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姬鹬的图片

姬鹬(学名:Lymnocryptes minimus,英文名:Jack Snipe)是鹬科姬鹬属 的鸟类。

姬鹬(学名:Lymnocryptes minimus),鹳形目、丘鹬科、姬鹬属,罕见过境鸟及冬候鸟,东半球的一种涉水禽鸟。属国家保护鸟类,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姬鹬

拉丁学名:Lymnocryptes minimus

英文俗名:Jack Snipe

命名作者:Brünnich, 1764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姬鹬属(Lymnocryptes)

繁殖区:古北界 : c, w

非繁殖区:东洋界,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3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姬鹬
姬鹬

姬鹬头顶黑褐色,具金属光泽和淡色斑点。宽阔的黄色和皮黄色眉纹中央有一黑线,将眉纹分隔成两端联结,中部分开的双眉。眼先白色,有一粗的黑纹从嘴基到眼,到眼后黑纹变窄,并与耳覆羽的黑色斑和横跨颊部的黑纹相联。其余脸部、头侧、颏、喉皮黄白色。后颈呈褐色和灰褐色斑杂状,并具淡色斑点。翕、上肩、腰和尾黑褐色,富有光泽和缀有相当多的紫色和绿色,与四条平行的淡金黄皮黄色纵纹形成鲜明对比。下肩暗褐色,具红皮黄色和淡皮黄色斑纹。翅上覆羽褐色、羽缘皮黄色。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尾黑褐色,中央尾羽最暗,最长而尖,尾呈楔形,共由12枚尾羽组成。前颈和胸鸽灰色,具褐色纵纹;两胁也具褐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尾下覆羽微缀褐色纵纹。翅下覆羽和腋羽暗灰白色,稍具褐色条纹。

虹膜暗褐色。嘴暗粉红褐色或灰黄色,尖端黑色。脚淡绿色或暗黄绿色和粉红褐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170—190毫米;嘴峰36—43毫米;翅104—121毫米,尾43—54毫米;跗跖19—25毫米。

地理分布

姬鹬在中国迁徙时经过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内蒙古东北部、河北、江苏、福建、广东;部分越冬于新疆西部、广东、香港和台湾。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欧洲南部、非洲、往东到中亚、印度、泰国和中南半岛国家。偶尔到日本。

生活习性

姬鹬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森林和森林地带的沼泽、湖泊与河流岸边,尤其是富有苔藓、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水域岸边及其沼泽地上。迁徙期间和冬季多栖息于水边沙滩、沼泽、水中小岛和农田地带。常单独在夜间和黄昏活动。白天多匿藏在草丛或灌木丛中不出,一般很难见到。受惊后常蹲伏于地,一动不动,伪装成各种姿式以适应当地环境来逃避危险。直到危险迫近时,才突然从脚下冲出飞逃。通常飞不多远又很快落入草丛。

姬鹬主要以蠕虫、昆虫、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为食。多在晚间和黄昏与黎明时候觅食。觅食多在水边沙岸或泥地上,觅食时将长嘴插入土中,有节律的上下活动取食。也在地面啄食。

生长繁殖

姬鹬的繁殖期为6—8月。通常营巢于富有芦苇和植物的溪流附近的沼泽地上。巢多置于土丘上。每窝产卵4枚。卵的颜色为鸽灰色或橄榄褐色,被有锈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5—42×25—30毫米。雌鸟孵卵。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矶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矶鹬的图片

矶鹬(学名:Actitis hypoleucos,英文名:Common Sandpiper)是鹬科矶鹬属的水鸟。下体白,胸侧白色延伸入肩部。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南飞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喜欢吃昆虫、螺类、蠕虫。繁殖5~7月,营巢于河边沙滩草丛中地上,每窝产卵4~5枚。现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矶鹬

拉丁学名:Actitis hypoleucos

英文俗名:Common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矶鹬属(Actitis)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also Middle E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5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矶鹬:形态特征图
矶鹬:形态特征图
矶鹬飞行照,注意尾羽外侧白色。
矶鹬飞行照,注意尾羽外侧白色。

体型略小(20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鹬。嘴短,性活跃,翼不及尾。上体褐色,飞羽近黑;下体白,胸侧具褐灰色斑块。特征为飞行时翼上具白色横纹,腰无白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翼下具黑色及白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浅橄榄绿。

叫声:细而高的管笛音twee-wee-wee-w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矶鹬和白腰草鹬的区别:白腰草鹬冬羽几乎没有点斑,容易同矶鹬混淆。但白腰草鹬腰白色、尾和翼等长,黑色眼线不过眼,胸侧无白斑。

矶鹬
矶鹬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矶鹬
矶鹬

矶鹬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越冬于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区。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东到日本。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伊拉克、波斯湾、非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国内分布
矶鹬:地理分布图
矶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中国西北、中北及东北;冬季南迁至北纬32°以南的沿海、河流及湿地。

生活习性

矶鹬
矶鹬

矶鹬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夏季也常沿林中溪流进到高山森林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停息时多栖于水边岩石、河中石头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时也栖于水边树上。停息时尾不断上下摆动。性机警,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得不慌不忙,同时频频的上下点头。有时也常沿水边跑跑停停。受惊后立刻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飞行时两翅朝下煽动,身体呈弓形。也能滑翔,特别是着落时。常边飞边叫。叫声似“矶一矶一矶一”声。

矶鹬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也见在草地和路边觅食。

生长繁殖

矶鹬
矶鹬

矶鹬的繁殖期为5月初至7月末。繁殖前雄鸟极为活跃,常在巢区附近频繁的来回飞翔,同时不断发出悦耳的叫声,尤其是早晨和黄昏。中午较为安静。雌鸟不及雄鸟活跃,多随雄鸟活动。交尾前雄鸟张开两翅,蓬松着羽毛,激动的围绕着雌鸟前后左右来回奔跑。雌鸟在此时则蹲在地上,展翅翘尾,雄鸟立刻进行交配。交配时雌雄鸟均发出“唧一唧一唧~”的叫声。交尾后雌雄分开,雄鸟常远离雌鸟站在河边石头上。有时也出现争偶现象。两只雄鸟彼此以翅膀和嘴攻击对方,直至一方逃走,通常营巢于江河岸边沙滩草丛中地上,也有在江心或湖心小岛和河漫滩营巢的。

巢距水边通常都不远,一般不超过40米。多置巢于较为隐蔽的草丛或灌丛中,有的则完全裸露于河边沙滩上。由于巢和卵的颜色同四周环境很相似,因此一般难于发现。雌雄共同营巢。巢甚简陋,通常利用河边现成凹坑,或由亲鸟在地上扒一小坑。内垫有少许草茎和草叶,也有仅铺一些像豆粒大小的沙砬作巢材的。巢的大小为外径10.5一12.O×12.O~13.8厘米。内径8.5—9.O×8.O一8.5厘米;深3.O~3.8厘米。

在长白山最早于5月初开始营巢,大量在5月中旬至5月末。也有迟至6月中旬还见有营巢的,每巢营造时间大约5—6天。筑好巢后即开始产卵。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4—5枚。一天产一枚卵。在长白山最早在5月初即有个体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6月末还有产卵的个体。卵通常钝端向上,直立而整齐的排列于巢中,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肉红色或土红色,被暗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随着孵卵的进行,颜色逐渐变暗。卵的大小为33.O一36.5×25.5—27.7毫米。

矶鹬
矶鹬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不参与孵卵活动,而在巢附近警戒。它常站在离巢1O米外,位置较高的石头或沙滩卵石上,警惕的观望着四周,如发现入侵者进入巢区,则立刻飞起,围绕在入侵者上空鸣叫,直至入侵者离开。雌鸟则昼夜在巢中孵卵。刚开始孵卵时每天早、中、晚三次各离巢一次约一小时左右外出觅食,后期则每天仅离巢一次。雌鸟离巢时先从巢中悄悄地出来,往外疾走十多米以后才飞起,并开始鸣叫。回巢时也是先降落在离巢10多米远的地方,然后四处张望,见四周无人时则疾速跑到巢边,毫无声响地进入巢内孵卵。警惕性极高。孵化期21±1天。

雏鸟早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7.5克,体长80毫米,全身被有丰满的绒羽,背灰色,腹白色。背部从头至尾有一黑褐色纵纹。刚孵出不久即能行走和奔跑。若有危险,立刻离巢四处逃窜,藏匿于附近草丛中或石头下,待危险过去后又回到巢中。在巢停留一昼夜后,即离巢跟随亲鸟活动。离巢时亲鸟先在巢边“gi—gi~gi一”的鸣叫几声,然后边鸣叫边疾走,走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到远远落在后面的雏鸟身边鸣叫,然后又向前边叫边疾走,直到把幼鸟引离巢区进入水边觅食。觅食时亲鸟仍不停地鸣叫,以照应分散觅食的幼鸟。而雄鸟此时仍站在稍远处石头上担任警戒。一旦发现危险信号,立刻飞到空中鸣叫不已,雌鸟闻声也立刻飞入空中鸣叫。雏鸟听到亲鸟的报警声,立刻向四处逃散,很快藏匿在草丛中或石头下。这样在亲鸟带领下经过约一个月时间,即能飞翔和独立生活。

保护现状

矶鹬
矶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脚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脚鹬的图片

红脚鹬(学名:Tringa totanus,英文名:Common Redshank)是鹬科鹬属的鸟类,别名赤足鹬、东方红腿,英文名直译为普通红脚鹬。中等体型(28厘米),腿橙红色,嘴基半部为红色,胸具褐色纵纹。比红脚的鹤鹬体型小,矮胖,嘴较短较厚,上下嘴基红色较多。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杂草丛生的沼泽、河岸、水塘等,也多见于沿海滩涂、河口等地。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红脚鹬

拉丁学名:Tringa totanus

英文俗名:Common Redshan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鹬属(Tringa)

繁殖区:古北界 : w, c

非繁殖区:sw 古北界, 非洲,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红脚鹬:形态特征图
红脚鹬: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8厘米),腿橙红色,嘴基半部为红色。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比红脚的鹤鹬体型小,矮胖,嘴较短较厚,嘴基红色较多。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尾上具黑白色细斑。

夏季上体锈褐色,羽轴黑褐色。下体白色并密布黑褐色纵纹。嘴和脚橙红色,嘴端黑色。飞行时白腰和翼内侧后缘宽阔的白色带明显。冬羽颜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基部红色,端黑;脚-橙红色。

叫声:多有声响。飞行时发出降调的悦耳哨音teu hu-hu,在地面时作单音teyuu。

红脚鹬:胸部纵纹
红脚鹬:胸部纵纹
红脚鹬:非繁殖羽
红脚鹬:非繁殖羽
红脚鹬:亚成鸟,胸部纵纹
红脚鹬:亚成鸟,胸部纵纹
红脚鹬:飞行图
红脚鹬:飞行图
红脚鹬飞行图:腰白、翼后缘白
红脚鹬飞行图:腰白、翼后缘白
红脚鹬飞行图:腰白、翼后缘白
红脚鹬飞行图:腰白、翼后缘白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脚鹬和鹤鹬非繁殖羽的区别:

(1)红脚鹬体型稍小,矮胖。

(2)红脚鹬的嘴比鹤鹬短厚,上下嘴基红色较多;而鹤鹬嘴细长,仅下嘴基红色且红色较少。

(3)红脚鹬飞行时可见翼后缘白色;鹤鹬无白色的翼后缘。

红脚鹬
红脚鹬
鹤鹬:非繁殖羽
鹤鹬:非繁殖羽

生活习性

红脚鹬
红脚鹬

栖息于海滨、江河、泥滩、河岸边、沼泽地,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等为食。通常结小群活动,也与其他水鸟混群。

生长繁殖

红脚鹬
红脚鹬

繁殖期5~7月,在水域附近的干燥地面营巢,每窝产卵4枚。

繁殖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内蒙古东部、迁徙途经华南、华东,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台湾、海南越冬。种群数量较多。

地理分布

红脚鹬:地理分布图
红脚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非洲及古北界;冬季南移远及苏拉威西、东帝汶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根据郑作新(1994),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东部。大群鸟途经华南及华东,越冬鸟留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海南岛、台湾。然而Hale(1971)认为中国有几个亚种。如此,亚种ussuriensis在中国为过境鸟,terrignotae于中国的东北及华东,craggi繁殖于新疆西北,eurhinus于中国西部。

保护现状

红脚鹬
红脚鹬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鹮嘴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鹮嘴鹬的图片

鹮嘴鹬(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英文名:Ibisbill)是鸻形目的单型科鹮嘴鹬科中的唯一一种。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因而得名。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

中文学名:鹮嘴鹬

拉丁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英文俗名:Ibisbill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中文属名:鹮嘴鹬属(Ibidorhynch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n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鹮嘴鹬:形态特征图
鹮嘴鹬:形态特征图

体大(40厘米)的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脸微具不清晰的白色羽尖。

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胸带黑褐色,白色胸带缺失,腿及嘴近粉色。

虹膜-褐色;嘴-绯红;脚-绯红。

叫声:重复的响铃般的Klew-klew声,似沙锥;也有响亮而快速的似中杓鹬的叫声tee-tee-tee-tee。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雏鸟
鹮嘴鹬:雏鸟

地理分布

鹮嘴鹬:地理分布图
鹮嘴鹬:地理分布图

鹮嘴鹬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国外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至印度阿萨姆。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地方性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留鸟见于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南部及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北部。迷鸟见于西双版纳(云南南部)。

生活习性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

鹮嘴鹬主要食蠕虫、蜈蚣以及蜉蝣目、毛翅目、等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小鱼、虾、软体动物。常单独或成2~3只的小群在河边砾石滩上,用长而弯曲的嘴在砾石缝中探觅食物,或将嘴倾斜地伸入洞穴中掏捕食物。有时也在地面或水面直接啄食,有时甚至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也沉入水中,用长而弯曲的嘴探捕水底食物。

生长繁殖

鹮嘴鹬:飞行图
鹮嘴鹬:飞行图

鹮嘴鹬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营巢繁殖。4月初至4月中旬雄鸟即开始呜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对即形成,并开始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河岸边砾石间或山区溪流中的小岛上。巢甚简陋,主要在砾石间稍微扒成一浅坑,内无任何铺垫物,或仅放一些小圆石。

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灰色或灰色,被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3×34~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保护现状

鹮嘴鹬
鹮嘴鹬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aff2b524a3f5899a6eb49e27a17764f8defa6cb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