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黄雀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南美黄雀鹀的图片

南美黄雀鹀(学名:Sicalis lebruni,英文名:Patagonian Yellow Finch)是裸鼻雀科黄雀鹀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南美黄雀鹀

拉丁学名:Sicalis lebruni

英文俗名:Patagonian Yellow Finch

命名作者:Oustalet, 189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裸鼻雀科(Thraupidae)

中文属名:黄雀鹀属(Sicalis)

繁殖区:南美洲 : 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南美黄雀鹀:形态特征图
南美黄雀鹀:形态特征图

生活习性

南美黄雀鹀
南美黄雀鹀

地理分布

中文名:南美黄雀鹀拉丁名:Sicalislebruni英文名:PatagonianYellowFinch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鹀科->->->分布范围: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黄胸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黄胸山雀(学名:Parus flavipectus,英文名:Yellow-breasted Tit)现作为灰蓝山雀的一个亚种。

外形特征

似灰蓝山雀(13厘米),部分亚种与之混交,但具明显的黄色胸斑。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叫声:似灰蓝山雀。高音的嘁嘁喳喳声及似责骂声。复杂鸣声包括高调颤音。

地理分布

中亚及中国北部。

亚种berezowskii不常见于青海 祁连山,为一孤立而鲜为人知种群。

生活习性

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

注:郑作新(1987)视本种为灰蓝山雀的一亚种。Harrap及Quinn(1996)建议最好将此孤立分布的亚种作为一个种。

黄腰拟蜡嘴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黄腰拟蜡嘴雀的图片

黄腰拟蜡嘴雀(学名:Mycerobas carnipes,英文名:White-winged Grosbeak)属于燕雀科拟蜡嘴雀属,又叫白斑翅拟蜡嘴雀。为体大(23厘米)且头大的黑色和暗黄色雀鸟。分布于伊朗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边境天山,东至中国中部及西南。

中文学名:黄腰拟蜡嘴雀

拉丁学名:Mycerobas carnipes

英文俗名:White-winged Grosbeak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拟蜡嘴雀属(Mycerobas)

繁殖区:古北界 : c, s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9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黄腰拟蜡嘴雀:形态特征图
黄腰拟蜡嘴雀:形态特征图

体大(23厘米)且头大的黑色和暗黄色雀鸟。嘴厚重。

繁殖期雄鸟:外形似雄白点翅拟蜡嘴雀,但腰黄,胸黑,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端点斑黄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块斑在飞行时明显易见。

雌鸟:似雄鸟但色暗,灰色取代黑色,脸颊及胸具模糊的浅色纵纹。

幼鸟:似雌鸟但褐色较重。

虹膜-深褐;嘴-灰色;脚-粉褐。

叫声:鸣声为重复的沙哑add-a-dit-di-di-di-dit声。叫声为带鼻音的shwenk或wet-et-et。

黄腰拟蜡嘴雀:雄鸟
黄腰拟蜡嘴雀:雄鸟
黄腰拟蜡嘴雀:雌鸟
黄腰拟蜡嘴雀:雌鸟

地理分布

黄腰拟蜡嘴雀:地理分布图
黄腰拟蜡嘴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伊朗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边境天山,东至中国中部及西南。

分布状况:于新疆西部(天山、喀什),西藏南部、东南部及东部,四川,云南西北部,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方性常见于海拔2800~4600米沿林线的冷杉、松树及矮小桧树之上。

生活习性

黄腰拟蜡嘴雀
黄腰拟蜡嘴雀

冬季结群活动,常与朱雀混群。嗑食种子时极吵嚷。甚不惧人。

本文Hash:31f7631764fc819782d0bde83ca44dd8033b3e75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