地区西部及云南西部;指名亚种于华中、华南及东南大部并台湾。Clement et al.(1993)置 batangensis于intensior之间。
生活习性
山麻雀
山麻雀雄鸟
山麻雀雄鸟
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在树枝或灌丛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飞行力较其他麻雀强,活动范围亦较其他麻雀大。冬季常随气候变化移至山麓草坡、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动。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各类森林和灌丛中,在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也见于海拔2000-3500米的各林带间。
多活动于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有时也到村镇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
食性:山麻雀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所吃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其中较常见的有金花甲、金龟甲、叩头甲、蜷象、蜻蜓幼虫、鳞翅目幼虫、象鼻虫、瓢虫、蚂蚁、蝉、蚊、铜绿金龟甲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麦、稻谷、荞麦、小麦、玉米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等野生植物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
山麻雀:雌鸟
繁殖期4-8月。营巢于山坡岩壁天然洞穴中,也筑巢在堤坝、桥梁洞穴或房檐下和墙壁洞穴中,也有报告在树枝上营巢和利用啄木鸟与燕的旧巢。巢主要用枯草叶、草茎和细枝构成,内垫有棕丝,羊毛、羽毛等,雌雄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巢的大小在四川马边崖壁天然洞穴中找得的2巢测量,外径分别为6.4厘米×8.8厘米和9厘米×13厘米,内径5.2厘米×6.1厘米和7厘米×9厘米,高9.7和6厘米,深2.8和2.5厘米。
每窝产卵4-6枚,1年繁殖2-3窝。卵白色或浅灰色、被有茶褐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在钝端形成圈状,卵的大小为17-21.1毫米×13.0-14.8毫米,卵重7.9-8克。
保护现状
山麻雀雄鸟(摄影古道西风)
山麻雀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
红尾噪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尾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milnei,英文名:Red-tailed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
红尾噪鹛(学名:Garrulax milnei)又名赤尾噪鹛,属于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全长约25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翼与尾赤红色。眼先、眉纹及喉黑色,耳羽灰色。数量稀少,罕见,中国为云南、广西、贵州及武夷山地区的稀有留鸟。全球性近危种。
中文学名:红尾噪鹛
拉丁学名:Trochalopteron milnei
英文俗名:Red-tail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David, 187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彩翼噪鹛属(Trochalopt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Burma to s China and c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尾噪鹛
赤尾噪鹛全长约25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上体余部橄榄灰色并具褐色羽缘。翼与尾赤鲜红色。翅膀的大面积鲜红色即为醒目。眼先、眉纹及喉黑色,耳羽灰色。胸腹暗灰并具黑色羽缘。尾下覆羽近黑。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赤尾噪鹛与丽色噪鹛的区别:相似种丽色噪鹛,两翅和尾亦为鲜红色,颏和喉亦为黑色,但头顶不为红棕色,上下体羽亦较棕而少灰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赤尾噪鹛。作者:陶俑。
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地理分布
红尾噪鹛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北部至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局部分布且一般不常见,于云南(sharpei)、广西(瑶山)、贵州(sinianus)及武夷山(milnei)海拔1000~2400米的山区。
生活习性
红尾噪鹛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冬季也下到山脚和沟谷等低海拔地区。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种类主要有土蚕、蝉幼虫、甲虫等昆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和草莓、草子、野果等植物性食物。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性胆怯,善鸣叫,鸣声嘈杂,稍有动静即藏入浓密的灌丛内,常常听其声不见其影。
生长繁殖
红尾噪鹛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上或小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竹叶、枯草和混杂一些细根构成,内垫有竹叶。
卵白色、被有少许红褐色或近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0mm×20-21mm。
保护现状
红尾噪鹛
赤尾噪鹛在中国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目前己被列入鸟类生活国际(Brid Life Intemational) 全球濒危鸟类名录,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红翅噪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翅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formosum,英文名:Red-winged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
红翅噪鹛又名丽色噪鹛,为鶲科噪鹛属的鸟类,是中国特有鸟类,体型大(28厘米)。数量稀少,罕见于越南西北部以及中国大陆西南部的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在越南北部栖于2000米以上的森林下木间。
中文学名:红翅噪鹛
拉丁学名:Trochalopteron formosum
英文俗名:Red-wing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6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彩翼噪鹛属(Trochalopt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s China,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体型大(28厘米)的噪鹛。
翼及尾的边缘鲜红,自颏至上胸为黑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耳羽灰白而具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近黑。
相似鸟种区别辨识
丽色噪鹛似赤尾噪鹛但区别在头顶灰色而具黑色纵纹,上背、背及胸褐色。
丽色噪鹛(左图)和赤尾噪鹛(右图)的对比:
红翅噪鹛(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赤尾噪鹛。作者:陶俑。叫声
鸣声包括响亮或甚尖细的哀怨哨音,间隔2.5~8秒重复一次,chu-weewu或略上扬的 chiu-wee。二重唱包括chiu-wee…u-weeoo(中间略上升)及u-weeoo…wueeoo(速度极快)。也有更响亮的wu-eeoo声。叫声包括轻柔压抑的 wiiii 声。
生活习性
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栖息于茂密的常绿林,次生林及竹林的地面或近地面处。喜结小群,性胆怯。
常成对或成数只的小群活动,多在林下灌丛间不停地穿梭和跳跃,也频繁地在林下地上活动和觅食。
食性
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瓢虫、叩头甲、鞘翅目昆虫以及蜈蚣和蜗牛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蔷薇、常春藤、花椒属、忍冬和豆科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巢主要用苔藓和竹叶构成,内垫棕丝等物。巢的大小为内径7.2cm,深5.2cm。卵绿色、具黑色细纹,卵的大小为21mm×18.7mm,重3.9g。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鸟类,罕见于四川、云南及广西等地海拔900~3000m的山区,为数量稀少的留鸟。
保护现状
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而善鸣,常被捕捉饲养,作为笼养观赏鸟,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目前已被鸟类生活国际 (Bird Life International) 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本文Hash:2c606ccb1c99e93b759a2527770f82a870c06556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