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灰喉沙燕(学名:Riparia chinensis,英文名:Grey-throated Martin)是燕科沙燕属的鸟类。
褐喉沙燕(学名:Riparia paludicola)也叫棕沙燕,为雀形目燕科沙燕属的鸟类。褐喉沙燕为常见燕科鸟类中个体最小的燕子之一,体长约10-12厘米。与岩燕的区别在尾端无白色斑点,与崖沙燕的区别在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分布于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群栖性,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
中文学名:灰喉沙燕
拉丁学名:Riparia chinensis
英文俗名:Grey-throated Martin
命名作者:Gray, JE, 183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科(Hirundinidae)
中文属名:沙燕属(Riparia)
繁殖区:东洋界 : c, e, se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79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褐喉沙燕
褐喉沙燕为常见燕科鸟类中个体最小的燕子之一,体长约10-12厘米,是体和头颈两侧灰褐色具光泽。头顶较暗呈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浅淡,呈浅灰褐色。翅暗灰褐色,尾黑褐色,上身背面灰褐色,下身胸、颈乳白色,尾部鱼尾状,略分叉,分叉不深。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喉沙燕与岩燕的区别:褐喉沙燕尾端无白色斑点
褐喉沙燕与崖沙燕的区别:褐喉沙燕的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
地理分布
褐喉沙燕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
分布范围: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高至海拔1000米。亚种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
生活习性
褐喉沙燕
群栖性,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地方性常见于高至海拔1000米。中华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常成群出现在河床和池塘上空,在台湾的四草、七股的渔塭可固定看到它们的踪迹,渔塭边的土堤正是褐喉沙燕筑巢的地方,同时以渔塭旁的昆虫为食,特别是蜂、蚁、白蚁、甲虫等膜翅目、等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的昆虫较常见。叫声为细弱的喘息声tschree。
生长繁殖
褐喉沙燕
筑巢多在河岸沙岩上。繁殖期为4至6月,亦有10至11月。每年可繁殖2次,集群繁殖,每窝产卵2-4枚,卵纯白色,大小为14.5-18.3mm×11.2-12.7mm。通常卵产齐后才孵卵,孵化期约17天,在巢期26-28天。
亚种分化
1.褐喉沙燕摩洛哥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mauritanica)分布于摩洛哥西部。
2.褐喉沙燕苏丹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minor)分布于塞内冈比亚东部,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西部
3.褐喉沙燕埃塞俄比亚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schoensis)分布于埃塞俄比亚高地。
4.褐喉沙燕尼日利亚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newtoni)分布于尼日利亚东南部和喀麦隆相邻的西部。
5.褐喉沙燕非洲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ducis)分布于刚果,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和坦桑尼亚。
6.褐喉沙燕南非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paludicola)分布于安哥拉,赞比亚,坦桑尼亚和马拉维和南非。
7.褐喉沙燕马达加斯加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cowani)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
8.褐喉沙燕中华亚种(学名:Ripariapaludicolachinensis)分布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印度,中国和印度支那。
9.褐喉沙燕菲律宾(学名:Ripariapaludicolatantilla)分布于菲律宾北部,包括吕宋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崖沙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崖沙燕(学名:Riparia riparia,英文名:Sand Martin)是燕科沙燕属的鸟类。
崖沙燕(学名:Riparia riparia)为雀形目燕科沙燕属的鸟类,俗名水燕子、土燕、灰沙燕。体长约13厘米。翅狭长而尖,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尾略分叉,是一种褐色燕。下体白色并具一道特征性的褐色胸带。世界性分布。主要栖息于河川、湖沼的泥沙滩上或其附近的岩石间以及常停栖在沼泽地、稻田、村镇道路旁的电线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崖沙燕
拉丁学名:Riparia riparia
英文俗名:Sand Marti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科(Hirundinidae)
中文属名:沙燕属(Riparia)
繁殖区:Worldwide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7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崖沙燕
体小(12厘米)的褐色燕。下体白色并具一道特征性的褐色胸带。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尾略分叉,是一种褐色燕。
亚成鸟:喉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唧喳尖声。
崖沙燕:亚成鸟
崖沙燕:亚成鸟
地理分布
崖沙燕
分布范围:全世界(除澳大利亚)。欧亚大陆的鸟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各海拔高度有沙滩的河流。亚种diluta繁殖于中国西北;tibetana于青藏高原;ijimae于中国东北;fokiensis于华中及华东。所有亚种均南迁越冬,亚种ijimae及fokiensis在华南越冬。
生活习性
崖沙燕
习性:生活于沼泽及河流之上,在水上疾掠而过或停栖于突出树枝。
喜栖于湖泊、泡沼和江河的泥质沙滩或附近的土崖上,主要栖息于沟壑陡壁,山地岩石带。晨昏间最为活跃,常结群在水面上空穿梭飞行。有时也和家燕、金腰燕等混在一起飞行,但很少高飞。
在飞行中捕食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昆虫。
生长繁殖
崖沙燕
筑巢于水边的沙质硬土悬壁上和河岸沙岩上。横向巢间距为1-11cm,纵向巢间距为1-18cm,密集处巢密度为32,洞穴长度为60-130cm,巢窝大小为(14-17)cm×(12-14)cm。营群巢。
每巢产卵3枚,白色,孵化期12-14天。孵化期约17天,在巢期26-28天。
崖沙燕的巢穴
巢穴中的崖沙燕幼鸟
亚种分化
崖沙燕
崖沙燕鸟群
崖沙燕
(8种)注:亚种diluta,tibetana及fokiensis现已另作一种R. diluta。
1、崖沙燕指名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riparia)(Linnaeus,1758)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欧亚大陆,西伯利亚,地中海,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和亚洲西南部,南美洲和非洲。
2、崖沙燕普通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innominata)(Zarudny,1916)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在非洲,亚洲西南部或南部越季。
3、崖沙燕东北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ijimae)(Lönnberg,1908)分布于贝加尔湖地区,蒙古,库页岛,日本北海道和千岛,繁殖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冬天在东南亚,包括菲律宾越冬。
4、崖沙燕埃及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shelleyi)(Sharpe,1885)分布于埃及包括尼罗河河谷,冬季到苏丹和厄立特里亚。崖沙燕
5、崖沙燕以色列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eilata)(Shirihai&Colston,1992)分布于以色列。
6、崖沙燕新疆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diluta)(Sharpe&Wyatt,1893)分布于中国新疆。
7、崖沙燕福建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fokienensis)(LaTouche,1908)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福建。
8、崖沙燕青藏亚种(学名:Ripariaripariatibetana)(Stegmann,1925)分布于青藏高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喉山椒鸟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灰喉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英文名:Grey-chinned Minivet)是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
灰喉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为雀形目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十字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湖南、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主要栖息于平原和山区杂木林、阔叶林、针叶林以至茶园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留鸟,一般不迁徙,但冬季和春季常有垂直迁徙现象。
中文学名:灰喉山椒鸟
拉丁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
英文俗名:Grey-chinned Minivet
命名作者:Blyth, 184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椒鸟科(Campephagidae)
中文属名:山椒鸟属(Pericroc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6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喉山椒鸟
体小(17厘米)的红或黄色山椒鸟。
红色雄鸟与其他山椒鸟的区别在喉及耳羽暗深灰色。黄色雌鸟与其他山椒鸟的区别在额、耳羽及喉少黄色。亚种montpelieri的雄鸟上背暗橄榄色,腰橄榄黄色,尾覆羽红色。
虹膜-深褐;嘴及脚-黑色。
叫声:轻柔而略似喘息声的tsee-sip。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喉山椒鸟、短嘴山椒鸟与其他山椒鸟的区别:翼斑为清晰的“7”字形;
灰喉山椒鸟与短嘴山椒鸟的区别:
(1)雄鸟的区别:灰喉山椒鸟雄鸟喉及耳羽暗深灰色,而短嘴山椒鸟雄鸟脸、喉深黑,与头后的灰黑对比;
(2)雌鸟的区别:灰喉山椒鸟雌鸟额基无黄色,而短嘴山椒鸟雌鸟的额基黄色,耳羽及颈侧灰。
灰喉山椒鸟
短嘴山椒鸟
亚种分化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华南亚种(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分布于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灰喉山椒鸟指名亚种(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 solaris)。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地理分布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亚种griseogularis为常见留鸟,见于中国东南及华南、台湾;montpelieri于云南北部及西北部;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南部。
国内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和台湾。
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生活习性
灰喉山椒鸟
一般见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区森林。冬季形成较大群。栖于高至海拔1500米的落叶林及常绿林。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赤红山椒鸟混杂在一起。性活泼,飞行姿势优美,常边飞边叫,叫声尖细,其音似‘咻咻-咻’或‘咻-咻’,声音单调,第一音节缓慢而长,随之为急促的短音或双音。喜欢在疏林和林缘地带的乔木上活动,觅食也多在树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冬季也常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小块丛林甚至茶园间活动。
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主要为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生长繁殖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的繁殖情况,在中国还很少有研究报道。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通常在5-6月间由低山上到海拔 2000-3000m的高山森林中繁殖,巢呈浅杯状,较为精巧细致,主要以苔藓、枯草茎、草叶、松针、纤维等柔软物质构成,巢外壁还装饰有苔藓、地衣,从而使巢的色彩和树上苔藓一致,起到伪装作用。通常营巢于常绿阔叶林、栎林。巢多置于树侧枝上或枝权间。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天蓝色或淡绿色,被有褐色、紫色、淡棕红色、褐灰色或紫灰色斑点或斑纹,尤以钝端较为密集,常形成环带状。卵的大小据3枚卵的测量为 19.2mm×14.2mm、19.5mm×16mm 和20mm×16mm。
保护现状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在中国分布不广,种群数量不丰富。该种全以昆虫为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该种羽色艳丽,亦是很好的观赏鸟,应注意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71a3bb1972e5b2a93c545f14b573c02b8c14c88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